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历史光影中走来的TA,辉映千年成都

成都发布 2022-07-20
明天(6月11日)
是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习近平2022年5月27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在国家文物局近日公布的

2021年全国博物馆年度数据中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含文物区、西区及锦里)

参观量达870万人次

超过故宫(587万人次)

位居全国第一


↑武侯祠博物馆


这个数字并不是“奇迹”

而是源于成都人的日常

每年去锦里古街的人达1500万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成都本地人

这是这座城市本身的文化吸引力

也是生活方式的吸引力——



随着公园城市的建设,武侯祠、青羊宫、杜甫草堂,这些不同时期的“文化地标”,正通过锦江和绿道连接起来,它们的距离变得更近,这构成了一个“人文成都”。过去,它们是分割开来的景点,现在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也是“文化传承”的精髓所在。人们去凭吊文化遗迹,去获得古典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文化滋养人心。



未来五年成都锚定的目标之一,是让世界文化名城彰显新魅力。这种魅力既是具象的城市文化、文创活力、“三城三都”影响力,也是统揽的中华文明、巴蜀魅力、时代精神。武侯祠迎来那么多参观者,并不是什么“奇迹”,而是一种日常,这是城市本身的文化吸引力,也是生活方式的吸引力——


传承文化最好的方式,

就是“活”的文化。



这种“文化传承”

让文化与自然遗产

并不因时光褪色

而是在新时代的成都熠熠生辉

从历史中走来的TA们

构成了成都的文化底色与价值符号

↓↓


都江堰


坐落于成都西部,岷江之上
都江堰拥有世界自然遗产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三大遗产
是全世界迄今为止
年代最久、唯一留存
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鱼嘴、飞沙堰、宝瓶口巧妙衔接,岷江水流化出二江流经成都。

都江堰工程化害为利,自流灌溉
使成都平原沃野千里
孕育了“天府之国”
千年清波,贻福后人

↑都江堰景区秦堰楼下的安澜索桥。

千年后的今天
我们站在这里
与古人同赏一份
“灌口江如练,吞崖雪似银”的壮阔
都江堰依然滋养着
全国第一大灌区的良田沃土
在山水之上
这里吸引了众多国际文旅大IP
不断导入文旅、康养等产业
支撑起了世界级文旅目的地

武侯祠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碧瓦红墙,树影婆娑

阳光透过武侯祠内的竹林洒下

这原是纪念诸葛亮的专祠

亦称孔明庙、诸葛祠、丞相祠等

如今合并为君臣合祀祠庙

漫步此处

犹如行走在一条时光隧道


↑走入武侯祠,品味三国历史。


夜幕降临

走入灯笼与石板路相映的锦里

仿佛穿入千年前的繁盛画卷


↑夜游锦里,体验浓郁的川味和烟火气息。


伴随世界文化名城建设

“三城三都”品牌塑造

成都的实体书店、博物馆数量

跃居全国城市第1位和第2位

千年后的今天

武侯祠·锦里

入选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成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的

一个缩影


交子


900多年前
世界上第一张纸币——“交子”
在成都诞生
开启了全世界纸币流通的先潮


今天
千年“交子故事”还在成都延续
位于交子金融产业发展轴上的交子大道
横贯交子公园商圈
既是交通要道
也是一条激发产业发展的活力线

↑交子商圈,“交子之环”景观桥与天府国际金融中心双子塔构成“一环双塔”的新格局。

成都金融全球综合竞争力排名
已跃至全球第37位
全国金融中心指数西部第一,全国第六
千年后的今天
成都继续以“交子”为符号
与世界经济脉搏同频共振

寻香道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这是陆游骑马经过锦官城西时
为梅香陶醉感叹的真情实景
放眼今日的锦官城西
成都融合人文底蕴和当代特色打造寻香道
近千年前的绝美场景重现如昔


↑寻香道,栖息在湖边的白鹭正在飞翔。

公园城市厚植绿色生态本底
追求山水人城的和谐共融
截至目前,成都已有各类公园1414个
已建成天府绿道5327公里
山水依旧,对绿水青山的追求依旧
未来成都将全面呈现
城园相融、蓝绿交织的公园城市形态

杜甫草堂


1200多年前
客居成都的杜甫留下了
一句又一句千古名诗
从杜甫草堂里飘荡至今

↑梅花掩映的杜甫草堂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杜甫辗转来到成都时写下这样的诗句
而今天我们可以从东门码头
乘一艘乌篷船夜游锦江
在两岸的光影中穿越时空
“窗含西岭千秋雪”
他笔下这一景象
如今生活在成都推窗即可见
……

↑在成都遥望雪山。成都去年取得299个空气质量优良天,为近10年来最好水平。

如今我们在浣花溪看到的水流
和当初杜甫看到的几乎是一致的
这何尝不是“文化传承”
诗圣朗朗上口的诗句里
藏着成都人的浪漫情怀
刻着三千年烟火成都的细腻纹理
人文成都的更多场景下
彰显着世界文化名城的新魅力

文翁石室


“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
两千多年前
文翁来到成都
在西汉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
由地方政府开办的公立学校
也就是今天的成都石室中学

↑文翁石室

成都五年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816所
新增学位59.4万个
如今
成都继续优化配置城乡教育资源
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
普通高中扩容提质
建设更多“家门口的好学校”
成都深厚的学习土壤
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立德树人,尚学优才的精神
生生不息

祠堂街


百年祠堂街毗邻
少城片区、天府广场片区、人民公园
以独特的地理位置
悠久的历史文脉
成为天府锦城“八街九坊十景”中的
“棱角”风景
如今
在保持街区历史街巷肌理原状的基础上
进行打造升级的祠堂街即将亮相

↑祠堂街改造效果图

在保护中更新,在传承中创新
成都正以城市单元更新引领老城活化复兴
实施天府锦城“八街九坊十景”等工程
到2025年前
成都还将推进2200个老旧院落分类改造
每年打造20条特色街区
还原、再现老成都记忆里的市井烟火气

成都十二月市


成都自古因商而立、因商而兴
商业基因早已烙印在这座城市的脉络之中
从唐代开始
成都每个月都会在
当时最繁华的大慈寺一带
举行商品交易集会
成为记载于北宋赵抃《成都古今集记》的
“成都十二月市”

↑花灯巡游、古风表演、汉服巡游……春熙路商圈重现“成都十二月市”

入选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
蝉联首店经济第三城
成都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之路上
还将继续提质打造高品质商圈
引领发展首店、首发、夜间经济等新业态
搭建“买全球、卖全球”消费服务平台

↑太古里商圈

千年后的今日
成都正在如今的春熙路商圈
以时髦潮流的方式重现繁华市集

川西林盘


川西林盘发源于古蜀文明时期深深烙印于川西民风民俗之中成为天府文化、成都平原农耕文明和川西民居建筑的鲜活载体
↑道明镇竹艺村,成都人熟悉的“网红小村”。围绕成都平原浓郁的竹文化氛围,营造一院一景,实现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变。
道明竹艺村、东林艺术村、战旗村……成都对川西林盘因地制宜打造高品质和谐宜居宜游社区未来还将继续实施川西林盘保护修复更好保育秀美山林做优做强生态价值转化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公园城市乡村表达
↑蒲江县铁牛村,徽派建筑与川西民居交相辉映,清新田园与传统农耕文化相互融合,交织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金沙遗址


2001年
成都金沙遗址出土举世瞩目的
太阳神鸟金饰
这件来自商代晚期的文物
表现了古蜀人对太阳的崇拜

↑金沙遗址博物馆镇馆之宝,太阳神鸟金饰与黄金面具。

2020年
新一代“人造太阳”——
我国新一代可控核聚变研究装置
“中国环流器二号M”

在成都建成


↑新一代“人造太阳”在成都建成,标志我国正式跨入全球可控核聚变研究前列,进一步加快人类探索未来能源的步伐。

跨越几千年的两个“太阳”背后
是成都人对探索与超越的不懈追求
西部(成都)科学城加快建设
天府实验室正式揭牌
成都超算中心纳入国家序列
……
成都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
跨越千年不断延续
在新的时代呈现出旺盛生命力
奔向未来

↑成都超算中心。成都国家级创新平台已增至216个,高新技术企业增长至7821家。

成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是迷人的
更是“近”人的
跨越千年历史走来的成都文化遗产在这座城市的守护下滋养着这片广袤的土地润泽着这片土地上的心灵
它们所承载着的成都文化与成都精神
代代相传
在新时代成为成都人的生活方式见证着成都的奋进之路

策划 | 谢佳君 徐剑
成都商报-成都发布特约评论员 | 清远
综合 | 红星新闻、新华社
《瞭望》新闻周刊等
图据成都极美小分队、视觉中国
成都发布资料图
成都发布编辑 | 田豆

扫码进群↓

三千年烟火成都,爱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