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楼”的工厂,如何打开都市工业新空间?

成都发布 2023-05-24


【开栏语】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近日,四川省委、成都市委陆续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会议,提出要深入开展学习调研,聚焦重大问题加强前瞻性思考和全局性谋划,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


今起每周四,成都发布、红星新闻将联合推出《成都大调研》特别栏目。资深记者团队将联合市级部门、高校院所、智库研究院,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走进企业工厂、田间社区,通过学习调研,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进成都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和生动实践。敬请关注。


近日,“孔乙己的长衫”成为热议话题。网友在将“进厂”列为就业最靠后选项时,是在抗拒什么?嘈杂、枯燥,高强度的密集劳动,日复一日的流水线作业,凡此种种标签,让刻板印象形成:“进厂”不是一个体面的选择。


“90后”制造工人王银真对此不以为然。从他5楼的工位上望出去,兴隆湖的波光潋滟尽收眼底,“毫不谦虚地说,薪资待遇、工作环境、发展潜力都不输都市白领。”   


同样“没想到”的,还有刚满30岁的曹惠渊。在过去一年,他从隔壁的制造中心走到了相邻的研发中心,研发、办公、生产一体化,给他带来了更多的事业发展空间。


王银真和曹惠渊就职的成都盟升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成都CTD区域——四川天府新区科学城核心区,这是成都实施“工业上楼” 的试点点位之一。


↑盟升科创中心


“工业上楼”, 也被称为“摩天工厂”“空中厂房”,是指在高层建筑中进行企业生产、办公、研发、设计的新型产业空间模式,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的同时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强化产业链协作,实现“上下游就是上下楼”。


随着“工业上楼”在深圳、上海等城市蔚然成风,成都能否以此破解中心城区产业用地紧缺、产业空间不足的问题?“工业上楼”应该谁来做、哪些区域、哪些产业适合“上楼”?成都发布-红星新闻记者组织调研团队进行多维度的调查研究,探寻成都“工业上楼”助推都市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1

写字楼里的“蓝领”

与CTD里的工厂

四川天府新区科学城核心区,距兴隆湖仅500米,盟升科创中心园区格外显眼,整个园区以幕墙玻璃为主,清新透亮,入口处的山峰、海浪水幕造型,更像是一座绿色的科技空间,很难想象这里藏着“空中厂房”。


“这就是制造中心,我的岗位在5楼的产品组装调试中心,主要从事装配调试工作。”指着眼前这栋8层高的大楼,王银真脸上爬满笑容,从2016年入职以来,他的生活也随着生产车间从普通厂房“上楼”生产而发生着变化,比如通勤时间、工作环境、生活服务等等, “相较于旧厂区,搬进制造中心后通勤时间只有半小时,生产环境也大大改善,同事们都说我们的工厂媲美写字楼了”。


↑盟升电子生产装配二组组长王银真


按下电梯,王银真介绍:“这是专门的员工客梯,而一些中小型设备产品则通过专业货梯进行搬运,生产设备和产品可以‘一键上下楼’,真正实现了人货分流。”


事实上,在盟升科创中心园区超过10万平米的建筑内,分布着5栋楼,除了制造中心外,还分布着盟升电子运营管理总部及科研中试中心,集合了卫星通导产业的总部办公、科技研发和科创展示中心,以及仓储、供应链和生活区等全套功能。


从生产到研发的距离,被浓缩在“分分钟”内,这也是“工业上楼”的优势所在。曹惠渊的岗位就在与制造中心相邻的研发中心内。“半年前我还是一名制造业一线工人,现在应该是总体工程师的学徒阶段。”曹惠渊言语间透露着谦虚,但行动力却一点都不“谦虚”,“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车间,都市工业产业区内实现了更高效、更便捷、更舒适的科研生产环境,在盟升科创园区,研发人员能够将科研成果直接在楼宇间落地转化,同时园区丰富完善的配套以及公园一般的绿化环境,极大程度提升员工的工作热情。”


↑盟升电子总体工程师、盟升乐跑俱乐部会长曹惠渊


当然,车间厂房“上楼”并不仅仅是将设备搬上楼而已。


“除了建筑设施与硬件条件上的升级,在园区内还配有员工公寓与客户接待中心,打造高品质的生产、生活配套。”盟升电子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加强现代都市工业生活服务配套的要求,园区内设置了美食城、露天餐饮、便利店等开放式休闲区域,为员工提供更高质量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得益于工业上楼这一模式,不仅推动了公司技术研发、产能提档升级和产品提质增效,还进一步促进了实现 ‘人城产’的深度融合。”盟升电子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该公司员工约有500余人,其中研发类人才占45%以上,平均年龄在31岁,“员工的归属感很强,很少有员工离职。”


↑盟升科创中心


2

质优却量少

成都“工业上楼”的优与忧

2022年,成都地区生产总值跨越2万亿台阶,工业“挑大梁”作用突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6%。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工业经济体量与产业空间需求矛盾凸显——一边是城市增量土地逐渐减少,用地成本不断攀升,另一边是作为经济支柱的制造业外溢,使得中心城区空心化日趋严峻,不少企业甚至面临这样的现状:研发基地设在城市中心的写字楼,生产车间地处偏远的工业园。


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中探求都市工业新天地,盟升科创中心打破了这一窘境,并借助“工业上楼”聚集全产业要素,打造高品质产业空间吸附更多人才。


在成都,类似的“工业上楼”项目还有不少,比如位于成华区的成都卡诺普自动化控制技术有限公司通过专业楼宇“上楼”,形成了机器人产业聚集效应。而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则通过开展特色标准厂房建设,打造产研一体化工业楼宇。


↑卡诺普生产车间


然而,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状是,成都“工业上楼”存在质优但量不大的特征,受产业、成本等因素影响,目前“工业上楼”项目大多集中在四川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等区域,整体体量并不大,很多企业的“上楼”意愿也并不强。


“ ‘工业上楼’存在一定限制,并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上楼。”成都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坦言,比如有些工业生产要用到大型机器设备或重型起重运输设备,或者生产的产品体积重量很大,“上楼”就不现实。此外,企业生产所产生的噪音、污染、辐射等也是能否“上楼”必须考虑的因素,“引导企业‘上楼’,首要任务是找到适合‘上楼’的对象。”


今年以来,全国多地加速“工业上楼”。成都将如何对待这一趋势?在刚刚过去的3月,成都市政府研究室组成课题调研组,实地调研了深圳市南山红花岭工业基地、中城生物医药产业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新桥东先进制造产业园等“工业上楼”点位后,有了新的发现。


↑中城生物医药产业园 效果图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的张辉是调研组成员之一。他提到了成都与深圳在推进“工业上楼”中的共性词——高性价比的产业空间。


“深圳坚持算大账、算总账,建设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的厂房,更加看重项目自身带来的产值、税收、就业等其他收益,以及空间作为政府产业调控的重要抓手,更加看重高品质产业空间对人才的吸引力作用。”张辉提到,深圳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创新、创业、创投“三创结合”的高品质产业空间。以宝安区的新桥东项目为例,项目建设前原是一片杂乱的老旧工业区,建成后,不仅能够提供159万平方米的高标准厂房,还布局有适量的产业研发空间以及教育、医疗、商区等生活配套,并将通过空中廊道与周边“两山四湖”相连,将成为“三生”“三创”的标杆型先进制造业园区。


张辉还提到,在调研过程中他们也发现,国内城市 “工业上楼”仍处于边探索边建设阶段,运营管理、成本控制等标准还不成熟,上楼产业业态仍然以研发设计、中试制造、小批量生产等环节为主,大规模生产主要还是依靠外部生产基地。


在成都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看来,这也是成都目前存在的问题,“目前成都‘工业上楼’项目尚处在探索实施阶段,尚未建立相应的‘上楼’指标体系,对可以‘上楼’的产业发展重点也还不够突出。”


3

200万平方米

将打开怎样的产业新空间?

早在2015年,深圳市宝安区便在全国率先探索“工业上楼”模式。但如今,“工业上楼”被深圳提到了“深圳制造业当家的金名片”的战略高度加速推进。2023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工业上楼”计划,提出今年要新增2000万平方米优质经济厂房空间。深圳还成立工业投资指挥部,将“工业上楼”项目纳入市政府重点工程,2023年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1万亿元,工业投资3000亿元以上(含“工业上楼”投资1000亿元)。


深圳的做法对成都有什么启示?“工业上楼”该怎么做?空间从哪找?钱从哪来?


“ 深圳市全面铺开‘工业上楼’,市级层面的机制创新、政策突破、项目点位选取、租金标准等都经过了科学的论证和调研。”张辉对记者表示,调研组分析深圳经验与成都实际适配性后有一个很明确的观点,就是成都不能照搬深圳“工业上楼”模式,而应当根据成都城市实际和产业发展阶段有序推行“工业上楼”,既从制造强市和集约用地高度看到推进“工业上楼”是成都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战略选择,也要看到成都产业结构、区域用地、企业意愿等市情与深圳差别较大,需要加强全市层面的统筹和监管。比如,建立专门的推进机制,明确片区主导“上楼”产业,聚焦26条重点产业链明确不同片区主导“上楼”产业,尽快研究出台市级都市工业发展工作指引、成都“工业上楼”实施意见等。


↑四川天府新区科学城


针对中心城区、城市新区等增量用地紧缺、存量土地产出效率偏低等问题,调研组从深圳做法中看到了可借鉴之处。“今年深圳全面推行的72个‘工业上楼’项目平均容积率达到4.2,南山智造红花岭基地甚至达到了6.7,成都可以借鉴深圳分区分级分类设定容积率的方式,比如将四川天府新区、五城区等工业用地资源紧缺的区域划定为一类、二类区域,以此类推。”张辉介绍说,同时加快低效用地腾退,积极推行高强度、集约化开发,为“工业上楼”释放出更多空间,同时扭住“链主”企业这个关键,聚焦高附加值产业业态和生产研发环节开展上楼项目招商引资。


事实上,成都的“工业上楼”步伐正在加速。“大力发展都市工业是今年成都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上个月我们刚刚向各区(市)县分解了任务目标,今年重点打造20个’工业上楼’示范点位,建设200万平方米的多层建筑产业空间。”成都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成都都市工业产业体系还在探索实践中,今年3月刚刚印发了成都市制造业创新驱动行动计划等6个行动计划,成都现代都市工业发展行动计划就是其中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为支持都市工业系统化承载,行动计划提出将建立以专业楼宇为支撑“点”、特色街巷为连接“线”、产业功能区为引领“面”的都市工业承载体系,并支持专业楼宇建设,完善都市工业综合体建筑规范,鼓励建设多层标准厂房,推动“工业上楼”。


20个“工业上楼”示范点位,200万平方米的多层建筑产业空间,将为成都“工业上楼”打开怎样的产业空间?其中的想象空间,非常大。


↑盟升科创中心


张辉以深圳市重点“工业上楼”项目南山智造红花岭基地举例——该项目用地面积11.8万平方米,总投资117.3亿元,通过“工业上楼”模式,厂房面积可以达到54.7万平方米,8家有外迁倾向的上市工业企业得以留住,项目建成和企业入驻后,预计总产值可达到1000亿元。



成都商报-成都发布记者 | 李彦琴
摄影记者 王勤
成都发布编辑|大橘
扫码进群↓
点赞在看↓转发周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