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确定你们真是在辩论,而不是吵架?

2015-05-04 精读 精读


精读:Jingdu999

每天一个小微课程。

进化你的知识网络。

精进你的思维技能。




【一】


方崔大战


2013年,有媒体报道了“方舟子发起品尝转基因玉米活动”,央视主持人崔永元在微博发表评论,由此引发方舟子和崔永元的一场关于“转基因食品该不该吃”的争论。




这本是一场围绕科学命题的公共辩论,却跑偏了。最后,两人从微博转战至法庭,互指对方侮辱诽谤、侵害名誉。从最开始对“转基因”的分歧,脱轨到了人身攻击和商业质疑。


这无疑是一场失败的辩论案例。那么,成功的辩论应该是怎样的呢?



【二】


英国议会,是怎么辩论的?


英国议会下议院的议事厅布置成一个狭长的长方形,当中一条空地,两边是一排排长椅,后排逐级升高。端头的高靠背椅是议长的席位。




议长右侧的长椅上,第一排坐的就是首相及其内阁成员,后面是支持执政党的议员们。对面第一排,坐着主要的反对党成员,后面就是反对党的议员们。(参照下图)


而在第一排椅子前面,地毯上各有一条鲜明的红线,任何人不可越过。谁要是激动起来过了线,就会遭到议长的训斥。




最有意思的是议员们和首相的问答。问和答都是对着议长说话,直接你来我往的对话是规则所禁止的。这样,他们发言里提到对手,只能使用第三人称,更不允许直呼其名,而必须称之为“我尊敬的朋友”。这样一来,话说得再激烈,听起来也成了这样的味儿:


“议长先生,事实是怎样怎样的,而不是如我尊敬的朋友说的那样。在这个问题上,某某选区的我尊敬的朋友是撒谎者!”


而这些规则就是要避免直接的争论,避免话语的纠缠。面对议长说话,发言者就注重于把自己的意见表达清楚,听者就集中精力理解对方的本意,辩论就是对事不对人的



【三】


什么是《罗伯特议事规则》?


《罗伯特议事规则》是由亨利•马丁•罗伯特撰写的一直流传到现在的美国开会规则。它专为开会提供发言、辩论、提议、附议和表决的规则




《罗伯特议事规则》中制定有关于辩论的五大铁律:


1、文明表达:禁止人身攻击、质疑动机、扣帽子、贴标签。


2、 一时一件:不跑题。


3、限时限次:不超时,禁止一言堂,比如设定每人只能发言n次,每次m分钟。


4、发言完整:不得打断别人的正常发言。


5、面向主持人:参与者之间不能直接辩论,只能对主持人发言。


像议事规则这样的技术细节,对于美国这样的多元化而又强调个人自由、人人平等的国家是非常重要的,是民主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否则的话,如果发生分歧就互不相让,各持己见,争吵得不亦乐乎,很可能永远达不成统一的决议。


罗伯特议事规则,就像一部设计良好的机器一样,能够有条不紊地让各种意见得以表达,使辩论得以顺利进行。



【四】


人类历史上最出色、最智慧的第一个成文宪法是怎么产生的?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是人类历史上最出色、最智慧的第一个成文宪法。由美国十三个州的代表通过费城制宪会议制成。这些人代表着不同地方、不同利益,又互相之间不熟悉、互不信任、互相提防。但他们关起门来几十天,居然成功地制定了人类历史上最出色、最智慧的第一个成文宪法。


那么,费城制宪会议为什么会成功呢?


事实上,会议一开头,第一件事,他们制定开会的程序和规则。发言、提案、附议、修正动议、表决等等,大家公认一套规则。有规则而且守规则,是制宪会议成功的第一个条件。


然后,他们选出了主持会议的主席,前大陆军队总司令乔治•华盛顿。华盛顿是一个把荣誉看得比生命还重的人,服从规则到了刻板的地步。整个制宪会议期间,凭他的威望、尊严和公正,保证会议一天天地按照规则进行,而且他至始至终都只是刻板的执行规则,不发表任何意见,防止因为自己威望过高,代表们把他的话看得很重,反对的意见无形中受到压制。这是制宪会议成功的第二个条件。




正是由于会议中的辩论有程序和规则的约束,使制宪期间的各种不同意见和不同利益,都能和所有代表见面,从而为会议的成功创造条件。



【五】


辩论前需要了解的逻辑


1、可证伪性


可证伪性是指从一个理论推导出来的结论(解释、预见),在逻辑上或原则上要有与一个或一组观察陈述发生冲突或抵触的可能。


例如,甲说“某某山上的某某仙很灵验,去拜一拜就可以报平安”,大家争相前往。可是有一个人上个月才去拜过,就出了车祸,于是有人质疑他,他的回答是“那是因为他的心不够诚!”


例子中甲说的话根本没有被证明不对的可能性,解释权完全由他,这是句永远正确的骗人鬼话,也就是说甲的话没有“证伪性”。


在选择一个辩题时,首先要核实的是此问题有没有“证伪性”,无法证伪的说法没有意义。


2、相关未必因果


假设有研究人员在一群人中做调查,将人群分成常吃海参的一组和不常吃海参的一组。然后进行智商测试,对总体结果进行统计,看看哪一组智商平均值更高。如果常吃海参的一组平均智商得分更高,那么研究人员就会得出结论:海参吃的越多智商就越高。


但是海参和智商之间的关系,有可能是因为经常吃到海参的家庭一般比较富裕,而富裕的家庭通常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以使得孩子更聪明等。海参和智商,只是具有相关性,并不是因果关系。


很多人习惯先入为主地把相关性当作因果性,这也是辩论中常见的逻辑错误。


3、非此未必即彼


非此即彼只有在互斥关系时才成立。


比如,一颗围棋子,我说不是黑的,你就有理由认为我的判断是白的,因为围棋子是非黑即白的互斥关系。但如果是中国象棋棋子,我说不是帅,你也不能说就是马,因为这两个象棋棋子之间不是互斥关系。


辩论时关键的一点问题就在于互斥,若对方拿出非互斥逻辑的一对事件并通过非此即彼的方法诘难你,你就要给他来一句“你说的两件事互斥吗?”



【六】


辩论不是贴标签骂街,而是求真


很多人在辩论中爱走捷径,那就是:贴标签。例如:“你为什么总是说美国好话?带路党!”“你竟然认为这事政府没错?你这个五毛!”等等。




对于“贴标签”作家刘瑜这样写到:


对于论战者来说,贴标签的好处就是省去论证的辛苦。虽然有些人试图边讲道理边贴标签,但标签往往以辞害意,令人不愿听标签后面的道理,于是交锋不能深入,论争总是戛然而止。


你说我没素质,我说你白莲花;你说我脑残,我说你傻逼。当辩论陷入这样的逻辑,标签战就彻底沦为骂街战。


“标签战”伤害道理的微妙性,而道理几乎总是微妙的。


辩论的本质,不在于辩倒对方,而在于对真理的不懈探求;辩论的目的,不是让对方哑口无言,而是为了弄明白问题。关注精读微信公众号(Jingdu999),回复“异议”,取阅微课程《如何表达不同的意见而不会引起不快?》



【七】


辩论时要注意什么?


1、围绕论点


包括不要扩大论点和增加新的概念。如果不断扩大论点,那么辩论就不可能得出任何结论。


2、不要人身攻击


不指责对方的人品、不指责对方的能力、不指责对方的身份等。


3、要敢于认错


如果辩论中发现自己提出的事实或者逻辑出现了错漏,要敢于承认而不要抵赖,更不能指责对方也有错。


辩论时需要注意的点很多,以上简单介绍了3种,若辩论时都能做到,你会发现90%的辩论都是没有必要的。



【八】


什么时候要停止辩论?



在下列4种情况下你应该立即终止辩论:


第一,对方逻辑混乱,或者过于激动。


第二,对方的观点是基于个人利益,比如教育部官员反对撤销教育部。


第三,对方纯粹是为面子而战,比如领导在下级面前、家长在孩子面前。


第四,对方的能力、知识面都不足以给你们的辩论带来价值。


终止辩论最好的办法是用幽默来岔开话题,以恢复轻松和谐的气氛。



【九】


什么是民主辩论艺术?


为什么我们需要复兴失落了的民主辩论艺术?


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是否验证了我们今天看待和辩论问题的方式?


复兴民主辩论艺术的方式是什么?


请看TED视频:失落了的民主辩论艺术(19分38秒)


http://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e0139ssuxro&width=500&height=375&auto=0


作者:精读 [Jingdu999]

本课程版本号:V0.1


阅读有所得,顶一顶精读。

底部广告条,一点寸心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