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表达不同的意见而不会引起不快?

2015-03-01 精读 精读


精读:Jingdu999

每天一个小微课程。

进化你的知识网络。

精进你的思维技能。




【导读】


每每有不同看法时,你是否善于表达你的反面意见?当你说出口后,是否常常感受到他人恼怒的眼神?



本微课程将帮助你了解如何准确表达不同的意见。


【一】

学会适合的表达,你才可以在提出异议时与朋友同事保持愉快的关系

我们先来看一组对话:


A:“…… 我想我们应该坚持这种方法。”
B:“那方法多笨啊,聪明人才不会那么做。”
C:“你那想法是错的!”


倘若你是对话中的A,当大家以B、C这种方式对你提出异议时,你会作何感受?想必你不愿意再继续交流下去了。

然而,选用准确的表达方法,可以让你规避表达异议时引起的不愉快。


【二】

如何准确地表达出不同意见?


1、表达异议前应认真倾听对方的观点

当你对对方的观点持有不同看法时,请不要在对方发表言论期间争先发言。相反,你要鼓励对方把他们的想法充分地表达出来。这是因为,倾听是尊重对方的表现。如果你执意插入与对方争论,那么难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情绪,使你们陷入紧张的关系中。因此,学会倾听是你表达不同意见的前提。


(回复“倾听”,收阅微课程《你知道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倾听者吗? 》)



2、表达异议时应根据不同目的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

①希望与对方达成一致意见


A:“最近新闻常说网络诈骗,看来不能在网上使用信用卡。”
B:“我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当我第一次在网上使用信用卡的时候,我也觉得很紧张。但当我发现其实那比把信用卡交给服务员更安全时,我就敢放心使用了。”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B提出的不同意见不仅不会引起他们之间的不愉快,而且还能使A对他的话进行思考,增强了双方达成一致的可能性。

这种方法在沟通学上被称为“感觉—感受—发现”法则,具体就是,当你持有不同意见时,你先承认对方的感受,然后解释你和其他人过去那样做时曾有过的感受,接着再解释你从中发现到的东西。


依据此法则,当你要表达不同意见时,你可以先找出对方观点中值得肯定的地方,并将他们表达出来,然后再逐渐引导。

类似作用的言词有:


“也许是这样。我的感觉是……”
“你是对的。我的想法是……”
“那是一个很有趣的观点。如果……..会怎样?”


②攻击对方的观点

我们先来看一组言词:


“让我们寻求一种对双方来说都可以接受的看待问题的方法。”
“那是一个很有趣的观点。”


如果你的目的是想要攻击对方的观点,那么你就无需采用上述这类寻求一致的表达法。因为你的言词必须支持你最终的表现行为,否则你会失去别人对你的信任,造成不愉快的关系。

适用于攻击对方观点的言词有:


“我有不同的看法。”
“我有证据可以重新定义你的看法。”



3、表达异议时内容要充分具体

我们来看看两组交流的内容:


A:“我们选择这个卖主吧,毕竟交易过几次了。”
B:“我们不应该选择这个卖主了。”


A:“我们选择这个卖主吧,毕竟交易过几次了。”
B:“那个卖主不是我们最好的选择,因为他们曾经有过延迟出货的情况,同时还要收取许多杂费。”


对比两组对话,可以看出,下组对话比上组更有说服力。因为B在下组的回答中阐述了充分的理由,为A提供了理性思考的空间,从而更好地促进交谈。因此,当你表达不同意见时,你需要提供充分具体的缘由。


4、表达异议时言词要简练

没有人喜欢被说教。你越夸夸其谈,就越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所以,当你表达不同意见时,不要啰嗦,尽可能使用简洁的语言。

例如,当不同意某人的观点时,你说:


“你的建议可能不太合理,因为从现如今的政策和具体的操作方面来看,有以下几个问题:(1)……(2)……等等;而且上个星期四出版的新闻报告也曾提到……..”


显然,上述的表达难免引起对方的反感,但如果将其适当缩减,那么效果就会不一样:


“你提出了一些很好的观点。但其中有些政策指导和操作方面的因素,我们需要考虑。”


这样的言词就可以恰到好处地表达出你的观点,同时又不会引发对方的反感,从而使对方关注你所阐述的内容,进行深入的交谈。



5、当对比较主观的问题表达异议时,不要将其归为某一准则

例如,如果你不喜欢某个同事的香水,你说:


“涂香水的人应该考虑下别人的感受。”


这样的话很可能会引发你们之间的争辩,因为他们可能不会同意你的准则。但如果你说:


“我对你的香水味很敏感。”


那么,这样的言词听起来就不会让人觉得你自以为是,并且也不会对你的偏好进行争辩,从而有效地表达出你的不同意见。

作者:精读 [Jingdu999]

本课程版本号:V0.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