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四川人口中的清淡,我!悟!了!
“
无辣不欢,是四川人的习惯,每一道菜必须张灯结彩地端上来,桌子上永远有一瓶豆腐乳,干辣椒的作用,仅用来提香。
但没人想到,清淡才是四川人的高频词汇——生病的时候,“忌辛辣,饮食清淡”;油汤滴水之后,清淡成了一种缓兵之计;偶尔不想参加的聚会,用清淡划开与四川人的界限……想象中的清淡是清汤寡水,闻不见荤腥。但实际上四川人理解的清淡,一句话就可以总结,“不辣就是清淡”。
看似不清淡,实则是清淡,清淡在四川是一种薛定谔定律。
“
四川人一般不会主动清淡,如果见人吃清淡,定会传来大家的关心,“是在养病哇”,一种不合群的现象出现,必有蹊跷。
在四川看病,医生的落款,永远会加一句,“忌辛辣,饮食清淡”。面对清淡的提醒,四川人大概有三种处理方式——
1.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2.服药之前大吃一顿。
3.吃自己理解的清淡。
四川人怎么理解不吃辣——
不吃辣,就是不吃火锅、冒菜、烧烤,但钵钵鸡、小龙虾没问题;
不吃辣,就是加点青叶子,有一点绿色的痕迹,应该就是清淡;
不吃辣,就是不吃小米辣,怎么可能不吃辣?只能说少吃。
上次看一个段子,广东人吃面,滴了大概四五颗熟油海椒,发帖称手一抖整成了重辣,不敢下口,评论区四川人火速围观。
第一条评论笑死我:来,往我眼睛里滴!第二条评论代入感很强:还没有往我身上蹦的多。
有时候,真的很希望能统一一个重辣中辣微辣,上一次在大湾区点了一个中辣,简直就是一个烧菜罢了。
烧菜,在四川人的认知上就是清淡。有四川人总结了她养病期间的饮食:红烧牛肉、青椒土豆丝、水煮肉片、蹄花汤,普通的家常川菜,被列为了清淡行列。外地人说,听起来水煮肉片最清淡,以为是涮水菜,实际上是:
四川人正在重新定义清淡。
川菜、汤锅、西餐,在四川人的认知里全是清淡,反正颜色不是红色一律是清淡,吃起不辣的一律清淡,冷的一律就是清淡。有一次朋友约吃冒菜,我说你不是感冒了,他说对,但可以吃麻辣烫。冒菜是麻辣,但麻辣烫就是清淡;红油钵钵鸡看起来有点猛,但藤椒就清爽多了;火锅分两种,莫得牛油的就是清淡。能屈能伸,自己规划调整,每一道辛辣都有自己的平替,统称清淡。
还有一次朋友拔了智齿,医生说不能吃辣,伤口要发炎,转头就跟到我们去吃螺蛳粉,“伤口在左边,我用右边吃。”跑去给老板打申请不要辣,“可以给你做微微辣,不辣不好吃哦。”潜台词是,你吃不得辣你来吃啥子螺蛳粉,没办法,这就是四川人对吃辣的念想和习惯,可以清淡,但不能完全清淡。
可以吃蹄花,但必须要蘸碟,可以喝稀饭,但必须要萝卜干。可以吃沙拉,但嘴硬不过三分钟,轻描淡写的酱汁根本没味道,悄咪咪撕开一包六婆,先沾一沾,后来干脆淋到鸡胸肉上。
认真查了一下清淡的定义:少油、少盐、少糖、无酸、不辛辣。重点是要少佐料,尽量吃食物的本味。
小时候生病,父母就会给我煮荷包蛋,烫乎乎冒着烟,用勺子搅碗底的糖,一口下去抿甜,自以为清淡,但最多是清。长大了以为的清淡,就是吃面的时候,烫一碗豌豆尖。现在发现,其实并不是不能荤腥,而是尽量选择瘦肉、优质蛋白,水果、蔬菜这一类选择颜色丰富的,可以补充维生素。油盐不进的四川人肯定要说,那吃辣椒也是一种补充维生素。
但有一说一,清淡的饮食在四川确实难找,每一次打开外卖平台,90%都是辣的,清一色的红头招牌。以前祥和里有一家清粥小菜,每回口腔溃疡都要喝,后来不见了。外来的清淡风味,多少都要迎合四川人的胃口,做出让步,就连面包里都要夹麻婆豆腐,这是属于清晨的麻辣诱惑。
辣是一种痛觉,但四川人不觉得痛。
清淡饮食,不代表不好吃,尤其是好食材、好烹饪,包罗万象的四川人不会拒绝,只不过清淡确实有一种空虚的饱。“上刀山下火海”的四川人,一顿可以赏脸,日常还是不够过瘾。
友情提示,生病还是要遵医嘱,玩笑可以开,但身体自己保重。
你的口味是重口还是清淡?
你觉得什么样的美食
最受四川人欢迎?
评论区见
征稿启事
摆不完的龙门阵,说不尽的锦官城。成都,总有一个瞬间,带给你深刻真实的激动、治愈或鼓励;总有一个故事,蛰伏着对生活的领悟与共鸣;总有一个画面,流淌着生命的温柔和坚定。执笔记下,瞬间也便成了永恒。我们想看见,在你的第一人称视角里,对成都的所知所见所思。成都发布“龙门阵里摆成都”栏目期待更多“笔杆子”加入,和我们一起书写在成都的日子,用你的笔触与这座城市同频共振。一经采用,稿酬从优。
📫投稿邮箱:cdfb1301@163.com
来源|成都Big榜
成都发布编辑 | 卡比 实习编辑 | 梦你
点点在看,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