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桐乡人,关注家中老人的身心健康,千万警惕这种疾病!

桐乡广电 桐乡广电 2019-04-18


每3秒钟,全球就会新增一例阿尔茨海默病,这个世界上就会有一位老人的记忆被擦去……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家庭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加快,一种老年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正逐渐成为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难题。对于这样的一种病症,我们究竟该怎样进行认知?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需要从哪里入手?



本期话题

让爱回家 

关注“阿尔茨海默病”



本期嘉宾

嘉兴市康慈医院副院长 林勇


近日,嘉兴市康慈医院举行了一场“记忆之光,追寻遗忘的亲情”公益晚会,邀请患者家属、爱心志愿者共同关注记忆渐逝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数据显示,在中国大约有1000万人正被阿尔茨海默病困扰,每年新增患者约30万,是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像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美国前总统里根、著名作家《百年孤独》作者马尔克斯、“光纤之父”华裔物理学家高锟等也遭受了阿尔茨海默病的困扰。


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病”?

和“老年痴呆症”一样吗?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老年退行性精神源变性的疾病。它主要表现为:记忆、智力、定向以及人格、情绪方面的一系列障碍,病程大概8到12年左右。到晚期之后,一般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最终往往是因为罹患像肺炎、骨折、感染之类的并发症而去世。

一般人所说的老年痴呆症,其实就是阿尔茨海默病。但是在医学上,老年痴呆又包括其他一些像血管性痴呆、额颞叶痴呆、帕金森病等等所导致的痴呆。


几种不同的老年期认知障碍疾病

我们结合几个病例来了解一下


病例一:阿尔茨海默病

  女性,71岁,退体教师。

  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下逐渐出现记性下降,刚开始主要为记不住近期发生的事情,反复说同样的话、做同样的事,总是说些年代久远的事情,但日常生活尚能自理,未引起家人重视。

  1年前开始表现为做事丢三落四,烧菜时经常会忘记放盐,有时显得任性,家人劝说也不听,在家人督促下能勉强生活自理,不太喜欢与家人交流,有时独自坐于一处,不说话,孤僻,不合群,时常一个人发呆,外出后容易迷路。

  半年前开始情况越来越糟,经常记不起近期发生的事情,叫不出家人的名字,不能说出常用物品的名称,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下降,比如拿着电饭煲放到煤气灶上烧饭,不会洗衣服,穿衣服不知冷暖,洗澡需女儿帮助,讲话时经常会断断续续,讲话速度也比以前慢。经常翻箱倒柜找东西,半夜说看见已经去世的父母到家里来,反复纠缠邻居,骂人,经常哭泣,甚至有打人行为出现,无故说丈夫有外遇,不让丈夫出门,经常骂丈夫不要脸等,睡眠差,入睡困难,眠浅易醒,经常半夜起来要走到外面去。


病例二:血管性痴呆

  男性,72岁,已婚,退休人员。

  患者2年前因一侧肢体无力,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予对症治疗后躯体疾病好转,但出现记忆下降,时常不记得吃药、吃饭,有时会写小字条记事,东西找不到就向家人发牌气,经常骂人,记忆力下降具有波动性特点,有时哭泣,觉得自己没用,日常生活需家人协助料理。患者经常讲自己以前的事情,总辱骂护工倫他东西,反复向家人告状。无故说老婆有外遇,不让老婆出门,经常骂老婆等。睡眠差,入睡困难,眠浅易醒,饮食尚可。


病例三:额颞叶痴呆

  女性,56岁。

  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下渐出现性格改变,不喜欢与人说话,见到邻居和亲友不打招呼,别人和她打招呼,她也没有反应或只是笑笑;逐渐不能应付日常家务,洗衣服不放洗衣粉,烧开水后忘记了拔电源,煤气忘记关;日常卫生料理懒惰,不修边幅,拖沓,洗澡都要家人督促;冷漠,对家人和周围事物缺乏相应的关心,同事婚丧或者家人患病均不关心。

  1年前开始出现语言障碍,主要是有些字不认识,有些字不会写,听不懂复杂的话,有时解释也听不懂,叫不出物品名称,刚开始叫不出少用的物品名称,后出现言语困难、不流畅。并逐渐出现吞咽困难,步态不稳。认知功能缺损加重,定向、记忆、语言能力全面下降,同时精神行为症状明显,昼夜颜倒,自言自语,动作忙乱。



阿尔茨海默病

早期症状

(一)早期的时候是例如学习能力、工作能力等社会功能的退化。比如和别人约好跳舞或打麻将但到了约定的时间就忘了这件事;或者在烧饭的过程中突然忘了放油放盐。

(二)个性发生变化。可能一个以前比较开朗、外向的人,会变得沉默寡言,不太跟人交往,人际关系变得比较紧张,甚至会有一些轻度的抑郁表现。

(三)定向能力的下降。定向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还有自我的定向。早期可能会出现时间定向方面的问题,比如搞不清楚现在到底是上午还是下午。

(四)空间技能的障碍。患者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很容易迷路,而且可能会慢慢地加剧为熟悉的环境也会迷路。


独居老人

患阿尔茨海默病概率更大

且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期

很多独居老人来就诊的时候已经出现了一些精神科的症状,比如焦虑、抑郁、 失眠,甚至有的还出现了幻觉或是妄想的症状。最终因为影响到了邻居或者他自己生活,才被发现问题带来就诊。所以实际上病程已经达到中期或者是晚期,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期。


阿尔茨海默病一般发生在65周岁以后,起病不易察觉,发展缓慢,“健忘”的情况会逐渐加重。这些年,我们经常会看到有寻找走失老人的信息,这也告诉我们,要更加重视阿尔茨海默病的科普与宣传,让社会和家庭共同关爱和呵护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阿尔茨海默病是继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癌症之后,危害人们健康的“第四大杀手”。日前,嘉兴市康慈医院在市党群服务中心举办了一场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的公益宣传活动。向老年人普及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原理和预防措施。活动的现场,还开展了健康义诊,为老人们提供精神心理方面的健康咨询。


阿尔茨海默病

应该如何预防和警惕

50岁左右就应该开始关注,尤其是退休前后这个阶段。因为在工作的时候,评估一个人的能力除了自然属性,更重要的是社会属性。而到退休了之后,人的社会属性往往不再被人所关注。转变的过程中有一个心理适应期,人就容易生病,而在早期往往患者不知道自己生了病, 容易错失最佳的诊疗时机。

老年人要树立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观点。退休了之后,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尽量多出去走一走,发展兴趣爱好。积极的生活方式和心态可以预防很多疾病。


确诊阿尔茨海默病

该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治疗

如果发现及时,早期可以去医院的记忆门诊评估病情,缓解记忆力衰退的情况。

在中期,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幻觉和妄想等精神行为症状,医生会根据病情使用抗焦虑药、抗抑郁药或者其他药物对症治疗。

到晚期之后,因为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基本上已经衰退了,需要家里人照料和看护,同时应特别关注并发症的出现。


走出“精神病”误区

阿尔茨海默症患者

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关爱

“老年痴呆”、“精神科”……这些词语造成了社会上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误解,也会有一些家属觉得不好意思甚至丢脸。其实主要还是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不够科学

那么社会和家庭,到底应该如何更好地关爱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以及我们日益庞大的老年人群体?

一、要树立科学防病治病的认知。这是一个疾病,它不能被妖魔化。它和肿瘤、脑血管病是一样的,是我们无法去回避的一个现状。

二、家庭的氛围很重要,相互之间要沟通和交流。作为老人来说,要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三、对于真正的已经罹患了阿尔兹海默病的病人就应针对具体情况,到专业的机构找专业的人员,制定一个诊疗、护理、康复全病程的治疗方案。

 

“记忆3秒钟”

是今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的主题

每3秒钟

世界上就会有一位老人的记忆被擦去

让亲人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面对阿尔茨海默病

最有效的缓解方法

就是家人和朋友的陪伴

只有了解老人真正的心理诉求

才能懂得如何让老人安享晚年

让爱真正回家


详情请看本期《新闻会客厅》



记者:陈惠洁  沈敏杰

编辑:孙一聪  郁云帆(实习)

责编:徐丹

     小编推荐丨这些你可能关心     

△ 聚焦桐乡“三治融合”!嘉兴市“老同志看改革开放40年”专题调研活动走进桐乡!

△ 不容错过!“此境风月好——丰子恺诞辰120周年回顾展”在杭展出!

△ 中国巨石第二十四届国际玻纤年会今天开幕!还有好消息传来……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为亲情点赞!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