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读那么多,技能沉淀却很少?

2015-06-09 精读 精读

【一】


你潜意识里是否也有“读书无用论”?


“读书无用论”古代就很流行:


十有九八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秀才造反,十年不成。


现代的“读书无用论”仍很流行,即使嘴上不承认,心里却是这么想。精读曾经做过一个相关的调查:




从调查结果来看,26%(红色和绿色区域)的人认为读书的用处不大。虽说有74%(蓝色区域)的人认为读书有用,但若追问一句,用处大不大?投入产出比有多高?可能又有很多人难以给出肯定的回答。


这是为什么呢?



【二】


为什么你很难做到学以致用?


有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却不知如何解决眼前的实际问题,这是为什么?先来看一个问题:


假如有人问你,医生想通过高强度的X射线杀死一个恶性肿瘤,但这样的强度会伤及周围良好的组织,医生应该怎么办?



如果你无法解答,那么,请看一段材料:


为了攻破一座防守严实的军事堡垒,军事指挥官将一支军队拆分成几个小分队,同时从几个不同的方向对堡垒进行小规模攻击,最后成功击溃堡垒。


看完你是否有所启发?这段材料体现的原理就是,对一个点同时从几个不同方向的弱攻击,能够积聚成强大的力量,攻破目标物。这也是“肿瘤治疗”问题的核心。如果看了这段材料后还是无法解答,说明你没有将“军队攻击”的案例进行抽象,触及其本质,再将其有效迁移到“肿瘤治疗”的问题中。


无法将知识有效地迁移,是人们难以做到学以致用的原因。回到本微课的命题:为什么读那么多,技能沉淀却很少?


具体原因至少有以下三点:


1、没有弄清楚要学习哪些知识


2、虽然学过,用时却无法调取


3、没有学会在实践中掌握技能


为了解决该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步骤着手。



【第一步】


弄清要学哪些知识


策略一:掌握高价值知识


首先,向前看三年


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对某领域知识的需求强度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掌握并利用其中的规律。这就需要我们拥有向前看的眼光,而不是盲目跟风、赶潮流。你最好能找到两三年后社会需求会变大的知识领域,并能在这个领域学习和积累,这样几年后,该领域发展起来时,你就可以获取高额收益了。


其次,持续提高你的知识独特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学历的知识工作者会越来越多,因此知识的独特性不能单靠学历和证书。你必须要充分掌握某行业领域内的隐性知识,多实践、多总结因为实践、总结而来的知识是很难被别人复制的,因而更具独特性。提高知识的独特性有两条路:


第一条是在某方向上的专;

第二条是将相关的资源整合起来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策略二:找到缺漏的隐性知识


《三国演义》守街亭说了这么一个故事:


王平看了街亭地势后,说此地险绝,应该当道屯兵。马谡却认为,凭高视下,势如劈竹。王平又说,山顶是死地。马谡却说,置之死地而后生也。


最后,由于马谡执意扎兵在山上,完全不听王平的建议,也没有遵守约定将安营的阵图送回本部,重要据点街亭还是失守了。诸葛亮为维持军纪,不得不挥泪斩马谡。


马谡有知识吗?有,但他的知识都是显性知识和间接经验。显性知识大多是书上的理论,而这些理论具体适用于什么样的环境,我们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得到,单纯的显性知识无法发挥作用。这也是为什么高学历的大学生虽然满腹经纶,却无法在工作中发挥作用的原因之一。


咨询顾问田志刚对此总结道: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仅要注重显性知识的积累,更应该注意通过人际交往、通过事后的回顾与总结、通过实践去学习和掌握的隐性知识。 只有将知识不断付诸实践,才能知道其利用的环境、技巧和范围。”


究竟何为显性知识?何为隐性知识?所谓显性知识,就是指能够用语言、文字、肢体等方式表达清楚的知识;而隐性知识则是,虽然知道如何做,但却很难告诉别人或写明白、说明白的知识。比如老太医通过把脉,就能知道是否有喜,这个过程就是隐性知识的运用。


我们在应用显性知识的同时,配套掌握实践而来的隐性知识,才能在工作中发挥作用,让知识的价值最大化。


策略三:掌握Know-Who的知识


概括来说,知识可以分为四种:


Know-What,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

Know-Why,指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知识

Know-How,指完成某种过程或实现某种目标的技能和能力

Know-Who,知道是谁的知识


这里说的Know-Who,指的就是要找到能互补协作的人,这也是一种知识。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说:


“如果你想找一个最优秀的神经内科医生看你的膝盖伤,你可能要失望了,因为他虽然能做复杂的神经科手术,但他却不会治疗你膝盖的外伤”。


这说明,人无完人,要成事必须相互协作,从而让你的知识在这个环境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房谋杜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论》记载,唐太宗善于用人,他有两个知名的大臣房玄龄和杜如晦,房玄龄擅长筹划,而杜如晦则善于决断,所以房玄龄将事情筹划好后都会请杜如晦判断哪个更合适,即为房谋杜断。


因此,找到能互补协作的人,就像伍思凯唱的那样:



好友如同一扇窗

能让视野不同

与你分享的快乐

胜过独自拥有

至今我仍深深感动

好友如同一扇门

让世界开阔



第二步


有效存储,用时能调


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可以先从知识的保存开始。保存不是收藏,要经过自己的思考,才是有价值的保存。知识保存的方法主要有两个:


第一个是通过大脑的记忆,我们暂且称之为运用内力的保存;


第二个是通过其他工具的保存,也就是借助外力的保存。


发动内力,联想使用场景


有这样一个实验:


同样一组单词,研究人员让一组受试者学习单词的读音和拼法,让另一组学习单词的含义,并引导该组受试者设想单词可以被使用的场景,之后让两组受试者回忆这组单词,看哪一组记得更多。结果,第二组明显比第一组记住更多单词。


第一组记忆的是孤立、任意的文字,而第二组则联系其含义和用法进行记忆,把与知识有关的线索一并编进记忆中,事后在回想时,任何一个线索被触发,都有可能顺藤摸瓜地拎出整条记忆来。


使用外力,运用存储工具


人的记忆有限,但如果将不相关的词进行分类后再记忆,就能有效提升记忆效率。文件的保存也一样,如果你仅有10篇文档,将它们放在你的电脑桌面上就行,但如果你有300、3000篇文档的时候,就需要对文档分门别类地保存,这样才能在使用的时候以最快的速度找到。


建立分类文件有一个原则:分类的深度不宜超过三层,即文件夹——子文件夹——孙文件夹。如果超过了三层,自己再次打开的概率就会低于10%。



【第三步】


在应用中把知识化为技能


知识运用的过程,也是实践的过程,而实践的经历又会进而内化为个人的隐性知识。因此,为了保障这个良性循环,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我们仍然需要不断学习。怎样在应用中学习,且看以下两大策略。


策略一:别为知识所累,敢于在不确定中决策


一个人懂得越多,越会觉得自己无知,从积极方面来说,能够激发求知的兴趣;从消极方面来说,会感觉到事物的不确定性越多。于是在处理眼前事时,总是奢望条件再成熟一点、掌握的信息再多一点才敢决策,最后错失了良机。


但事实上,任何决策和判断都是在信息和知识不完全充分的条件下做出的,而机会则是在信息和知识支离破碎的时候才出现。如果等所有信息、知识和外部条件都成熟了再行动,就很容易与成功失之交臂,机会也就不成为机会了。因此,我们有时需要一种“无知者无畏”的精神,勇于尝试,敢于创新。


但是,真正的胆识并非盲目决策,而是来自于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经验的总结。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20世纪60年代时,在某导弹基地的一次试验中,因加泻推进剂时操作失误,导致弹体瘪进去一块。在场的人十分紧张,认为这是一个大故障,导弹不能发射。钱学森却亲自爬到发射架上察看故障情况,最后根据自己的知识大胆作出判断,找出问题的原因。


由于试加推进剂后,在泻出时忘了开通气阀造成箱内真空,外面空气压力大而压瘪。当点火发射后,箱内要充气,弹体内压力会升高,壳体就会恢复原来的形状。


所以他主张发射照常进行。许多人对此表示担心,经过一番周折,聂荣臻元帅批准了钱学森的意见,结果如他所料,导弹果然发射成功了。


策略二:将知识与任务相结合


把知识与任务相结合就是寻找这样一个机会:组织上要求我完成什么任务,或者参与什么项目。在参与不同任务和项目的过程中,我们的知识也能得到积累和提高,从而有能力做更重要的工作。


如何将你的个人知识与任务相结合呢?你要找一份能够运用你积累的知识和发挥能力的工作。这里所说的好工作并非总是大城市的好单位,而是最能提升自己的地方,如果有了更高的知识和能力,“好单位”也会主动找你,甚至你还能自创一个“好单位”。


如果工作中找不到能发挥你的能力,有挑战性的项目,你就需要考虑换一个工作了。



【关联阅读】


请点击以下超链接,拓展阅读:


什么才是你赖以生存的“铁饭碗”?




作者:精读 [Jingdu99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