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上新!
2022年2月,《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发布。《总体方案》实施以来,成都“以智慧蓉城建设为牵引,以‘微网实格’为载体”回应着超大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治理的需要。
今年4月,成都市深化智慧蓉城建设助推城市数字化转型现场推进会上,提出以人民为中心构建线上线下一体联动的数字生活新空间、数字消费新场景,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中提升智慧化水平。
社区作为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是满足居民美好生活需求,提升城市居住功能的重要载体。商务部等13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重点包括社区商业布局、创新消费场景等多个方面在内等相关措施。
✦ +
+
线上线下融合 多方共建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全新探索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个什么“圈”?它可以在15分钟内,解决柴米油盐,体验休闲玩乐,还可以承载养老、医疗、教育、商业、交通、文体等功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串联的是生活“幸福圈”。
在此背景下,位于成华区保和街道的“九林语life+”示范区应运而生。与传统的社区生活空间相比,它的智慧与便民,体现在哪些方面?
线上
辖区内18万余群众
可 “共治共享”
截至目前,成华区保和街道辖区内拥有18万余常住人口。当他们打开“九林语life+”小程序后,每位市民都能对社区商业示范区的艺术展厅、育幼中心进行预约,或是领取到商家们派发的福利券,参与一次儿童绘画大赛的活动。
未来,这一应用端上将全面整合保和街道、人居兴美及兴城集团的商家、医疗、教育等资源,打通智慧城市业务的“家务”入口,让智慧应用与社区居民需求实现端对端精准连接,构建出虚拟与实体相互补充的社区生活服务体系。
保和街道有关负责人称,通过各类专业资源“进网入格”,让居民的需求得到快速响应和满足,“圈”出居民美好生活。“我们将以此次政企共建为契机,不断提升、完善辖区居民的体验感和认同感,打造更为丰富、多元的场景,以及高效便捷的家门口服务新体验,将社区‘颜值’和宜居‘质感’一起提升,让居民幸福感‘原地升级’。”
线下
场景驱动
引入智慧化、低碳化的社区商业示范区
“九林语life+”是继人居R29life+社区生活空间之后,人居兴美的全新探索,在社区场景搭建中创新融入智慧化、低碳化的理念,“我们首次在儿童区域引入环境监测系统,首次应用了电储能设备,实现了空间的绿色化、场景化、可视化的全维度感知性管理。”据人居兴美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示范区的削峰填谷节能节点模式,实现了月均16度的能耗结余。
“当它由1个‘16度’变成10个、100个到持续性的时候,共建绿色低碳的目标场景将最终实现。从空间策划,到空间+智慧,再到空间+智慧+数字,这一以技术为核心到技术为人服务为核心的变革,正是我们所倡导的发展理念。未来,将形成一个内容丰富、服务完善,符合城市发展理念和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的‘Rlife’生态网络。”
✦ +
+
从智慧社区奔赴智慧城市
成都市委社治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成都以人为本,“自下而上”的一次对于“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实践,“街道与市属国企的共建,将赋能整个片区的社会治理。”
智慧社区对内是服务群众,而对外则是对接智慧城市,所以智慧社区并不是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一个“孤岛”。
↑九林语凌云阁实景拍摄图
在“九林语life+”亮相现场,由人居兴美主办的“成都智慧城市建设高峰论坛”同步举行。西南交通大学互联网+产业创新研究院院长官振中表示,从智慧社区到智慧城市,规模越大,城市内部各要素的流动互动节奏也就越快,给科技创新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应该把更新的技术引入社区和城市。比如,智慧医疗、智慧养老等市场,都是专业企业探索的方向。”
华为智慧城市总架构师谭睿捷表示:“智慧城市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涉及到城市规划、技术应用、社会参与等多个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多方的参与,智慧城市将不断发展,为居民提供更加便利、舒适和可持续的生活环境。”
相信越来越多的智慧应用场景
不断植入社区和城市
从“治”到“智”
提升的不仅是
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
更是成都人的
幸福感与获得感!
成都商报-成都发布记者 | 谢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