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活没有动力?试试内外两大激励机制

2015-05-21 精读 精读


精读:Jingdu999

每天一个小微课程。

进化你的知识网络。

精进你的思维技能。




【一】


你只是一个梦想的仰望者吗?


你是否总是载着满满的梦想,却无力行动起来?或者,在奔向梦想的道路上,常常缺乏动力,最终半途而废?


也许,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只有一次生命,我们需要在有限的生命里实现我们的人生目标。或许,你会说,你早已认清这个事实,可也总是不可避免地将梦想掩埋在心底。你知道这究竟是为什么吗?


原因很简单,因为你缺乏动力。就像教授谢罗曾说过:成功不是自燃现象。你必须先点燃自己。


你还只是一个梦想的仰望者吗?你找到让自己燃烧起来的动力源了吗?



【二】


是什么让怀尔斯最终破解了费马大定律?


怀尔斯8岁时,就对历史上最棘手的数学谜题——费马大定律产生了兴趣,并开始尝试破解它。他开始在图书馆里查阅相关文献,这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激动。


20多年后,已成为大学数学教授的怀尔斯决心全身心地投入到童年时的梦想中。他潜心研究,各式各样的演算草稿堆满了他的书桌。他后来告诉记者:“早上醒来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它;一整天我脑袋里想的也全是它;我会一直想、一直想,直到入睡前一刻。”


就这样,他日复一日地钻研。终于在研究的第七年,怀尔斯带着长达数千页的论证过程,在某次重要的研讨会上宣布他证明了费马大定律。1994年,也就是他开始研究的第8年,学术界正式宣布怀尔斯成功论证了费马大定律,他也因此成为了数学界的英雄。




究竟是什么激励着怀尔斯在漫长的岁月里孤军奋战,苦心孤诣地钻研玄妙深奥的数学理论呢?“所有喜欢解决问题的人身上,都有推动潜心研究的动力。”怀尔斯曾这样说过。


可是,“动力”具体指代什么呢?沃顿商学院教授谢尔将激励人们行动的动因分为两种:内在满足感和外在奖赏。第一种动力提供一种相对稳定、源源不断的能源,以支撑人们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进,例如怀尔斯想要解开谜团的决心;而第二种动力则能在关键时刻为人们提供动力能源,例如怀尔斯想要得到学术界的认可的竞争欲。


正是内外动力的结合,让怀尔斯最终破解了费马大定律。



【三】


内在满足感与外在奖赏力,你喜欢哪一个?


既然存在两种激励我们的动力源,那么,内心满足与外在奖赏的动机到底孰轻孰重呢?


行为科学家坚信外在奖赏是主要的动力源。于是,一系列奖赏行为就在生活中渐渐普及开来。例如,你想卖掉更多的产品,那就先给点折扣。你想让孩子学会背乘法口诀表,那就要事先告诉他们,会背的孩子能得到一颗糖。


可是,仔细留意,你又会发现,有时候追求外在的奖赏会排挤,甚至摧毁内在的满足感。试想,如果你是一个酷爱绘画的业余画家,那么当你开始为了金钱大量绘制毫无灵感的风景装饰画时,绘画带给你纯粹的快乐还会存在吗?相信那时你笔下的画作已不再是激情、灵感的产物,而沦落成了不断重复的流水线产品。


最出色的工作表现,往往源于内在满足感以及外在奖励机制的共同作用。然而,追求内在满足和外在奖赏的过程中,常常会不可避免地出现矛盾,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会取舍,找到适合我们的动力平衡点



【四】


赫尔公司是如何做到年销售1亿美元的?


那么,提供稳定能源的内在满足感到底指代什么呢?


为了遵守与父母的承诺,赫尔在家族养鸡场里一直工作到21岁。然而,养鸡场里孤独的日子让赫尔萌生了更多的渴望,他渐渐发现他想要的是一份能和人们面对面打交道的工作。


离开养鸡场后,赫尔和他的未婚妻买下了一个刚刚投产的薯片公司。他们白天生产薯片,晚上挨家挨户地推销兜售。几十年后,原本简陋的公司逐步发展成了拥有上千名员工的赫尔食品公司,年销售额为1亿美元,主打产品就是众所周知的赫尔薯片。


在赫尔生活的社区里,他乐善好施的品格更是有口皆碑。他总是默默地募捐善款,因为他不想被人误解借助慈善活动来提高他本人和公司的知名度。


内在满足动力源一:社交——帮助他人,从中获得动力


赫尔的成功大部分源于他喜欢与人沟通交流的性格。他不仅能记住所有大客户的姓名,就连食品加工厂里每一个员工的名字都记得清清楚楚。他以熟记姓名的天赋来激励员工,力求生产出最高品质的产品。


教授谢尔说过:“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能在帮助他人时,重新激发活力、振奋精神”。学会和人打交道,并帮助他人,在适当的人际交往中为自己补充不断前行的燃料。


问问你自己:你是谁的福音?



【五】


你是一个敢于冒险的人吗?


德克是荷兰人,出生在一艘帆船上,婴幼年时期几乎都在海上度过。她从小喜欢冒险,喜欢独处。后来,她发现了一种将她所有性格特征完美结合的活动:驾船航海。6岁时,德克只身一人穿越了家边上的大湖,完成了自己的处女航。到了13岁,她便开始计划环球航行。


由于太过年轻,荷兰政府通过法庭勒令德克不许离开荷兰。然而,她没有放弃,最后在父母的支持下,法庭不得不网开一面。2011年1月20日,德克从圣马丁出发,2012年1月21日,在环绕世界一周后她如期回到了起点。


后来,德克在航海博客中写道,航海给予了她一个独特的机会“更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了解世界,实现终生的梦想”。




内在满足动力源二:行动——从冒险中获得动力


尽管吉尼斯世界纪录宣称,因为不鼓励儿童冒险行为所以未将德克的创举记录在案。但德克依旧很高兴自己刷新了世界纪录。更关键的是,德克坚忍不拔的意志,以及与之配合得天衣无缝的行动力,让她在冒险中获得了人生的动力。



【六】


到底是什么引领霍金走向不朽?


霍金在大学期间被确诊患上了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这类患者的大脑和脊髓神经功能会不断退化,最终将导致患者无法控制身体,一般情况下,患者的存活期只有2到3年。


霍金的情况不断恶化,他的身体也在不断丧失着机能。当到了28岁时,他只能被固定在轮椅里生活。从43岁起,他需要有人全天候护理。而他只能通过转动眼球挑选字母发出指令,然后通过由电脑控制的声音合成器发出声音。和人沟通交流的时候,只能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接收他双颊的微颤,而后从电脑屏幕上挑选单词。哪怕只“说”一句话,也要花上他10分钟的时间。




尽管面对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霍金在科学界却声名鹊起,他的学术研究改变了天体物理学,彻底颠覆了人们对于黑洞、宇宙起源的传统认知。1988年,他出版的著作《时间简史》,销售量高达一千万本,他几乎囊括了他的研究领域所颁发的所有奖项。


内在满足动力源三:思维——从了解中获得动力


为什么霍金的人生会如此的波澜壮阔?事实上,正是他想要了解宇宙未解之谜的强烈欲望让羸弱的他走向不朽。就如霍金曾经所言:“我的目标很简单,就是能完全了解宇宙,它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以及它为什么存在。”


了解未知的事物是人类最基本的欲望,在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中,可以让人类体验到巨大的满足感。



【七】


你是个善于表达自我情感的人吗?


20世纪初,知识圈内有一个叫作布卢姆斯伯里文化圈的团体,成员大多是生活在伦敦的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其中就包括小说家伍尔芙和经济学家凯恩斯。正是这个圈子成就了现代社会中最著名的一段同性恋情——女作家韦斯特和凯佩尔。


她们惊世骇俗的关系至少为同时代创作的三本小说提供了素材,其中包括伍尔芙的《奥兰多》。此外,凯佩尔丰富的情感内心世界,也正是她诗歌和其他作品的创作源泉。


内在满足动力源四:情感——在情感表达中获得动力


情感丰富的人往往都需要一个表达情绪的出口。对很多人来说,艺术是他们表情达意的完美渠道。


审视自己,你找到内在的动力了吗?




【八】


你更喜欢“团队”,还是“我”?


内在动力源提供了稳定的能源。但当你遇到不同的挑战、需要付出更高程度的努力时,你往往需要借助外在动力源为自己加油。那么,你会用什么办法为自己的动力“加油”呢?


一位名叫拜耳的女士创建了一个组织——波赛基金会。创建的初衷源于拜耳注意到青少年很容易受到同龄朋友圈的影响,她就想通过同龄人间的相互作用,帮助那些有前途的贫困生进入大学继续深造。


于是,她从同一个城市的贫困学生中甄选出有读书潜力但学习成绩不足以让他们进入名牌学府的学生,让他们作为一个团队进入同一所学校。然后,她要求学生们做作业时要互帮互助,彼此鼓励,让每个学生为自己是团队中的一员感到自豪。




现在,她创建的组织里有来自8个城市的600多名学生成功考进了40多所大学。他们大多学业出众,成绩优异——其中90%顺利毕业,50%优等生,25%获得了学术荣誉。


外在奖赏动力源一: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波赛基金会的原则其实就是所有团体活动背后的成功秘诀:一个优秀的教练往往非常善于提醒他的队员,这里没有“我”这样的词汇,有的只是“团队”。如果你觉得自己毫无干劲,就试着和别人一起组建一支团队,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人的能量,互相督促,共同进步。



【九】


你会用独特的方式来激励自己吗?


稍加留意,你会发现球队通常都会在赛前用音乐为队员们加油鼓励。研究音乐激励因素的心理学家曾录下了某所高中足球队员的一段话:


比赛前最重要的事就是在更衣室里关上灯,一起听柯林斯的《今夜的空气中我能感觉到》,虽然这是一首慢歌,但其中有一段歌手会突然爆发,特别带劲,一听到这里,每个人都开始又叫又喊,然后我们登上大巴直赴赛场。




外在奖赏动力源二:找到激励自我的独特方式


使用一些独特的激励方式来帮助自己进入颠覆状态,或在工作中不断为自己打气,可以让工作变得充满趣味和新意。


怎样才能做出一桌美味大餐?也许,你可以尝试在系上围裙前,先把需要的食材、烹饪用具一样样排列整齐。怎样才能在考试中发挥出色?或许,你可以试试在考试前换上一身漂亮的行头。


一旦你启动了激励仪式,你就会发现,开始一项艰巨的任务并没有想象中那样无从下手。



【十】


你尝试借助过自身的强烈情绪吗?


F同学为人和善,是个律师。曾通过谈判,以上亿元的价格和对方达成诉讼和解,成功地挽救了一家濒临破产的企业。周围的朋友问他是如何应对这种高风险的谈判。他却将他的成功,归功于人类原始的生存本能激励机制。他解释说:


我告诉对方律师我是一个身处绝境、一触即发的危险人物。我让他们想象一下,这场谈判就像发生在深夜的穷街陋巷,而我,就是一条疯狂吼叫的狗,随时准备扑上去和他们一决死战。在关系到企业存亡的诉讼案件中,有时候你就得这样让对方相信你已经孤注一掷地堵上了身家性命。


外在奖赏动力源三:点燃激情


最强大、最难以控制的能量来自于我们最原始的本能和欲望。面对艰难时,尝试借助它们,可以为我们的动力源“加油”。可以激起人们强烈情绪反应机制的本能行为有:


自卫和保护家人免遭侵害;

获取赖以生存的食物;

获得经济保障;

在心理上捍卫个人的尊严;

......


当其中任何一项遭受威胁时,你的生存本能会直接连通大脑中最强烈的情绪反应机制,而这一机制一旦被启动,你的动力将势不可挡。F同学就是在错综复杂的诉讼环境中,借助保护家人的本能和欲望,点燃了自己的小宇宙,从而使他在谈判中立于不败之地。


依靠内心满足的动力源基础上,试试外在奖赏给予自己的动力,让自己向成功更近一步。



【十一】


成功,失败以及继续创作的动力


尽管稿件逐个被退了回来,为何她还能在长达六年的时间里坚持写作?


经过了书籍《美食、祈祷和爱》的成功,为何她还能坚持初心,而非在成功中迷失了方向?


吉尔伯特到底是如何做到“勿忘初心”的?


请看TED视频:成功,失败以及继续创作的动力(7分18秒)


http://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v01528ggxiu&width=500&height=375&auto=0



【十二】


链接阅读


成功,不是简简单单地拥有梦想、握有动力。你了解过成功人士的日常习惯吗?你知道成功人士为何推崇“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吗?成功究竟还与什么有关?


关注精读微信公众号(微信号Jingdu999),回复“成功”,取阅微课程《你做了多少高收益值、长半衰期的事?》。




作者:精读 [Jingdu999]

本课程版本号:V0.1


阅读有所得,顶一顶精读。

底部广告条,一点寸心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