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至4℃,冷得打⌇抖⌇⌇抖⌇⌇⌇!暖起来→
冷҈冷҈冷҈
冬至节气过后
寒意渐浓
今早成都寒气刺骨
成都市气象台预计
今天白天我市阴天
有分散小雨,气温4~9℃
寒风萧萧,落叶满地,蓉城待雪来
一年中最冷的数九天来了
寒冬,也有暖意
当你在室内
吹着暖气,喝着热茶
是否会想到
千年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如何取暖?
巴蜀大地,深冬仍然翠绿
巴蜀先民,过冬亦有情趣
翻阅史籍
走进博物馆
我们能看到古人的生活智慧
体会到自古以来成都人的那份
悠然闲适
并未因寒冬而褪色
如同冬日养在暖阁的盆栽
愈发明艳可喜
今天
成都发布联合成都博旅中心
四川博物院、成都博物馆
带你一探古代的“冬季爆款”
感受千年不变的冬日暖意
冬日有暖
1
铜樽 汉代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首小诗,让这杯冬日的酒从唐朝暖到了现在。寒冷的冬季,少不了一口暖酒,暖身又暖心。中国古代能用于温酒的器皿种类繁多,且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从早期的温酒器皿陶盉,到汉代的温酒樽,再到唐宋时期由注子和温碗组成的成套温酒器……它们在材质、形状、纹饰等方面均有变化,彰显出古代匠人的精湛技艺。
成都博物馆珍藏的这件西汉晚期一东汉早期的铜樽,出土于成都大湾汉墓。此樽分为樽盖、樽身两个部分,樽盖高而尖,呈山形。盖顶正中最高处立有凤鸟,樽身为圆柱形,通身刻饰纹饰,腹部有铺首活环耳,底部三个兽足,造型精美、工艺精湛。如今,站在博物馆的橱窗前凝望,仿若听到两千年前主客对饮的热闹,闻到醇厚酒香。
在汉代,酒樽的用途广泛。“温酒”既是中国古代的饮食传统,也是诗兴的催化剂,所谓“汉书下酒,云可赠人”。古人之所以喜欢喝温酒,是因为温热的酒能促进酒的酯化,散发出醇厚的酒香味,进而提升酒的口感。温热的酒,同时还能暖胃暖身,这便是古人冬日里的御寒之道。
2
陶庖厨俑 汉代
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
曹子建的《箜篌引》,以飞扬洒脱的笔墨,描写了汉魏之际饮宴的热闹。酒满上了,冬季的餐桌上怎么少得了热乎乎的美食呢?俗话说“冬令进补,春天打虎”,热乎的东西不仅暖胃暖身,还可辅助多贴秋膘以御寒冬。蜀地的美食传统由来已久,快看,大师傅要开工了。
成都博物馆的这尊陶庖厨俑,身着汉代特色的右衽袍服,头上戴着介帻(jiè zé)(古代中国的一种长耳朵裹发巾),正跪坐在地上,脸上还挂着喜气洋洋的笑容,笑得眉毛眼睛都弯了。而在他的身前,案板上有猪头、猪腿、鱼肉等,还有满到溢出来的动物爪子,食材丰富到盆满钵满。大师傅左手虚按,右手作持刀状,上身微微前倾,似乎正准备处理眼前的大鱼大肉——宴席即将准备好,就等宾朋入座了。
“大师傅”这类的庖厨俑,是四川地区汉代陶俑的重要类型,常用真实的生活细节、生动的表情刻画,表现人们对富足生活的喜悦,是汉代“天府之国”富足安定的真实写照,巴蜀大地的物阜民丰,被泥土传神地记录了下来。
3
手炉 清代
松灰笼暖袖先知,银叶香飘篆一丝
古人没有现代的电热取暖器,主要的取暖工具是火盆、炉子一类,其中手炉、足炉、熏炉是中国古人冬天最常用的取暖器具。而手炉这个冬日里的“小精灵”,则被称作古人的“暖手宝”。
手炉多为铜制,流行于明清时期,内装炭火,外壳包裹内胆,可通过内外两层的空气传导散发热量。四川博物院藏的这件清乾隆珐琅夔龙团花海棠式手炉小巧又精致,既可捧在手心,也可笼进袖内,让古人在寒冷的冬天,也能轻松暖手。清代诗人张劭曾作诗赞之:“松灰笼暖袖先知,银叶香飘篆一丝。”
4
暖砚 清代
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
欧阳修的这首《南歌子》,写出了一对夫妇新婚燕尔的甜蜜,在冬天,这样的温暖和浪漫也不会褪色。对于古人而言,冬天最麻烦的事莫过于写字,室温一旦降至冰点以下,砚台就会结一层薄冰,此时若用笔去舔墨,笔和墨就会冻结粘在一起,字也就写不成了。为了能在冬天继续写字,稍有财力的文人会用到一种特殊的砚台,这就是暖砚。
在四川博物院,有一件“压箱底”宝贝——清代镂空暖砚。该砚四周紫铜镶边,底部鎏金工艺,十分精致。暖砚的功能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水暖型”,即在墨堂之下凿出空腔,通过注入热水使砚面的温度升高。另一种则是比较常见的“火暖型”,即在砚面之下制成空腔,引入炭火烧烤或置放油灯加热。这样,在寒冷的冬天,仍然可以泼墨挥毫,一写胸中块垒。
5
瓷壶 清代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在风靡一时的古装剧《甄嬛传》中,到了白雪皑皑的冬天,各宫小主们手中都抱着一个精致的小炉子,好用又好拿,令人羡慕。其实,古人很早就发明了瓷壶,把热水灌入陶壶瓷壶中,就成了一个暖水袋,适用各种场景。四川博物院藏的这款清高丽暖手瓷壶,外型乖萌,做工十分精细,为了便于携带还配备了提梁,抱在手里温暖又不烫手。
冬日有花
古代的取暖、过冬工具
虽比不上现代的家电
但它们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这份对温暖的向往
自古不变
成都的冬天不算寒冷
到了隆冬季节
市井仍然热闹喧嚣
成都人也懂生活,会生活
催生了属于这座城市的冬日雅趣
说起成都的市集,早在唐宋时期就有了完备的规模,且每个市场都有固定场所。北宋名臣赵抃(biàn)曾在成都为官,在其所著的《成都古今集记》中记载了成都十二月市,“正月灯市,二月花市……十一月梅市”,每个季节,都有对应的市集主题。整个冬天,成都的市集都热闹非凡。
立冬以后,成都的梅花就快开了。两宋时期成都花市繁盛,海棠、牡丹、芙蓉、梅花是宋代成都平原最常见的花卉品种,其中又以天彭牡丹和海棠最有名,是享誉全国的花卉名品。陆游《天彭牡丹谱》记载天彭牡丹中初出的双头红“一本花取直至三十千”。与牡丹相比,海棠在成都平原的种植更多,“海棠四品”风靡全国,成都城中以碧鸡坊、燕王宫的海棠最富盛名。除此之外,“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陆游这首《梅花绝句》,更是道尽了冬季成都清香满城的盛景。
而花市的繁盛,也带动了瓶花艺术的发展。成都地区出土了许多小花瓶,如出土于成都,藏于成都博物馆的宋代景德镇青白釉花口瓷瓶和磁峰窑白瓷长颈瓶。这些花瓶多放置在书房或卧室,只插一两支花,所谓“小瓶雪水无多子,只篸横斜一两枝”。小巧的花瓶,一两支花的点缀,反映了宋人追求玲珑、雅致之美的审美取向。遥想其时的成都人家,冬日里只插一枝,便是满室生香。
冬日有味
除了从外部保暖
冬日怎能少了一口醇厚温暖的滋味?
古代的成都人
也十分注重日常温补
常以美食养身驱寒
羊肉汤
每到寒冷的数九天,成都人总要吃羊肉汤。而冬至这一天,一般就是数九天的第一碗羊肉汤。而成都人为啥吃羊肉?相传是汉高祖刘邦某年冬至这一天感觉奇寒无比,樊哙马上烹煮了羊肉,刘邦吃后顿觉味道特别鲜美,遂赞不绝口。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益肾气,养胆明目,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虽然刘邦吃羊仅为传说,但明清时羊肉汤馆却是遍布成都大街小巷,可以说,成都人吃羊肉是自古有之。
豌豆尖
除了羊肉汤,没有一个成都人能拒绝冬天的豌豆尖。《诗经》“采薇采薇,薇亦作止”中的“薇”,就是豆科野豌豆属的一种。清代《说文解字注》当中讲,蜀人掐“薇”之嫩梢作食。
作为时令性蔬菜,豌豆尖的采摘时间很有限,如果过了采摘的黄金时间,就会失去它原有的鲜嫩口感。如此娇嫩又可口的豌豆尖,自然引得无数名人为其“折腰”。
大文豪(吃货)苏东坡,当年被贬黄州之时,就非常想念家乡蜀地的豌豆尖,于是托好友巢谷从眉山带来豌豆种子,还专门为豌豆尖写了首诗——《元修菜》:“彼美君家菜,铺田绿茸茸。豆荚圆且小,槐芽细而丰。”与东坡先生一道把豌豆尖写进诗的还有陆游。他壮年入川,在成都前后生活了六年时间。这2000多个日夜里,他游遍成都的名胜古迹、饱览了蜀中山水,当然也尝遍了蜀地珍馐。离开蜀地后,陆游在《蔬菜杂味·巢》里写道:“便觉此身如在蜀,一盘笼饼是豌巢。”豌豆尖,又叫巢菜,这口脆嫩的滋味,自古便为人所爱。
与我们相隔千年的古人
在冬日里
仍不失风趣和雅趣
面对寒冷的冬天
你必备的保暖装备有哪些?
评论区告诉小布~
推荐阅读>>
○听说,成都坐地铁可以直达桂林?○冷҈冷҈冷҈!出行注意!这些道路易降雪结冰→○最新召回通告!○燃爆了!冠亚季军出炉→○早安,成都!新闻来了○25日起,到天府机场赶飞机有新变化!○成都交警最新通告!策划丨郑然 黄璟煜
制图丨唐倩 寒昱
综合四川博物院 成都博物馆
成都方志等
部分图据成都发布资料图片
成都发布编辑 | 黄璟煜
点点在看,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