快来拆!市委全会上的“民生礼包”!
12月27日至28日,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在成都举行。会议如何回应市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生活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小布采访了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文广旅局、市卫健委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一系列民生好消息来啦。
城市通勤、周末经济、绿色减碳……
你所关心的问题
小布都有帮你问到
一起来看看
↓↓↓
充电更便利:
优化充换电等基础设施布局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军介绍,基于成都目前的形势,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研究提出了“化石能源—清洁电力+天然气—清洁电力+氢”进程和“梯次有序、协同达峰”原则,谋划重点领域碳达峰时序路径。
其中,能源及工业领域将通过严控“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合理布局天然气项目、大力发展氢能和新能源产业、实施电能替代等措施,计划率先实现达峰,为成都全市民生改善、服务业发展以及新区建设腾挪一定排放空间。
↑市民在青龙湖湿地公园游玩
建筑及居民生活领域将通过推进城乡建设和管理模式低碳转型、提升绿色建筑执行标准、实施建筑和生活领域“气改电”等措施,计划在2030年后尽早达峰,确保成都全市碳排放稳中有降。
同时成都将通过实施公共交通优先战略、强化“轨道+公交+慢行”融合发展等措施构筑绿色出行体系,到2025年实现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60%以上、绿色出行比例达70%以上。
大家关注的新能源汽车,张军也做了详细说明。成都将推动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车相关税费、路权、停车、充电、差别化收费等配套政策,优化充换电及加氢基础设施布局, 力争到2025年成都全市新能源车辆保有量达到80万辆。
住房更有保障:
租赁住房5年建设30万套
成都市住建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张樵表示,为了让住房政策更好地服务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大局,成都正在大力发展人才和保障性租赁住房。目前成都按照租赁住房5年30万套的目标在建设,最近两年每年都增加了6万套,是全国租赁住房建设力度最大的一个城市,这将确保成都每年50万人的新市民进入城市后,能满足住房需求。
↑全新上线的成都住房租赁交易官方平台
成都此次在全会中提出构建“多中心、组团式、网格化”的功能导向型空间结构,张樵表示,成都市住建局将据此推进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以公共服务支撑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
超大城市的绿色低碳之路,必须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张樵透露,目前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正加速推进,一旦完成大部分投资后就可申报第五期建设规划,前期已谋划完成相关规划。同时,成都都市圈内的市域铁路纳入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相当于纳入了国家规划,也授权给省一级来进行项目审批,“所以这样一来的话,我们现在有一批市域铁路的项目将在明年陆续启动,我们的轨道交通体系将进一步强化。”
出行更便捷:
增加市内铁路公交化开行比例
成都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翼刚表示,围绕轨道交通来优化调整公交车线网,当前成都地铁站与公交站的换乘距离平均约为75米,而上海、深圳等城市的换乘距离则控制在50米左右。下一步,成都也将通过缩短换乘距离、减少换乘时间,将市民的通勤时间缩短至35分钟,进一步减少社会车辆出行,降低城市拥堵。增强健身步道、绿道等慢行系统等连续性,真正实现“三网”无缝衔接,让公共交通出行成为市民首选。
↑市民选择地铁出行
“目前,成都市铁路公交化里程达460公里,每天开行公交化列车10分钟一对,运送旅客30万人次。”王翼刚透露,下一步将持续推进铁路枢纽环线改造工作,目前铁路枢纽环线6座车站正在改造,新建8个车站也正加紧施工。
同时,推进宝成铁路公交化改造。当前宝成铁路主要用于货物运输,其中青白江至成都段货运量极少,这一段铁路便是公交化改造的重点。“此次公交化改造也涉及金堂的23公里铁路,这一段改造完成后,将结束金堂城区无轨道交通的历史。”王翼刚说。
旅游更多样:
加强周末经济、假日经济发展
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多央娜姆表示,要做大文旅经济圈,尤其是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成德眉资同城化,发挥成都的主干作用。主干作用如何发挥?在多央娜姆看来,首先要做大都市旅游,随着新的旅游方式的出现,成都应当加强周末经济、假日经济的发展,让旅游业更快复苏。
↑玉双路街道建筑上,流光溢彩的灯光秀
此外,多央娜姆表示,成都还要打造两个支撑极,“一个是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另一个是世界博物馆小镇大邑,这两极作为支撑极打造。”除此之外,还要做强龙门山旅游带、龙泉山旅游带等,以此做强乡村旅游。
多央娜姆还强调了博物馆建设。她表示,成都有很多值得发掘的历史遗址资源,例如东华门遗址等,“我们要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打造遗址博物馆。”同时,还可以通过引进重大项目,通过项目引领发展。
看病更方便:
遴选打造20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
成都市卫健委主任金城透露,成都将持续完善城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包括加快推进市紧急医学救援中心、市中心医院、市精神卫生中心等公共卫生重大补短板项目建设,聚焦疫情防控救治关键核心技术,力争立项一批国家级科研课题和国际合作项目。同时,加强院前急救培训体系建设和质控管理,完善智慧急救信息平台,优化城市新区120网络医院布局,进一步规范生物实验室备案管理,不断提升城市安全韧性。
同时,金城还提到,成都要发挥成都中医药等独特优势,遴选打造20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积极构建优质高效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并增强成都优质医疗卫生资源辐射能力,全力推进成渝地区卫生健康合作和成德眉资医疗健康同城化建设。
成都商报-成都发布记者 钟茜妮 邹悦 李彦琴
林聪 闫宇恒 彭惊
图据成都极美小分队、成都发布资料图
成都发布编辑 语伞
扫码进群↓
点赞在看,转发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