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冯梦波:连环画《童年》的创作过程

冯梦波 非正常头骨研究中心 2022-11-11

非正常头骨研究中心按:连环画又被称为“小人书”,是六七十年代人最重要的美术启蒙。民国以来,连环画继承了绣像的传统,又融合了欧美和日本的时世漫画的影响,尤其在新中国以后,吸引了众多的优秀画家,逐渐积累了丰富多彩的作品。又因为物美价廉,每有新书发售,新华书店门前就排成长龙,争相抢购。


在“上海摊——冯梦波杨君双个展”中,展出了艺术家冯梦波半自传性质的连环画《童年》。这本《童年》,不但实现了冯梦波的梦想,也继承了他在1996年创作的互动装置《私人照相簿》(1997年,第十届文献展)的脉络。如果说九十年代冯梦波还沉迷于新兴的所谓“多媒体光盘”的热望中,今天他偏要相向而行,以《鸡毛信》和《列宁在1918》为榜样,固执地用毛笔和墨汁在稿纸上一笔一划地默写自己的童年。




图 文/冯梦波

编 辑/大 石

连环画《童年》节选


构思:作者开始编写这个故事之前,又研究了一遍自己的连环画收藏,觉得不能用第一人称来写,就去征求了他哥哥冯梦涛的意见,以哥哥的口气来写弟弟,更亲切顺口。


脚本写作的口气受到七十年代的儿童文学和连环画的影响,还带着小孩儿的语气。正文共108页。


体例:作者决定遵循七十年代大部分连环画的约定俗成,每行28个字,包括标点,最多三行。实在超过三行的,就压缩一个字号。


版式:为以后出版准备,作者在奇数和偶数页都预留了单侧的装订空间。


页面:为了方便,作者决定用A4纸画草稿和正稿。页面的比例、黑框的粗细等都还原了主流连环画的样式。


草稿纸:先在电脑软件中设计了奇数和偶数页的样板,再把文字填进去,字体选用了尽量贴近七十年代的宋体。


草稿:作者按顺序用铅笔草草画出每一页,构图不满意就用扫描调整再印出来。绝大部分都是没有参考直接画,个别需要细节的就去翻自家的老照片、旧书和上网。


图一:第21页,马恩像是从网上找到的图片拼凑的。


图二:第44页,黑白上的生字,从网上找到1974年的北京市小学语文课本。


图三:第57页,从网上地图实景里观察协和医院和原中央美院陈列馆的屋顶。


图四:第95页,粉碎四人帮的大字报是从网上找到的漫画。


对话:对话框是先把草稿扫描后,在软件里定位绘制再填写内容。


正稿纸:把排好版全部页面,包括黑框,脚本和对话打印在108张康颂200克纸张上。


过稿:使用拷贝台,正稿纸透射出下面的草稿,用铅笔勾描大意,尤其是用三角尺准确地画出所有直线。


图五、图六 正稿(又称墨稿,制版稿):用细毛笔和墨汁画好每一张。墨汁特意选用了日本画勾线用的,加水后不会稀释黑色,干后防水。


图七 修改:用白色水粉颜料在需要的地方遮盖,再用墨线修改。之后用泥状橡皮擦掉铅笔痕迹。


图八  封面:选用了作者2014年创作的《春丽的哥哥》(画布丙烯)。


图九 扉页:直接扫描了作者喜欢的连环画页面。


前言:作者假借哥哥冯梦涛的口气写的,模仿了自己当年写作文的口气。全文如下:

【内容提要】 一九六六年一月,在北京市东城区禄米仓东八宝胡同的一个普通家庭,我的弟弟冯梦波出生了。他听话又聪明,是我的好伙伴,给这个家带来很多快乐。


弟弟从小爱学习,爱画画,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他最想当的是军队里的画家,可以周游世界,为解放全人类去打仗,还要把英雄人物画出来,挂在军事博物馆里供人瞻仰。


好多年过去了,弟弟没有当成兵,却成为了一个画家,还去中央美术学院当了教授。他说想把自己成长的故事画成小人书,像他喜爱的高尔基三部曲一样,也叫《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弟弟说这套书想用我的口气讲述,我很高兴地答应了。我们一起采访了父母,听他们重温我们小时候的故事,好像又回到了遥远的童年。

(冯梦涛)


冯梦波(左)和哥哥冯梦涛一起看《童年》的手稿


连环画《童年》展览现场


关于艺术家


冯梦波,1966年出生于北京,199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冯梦波是中国最早关注和运用数字技术的艺术家之一,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开始了互动艺术的创作,尤以运用电子游戏创作闻名,艺术实践涵盖绘画、书法、装置、摄影、录像和音乐表演。曾连续两届参展卡塞尔文献展,并为MoMA,古根海姆,Lacma,尤伦斯基金会,白兔基金会和M+等收藏,并多次代表文化部参加国际文化交流。


附录1


对作者影响最大的几本连环画:


《鸡毛信》:刘继卣,1962年,人民美术出版社

《东郭先生》:刘继卣,1972年,人民美术出版社

《列宁在1918》:顾炳鑫等,1972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毅进,1972年,人民美术出版社

《小八路》:集体创作,1971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小兵张嘎》:集体创作,1972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附录2


作者创作《童年》时使用的工具和材料:



1,脚本:苹果手机和电脑里自带的备忘录。想起来就写,自动同步,可以在另一台机器上随时继续写;

2,打印机:爱普生L405,扫描复印喷墨打印一体机,外挂大墨盒;

3,草稿纸:80克A4;


4,铅笔:自动铅笔,0.5mm笔芯,手感不好,懒得削铅笔凑合用;

5,橡皮:塑料橡皮和泥状橡皮(专门擦正稿用,还以当笔架);

6,三角板:大小两套换着用;


7,拷贝台:A3大小,LED背光可调,很轻便;缺点是边沿突出有点儿影响用尺子,电源线短了点;


6,正稿纸:A4康颂200克混合媒介用纸,介于素描纸和水彩纸之间;


7,墨汁:凤凰牌骨描用墨汁,日本制,产品描述说是日本画用纸勾线专用,耐水。感觉跟国产墨汁完全不同,加水后墨色不怎么减淡,干的快,手蹭不掉色,跟我用的纸张配合很好;


8,毛笔:杭州出的小衣纹,稍小了点,质量也一般,秃了就换,画这一本用了不到十支;

9,墨碟:买了一摞廉价的瓷碟,墨干了就换,晚上一起洗;

10,水粉画颜料:钛白,修改墨稿时候用的;

11,照明:因为桌子太小没地方放台灯,就用了两个地灯左右照亮画稿。还是尽量白天画,晚上画墨稿不舒服;


附录3


作者创作《童年》期间听的歌单:


1,窦唯/译,《间听监》,2015年

用了大量老电影的音轨采样,都是作者熟悉的,好像又回到了小时候中午放学吃完午饭,听收音机里的电影录音剪辑的年代。音乐配的非常棒。据说是窦唯和乐队坐一块儿看老谍战片,发现基本都没配乐,一时兴起干的。


2,窦唯,《山河水》,1998年

一直爱听这张,开阔,稳。听张亚东说当时他们俩只用了两周左右完成的。


3,布莱恩·伊诺, 《Discreet Music》 1975年

伊诺的氛围音乐的萌芽阶段,那么早就明确了音乐可以融入任何情境,不需要专心聆听。这张我可以循环听一整天。


听了几天音乐以后,还是觉得有点儿影响画画。后来就开始用收音机听调频103.9北京交通广播,河北旅游文化广播(相声多),还有中波119和临近波段的首都机场塔台的航班调度。


再后来开始用云音箱听相声,把郭德纲和岳云鹏的相声听了个遍,然后开始回顾马三立和侯宝林的经典。有几个意外的收获,一个是侯宝林在五六十年代给农村相声爱好者讲怎么说相声和练基本功,一个是侯宝林的儿女谈对他的印象,还有马三立晚年讲的几个并不太逗的生僻段子。


听光了所有相声以后,单田芳去世了,就开始听他的长篇自传《单田芳说单田芳》,非常棒,把童年琐事描述的栩栩如生,还很沧桑。这好像是最适合画小人书听的。


后来我们布展结束回北京以后,听说大石在他摆地摊书的小屋里放起了单田芳的评书。



END



往期文章


▲『上海摊——冯梦波杨君双个展』


▲地摊书简史


 非正常头骨研究中心

-脑中黑暗,易生幻觉-


-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

合作请联系

微博 @非正常头骨研究中心

微信:bigstone009

E-mail:bigstone008@126.com


↓↓↓购票请戳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