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热点|107篇中国医学论文被撤事件舆情分析报告

2017-04-27 曲晓程 杨卫娜 新策论

导读

当地时间4月20日,世界最大学术出版机构之一的施普林格(Springer)出版社发表撤稿声明,旗下期刊《肿瘤生物学(Tumor Biology)》宣布撤回107篇发表于2012年至2015年的论文,原因为同行评议造假。据澎湃新闻统计,被撤稿的107篇论文作者来自125家中国研究机构、4个国外研究机构。


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截至4月25日10时,相关网络报道已达1720篇,微信推送文章472篇,论坛、博客贴文共302篇,报刊87篇。微博话题#524名论文造假名单#、#因造假撤销107篇论文#等阅读量超2000万次。


(图:发表论文被撤事件舆情走势 单位:篇)


一、为何撤稿: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此次撤稿的原因被指是论文作者编造审稿人和同行评议意见,也就是说论文作者“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同行评议即同能力、同资格的人审慎地进行鉴定、检查科学成果的方法。 施普林格细胞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编辑总监彼得•巴特勒解释:“论文提交的评审人建议中,使用了评审人的真实姓名,但假冒了其电子邮件地址,这让编辑以为文章发送给了真正的评审人。在我们与真正的评审人进行调查和沟通之后,他们确认并没有对论文做过评审。”


纵观此次学术不端事件引发的舆论风波,既有媒体的倾向性引导,也有部分网民的“上纲上线”,究其原因,不仅暴露了“同行评议”的制度缺陷,也暴露了我国评价职称体系与论文数量之间的深层次矛盾。


二、舆论关注:超百篇医学论文被撤背后的社会环境


1.医学论文学术不端早是重灾区


这次曝光出的规模之大让人咋舌,但从事实来看,之前历次的国际期刊学术造假事件,医学论文一直都处于漩涡中心。不仅仅是数量问题,荒唐程度也是数一数二。例如《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二期刊载了一篇名为《前列消癥汤治疗激素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的论文,该文在“资料与方法”一节中表示,有超过50名的女性为前列腺癌患者。在正规的医学教科书中并没有女性前列腺的说法,但在尿道附近确实存在类似男性前列腺的腺体组织,而发生癌变的几率,按照北京科技报《调查医生晋升制度背后的论文利益链》的报道,几率是十亿分之一。这种数据上的荒唐可见一斑。


2.第三方机构应需求而生


巴特勒接受“世界说”的采访时表示,人们都有发表文章的压力,不仅是在中国,全球范围也如此。因此许多为非英语母语者提供论文语言服务的第三方机构应运而生。“但在中国,有一定证据表明,提供所谓语言编辑服务的第三方机构在操纵评审流程上发挥了作用。”《人民日报》4月24日刊文《捍卫真实就是捍卫科学的生命》指出,目前市面上存在一些利欲熏心的国内外机构,打着“语言润色”“咨询服务”的幌子,为那些急于发表学术论文的人代写、代投,甚至伪造同行评议,提供“一条龙服务”。而有关部门并非不知情,收到查处的恐怕只是极少数。


3.部分媒体标题有误导倾向


此次事件中,媒体的表现也值得引人深思,出现部分媒体引导“走偏”的情况。@头条新闻4月24日发布微博:【524名论文造假名单,有你认识的医生吗】;@新浪爱问医生4月23日发布微博,公布造假名单,并直指中国科协不仅没有反省,反而指责出版商“审核把关不严格”;“下划线”则将此次论文造假事件上升了一个档次,发布文章《中国人又创了一个世界纪录,集体论文造假的记录》;“齐鲁壹点”则在4月23日推送文章《神评论|500余人医学论文造假,给病人看病可别造假》。在如今医患关系紧张的情况下,特意营造出论文造假等同于医生水平不够的印象,引导舆论朝负面发展,很容易再次激起部分网民对医生的抵触情绪。同时作为媒体人,理应具备一定的新闻素养,客观的呈现事实,尊重事实。


三、学术不端背后的矛盾纠葛


1.评职称与发表论文的不可言说


2015年医学行业媒体“丁香园”做过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论文是中级以上医生职称晋升的硬要求,越高级的职称要求就越苛刻。根据新华社“中国网事”的调查,湖南省一家三级甲等医院的医生一天平均要做2到3台的手术,一天站6、7个小时是常事,没时间也没精力搞科研。同时,受访者袁医生告诉“中国网事”,现在业界的现象是医术厉害的人不写文章,而写论文的人往往不看病。在“丁香园”的调研中,36.51%的医生表示他们可以勉强完成要求,而25.88%的医生表示无法按时完成。三成以上的医生表示自己有造假行为,接近四成的医生表示自己没有造假行为,但迫于压力可能会有。


《钱江晚报》4月25日发表文章《做一千台手术,不如发一篇论文》称,对一些高等院校的研究生、博士生来说,在国际影响力期刊发表论文是决定能否毕业的重要一环,而对临床医生们来说,“评职称时,做一千台手术不如发一篇SCI论文”。


以论文数量这项硬性指标考核医生的水平,是目前社会上相对公平的评价方式。但考量医生职业群体的特殊境况,这就需要思考,是否应该用更人性化、综合化的考核标准去衡量医生的职业水平。《中国医学论坛报》发表文章《不做研究,如何提高整体临床医疗水平?》称:“如果一些医生甘愿一辈子做临床,认真执行临床路径,学习指南,不做研究也可以,但需要彻底为这些医生修改职称评价体系,他们无需去争取教授和副教授的职称,完全与美国接轨,做主治医师即可,待遇可按工作量来考核而与职称脱钩。”医院医生的薪酬考评体系应该是以具体的专业能力和工作情况作为标准,而不是以职称论,多方位市场化的薪酬体制才是成熟社会的标志。


2.“同行评议”制度的“后门”


同行评议源于对专利申请的审查,有记载的最早的同行评议可追溯到1665年英国皇家学会的《哲学会刊》。20世纪30年代,美国率先把同行评议引进到科研项目经费的评审工作中。20世纪50年代,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首开同行评议在科研管理中应用的先河,至此标志着美国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同行评议评估体系。我国于1982年2月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由专家民主决策科学基金分配的同行评议机制正式引入我国。


《肿瘤生物学》此前规定,论文作者可以向期刊推荐评审这篇论文的合适专家,这项举措本是为了让细分领域的研究能有对口的专家进行评审,但也让造假者有机可趁。通过提供伪专家名单,或者提供真专家的假邮箱,如果期刊选择这些人作为审稿人,那么期刊就会得到正面评议的回执,从而帮助论文发表。


同行评审可以说是以诚信为基础,如果规避系统,就会造成大量学术不端的结果。


3.惩戒不端行为的高压线并不明显


中国的学术造假现象十分严重,但处罚却往往轻描淡写。2015年4月,英国大型学术医疗科学文献出版商现代生物出版公司撤销了43篇论文,其中41篇来自中国。据公司的解释,这些论文出现“伪造同行评议的痕迹”。中国国情研究会调研员董协良调查发现,每年网上揭露的国内学术造假事件大约有100起。武汉大学的调查显示中国买卖论文等造假行为的市场在2009年就达到近10亿元人民币。


在处罚力度层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纪检监察审计监督局副局长陈越披露,从1999年到2010年共受理投诉举报1380件,立案调查292件,只占投诉的两成。受到处罚的共有318人次,其中终止撤销项目的有100人次,69人次收到书面批评,58人次收到内部通报批评,19人次收到国家自然基金委“最严重的的处罚”——通报批评。而在国际学界,一旦一篇论文被证实有造假、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所有作者都必须共同承担责任。例如2008年,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前助理生物医学教授韩东杓因将人体免疫球蛋白G注入兔子血清伪造实验数据被校方辞退,同时禁止他在未来三年接受联邦基金资助。2014年6月,其因伪造研究数据、提交不实报告以获得政府资助等联邦多项重罪被起诉,获刑57个月,罚款720万美元,出狱后还要接受3年的管制。


2015年12月,中国科学、教育部、科技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中科院、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研究制定并发布《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但显然这项举措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作者|人民网新媒体智库曲晓程 杨卫娜


声明|本公号内容允许转载,但需注明作者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改动,违者必究。

来源|人民网新媒体智库新策论微信公号

编辑|朱玉萍 主编|刘鹏飞

新策论athinktank

人民网新媒体智库,依托人民网和人民在线重点打造的高端互联网智库,主要从事互联网与国家治理重大课题调研、突发公共事件危机应对、政治传播绩效评估、国际舆论场、“一带一路”舆情与智库观察等研究。人民网新媒体智库定期出版智库期刊读物、蓝皮书报告、学术著作,举办高端智库论坛,成为公共外交、资源整合、国际交流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