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唐朝的开国武将 李渊赐以李姓的三人之一 因六个字 战场上无人敢用箭射他

2017-11-17 百科解密 百科解密客户端

都说时势造英雄,隋末唐初,天下风起云涌,英雄人物层出不穷。在唐朝开国武将中,有这样一个人,身经百战,战场上额头被射中一箭,对敌将大吼六个字,从此以后战场上无人再敢用箭射他。这个人就是隋末农民起义军的首领之一,后来归顺唐朝的杜伏威。


杜伏威


杜伏威是齐郡章丘县人,年轻时贫困潦倒,经常穿壁翻墙偷东西,自幼与辅公祏交好,二人为刎颈之交。辅公祏的姑姑家以牧羊为业,辅公祏多次偷羊来给杜伏威,辅公祏的姑姑知道后,心有怨恨,到官府告发他们偷盗的事。因盗案案发,官府追捕,辅公祏和杜伏威两人落草为寇,时年十六岁。

大业九年(公元613年),杜伏威二人逃窜到长白山(今山东章丘东北)地区,聚众起义。本来杜伏威与辅公祏只是参加了一支小起义军,刚加入时只是个小卒,但他们作战勇敢,很快就取得人们的爱戴信服,于是杜伏威被推为首领,这是杜伏威割据势力的开始。杜伏威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力量太弱,如不能尽快发展壮大,很难在乱世生存。杜伏威当时主要在江淮一带活动,后转战到淮南,渐渐扩张势力,自称将军,陆续合并苗海潮部、赵破阵部等起义军,实力大增。占领淮南之后,他在淮南的历阳自称总管,辅公祏为长史,合并江淮各部,势力覆盖江淮大部分地区。


杜伏威


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隋炀帝杨广在江都巡行,杜伏威江淮军已经占据江淮大部分地区,威胁到了江都,为保皇帝安全,隋朝派出虎牙郎将公孙上哲前往镇压,双方于盐城交战,最终隋军惨遭全歼。随后隋军又派出大将陈陵,陈陵与杜伏威多次交手,杜伏威连连失利。不过上天挺眷顾杜伏威的,就在他快要树倒猢狲散的时候,当地大饥荒,大量贫苦百姓揭竿而起,他乘机吸收大批人马,势力迅速膨胀。

杜伏威卷土重来,主动出击,但陈陵却避而不战。杜伏威用激将法,给陈陵送了一套女装,还叫他陈姥,果然陈陵气不过,率全军出战。这一仗,杜伏威亲自上阵,不料被陈陵的一名部下的暗箭射中前额,杜伏威大怒,对那名隋将怒吼“不杀汝,矢不拔!”然后头顶着箭直接冲过去,将那名已经吓呆了的隋将斩于马下,之后又拿着那名隋将的弓箭连续射杀了几十个人才罢休,将自己额头上的箭取下。这一战江淮军打了个隋军全军覆没,陈陵狼狈逃回江都,杜伏威也因此一举成名,为天下人所知。因为“不杀汝,矢不拔!”的震慑,此后在战场上再也没有人敢用箭射他。


隋末群雄割据图


后来,随着李唐势力扩大,平定了隋末各路起义军,杜伏威深知自己与李唐势力顽抗只有死路一条。于是武德五年,杜伏威上书李渊,请求入朝,李渊高兴无比,批准杜伏威入朝。杜伏威将队伍留给义子王雄诞,自己带着少数亲信入朝。李渊封他为太子太保兼行台尚书令,位在齐王元吉之上,还赐他李姓,给了他无上的荣宠。杜伏威也投桃报李,为李唐打了不少胜仗,为唐朝的开国基业奠定基础。只是后来,辅公祏率江淮军起兵反抗李唐王朝,杜伏威被诬陷为谋反主谋,惨遭革职和软禁,一年之后,暴病而亡。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李世民即位后,得到平反,恢复名誉,以国公之礼下葬。

(全文完)

更多历史文章,请关注下载百科解密APP


转载请注明来源百科解密客户端(hudongkexuejia)


大家都在看↓↓↓

南宋军神孟珙无意间救了一个人 45年后此人儿子却率军灭了南宋

这艘“奇迹驱逐舰”在二战中多次参加海战 自己幸存却克死友军无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