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信仰之旅】爱

2017-10-20 刘玉@信仰之旅 求道以恒

原文刊登于《信仰之旅》2017年第二期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520”被译为“我爱你”,更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每年的5月20 日这一天。这是一个跟“爱”的主题相关的纪念日,在这个时髦化、年轻化、精神化和含蓄化的纪念日里,人们借此相互表达爱意,很多朋友的婚礼也选定在这一天,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更增添对这段婚姻的纪念。“爱”是基督徒们最常提到的字眼,也一直是宗教学、心理学、社会学共同关注的话题,它更是我们孜孜不懈的追求。然而何为爱?不同的领域给出的诠释也不尽相同。






爱的内涵




在人世之中,谁不曾思索过爱呢?但是在驻留于浅显层面的爱的理解,还不足以让我们认识到何为爱。


爱是一个十分普遍的概念,在远古时代,主要表现为友情、爱情、性欲或生命力的象征;在中世纪则表现为对上帝的神爱;在现代,爱的内涵更加广泛,主要表现为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原则。爱不仅是一种情感活动,还有人道主义的核心思想和实现自我完善的有效办法,因此爱的内涵十分丰富。


当代著名哲学家保罗·蒂利总结到:对于爱,历史上曾经有过三种解释。


第一,对爱的情感主义解释。蒂利希指出:“爱的基本意义似乎是一种情感状态,但是像所有的情感一样,这种情感状态不能被定义,而必须根据其特征和表现描述,而且它不是意图或要求的事情,而是偶发或天赐的事情。”情感上的爱是不能被要求的,我们不能要求自己拥有某种情感,有意制造出来的情感上的爱会表现出违反本意的冷漠和敌意。


第二,是对爱的道德主义的解释。在伦理学的意义上,“爱这个词与‘你应该’这个命令结合在一起,它在西方文明中具有重大的意义。这个命令要求每一个人根据人的自然的自我肯定的程度,去全心全意地爱上帝和爱邻人。”它与爱的情感状态区别在于往往表现为意图和要求的事。


第三,是对爱的存在论的解释。爱是对分离者重新结合的推动。从存在论的角度解释“爱”,实质上是把爱与人的生命等同起来,完全把“爱”置于本体论的范围之内。这种对于爱的解释是蒂里希最为赞同的,所以,蒂里希强调指出:“生命是现实中的存在,而爱是生命的推动力量。”


从这三种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爱的多样性:爱有它的情绪境界、也有本体意义、更包含了《圣经》中的道德律。此外,爱似乎涵盖了爱的诗歌、文学著作及哲学家或神学家,所共同肯定的一个事实。他们都承认有各种不同的爱,如亲爱、友爱、情爱、仁爱。







难以割舍的四种爱





第一种爱,是亲爱。亲爱典型的是指父母对子女的爱或子女对父母的爱。路易斯认为亲爱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是一种最不存在等差的爱,是一切自然之爱中最包容、最广博、最不苛求的爱。是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存在的感情,有时也指亲密、感情深厚的人之间的情义。此种最无等差的爱能够跨越各种障碍,各种壁垒,无论是年龄、性别、阶级,甚至包括物种。这种爱更多的时候是隐蔽的、低调的,温和的。在这种爱中欣赏并不是必备的基本要素,这样的一种爱可以使人心胸开阔。


在很多情况下,亲爱具有能够爱不可爱之人的特性,路易斯指出,亲爱只有令人幸福和达到善的可能而不是必然,它的一切特征都是双刃剑,既能带来幸福,也可以导致不幸。另外,亲爱也可以说是人类最本能的爱,同时也是一种最具动物性的爱,这种爱的嫉妒心也很强烈,所以亲爱的特性极易导致不合理的期望的产生,而不合理的期望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给人带来痛苦。


第二种爱,是友爱,朋友般的爱。如果你对他人保持着很高的亲昵和投入程度,但是你们之间缺少相等程度的热情,这被称作“朋友般”的爱。这种类型的爱,我们能在长期的人际关系中找到。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从对方那里感觉到温暖、亲密和友谊。你信任并且关心她,但就是没有足够的热情。不过,这种关系建立在十分稳定的基础上。


在希腊时代,“友爱是最令人愉悦,最具人性的爱,是生命的冠冕、培养品德的学校。”友爱具备诸多好的特征:一、友爱的妒忌心小,路易斯认为所有人类的爱中,真正的友爱妒忌心最小,因在友爱中更多的是分享而非夺走。二、路易斯指出伙伴关系只是友爱存在的一个基础,但伙伴关系不等同于友爱,真正的友爱是在发现彼此拥有共同的价值观、爱好、兴趣及某种共同看法时产生的。三、情爱是“面对面”,但友爱是“肩并肩”共同向前看,但路易斯认为友爱也可以和爱情共存,甚至可以和爱情一样伟大。四、友爱具备欣赏的要素,更需要彼此间的坦诚的、赤裸的人格和思想,这就是情爱有时无法满足的部分。友爱的最高级特质在于友爱是一种高度灵性的爱,不为本能所左右,不受责任的约束。


不过,友爱也具有两面性,既能培养美德也能孕育罪恶。


第三种爱,是情爱。爱的关系今与昔唯有在恋爱中,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可以同时得到满足:一是无条件被人接纳;二是在所爱的人心中居首位,特别心里愈空虚或愈不成熟的人,愈容易依赖对方来支持你脆弱的自我价值感。不知不觉地,期望对方能够随时随地无条件接纳你、随时随地把你摆在第一位;心理越没有安全感的人,日后对伴侣的要求越是加倍;过去受的伤,要从现在爱的关系中加倍讨回。彼此互许终生后,你会觉得:为什么我所要的,你却不给我?在爱情中的人,心理上往往退化回到婴儿时期—— 我有什么需要,不用开口,爸妈就知道,而得到照顾最好的办法就是哭闹,但是在成年人的世界中用哭闹、处罚对方、强求对方来满足自己心理需求的方式,是行不通的。


心理学中的几个概念可以帮助我们在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情关系中,找出一些头绪,让我们在分析处理问题时,掌握正确的方向。这里举一个“移情作用”,所谓移情作用,就是把对过去生命中一些重要人物的情感转移到目前所遇到的人,或者,曾想从一些重要人物身上获得却未能如愿的情感需求,转移到目前的关系中,希望从中得到满足。


很多人因为从小在某一方面心理上的匮乏,一旦得到相关的满足,不管人时地是否合宜,就掉进爱的陷阱中。人的心理需求很多,就像肚子饿时去市场买东西会买很多,因为你的需求被放大;可当你吃饱后,需求又不一样了。人是会成长会改变的,冲突于是产生。我们刚开始从爱情关系中可以得到满足,但因为我们的心理需求会随人生情况而改变,所以,两人结婚以后还要不断适应,不断学习才好。


第四种爱,是仁爱。仁爱即英文的“Charity”,即“爱人如己”、“爱你的仇敌”,但本质上仁爱是指大爱。何光沪认为,仁爱是爱的第三维度,是指虽然属于人,但却突破了人的自我中心,即体现了人性超乎自然和超越自我之本质的那么一种爱。


在中国传统中,仁爱绝非指自然界中的“喜爱”,亦非指自我中心的‘情爱’,而是人所特有的,人性中最高层次的表现。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孟子明确提出性善论,意表达人人都有爱的潜质。孟子把人性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仁义礼智“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并且提出四端说。


在信仰体系之中,仁爱存在的意义在于,人人都有不可爱之处,有了仁爱,人才可以得到宽恕、同情和爱。并认为除了罪以外,任何自然之爱中的坦然、快乐,感恩的需求之爱也是一种仁爱。







“爱”创造“美”





西班牙哲学家乌纳穆诺说得好:“到底是因为事物中所具有的美与永恒而唤醒、激发我们对于它们的爱,或者是由于我们对事物的爱而使我们发觉事物所具有的美与永恒?难道说美不是爱的一项产物?而在同样的意义下,可感觉的世界不就是保存本能的一项创造,而超感觉的世界不就是永存本能的创造物?难道说,美,以及随之而来的永恒,不就是爱的一项创造吗?”明确指出人世间的美来自于爱。


没有爱,我们的心灵就永远是世界上最恶毒的地狱,我们所看到的,也永远只是黑暗,即便有机会看到光明,那所谓的光明,其实还只是黑暗,甚至是更黑暗。


今天的我们无论信仰如何,无论用什么方式,当我们唤醒内心深处的爱,我们才真正发现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是如此这般的美妙。


(作者系在读硕士研究生)








订阅方式

《信仰之旅》为季刊,每季度末出版

每本7元,另加邮挂费4元,合计11元

汇款地址:北京崇文门内后沟胡同丁2号信仰之旅编辑部,邮编100005


投稿方式

信箱:xinyangzhilv@126.com

有投稿意向的弟兄姊妹可通过本公众号留下联系方式(微信号,QQ号等)

我们会与您取得联系


《信仰之旅》杂志微信号

xinyangzhilvzazhi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