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加班多,碌碌无为?因为你没有懒惰力

2015-05-27 精读 精读


精读:Jingdu999

每天一个小微课程。

进化你的知识网络。

精进你的思维技能。




【一】


懒人创造世界?


马云曾说:“世界上很多非常聪明并且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无法成功。就是因为他们从小就受到了错误的教育,养成了勤劳的恶习。”


勤劳怎么就成了恶习呢?实际上,世界上大部分的创新和发明都是为了“偷懒”——节省掉不必要的步骤。或者说,我们在经济活动中的努力都是为了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舒适、简单。


懒得爬楼,于是人们发明了电梯;


懒得走路,于是人们制造出汽车,火车,和飞机;


懒得每次去计算,于是人们发明了数学公式;


懒得出去听音乐会,于是人们发明了唱片,磁带和CD……


著名经济学家陈志武为我们展示了这样一张图:横轴反映的是1998年时,不同国家的劳动者在一年里平均工作的时间,纵坐标反映的是2001年,不同国家的人均GDP,也就是人均收入,最近几年的数据也差不多。




从图上看出,荷兰人最不勤奋,工作的时间最短,平均一年只有1350小时。这就是为什么到了荷兰,尤其是周末,在城市里几乎看不到一个人,因为大家都去玩了。从图上我们很容易得出结论:工作勤劳程度和人均收入基本呈负相关,工作小时越多,越勤奋的国家,收入总体上略低。反过来看,收入越高国家的人恰恰不需要工作那么多。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道理很简单。“懒人”国家的太阳能制造公司,电器,包括手机制造公司,都是通过更高的技术,如自动化的生产线来进行生产的,这样自然省去了很多人力资源。




【二】


巧干活胜于瞎勤快


虽然“懒人”的工作时间短,但并不表示他们的工作效率低。


在这个世界上,20%的精英,管理着80%的大众。这20%的精英,居于阶层金字塔顶部,80%的大众则位居金字塔基部。在公司同样如此,20%的精英,位居公司管理地位,驱动着80%的基层员工,为公司的目标努力工作;这20%的精英,享受着公司80%的成果,拿着最丰厚的薪资,占据着最耀眼的岗位。


但这20%的精英,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他们都是高效的“懒人”,能够以最少的时间、最少的精力完成工作,然后享受生活。


“我没时间!”,在大大小小的公司里,这句抱怨恐怕你已经听过不下千百遍,可你真的没时间吗?认真想想,一天的工作中,你的高效工作时间是多少?


2008年,大篷车民调进行过一项电话调查,采访了429位全职或兼职的雇员,结果发现,有些人认为,总有这样那样的原因,让他们没能完成工作,而他们注意到,在一天当中,除去午饭和上下班时间,他们平均会有将近一个小时(50.3分钟)的无效工作时间


对此,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耶格尔补充道:


“那些所谓的懒人,即成功的领导者、企业主管、创业人士以及优等生等,都是掌控时间的行家,而这正是他们成功的秘诀。他们懂得如何辨别哪些任务应该优先,哪些应该推后……


如果我们在‘懒人’前面加上‘快乐’二字的话,你会发现,快乐的领导者、企业主管、创业人士和学生,往往都不是工作狂;他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工作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你想成为快乐的“懒人”吗?想成为公司20%的精英吗?那就要学会提升效率,通过系统化的方法,管理时间,制定合适的目标,划分工作的先后次序,策划、组织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最后期限,学会对不重要的事说“不”。



【三】


盯紧前方的“胡萝卜”


要做一个快乐的懒人,首先要学会制定目标。目标就像前进路上的“胡萝卜”,奋进的路上,盯紧前方诱人的“胡萝卜”,才能不受或少受其他因素干扰,心无旁骛地走下去。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


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3组,前去10公里外的村庄。甲组的学生不知村庄有多远,只让他们跟着向导走。


乙组的学生仅知道距离目的地有10公里。中途没有路牌。他们只跟向导走,走了多少,还剩多少一概不知。


丙组的学生不仅知道距离目的地有多少公里,而且途中设有路牌,上面写有里程,走了多少还剩多少路程都心中有数。


结果可想而知,丙组最快,乙组次之,甲组最慢,这就是目标的力量。实验显示,甲乙两组的学生在行进的过程中,都出现了抱怨、叫苦的情况,只有丙组的学生一路精神饱满。因为有了目标,才会有计划地把自己的精力、时间向这个目标倾斜,最后高效完成任务


对目标的设定,耶格尔教授推荐了这样一个练习:积极设想那些效率更高、更富于乐趣的工作日或闲暇时光,并以此作为前方的“胡萝卜”。社会科学研究显示,想象确实有许多好处,工作时,先是产生想法,然后进一步发挥想象,最后将之写下来,就可以把你的理想工作日具体化,也就有了努力的目标。


制定目标,是提升“懒惰力”的第一步



【四】

“懒人”的“三不”工作法


快乐的“懒人”们,在执行目标的过程中,还具有很强的自控力,这表现为他们在工作中,能够做到“三不”:不拖延、不过于追求完美、不节奏失衡


耶格尔教授曾委托大篷车民调公司做了一项电话调查,旨在了解一个公司的员工,认为哪些主要因素阻碍了他们效率的提升。在350多名受试者中,有一半以上的人,选择的前三个障碍为:


同时兼顾太多(22%)

文案工作(21%)

拖延(18%)


其余人列出的障碍主要为:过于追求完美、收发电子邮件、计划失当或参加会议。根据调查的结论,有人总结出阻碍效率提升的三大障碍:拖延、过于追求完美、节奏失衡。因此,“三不”工作法势在必行。


1、不拖延


克服拖延,首先可以从不想做的事着手。其次,选择一个特别能激发自己积极性的奖励,比如,只要能完成某份工作报告,你就可以出去散步或和其他同事喝杯咖啡。最后,你要善于从拖延中挖掘信息:为什么一直拖着不做那件事?拖延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怎样让你立刻行动?思考这些问题,你就能渐渐回到工作状态中。


2、不过于追求完美


每个人都希望把事做得尽善尽美,但如果一份备忘录在修改第二遍时就已经非常明确,那是否还需要修改上八次呢?你要明白,付出的努力和所做的任务成正比:如果你付出的精力超出了那项任务的要求,那么追求完美就是在浪费时间


3、不节奏失衡


节奏失衡的人会有这样的表现: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该休假时不休假,最后导致身心俱疲。如果你也属于这种情况,看看下面几条建议:


给自己放个假,然后“满血复活”

②做好计划,让你的家人、老板、朋友、同事和客户高兴,最重要的是,把取悦自己当成终极目标;

③集中精力,不分心;

④学会说“不”,才能集中精力,处理那些必须优先完成的任务。


践行“懒人”的“三不”工作法,是提升“懒惰力”的第二步



【五】


学会适时放权


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了一个二八定律,即80%的结果取决于20%的努力。关键在于分辨出哪些任务构成了你那20%的努力,从而专注于这些任务,并将其余的80%由别人处理,甚至推迟办理或放弃不做。


把一部分事情分配给其他人完成,是提高时间使用率的最有效“偷懒术”。很多人认为把事情安排给他人是不正确的,他们通常会认为:


我应该能够完全依靠自己来做这件事。

我是做好这件事的唯一人选。

分配任务是逃避。

……


实际上,不会放权的人,不仅工作效率会降低,公司的效率也会因此降低。有一位律师这样说:“在我参与一个重要庭审案子的时候,我想花钱雇人帮我打扫屋子。但是我认识的一些职业女性告诉我,她们能够把工作和家务都打理得井井有条,所以我应该也能做到。”


试问,作为一名职业律师,在打扫屋子这个问题上,有几个人能超越专职的清洁人员?在抓紧利用宝贵的时间专心处理庭审案件和抽出几个小时完成一场并不完美的扫除之间,两者的性价比哪个更高?


如果别人也能和你一样搞定某些任务,你就可以把它们大胆分配出去,集中精力完成你的首要任务。其次,分配任务时要找对人,对你选择的分配对象的性格、价值观和特质要了解清楚,务必确保它们能出色完成你所分配的任务。再次,任务分配时要明确具体要做的内容,既不要解释得太啰嗦,也不要一句话带过,应尽可能做到恰如其分。最后,一旦任务分配出去,你就要给予充分的信任


鲍勃就强调了信任对有效分配任务的重要性:


“分配总是从信任开始。在我早期的职业生涯中,我是一名负责青少年板块分类广告的推销员。我尊重这样一个现实,即一旦广告离手,就要绝对信任排字间的印刷工,信任结算部。


现在,作为赫斯特报业集团的总经理,在统领当地事务和管理6000名员工时,我感到得心应手。有些人可能会为此贴上分配的标签,但我更喜欢用信任来形容。”


学会放权,是提升“懒惰力”的第三步



【六】


“小憩是为了更好地工作”


没能在该休息的时候休息,就是在你前进的道路上设置障碍,不仅不能提升效率,反而会变得效率低下。短暂的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在工作中,小憩充电有助于节省时间和减轻工作压力。四处走走,喝点水或做一些和工作无关的事放松一下,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员工流失率,减少员工失误率,还可以让员工缓解疲劳和压力,不至于感到工作无聊。


20世纪20年代时,在费城的纺织厂里,研究员埃尔顿就发现,让必须站着工作一整天的工人每天小憩四次,可以提高纺织厂工人的工作效率,而且这办法还使工人的流失率降低了250%。相比金钱方面的刺激,这种可以提升工作效率的小憩,给员工带来的影响更积极。


如今,员工从站着工作,转变为整日坐在电脑前。如何让员工站起来四处走动,利用小憩时间改善工作节奏,就成了很多企业面临的挑战。1999年,康乃尔大学所做的一项研究发现,那些经常从电脑上接收到通知,告知应该休息一会儿,伸展一下四肢或坐直身体的雇员,其失误率会因此降低13%。


因此,不要害怕别人说你在工作中总是表现得懒,你可以大方地回答对方:“小憩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当身体或精神给你发出信号,告诉你何时应该休息一会儿时,你要学会适应这些信号,并弄明白最佳的小憩时间,即多长的休息时间能让你把工作效率提到最高。


适当休息,是提升“懒惰力”的第三步



【七】


“玩转”最后期限


在面对一项任务的最后期限时,你常常担心、不满或害怕吗?其实大可不必,如果你变换着看待最后期限的方式,就能把它视为一个大有助益的日期,从而帮助你保持节奏,准时完成全部任务


最后期限的价值何在?合理的最后期限有一个关键,那便是制定分步完成计划,划分时间间隔,给自己定下规矩,要在多长时间内完成多少任务。比如你想写一本书,就可以要求自己每天写一页,运用这种“分步最后期限”,一年以后,你就有365页。又或者,你在给杂志社写一篇文章,且时限是一星期,那你就要开始规划自己的时间,将大任务分解成一个个小任务完成:


一天时间做背景调查;

一天时间采访;

两天时间写初稿;

在得到老板和法律部门的反馈后,再用两天时间修改你的文章;


然而,事情的进展往往并没有那么顺利。写稿前,杂志社的人有可能会提出一个不可能完成的最后期限,这时候,你就要巧妙地与他们沟通。比如,有位杂志撰稿人就是这样处理的:


“对那些将球踢给我的编辑,千万不要说‘这(最后期限)不现实’,而要说‘咱们来谈一谈完成这项任务都需要做哪些工作,以便我有充足的时间给你交上合格的文章’。


人们都心存戒备,在不了解情况的时候,他们会觉得他们制定的最后期限都是合理的,因此,我让他们尽早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明白我为什么觉得那个最后期限很不合理。”


在开始接受最后期限的时候,一定要有判断力和远见,确定你认为完成一件事需要多长时间,如果可能的话,再将这个时长延长50%。确定后,不要只有一个最终截止日期,要制定分步最后期限,设立分段目标,直至按照最终截止日期完成任务。


灵活“玩转”最后期限,是提升“懒惰力”的第四步



【八】


提升“懒惰力”的其他注意事项


1、注意优先原则


所谓安排工作优先顺序,就是要弄清楚哪些工作应该摆在首位,哪些工作应该暂时搁置,这是“懒人”提升效率的关键。


比如你回复了150封邮件后就应该想想:这150封邮件真的都是有必要回的吗?有些完全不重要的邮件,是否花费了你很多时间和精力,最后耽误了你原本更需要去做的事?如此,才能摆脱“我很忙”的怪圈


2、学会礼貌地说“不”


如果你不想手忙脚乱,那就必须学会说“不”。这样才能确保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优先任务上,并保证充分的处理时间。


要记住,在迫不得已只能说“不”的时候,一定要说清楚,你拒绝的只是别人的要求,而不是针对提出要求的人,切忌因为思虑不周而得罪别人。相比于明确说“不”,这样的回答或许能降低你的不安感:


“现在不行,但稍后我可以帮你处理”


“不行,但没准有人可以帮你”


3、合理寻求帮助


如果你拼尽全力,夜以继日地工作,却依旧没有完成所有事情,或许需要寻求更多的帮助,比如:


雇用全职或兼职工;

请实习生帮忙(有偿或无偿);

委托帮工(不增加额外开销,他们从促成的生意中或带来的收入里抽取一部分佣金);

外包给独立的承包人,你可以和他们建立稳定的业务关系;

找家人帮忙。


4、寻找替代


俗话说得好,条条大路通罗马。想要偷懒偷得好,就不要一条死胡同走到黑。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可以成为你的创意来源。牛顿说过:“仔细地观察生活,从中会发现很多奥秘。”只要你愿意去找,就有机会找到更好的方法,因为任何事情的解决方案,都不会只有一个。


试着换个思路,积极寻找替代品,培养创新的思维。你要知道,在创业初期,twitter也只是个B计划。



【九】


什么是6个简化守则?


为什么人们觉得工作辛苦,无法投入?默瑞认为:


今天的企业越来越复杂,让人眼花缭乱,传统的管理支柱已经过时,每个职工都必须在互惠互利的兔子洞里找路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演讲里,默瑞提供了六个“智慧简化”守则。一起来看看他的TED演讲:当工作越来越复杂,给你6个简化守则(12分01秒)


http://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u0149bh2ywi&width=500&height=375&auto=0



【十】


链接阅读


提升“懒惰力”的高效工作法,你学会了吗?总结来说,就是要先定下目标,接着专注于此,克服拖延的习惯,并合理分配时间。遇多重任务时遵循要事第一原则,并礼貌拒绝他人的次要请求。


关注精读微信公众号(微信号Jingdu999),


回复“目标”,取阅微课程《对不起,我只做3%的人,过1%》的生活;


回复“专注”,取阅微课程《为什么每隔几分钟,你就要看看手机?》;


回复“拖延”,取阅微课程《拖延有4种,你的拖拖拖属于哪一种?》;


回复“时间”,取阅微课程《你的时薪如何?在做价值low的事吗?》;


回复“排序”,取阅微课程《为什么我们总把最重要的事拖到最后做》;


回复“拒绝”,取阅微课程《70%人不敢也不会说“不”,你会吗?》




作者:精读 [Jingdu999]

本课程版本号:V0.1


阅读有所得,顶一顶精读。

底部广告条,一点寸心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