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守牢“天府粮仓”?

成都发布 2023-05-19



地动之初,高山合围,稠密的河网带来了大量沉积物,堆积成了肥沃的成都平原。而后蜀郡太守李冰修建都江堰,从此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天府之国”美名就此传扬。


去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强调,成都平原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要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4月26日的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再次强调,要深化认识、提高站位,充分认识建设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都片区的极端重要性紧迫性。


如何认识这一“极端重要性紧迫性”?

作为超大城市,成都如何发挥优势

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

筑牢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

如何让在乡村种粮

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选择?

成都发布-红星新闻深度报道组记者

对此进行了调研

👇


1

为何要“种粮”?


高楼林立的城市、烟火十足的繁华,让人很容易忽视,成都其实是个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的超大城市。


成都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不到全市土地面积的1成,在高楼大厦的边际之外,更为广袤的乡村区域是粮油种植的精华区,也是为城市稳粮保供的“后方”。


新津区天府农博园


两山夹一平原的成都,占据了四川盆地内自然条件最好的区域。都江堰的成功建设,使得成都平原沃野千里。自古以来,成都就是重要的“大后方”之一。直到今天,成都平原亦是全国的产粮宝地。


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郭晓鸣曾撰文指出:


四川作为农业条件优越和物产十分丰富的天府之国,以及全国十三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地位极其重要,粮食产业是四川省极具影响力的农业金字招牌。粮食安全不仅直接影响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且粮食供求平衡对确保全国实现粮食安全目标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全局性意义。而对于四川而言,高水平建设“天府粮仓”,丰沃的成都平原和都江堰灌区世界级的独特资源优势是主要依托。


在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兰蓓看来,应当从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要求来认识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中国式现代化是城乡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兰蓓说,成都最鲜明的特质是超大城市“联城带乡”,2100多万人中有427.7万人常住乡村,即使城镇化率持续提高的趋势不会变,仍会有一定规模的居民生活在乡村,这部分人的生活与发展需要“天府粮仓”建设为其赋能,这也是成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着力点。同时,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对于成都2100多万人粮食安全而言,“天府粮仓”的建设是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的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


“成都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既有优势又体现担当。”兰蓓表示,国家从战略安全角度划定耕地红线,是对市场经济缺陷的弥补,否则土地无限制地利用会给未来造成更大风险,也不利于倒逼国内城市集约节约发展。


责任特别重大,意味着任务特别艰巨。

事实上,近年来成都作为超大城市在农业发展上面临着比传统地区农业更大的挑战——随着城镇居民膳食结构的变化,农户受利益驱动更愿意种蔬果等附加值更高的农产品,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如何破解?种粮收益不如外出务工,资本“下场”盯紧花卉苗木种植,如何阻止“盛放的花”挤走“田里的苗”?……


“如果单靠市场调节、放任自流,就可能无法落实‘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担’的重大要求,就可能无法实现稳粮保供的各项任务,就可能无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成都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必须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聚焦提升建设“一带十五园百片”现代粮油产业园区,着力稳面积、提产能、增效益,加快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核心区。这其中,关键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向追求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转变,从单纯依靠市场调节向政府主动作为和市场调节有机结合转变。  


2

“粮田”如何变“良田”?

时序不到五月,一片金黄的麦田已丰收在望。“这一品种有望成为全国最早熟的品种。”站在田里,四川崇州粮油储备有限责任公司农业生产负责人杨福明检查着麦穗的饱满程度,远处是滚滚麦田。


这里是成都市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十万亩粮食高产稳产高效综合示范基地,也是23个四川省小麦重大新品种的“育儿室”。


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杨福明介绍,基地常年和十余所大专院校等开展合作,试验田是他们的露天实验室,也是第二课堂。从种子破土而出的那一刻起,所有的生长数据都会由试验田工作人员及时反馈,给种子科研提供宝贵的方向。“我们也很需要抱好大专院校的‘大腿’,”杨福明笑称,校地合作能够充分发挥高校站得高、看得远的优势,让科研成果转化为穗子大、产量高、抗性好等直观优势。


这样的十万亩粮油产业园区,是成都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主战场。


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去年7月,成都市在全省率先研究出台《关于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都片区的实施方案》,方案由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在重视程度上不言而喻。


“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我们通过建全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落实。”成都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天府粮仓”的建设并非农业农村局“一家之事”。由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11个市级部门、23个区(市)县、6家科研院所、3大通信运营商、3家平台公司共同参加、协调联动,全环节、全链条、全要素抓好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例如,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加强耕地保护,市水务局负责灌区的现代化建设、市科技局助力“藏粮于技”、市网络理政办推动智慧农业平台等。


根据《实施方案》,成都将打造形成“十化同步”的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核心区,即农田标准化、土地股份化、生产规模化、品种优质化、全程机械化、主体职业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品牌化、管理数字化、效益多元化 。


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打通机制后,就全力推进。


让“良田”变“粮田”——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设立市、区(市)县两级总田长和市、县、镇、村四级田长,构建耕地保护网格化监管体系,让每一块耕地都有“守护人”。
针对“盛放的花”挤走“田里的苗”这一问题,成都推动低效林果、苗木的有序腾退恢复种粮,目标年内完成腾退低效果木种植粮食面积7.1万亩。


让“粮田”变“良田”——
◆成都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全年将建成高标准农田33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6.2万亩,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为高标准农田。


“打造‘天府粮仓’的核心区和示范区,成都在科技和产业上有其他城市不可比拟的优势。”兰蓓认为,成都有邛崃天府现代种业园、天府新区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等服务区域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为“更高水平”这个目标的实现提供科技支撑;其次是成都大力实施建圈强链行动,随着现代农业产业生态圈的建设,将拥有更为安全稳定的现代农业产业链供应链,成都在装备研发与制造的基础也为开展新机具新技术试验示范、农业的“宜机化”改造等创造了条件。


目前,成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中28个重点产业链里,现代种业和都市农业就占了两条。


春天的天府现代种业园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在构建现代种业重点产业链上,成都实施现代种业链主企业培育行动,加大产业链关键配套企业和重大项目集群招引。链主加持,种粮变得更有科技含量。


与北方地区相比,成都平原光热资源不足,且生长周期更短,这一特殊之处既是遗憾,也是优势——“迫使”科研团队转而向野生物种寻求优质基因。


四川农业大学主持选育的“蜀麦1963”是成都市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里最早熟的品种之一。选育人郝明介绍,团队利用野生资源合成小麦,进行反复杂交后,在2018年左右得到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系,即“蜀麦1963”。再经过2年的区域和1年的生产试验,2022年通过审定。“在四川多地不同生态环境的测试中,该品种都表现出良好的早熟和抗倒伏性,且产量高稳定性好。种子目前已大量扩繁,很快就能上市,将科研的产量变成种粮大户的产量,惠及全川各地。”郝明介绍,四川作为人口大省、养殖强省、白酒名省,稳定种植面积以及培育高产早熟品种,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重要战略意义。


成都市温江区,四川农业大学教师、蜀麦1963选育人郝明在四川农业大学科研基地观察小麦长势。


良种田越来越多,智慧田也在不断涌现。


农户点开手机里的卫星遥感图,就可以直观看到地块病虫草害情况,了解土壤含水量多寡……这些场景在成都都已经一一实现。


在成都市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周维松看来:


未来的农业发展方向不应该只是把田建好,还应该是数字化的、智能型的农田。“我们不能仅靠经验种田,而是根据作物的大数据来种,什么时候该种什么东西,应该有固定模型。”


科技力量正在渗透进粮食生产的每个环节。例如,农户可以根据往年销售数据,预测今年可能大卖的品种;也可以基于气候大数据,提前对不良天气作出应对。


3

让种粮成为有吸引力的事

关系着“天府粮仓”内生动力的,是“谁来种粮”的问题


推进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成都本身在聚力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尤其是县城,正在成为联动城乡的第一前哨。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是否要将农业人口绑定在土地上,留住种粮的人?


“光靠情怀是留不住人的,我们也不能阻挡人民去追寻更高品质生活的脚步。”成都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谈道,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从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的角度展开,需要的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小农模式的农民。恰恰相反,“小田转大田”后由种粮大户、职业经理人来解决“谁来种粮”的问题,释放更多劳动力进城,是在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加快新型城镇化的脚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种粮也能赚钱,这一观念在成都并不稀奇。


该负责人举例,成都严格落实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耕地地力保护、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等财政奖补政策,同时出台政策支持粮食规模化生产,承包50亩的土地种植小麦、水稻将享受每亩400块的补贴,如果承包500亩光是纯补贴收入就有20万。“推广规模化之后,成都这边主要都是种粮大户,一个人承包七八千亩的都有,种粮收益就很好。”


种粮也可以成为一份大展宏图的事业。


“90后” 王伶俐,大学毕业后选择回乡投身农业,现在是崇州市杨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一名高级农业职业经理人。她推动合作社一次次实现“变革”,在圈里已小有名气。她在上岗前经历了考证、培训,还学习了播种、育秧、机械操作。成都市出台了深化农业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的十条措施,给予农业职业经理人在推荐选拔、培训培养、认定管理上相应的支持政策。例如,职业经理人会有贷款的额度,初级可以贷10万,中级20万,高级可以贷30万,缓解创业初期的资金压力,这也成为王伶俐选择成为农业职业经理人原因之一。


崇州市杨柳农民专业合作社职业经理人王伶俐


“农业职业经理人有一个新趋势,即从年龄偏大到越来越年轻化,”王伶俐介绍,同事的学历程度也越来越高,本科生、研究生及海归学子汇聚,带来了知识和想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据统计,成都市持证农业职业经理人达24026人,预计到2025年将培育5万名农业职业经理人。


舒星宇今年30岁,成为职业经理人已经5年,他所在的崇州市万茂欣欣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崇州市最早推行标准化服务的合作社之一。


最初,农户们选种大多凭自己的经验,甚至是“销售一张嘴”,然而由于当年气候的原因,收成并不理想。在插秧、打药、烘干等环节,由于标准不一、品种参差不齐,也无法做到全过程高效生产。舒星宇带领合作社推行标准化服务以后,不仅减少了生产过程的不确定性,根据舒星宇的统计,种植一亩地的成本降低15%,利润增加10%。这也让他在这份职业中找到了成就感。


在这支“农业共营制”的种粮“团队”中,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职业经理人负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生产性社会化服务体系打造“一站式”的农业全链条服务平台。由此,实现了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三大体系”的协调发展。


即使是劳动能力欠缺的农民,也能在这一模式中获得保障。


五十多岁的杨柳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何杰患有基础疾病,不便外出打工或承担繁重体力劳动。在合作社上班后,不仅每月能有5000元的收入,还能收到土地的分红,同时能够兼顾家里。


“下一步,‘天府粮仓’的建设还将探索从合作社到企业,”成都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从单一种植到“种植+科技+仓储+加工+品牌+市场”全产业链,来提高市场抗风险能力,增加农民收入。
“不是要人留着种粮而是要让外面的人带技术带资金进村,通过他们来提升农村的资源利用水平和生产效率。”兰蓓表示,2021年起成都西部片区承担了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的改革,开始探索推动城乡要素流动,“天府粮仓”的打造可借改革试点进一步推动人才下乡。
“让种粮成为有吸引力的事,得让环境、产业、制度来吸引和激励人才下乡。”兰蓓认为,让人才下乡有三条路:


01


一是用“美丽”吸引人才,在保留乡村原生态风貌基础上,着力缩小城乡间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差距,把乡村建得更宜居宜业;

02


二是用产业吸引人才,通过培育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旅融合新业态等,为人才下乡提供价值发挥的平台;

03


三是用制度激励人才下乡,推行“合伙人”制度,为乡村引进艺术家、跨界精英、创新创业人才等,在乡村探索建立“乡村达人”学院、“乡村农创联盟”等,加大与各类人才资源的对接。


年复一年,农人们用辛勤劳作换取回馈,从“春种一粒粟”到秋日万亩粮。当镰刀和锄头被无人机、大型喷雾机、装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插秧机取而代之,成都平原上“天府粮仓”的故事有了新的续写。


当乡村不再是城里人寄托“诗与远方”的象征当土地不再是居住空间的蔓延土地回到了本身的意义关于粮食、丰收、饭碗和回馈



成都商报-成都发布记者 | 钟茜妮  张芷旖
摄影|王效
部分图据成都发布资料图
成都发布编辑|格子 大橘
扫码进群↓

点赞在看↓转发周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