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比出门不带脑子更可怕的,是出门不带教养

2018-02-26 拾遗 大博览


什么是公共教养?就是一个人在公共场所或公共场合,所应该具备的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


这几年,我们喜欢说教养,但我们最缺的教养,我觉得是公共教养。


「01」


1月18日,一条新闻刷爆朋友圈:《多家航空公司宣布:乘客可以在飞机上使用手机了》。看到这条新闻,大家兴高采烈:“坐飞机终于不用那么无聊了。”但这个喜大普奔的事情,却让来参加《歌手》的“结石姐”崩 41 31729 41 13003 0 0 6966 0 0:00:04 0:00:01 0:00:03 6968溃了。


在长沙录完节目后,她坐飞机赶回英国。这一次,她运气非常好,正巧撞上中国飞机解禁手机的日子。她旁边和前排的中国乘客,优哉游哉地捧着手机,一边看视频一边将声音外放,旁若无人地自嗨着。累了两天的结石姐本想好好睡一觉,结果却被吵闹得无法成眠。


下飞机后,她“崩溃呼吁”:“请不要让手机影响到他人。”

 

「02」


1月9日,一条新闻震惊朋友圈:《女教师挡高铁,致发车晚点》。从蚌埠开往广州的G1747次列车,经过合肥时遇到了一件奇葩事。列车停站后就要启动时,老师罗某却死扒着车门不让发车,理由是:“我老公还没上车。”工作人员说:“你这样会导致撞车!”罗某依然死扒住车门不放:“等我老公上车就能发车了。”


于是工作人员把她强行拖下了车,可刚转身,罗某又冲过来拦住车门:“我老公就在检票口了,让他上车。”工作人员很是无奈,只好等着罗某老公上了车,列车因此而晚点。

 

「03」


我为什么要讲这两则新闻呢?我想说一个事情——公共教养


林语堂有句话说得好:中国人只知家庭,不知社会。”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中国虽有五千年历史,但由于文化、体制等原因,有些人一直缺乏公共空间意识。


有些人,从婴儿时代开始,首先学会的就是在公开场合随地大小便。很多人从小受到的教育是这样的:在自家上厕所时,母亲会呵斥:“手纸怎么拿这么多,浪费!”但在外面上公共卫生间时,母亲立马换了另一种态度:“手纸怎么拿这么少,又不是咱家的,你心疼啥。”


在这种教育下长大的人们,又怎能拥有良好的公共教养呢?

 

「 04」


缺乏公共意识,有时会引发非常可怕的灾难。2017年6月7日,一条视频刷爆朋友圈——“女子遭车多次碾压无人施救。”一名女子晚上过斑马线时,被一辆出租车撞倒。她正试图爬起来,结果又一辆轿车从她身上碾过。


最后,女子被碾压而死。很多人观看这个视频后,都在朋友圈愤然大骂:“什么司机,真是太没人性了。”


但事后,我觉得有篇文章写得特别好——《先关了远光灯再来谈人性冷漠》。


写此文的记者在调查后发现:女子之所以会被撞以及遭多次碾压,是因为事发时,女子右侧的车辆,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打了“远光灯”。强烈刺眼的远光灯,严重影响了左侧车辆的行驶视线。也就是说,这场碾压事故,最大的祸首,其实是远光灯。


像这样缺乏公共教养引发的灾难,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遂宁一名不满一岁的女婴,被高空抛下的铁球当场砸死。成都环卫工人邓维松,在捡拾一个从车上扔下的瓶子时,被后面一辆汽车当场撞死。…………

 

「05」


我讲了这些例子,其实就是想表达——我们要学着培养公共教养。


要培养都市教养,就是要意识到:“一旦进入到公共场合,就涉及我和他人的关系,涉及我的行为举止对他人的影响,所以要培养一种新的公共生活思维和方式。”


简而化之为三句话:


第一句:不给别人添麻烦的自觉。


我妈妈有一些特别的习惯,每次离开酒店,她都会把床铺整理一下,把摊在桌面上的东西整理好,尽量把房间恢复成进来时的样子。每次去公共卫生间上厕所洗手后,她都要用纸巾把台面上的水珠擦干净。每次逛完超市,她都会把手推车推到入口处塞好。有一次买的东西太多,我说拎到车上太远了。


她说:“都这么晚了,你让人家还要那么辛苦整理手推车吗?”


我妈,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不要给别人添麻烦。”


什么是公共教养?这就是公共教养。公共教养就是在公共场合做任何事情时,要拥有“不给别人添麻烦的自觉”。

 

第二句: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


作家林达写过一本《历史深处的忧虑》,这本书呈现了一个事实:美国既是世界上最自由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最不自由的国家。


有一次,他陪中国朋友游览美国大峡谷,朋友拿起可乐罐,就想扔进大峡谷,“这么深的峡谷,不干点什么多可惜呀!”林达赶紧制止:“这是违法的。”世界上最自由的美国,其实处处充满了不自由:在大街上拿着打开的酒瓶是违法的。在办公室讲黄段子,也是违法的。…………


很多中国人不理解,美国为何有如此多约束。其实正是因为这么多约束,才造就了美国的自由。


什么是公共教养?这就是公共教养。公共教养就是在公共场合做任何事情时,要想到“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

 

第三句: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有一年,余秋雨去德国体验生活。他找了一处房子,感觉很不错,便想和房东老人签订长期租房合约。


老人说:“你还没住,不知道好坏,所以先签试住合吧,有了切身体验,再决定是否长住。”余秋雨觉得有理,便签了五天短约。


五天到了,余秋雨住得很满意,便拿起电话和老人商谈长租,哪知一不小心,将玻璃杯碰倒在地,哐当一声,摔得稀碎。


余秋雨连忙道歉:“对不起,我打碎了玻璃杯。”


没想到老人却说:“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玻璃杯很便宜,明天我再拿一个过来。”


挂断电话,余秋雨高兴坏了,哼着歌,把碎玻璃连同其它垃圾扫入垃圾袋。


过了不久,老人就来了,进屋就问:“玻璃杯碎片呢?”


余秋雨说:“我打扫完放在门外了。”


老人翻看垃圾袋之后,阴沉着脸说:“房子不租给你了。”


余秋雨诧异:“我惹你不高兴了?”


老人摇摇头:“不是,是因为你心中没有别人。”


老人垃圾倒出来,一一重新分类,并把所有玻璃碎片装入一个垃圾袋,用笔在上面写道:“里面是玻璃碎片,危险!”


装完垃圾,老人对余秋雨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想到下一个人。上厕所时,要想到下一个上厕所的人。扔垃圾时,要想到下一个收垃圾的人……”


什么是公共教养?这就是公共教养。公共教养就是在公共场合做任何事情时,要怀有一份“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大家都在看

中国第二家“华为”诞生,比亚迪正悄悄征服全世界

房子公摊,这是“哪个王八蛋”在哪一年定下来的政策?

微小说:局长取名

the end


长按下图二维码关注“大博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