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首次合并举办!大咖云集,建言公园城市发展

成都发布 2023-05-19


今日
第三届公园城市论坛
和第六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
在成都举行
论坛吸引了众多海内外
城市领域知名专家学者
同赴蓉城
共话公园城市和可持续发展


这两大论坛首次合并举办
共设1个主会场、4个分会场
1个主论坛、8个分论坛
是历届论坛举办以来会场数
分论坛数以及参会人数
最多的一次论坛


主论坛上

《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

发展报告(2022年)》发布

分享公园城市建设的“成都经验”

论坛期间累计发布14项成果

全面展示了成都推进公园城市建设

和城市可持续发展

取得的理论成果和经验做法

活动现场

四川天府新区和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联合发布《公园城市指数2022》


据了解,公园城市指数从大安全观、生物多样性、高质量发展、文化软实力、城市治理等多种新视角指标,反映城市转型发展的需求与成效。为验证体系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公园城市指数2022》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地理区划、行政城市规模等因素,挑选了包括成都、青岛、昆明、珠海等十个全国典型城市作为首批样本,进行数据试算和初步评估等,为各个城市提供发展建议,引导各个城市塑造特色优势,弥补薄弱短板。预计今年下半年将全面完成公园城市指数全国版的研究成果,并且计划在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进行主题交流。


在此次论坛的闭幕大会上还发布了

《成都市未来公园社区

规划导则及指标体系》

《公园城市发展报告(2022)》

等多项成果


其中,《公园城市发展报告2022》结合生态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经济、城市规划、政治学、社会学多学科相关理论,聚焦公园城市生态、生活、生产和治理四个纬度,对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理论范式、典型案例、实践经验和实施路径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自2020年起,成都市社会科学院就与中国社科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共同组织研创了公园城市发展报告系列蓝皮书,至今已连续出版三部。


成都建设践行
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让海内外专家学者关注到这一低碳实践
大咖临场,集聚智慧
探寻绿色宜居“城市范例”

段进:

公园城市建设要考虑“空间基因”

关于公园城市示范区如何高质量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段进以“空间基因”为重点分享了自己的看法。“空间基因”是指城市空间与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的互动中,形成的一些独特的、相对稳定的空间组合模式,既是城市空间与自然环境、社会人文长期互动契合与演化的产物,承载着不同地域特有的信息,形成城市特色的标识,又起着维护三者和谐关系的作用。段进表示,在他对成都的研究中,找到了成都的“空间基因”。“比如林盘的基因、茶馆的基因等等,这些特色文化都可以传承下去,在城市规划中加以运用,形成新的形式。”


段进表示,在公园城市的建设发展过程中,要考虑到“空间基因”。“很多新建的城市失去了特色,而‘空间基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城市建设中出现的环境破坏、文化断裂、千城一面等问题。”段进说,“空间基因是城市空间、自然环境及社会人文互动的结果,是构建体现文化差异、区域差异及高品质城市空间的关键。”


石楠:

公园城市理念是综合的转型发展理念

在城市化的发展浪潮中,如何以科学的方式测量城市的转型发展方式,成为值得探讨的话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表示,《公园城市指数》是重要的研究方式。“《公园城市指数》其实就是提供一个测量绿色城镇化工具。”石楠以人为例,他表示,要看一个人是否健康,需要测量血压、生化指标等等,“而《公园城市指数》是测量城市是否健康、可持续、绿色发展的基本工具。通过这个工具,可以从不同的维度来衡量城市的绿色发展情况,来推动社会各界一起参与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建设中。”


“公园城市,是新时代城市发展的一种新的范式。它不仅仅指要建设更多的绿地、绿化,而是涉及城市方方面面的转型。”石楠说,比如,人与自然要更和谐,经济要更有活力,生活应该更加美满,文化能够得到很好的传承,社会治理也要实现现代化……公园城市理念是综合的转型发展的理念,它本身的发展理念就是高质量发展理念很好的集成。


贺克斌:

要建成大规模稳定使用的新能源技术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贺克斌提到了当前城市发展遭遇的问题以及如何实现碳中和。在他看来,城市的发展模式正在从对能源资源的依赖转向对能源技术的依赖,需要建成大规模稳定使用的新能源技术,这给成都建设公园城市带来新思路和新的驱动力。


贺克斌现场分享了一项研究数据,显示出成都近年来生态环境的保护成效。“经济、能耗以及交通量的指标在上涨,但是空气中PM2.5的浓度在下降,成都老百姓看到雪山的天数稳定在每年60-70天,随着成都开展水生态治理,水质也在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积极进展。”贺克斌说。


高国力:

五个维度破题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强与弱”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高国力表示,近些年成都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特别是近几年建设公园城市的实践呈现出五大特征,也为下一步的发展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思考。


在“强与弱”之上,成都需要明确下一步的战略路径。高国力以五大新发展理念为基础给出建议。创新发展维度方面,成都要“巧借外力、苦练内功”,共建国家创新发展驱动增长极,从而成为全球的创新资源的集散地,进而带动西南和西部板块创新功能的弘扬。协调发展维度方面,成都要拓展空间,建圈筑群,打造国家协调发展示范区。绿色发展维度方面,成都要协同治理、创新示范,建设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先行区。开放发展维度方面,成都要转型提质、协同联动,建设国家内陆高水平开放型的经济发展引领区。共享发展维度方面,成都要均衡普惠、品质提升,建设彰显巴蜀自然和文化魅力的特色首选地。


匡晓明:

生态绿地不应只是点缀

更应承载产业、转换生态价值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天府新区总规划师匡晓明,将如何通过规划设计发挥天府新区生态空间价值的关键点落在了服务“人”的需求上。在匡晓明看来,四川天府新区在五、六年的建设当中,已经初步建立了一个很好的城域关系构架。下一阶段最重要的是协调好绿化空间和城市之间的关系,使它们的价值实现最大化。关于如何实现最大化价值,匡晓明也提出三条路径。第一点是需要使建成的绿化空间和绿地框架实现本体价值,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实现它的“外置”价值。第二点是围绕着城市绿化的界面,增强其活力性。第三点则是在规划设计中更人性化地考虑人居环境建设。


对于成都的公园城市建设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匡晓明依旧选择从小切口引入,将问题的答案抛回到城市公园与人的关系上。人与自然共生,人与城市共创,人与社会共享。河湖等生态绿地不仅仅是城市的“绿意”点缀,更应该成为承载产业、能转换生态价值的“绿色”底色。


雷宪章:

公园城市建设

“低碳”是不可缺少的关键词

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西南石油大学碳中和首席科学家雷宪章认为,目前成都是一个能源消费型城市,没有太多能源生产,这对城市来说是个较大的挑战,但成都在发展零碳和发展低碳能源转型上已经启动。


“当前,在能源转型上,成都面临怎样的问题?”雷宪章抛出问题后说,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工业、交通、人居建设这些化石能源集中的领域。以工业为例,转型有一系列的减碳措施,比如发展新能源,实现新能源替代。成都建设公园城市,低碳、零碳是重要的方面。发展低碳、零碳,没有手段不行,没有技术不行,没有产业支撑也不行。成都以科技赋能来驱动清洁能源的使用,这将是建设公园城市的一个重要发力点和着力点,也是重要的抓手。


近年来
成都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
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让绿色成为成都最厚重的底色
最鲜明的特质和最持久的优势


推荐阅读>>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安全生产、耕地保护、大运会筹办等工作

○第三届公园城市论坛和第六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开幕

○重磅报告发布!成都首批入选!

○累计开行超2.2万列!从成都,到全球!

○↑5.3%!成都一季度GDP公布



成都商报-成都发布记者 | 钟茜妮 黄静 宋嘉问 彭惊
彭祥萍 张芷旖 吕佳羽 昌娟
摄影记者 | 王勤
成都发布编辑 | 田豆
扫码进群↓

点赞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