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今天,咋这么甜喃?原来……
诗文中的成都七夕
见证锦江边夜市繁华
七夕的起源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诗经.小雅》中的诗句,记载了古人眼中的牵牛织女双星。从《诗经》的时代开始,这个节日就和诗分不开了。叹与所爱之人天各一方,有汉朝《古诗十九首》中“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之篇;杜牧的“卧看牵牛织女星”,更是写出了这一时节的物候;到了宋朝,词人们借词写情的功夫愈发精妙,“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真可谓顾盼多姿,摇曳生情。
▲东汉·龙虎衔璧牛郎织女石棺盖拓片
在宋代诗人的笔下,也记录了当年成都七夕节的景象。宋代诗人田况农历七月初七游历成都时,曾在大慈寺阁吟诗《七月六日晚登大慈寺阁观夜市》,诗中写到“万里银潢贯紫虚,桥边螭辔待星姝。年年巧若从人乞,未省灵恩遍得无?”诗中的“乞”指的是“乞巧”,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七夕”。锦江边的灯火,就这样辉煌了千年,今天站在江边凝望,也许不难在脑海中复现宋代锦官城的繁华。
当年的七夕夜市,是怎样的?据档案史料考证,宋朝之前,大慈寺周边就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集市。一年中的上元、寒食、端午、七夕、中秋、冬至等节日的庙会期,大慈寺前就会热闹非凡。七月初七晚上,商家们会摆出各色丝线锦带、女红家什。此外,寺庙还会特地在这一天从寺院墙头挑出灯笼,将整个夜市照得灯火通明、流光溢彩。
除此之外,在南宋祝穆编撰的《方舆胜览》中也有云:“每岁七月七日,蜀人登大慈寺前雪景楼观夜市。”
民俗里的成都七夕
乞巧、投针,浓浓女儿情
在汉代,七夕与除夕、元旦、元宵、上巳、寒食、清明、重阳、腊日等中国传统节日一起形成定制,延续至今。而民间,七夕的节俗活动也逐渐丰富,与亲人团聚,曝衣晒书,以瓜果祭牛郎、织女,拜巧神,穿针乞巧,种巧芽,祈求爱情,七夕成为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 《唐宫七夕乞巧图》
穿针,穿的什么针?历朝历代各有不同。汉代女子穿的是“七孔针”,到南朝则发展为“双眼针”,用以缝制“合欢扇”。妇女坐在夜色下,借助微弱的月光,以线穿针,谁能穿过并穿得快就能“得巧”。
旧时成都女子,七夕青睐的还有投针验巧这一习俗。节日当天,各家女孩约好几位玩伴,各自沐浴打扮漂亮,去到居家宽敞或有院坝、天井之家。女娃们拿上一个干净的大碗,在正午打一桶甘甜的井水,满满地舀碗水,放在庭院小茶桌当中,让太阳光把碗中水晒熟,待傍晚月色星空下使用。傍晚,少女们依次把平日做女红所用的绣花针,轻轻放在碗中水面上。有的铁针会飘浮起来,在烛光与月光映照之下,碗底出现一朵花瓣或奇特花纹,不停变换。此时,少女们喜悦欢笑,相互夸奖对方心灵手巧。
古籍《帝京景物略》中就有记载,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意思是水底下出现的针影,若是呈各种形状,便是“得巧”;若是笔直的一条,即是“乞巧”失败。
七夕,是一个承载着浓浓女儿情的传统节日,爱美之心,古今皆然。古时,七夕这天,四川地区还有用豆芽乞巧、拜织女、染指甲等习俗。例如四川绵阳地区《盐亭县志》中记载,“七月七日为乞巧节。童稚以凤仙花染指甲。”七夕前一晚,女孩们会将凤仙花花瓣和根茎捣成汁,放少量的明矾,涂抹在指甲上,静置一夜,就可得到橘红色的指甲,期待带来好运的同时,也会使手变得更加美观。这和现代女子“做指甲”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牛郎织女的故事传颂千年,不能不让成都的小儿女们动情。昔日,在江安河畔的金花桥下,还有一个七夕习俗传承了千年,那就是放河灯。在这一天放河灯的主要是女孩和新妇,大家一边放河灯,一边还默默地祈祷祝福,待河灯放完后,仍站在河边上久久不愿离去,翘首远望河灯漂浮在水面上顺流而下,波光粼粼,星光闪烁。成都竹枝词云:“河灯亮,河灯明,牛郎织女喜盈盈。”据传,古代成都的女子在这天晚上放河灯,是因为怕牛郎在上天时看不清暗夜中的鹊桥,所以河流中放河灯,让牛郎借灯光认路,好快步踏上鹊桥与织女相会。不完美的故事,带来千百年来一以贯之的美好愿望,滋润着人们的感情世界。
悠长的历史
在这座城市的街巷中留下了印记
成为城市记忆的一部分
成都的这些街巷
就和七夕节
和牛郎织女的传说有关
支矶石街、君平街
相传,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寻找黄河源头。他乘槎远行,到达一处城郭,屋内有女子织布,河边有男子牵牛。张骞便问这是哪里,女子却让他去问严君平,并送给他垫织机的石头。等张骞回国后,果然到蜀郡向严君平请教。严君平说:“去年八月有客星犯牛、女,意者其君乎?此织女支机石也?”原来,张骞遇到的正是牛郎织女,那石头就是织女的支机石。支机石从此就留在了成都,又名支矶石。而它所放置的地方,就成了成都的支矶石街;解答张骞疑问的严君平所居住的地方,又成了成都的另一条街道:君平街。
如今,支矶石被搬运至文化公园,竖刻支矶石三字仍很清晰。而支矶石的复制品就在成都画院对面的下同仁路与支矶石街交叉口,向后世诉说着这一段充满神秘色彩的传说。
▲ 文化公园内的支矶石
科甲巷
清人杨燮《锦城竹枝词》云:“豌豆芽生半尺长,家家争乞巧娘娘。天孙若认支矶石,块质犹存织锦坊。”
推荐阅读>>
策划/文案丨郑然 黄璟煜综合 方志四川 成都方志 成都日报四川手机报 天府广记 方志金牛成都发布编辑 | 黄璟煜
点点在看,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