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都人过端午节,原来这样讲究!

成都发布 2022-07-20

粽角尖尖,艾叶青青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
又是一年端午到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端五”就是“初五”。按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就演变成了“端午”。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的一个,有重午节、女儿节、五月节、粽子节、龙舟节、浴兰节等近30种。


端午节的由来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因纪念屈原而兴,是端午节最为流行的民间解释。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经过千年岁月淘洗,传承至今,端午节凝结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端午节更是形成了十分丰富的习俗活动,大致而言,主要包括特定的饮食活动(如吃粽子)、娱乐活动(如赛龙舟)、祭祀活动(如祭龙神)、避邪驱毒活动(如戴五彩绳)等。


今年端午节比去年提前11天

今年的端午节是6月3日,有心人发现,2021年的端午节出现在公历6月14日,2023年的端午节落在公历6月22日,这意味着今年的端午节比去年提前了11天,比明年更是早到了19天。同样是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为何公历日期飘忽不定?


专家解释说,受公历一年与农历一年相差11天左右、现行农历置闰法“十九年七闰”等因素影响,农历节日如春节、端午、中秋等在公历中的对应日期,与前一年相比,要么提前10天左右,要么推迟19天左右。


端午诗词知多少

一说端午
总会与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联系在一起
端午节历经两千多年
代代相传的其实也是这种爱国精神
历代文人墨客
有关端午的作品非常多
戳下图↓
一起品读诗词,守望端午



它是欧阳修眼中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的动人景致


它是苏轼笔下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的古老民俗
…… 


它是杜甫诗里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被赏识的欣喜

……



它也是陆游晚年生活里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的怡然自得

……



成都人这样过端午

五月五,是端午
位于驷马桥街道的马鞍东路
又热闹起来了
作为成都著名的“粽子一条街”
每年一到端午节前后
这里的热闹程度如同“过年”

走在街口
你便能闻到一股清新的粽叶
混合着糯米的香味
蛋黄、鲜肉、板栗、排骨……
你最爱的粽子是哪一款?


民俗专家刘孝昌这样说“昔日成都的端午节,大街小巷弥漫着陈艾的药香与粽子的香味。”身为地道的成都人,他至今能够回忆起数十年前的端午在望江楼观看划龙舟、抢鸭子的热闹场景,“那个时候,锣鼓声、号子声、鞭炮声、欢呼声响彻锦江两岸。”

的确
除了大家都已知晓的吃粽子
成都人还有赛龙舟、挂艾草菖蒲等习俗

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些习俗又加入许多

因地而生的风土人情

↓↓↓


赛龙舟

龙舟竞渡是成都端午节传统活动之一。旧时,分别在成都市区锦江、新津区南河、金堂县赵镇沱江举行。解放初期,每年在成都九眼桥一带,会举办龙舟竞渡和水上表演活动。有大、小龙舟比赛,小渔船比赛,舢板、皮艇、摩托艇、水上接力、泅渡、抢鸭子等。后来,锦江河床升高,水位降低。竞渡活动移往新津、金堂等地进行。


悬艾叶菖蒲

每到端午节,成都城乡都要打扫卫生,流行在家门上挂上陈艾、菖蒲,据说可以避邪、消灾。并用陈艾、菖蒲熬水洗澡,可去疮毒。


点雄黄

饮雄黄朱砂酒时,用指头沾几滴涂在小孩的额头、鼻子、耳朵上,相传可防蚊虫叮咬。孩子们还会佩戴五色丝线缠绕的粽子和用棉布、丝线缝制的香包,内装雄黄、苍术、丁香、细辛、白芷等中药,相传可以避毒虫疫;年轻妇女有的还将艾叶、蒲叶或石榴花插在头上。


由此可见

成都人过节总是仪式感满满

一个个小细节

是爱,是传承

也是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佳节又至

无论甜或咸,无论近或远

记得对关心的人道一声“安康”

小布特制独属于你的专属端午祝福
快快戳图查收

(点击可查看大图保存)

↓↓↓



# 今日互动 #端午来时天朗气清,夜短昼长夏日的韵味已悄然铺展开来今天,你准备怎么过?



综合 | 新华社、封面新闻等
图片视频据成都极美小分队
制图 | 龚政 寒昱
成都发布编辑 | 语伞
扫码进群↓

点赞在看,转发周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