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都大调研丨家门口的“沉睡”空间被唤醒,“金角银边”怎么活出生命力?

成都发布 2023-06-18



“金角银边”是围棋中的术语,指棋子落子的位置不同,抢占先机的效率不同。“金角”能占据制高点,安根立足,银边则能拉出包围圈,进行长效的渗透和发展。


对于城市而言,“金角银边”能充分挖掘现有土地潜力,实现城市剩余空间的再生利用,而合理利用位置优越的“小”空间,则能在日常生活中提升周围居民的幸福度,发挥“大”作用。



围绕桥下空间、街旁空间等七类城市剩余空间,自2021年开展“金角银边”场景营造工作以来,截至2023年3月,成都已累计完成示范点位建设403个。如今的永丰立交桥区公园、双桥子立交T立方社区篮球公园、府青路桥下体育公园都已经成为周边居民日常打卡地,作为优秀示范点,它们还承担着跑通长效活力运营的样本作用。


桥上如花似锦,桥下欢声笑语。四通八达的立交桥占据着优越地理位置,经过绿化、改造、商家的汇聚,原本桥下空间脏乱差的治理难点也成了“助富密码”,吸引各方人气。然而想要持续、长久盘活“金角银边”并不容易。居民需求不一、商家引流困难、公共设施维护难指向了居民活力、空间活力、运营活力三大难点。


↑永丰立交一路繁花


小小的“金角银边”如何打开城市更新的幸福期待?近日成都发布-红星新闻深度报道组记者经过多维度走访调研探寻成都桥下“金角银边”如何拥有长效活力👇

1

盘活“金角银边”难点在哪儿?

除了运营模式、策略和维护,还有规划、配套等




位于府青路三段立交桥下的成华府青运动空间,曾经是一块硬化的水泥地。对于“金角银边”而言,为谁建?建什么?怎么建?直接决定了是否能合理运用城市空间,解决老百姓的痛点和难点,提高城市活力和居民生活的幸福感。


↑成华府青运动空间


成华府青运动空间的做法则是前期广泛收集调研居民诉求,考虑到空间周围3000米内都没有大型运动场,而居民健身需求却很旺盛,设计团队决定让“灰色高架桥”转化成“绿色运动场”。健身休闲空间的拟定只是第一步,空间不同主题的功能、区域以及场景的划分影响着空间长久的活力。成华府青运动空间设计的特点是简单、朴实,但功能覆盖强大,于是这条全长约1公里的桥下“游乐场”,一路走过去能看到植物景观、涂鸦墙、球场、滑板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儿童乐园等15处运动休闲场所,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让居民全家老小都能出动,前来锻炼、游玩。


为居民服务的公共设施建设好了,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暴露在外的体育设施极容易损坏,尤其是隐蔽性较强的桥下空间。在府青运动空间现场打球的居民就和记者反映,平日里球场人流量大,设施有损坏,公共设施后续的维护问题正考验着“金角银边”的运营模式,是否能经得起长效支撑。


↑成华府青运动空间


据成华区城市更新局相关负责人刘嘉琦介绍,目前府青运动空间做出的探索是通过消费场景的市场化运营激发经营主体动力,以“共建共享”为方针提升公益设备设施、空间管理和场景运营效能,促进“金角银边”可持续发展。“目前空间大部分设施设备以公益为主,但考虑到后续管护有一定维护成本,如果没有人维护,一段时间就会造成周边环境没人管,设施损坏等问题。我们也响应市场,按照文体旅局的规范标准进行操作,出台了相应政策,部分设施在一定公益时间段免费开放给广大周边居民,部分时间段收取费用,费用则再重新投入到后续维护上。”


除了采取部分收费的运营策略,“金角银边”的建设过程中,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还改变了传统以政府为主导的投资建设模式,创新“EPC+O”“经营权有偿使用”“以用代管”等模式,引入国有资本及其他社会力量踊跃参与项目建设,推动政府转变职能,减轻财政负担。双桥子立交T立方社区篮球公园便是成都文旅集团下属专业化公司打造,并引入深耕体育行业多年的市场主体共同投建。


↑T立方社区篮球公园


消费场景上,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位于成华区双桥子立交桥下的双桥子T立方社区篮球公园配套更加齐全。原来的桥下废弃空间,不仅定期免费开放,还会为周围社区举办运动会,提供体验券等便民服务,商业消费场景上则植入了儿童体适能、运动轻食、体育装备、篮球教育培训等,考虑到周围社区老人,空间特意打造了休闲茶馆。这也让这座篮球公园成为城市高密度空间和公共交通枢纽的运动休闲缓冲区,为市民在“家门口”提供了新去处。


T立方社区篮球公园联营方博风体育相关负责人刘雨杰向记者表示,未来场馆计划采用24小时灯光智能设置,方便周围市民随时来运动,加长运营时长,“我们有很多关于场地运营的计划和策略,但目前来看,需要先处理好日常的一些工作,让基本盘灵活运转”。


↑T立方社区篮球公园


双桥子T立方社区篮球公园这类的桥下空间盘活难点并不在于商业模式,反而是桥下空间商家共同遇到的问题——尽管四通八达的立交桥下空间是来往车辆眼里“活招牌”,但桥下视角遮蔽、动线复杂、易遭遇“有人流没客流”的窘境,需要运营方更多地考虑项目运营类别问题、引流问题。


同样,桥下长久、复杂的规划问题,还带来了停车难、厕所维护繁琐以及安保等难题,部分立交桥商家靠近居民区,如何不扰民,和居民和谐共处,这些都需要在未来维护治理中,各部门联动以及引导商家合理管理方式上,不断地尝试探索和找寻方向。


2

绿化、公益、消费

“小空间”如何承载住“大能量”?




2021年,《成都市更新利用城市剩余空间打造“金角银边”三年行动方案》《成都市“中优”区域城市剩余空间更新规划设计导则》印发。文件提出,重点将城市中的“边角余料”如何“有序”“规范”地变为“金角银边”,确立了部门牵头、市区联动、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明确了2021年完成200个示范点位,3年时间分批次完成600个剩余空间场景建设的工作目标,从空间用地、资金支持、审批服务、共建共享4个方面形成了“金角银边”激励政策体系。


↑大源中央公园篮球场举行的街头篮球赛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先后制定了《成都市公园城市“回家的路”金角银边景观建设指引(试行)》《关于“金角银边”业态场景植入涉及商业业态相关证照办理的指导意见》等多项引导性政策措施,明确提到要结合社区绿道“回家的路”建设以及成都剩余空间利用现状,加强全域统筹,通过多维增绿、设施美化、社区服务功能补充、在地文化植入等可模块化、定制式推广措施,打造“多、小、精”的品质空间。“金角银边”尽管看似在城市中占据的体量不大,但承载功能很多,绿化、公益设施还有便民消费空间,这也注定了“金角银边”需要有核心力量,能将周围诸多商家、居民以及管辖人员拧成一股麻绳,持续盘活长期运营工作。


永丰立交桥的“芃丁花园”从2021年开始改造,是成都首个集“全龄娱乐、运动休闲”为一体的 “城市花园立交桥” ,花园拥有健身广场、花园集市,能散步,能休闲,桥下不同的区域都有自己的名字与风格,四个角落聚集着理发店、酒吧、茶馆、轻餐饮等商家.....商业形态的入驻很好地解决了花园长期的治理问题,也让原本寂静的桥下多了人气,更好地服务于市民。


在“芃丁花园”设计方负责人孙苗夫看来,“芃丁花园”主体是花园,而并非完全是商业运营体。花园第一要义是要有主题,第二有思想,第三具备内涵,最后则是灵魂的归属。在动线复杂的立交桥下,如何规划好空间布局以及居民进入的动线,都决定了居民能否和金角银边的公共场所、消费场所产生长久的链接,从而在参与中形成集体记忆,引发感情产生归属感,产生长效活力。


“考虑到车流量以及行人安全问题,所以我们没有大量地在桥下设立空间,反而是将更多的设施场所放在四个边角。从吸引消费者前来的商家层面来看,商家需要有独立的空间,同时还应该要和公共空间、临近商家形成呼应、互动。”


↑“芃丁花园”


原本安静、遮蔽性强的桥下如何设立商业?“芃丁花园”的解决方案是“一店一策”,动态与静态的商业进行搭配,将劣势转为优势。“比如小酒吧是比较热闹的业态,所以会选择安置在过于安静的角落里,但在行人过多,直线道路的桥下,我们要引进一些小超市或小快餐的业态,可以服务于往来的人群。安静和动态的业态结合能让空间不断地进行人群流动。”


最初规划中,“芃丁花园”设定了27个商铺,但考虑到商铺过多,人流增加,容易产生交通安全问题,所以取消了很多商业,严格的入驻标准,又让“芃丁花园”在后期还会取消不符合的商家。“对于商家的引进,我们需要考虑商家是否能自觉维护花园绿植,品牌风格和公园风格是否统一,包括品牌业态和经营者年轻化都在考虑范畴内。只有先为商家找到‘位置’上的归属感,才能让商家和居民感到和谐,一旦格格不入,便会有更多的矛盾衍生。”


↑下涧漕社区街边打造的火车元素艺术墙


孙苗夫指出城市剩余空间的营造最重要目的还是营造社区感。社区营造是伴随着城市规划而出的,如果说城市规划是一棵枝干粗壮的大树,那么社区营造就是树干上繁茂的枝叶。只有通过多元参与机制的构建,引导公众从“旁观者”的角色转换到“参与者”,增进人与人、人与空间的关系,才能不断地拓展“金角银边”的社会功能,积极参与到公共服务中来,营造社区人文情怀。


“移植到‘金角银边’的商家和周围小区居民一样,存在着适应和自我更新的过程。在社会发展和自我革新中,商家会不断地升级业态和调整运营模式,对待周围居民相应服务措施也会更换,就像我们花园里的一棵树,起先可能不适应,可一旦适应之后,我相信无论是居民或商家的感受会越来越好。”


3

“金角银边”如何持续释放活力?

围绕15分钟便民圈是关键



作为公共空间的“金角银边”,并不存在单一主体可以完全承担城市剩余空间营造的责任,当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到设计与管理中,自上而下的领导与自下而上的基层组织相互结合,则可以为城市剩余空间持续焕发活力、生机找到一种应对方式。


事实上,“金角银边”如何长效发挥活力,北京、上海等地都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索。面对立交桥下各具特色、千变万化的空间,北京推出了《北京市桥下空间利用设计导则》。针对具体桥下空间区域,开展“一桥一策”方案设计,将桥下空间可利用功能分为八种类型,其中就包括“独具匠心的景观绿化”类,“开放包容的休闲空间”类,“活泼动感的运动场地”类等,围绕着空间原本的形态和周围具体环境,针对性地细化空间方向。


在上海,在桥下空间打造的普陀中环篮球公园、洛克公园北新泾店同样是金角银边项目市场化的典型案例,背后运营方由一家名为洛克体育的企业接手。运营方式上,政府进行政策扶持,通过第三方评估,引入合适的社会资本参与到体育场地建设当中。对于场地要求高,租金高,收费平民化的民营体育馆经营,这家企业探索了17年,很早就开始探索体育场该如何“造血”。2015年,洛克公园11家分店,几乎都是用购物中心、大卖场的“边角料”改造而来。依靠购物中心有天然的引流效果和配套设施,让原本单一的体育馆变成“Sport Mall”(运动购物中心)的新模式,成为周围居民一站式的休闲场所。


↑永丰立交桥下满壁爬山虎


“人”是一切开展的核心,也是城市剩余空间营造的主体参与力量,如何围绕着“人”真正的需求做文章,是盘活剩余空间长效运营力重要方向。2022年,成都推出《成都市“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其中提出,以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为基本依据,加强全域统筹,围绕完善15分钟公共服务圈,细化完善公共服务资源与常住人口挂钩、与服务半径挂钩的制度安排,逐步完善精准服务、主动响应的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实现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的转变。


“围绕完善15分钟公共服务圈”,这点同样是清华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雪莉认为盘活城市“金角银边”的关键。王雪莉对记者表示,城市合适挖掘的“金角银边”首先提倡的是交通便利,周围要有足够的消费人群。无论是政府或运营方,都应该深度调研和考虑周围居民需要,提供好15分钟内的便民服务,再因地制宜进行改造和提升,丰富项目服务内容。


↑交子公园打造的糖果乐园


具体如何在体育设施类的空间考量和增加服务内容,王雪莉提出这是空间属于“体育+”还是“+体育”的问题。


“如果一个地方缺的是家庭休闲、锻炼的地方,那么空间主体应该是从服务家庭的角度考虑,例如除体育健身功能外,进一步丰富项目服务内容,参考国外案例开辟专门的宠物关爱区、儿童娱乐区、休闲美食区等区域,提供更多服务内容,实现体育与其他消费的融合发展,吸引更为广泛的人群来到项目进行体验与消费,这叫+体育。还有一种是体育+,空间本身以体育功能为载体,空间内可以加入饮品,轻运营装备或自动售卖服务机,甚至是健康检测,这是体育+所带来的不同的业态了,所以运营形态还是取决于空间面对的主体消费者人群是谁。”


↑成雅立交桥下的拾光公园


“15分钟公共服务圈”对于个体运营方同样有效。王雪莉就认为运营方与其将精力和成本花在揽客上,不如更多考虑就近居民的便利性,提升服务质量,增加消费黏性,降低获客成本。同样,运营方还应该充分发挥主动性,与社区加强联系、沟通,争取围绕着社区居民承接更多活动,拓展机会。


面对“金角银边”运营方的选择和移交,王雪莉也建议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尽量建设和运营分开,两者成为合作机制。面对部门联动的问题,运营中可以强化智能设施基础,考虑将桥下城市交通系统的视频监控统一联动到运营平台,让运营方减少运营压力,获得更多及时、有效的智慧信息。“金角银边并不是新增的内容,是原来就有的场所进行了功能性改造,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先划清楚相关负责方,运营方承担责任的同时,也要拥有一定限度的权利,借助智能信息系统,更加及时了解问题,从而更好地找寻相关部门处理问题。”


推荐阅读>>

○2023成都双年展、舞剧《大熊猫》……今年还有哪些大运惠民活动?这场发布会详解→

○重磅规划征求意见!涉及成都这些地方

○文明观赛!一起,当凤凰山最靓的仔



成都发布-红星新闻深度报道组记者 | 叶燕 昌娟部分图据红星新闻、成华发布、成都公园城市
成都发布编辑|黎孟
点击参保↓

点赞在看↓转发周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