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爱自己,爱到位,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2015-06-10 精读 精读

【一】


40%的人在做别人,而非做自己


你是否常常按照父母的旨意挑选工作,而非听从自己的内心?你是否常常彻夜陪伴朋友,听她哭诉,而将自己的文案一拖再拖?你是否常常沉溺于痛苦的过往经历,而让自己无法自拔?


精读曾对此做过调查,截止6月9日调查结果如下:




调查显示,超过40%的人,是为合群,为获得别人的认可而活。


只是,当一个人无法做自己,就更不用说能爱自己了。



【二】


70岁,才真正开始爱自己


“喜剧之王”卓别林,70岁时才真正领悟了:无论何时,多爱自己一些。卓别林在70岁生日时,在《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中写道:


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

我才认识到,所有的痛苦和情感的折磨,

都只是提醒我:

活着,就不要违背自己的本心。

今天我明白了,这叫做“真实”。


当我开始真正爱自己,

我不再牺牲自己的自由时间,

不再去勾画什么宏伟的明天。

今天我只做有趣和快乐的事,

做自己热爱,让心欢喜的事,

用我的方式、以我的韵律。

今天我明白了,这叫做“单纯”。

……


就像脱口秀女王奥普拉说的那样:人生唯一的目标,就是做真实的自己。



【三】


为什么自爱那么难?


①缺少被爱体验


作家龙应台的儿子安德烈曾这样问过他的母亲:“您的孩子如此平庸,妈妈,您失望吗?”


你在孩提时代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疑问?从心理学上看,当孩子问出类似这样的话时,就可以察觉出一个人的内心对自我的否定。身处该阶段的孩子,如果长期无法得到父母的肯定和爱,那么孩子长大后就很难做一个自爱的人。


就如心理医生尼娜所说:


想要孩子学会自爱,就需要他有被爱的体验,因为如果没有这种体验,他就不知道自己是值得爱的。甚至,他会看轻自己,不再敢经历或表达家长认为“不好”的东西,以使自己更加适应家长的愿望和想法。


②随波逐流


A同学上周末参加了中级口译考试,之后便满心欢喜地回家了。不等她朋友问她,A同学就欢快地说她考得不错。一阵兴奋过后,她朋友问她将来是否想做同声传译?A同学愣了一下,说:“不知道,也许吧。”


朋友又问,那你考中级口译干吗?她一脸轻松地说:“大家都考啊,这样以后毕业简历上就能多一条介绍。”


你是否也常常扮演着A同学的角色,常常迷失自我?然而,当一个人迷失了自我,也就丢失了自己人生的目标。毫无方向的游离,谈何自爱?


③把自爱当自私


香港作家毕明提到一个品酒的例子:


当你在餐厅点了酒单上的某一款酒,侍酒师(照顾顾客喝酒的专业人士)给你倒酒,让你试喝的时候,如果你真的觉得这个酒不好喝,千万别客气,一定要提出换酒的要求。


这种做法不是自私,而是自爱,原因在于:


当你出于不好意思,而勉强自己喝下那瓶不喜欢的酒时,餐厅老板或侍酒师并不会感激你的隐忍懂事,反而会在心里取笑你、瞧不起你。因为酒难喝却不要求更换,这一行为体现了你并不尊重自己,不爱自己。其实,从你喝第一口酒时脸上显露的表情,他们就能准确地判断你对酒的感觉和喜爱程度。


相反,如果你大大方方地要求换酒,这样的行为不但尊重了你自己,也尊重了那杯酒,还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正如思想家蒙田所说:自爱者方能为人所爱。


那么,到底该如何区分自私与自爱呢?


本质来看:


自私向外求,希望从外界获取些什么而使得自己幸福,所以自私之人不停地向外索取;


自爱是向内求,把目光投向自己,自己让自己幸福快乐。


结果导向来看:


自爱的人不容易引起他人的愤怒、敌意和反感,而是容易得到他人的理解、尊重和支持;


自私的人则容易引起他人的愤怒、敌意,甚至反感。


错误地理解自爱,会让你陷入难以自爱的困境。




【四】


好好爱自己,你需要做些什么?


学会自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该如何一步步迈向自爱呢?



【步骤一】


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是学会自爱的第一步,认识自己的方式有许多种,本微课程介绍三种方式:


①长途骑行


700BIKE联合创始人张向东在亲身完成新西兰的骑行后,是这样描述骑行中发现自我的过程:


当你开始骑行,你的世界就只有一辆自行车,一个背囊,一支水壶,和没有尽头的公路。这一刻,你变成了完完全全的自己。


骑行的过程中,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一些问题。渐渐地,你开始和自己说话,而那些话,你从未说与给别人,也永远不会说给别人。慢慢地,你开始享受那样的时光,你学习与自己相处,学会回答那些没有答案的问题。


多骑几次,你会有一些变化。在山里骑,你会觉得山里千姿百态的树就是你的;在海边骑,你会认为海那变幻无穷的蓝就是你的。它们会触动你内心的真实想法,让你知道什么才是你真正所渴望的。这时,你会在枯燥漫长的旅途中,看到那个陌生的,离你很远的自己。


②与你的镜像自我对话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推荐过一个发现自我的练习——镜像自我练习。这个练习的哲学,来自于一个简单的说法:万事万物都是我们的镜子,我们须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练习的方法很简单:


坐端正舒服一点,闭上眼睛,先感受一下你的身体,放松,想象你在走一段楼梯,走近一栋房子,打开大门,进入客厅,你看到一个更小的门,打开这扇门,进入这个房间,房间里一面镜子对着你,从镜子里,你看到了什么?


当你完成以上步骤,你也就进入了练习状态,那么,你就会直接从镜子里看见你潜意识中关于你自己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常常是你意识不到但又无比重要的。做这个练习的关键是转化。完成第一步后,陪同者可以继续引导:


看着镜子里的东西,感受它和你的关系,它和你的距离。想想如果你可以对它说话的话,你想对它说什么;如果它可以对你说话,它想说什么。


对话进行之后,再次感受你和它的关系,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


如果你的镜像自我和真实自我比较接近,那么练习中就不会出现恐怖感;否则,则相反。通过这样的练习,你可以慢慢探索出“我是谁”的答案。


需要注意的是,做这个练习时,如感觉难受程度很高,不要勉强自己做下去;痛苦程度很高的话,需要专业人士陪伴,至少,找一个亲友陪伴来做这个练习。


③寻找什么不是自己


什么情况下我们不是自己?如果你有以下行为,你就不是梦想中的那个你:


对生活迷茫;

对工作抱怨;

对现状不满;

……


但是,这样的时期却是一次发现自我的机会。你可以找出让自己存在不良情绪的原因,接着,带着这些疑问,探索内心深处的自己。


举个例子,你抱怨目前的工作,那么,你可以这样问自己:


我为什么讨厌此时的工作,是因为我的能力问题吗?还是我跟领导,同事沟通有问题?或者是我根本就不喜欢这份工作?


当初为什么选择这份工作?如果是因为它的稳定吗?


那么难道我更偏向于富有挑战的工作?


……



【步骤二】


接受自己


心理医生尼娜说过:


接受是每个所期待的改变的基础。接受的关键是,你要为自己创造自我价值,找出你想要如何作为、想要经历什么。然后,要允许转变自己。


那么,认识自我后,该如何接受自我呢?


举个例子,你认识到自己过分贪婪,你就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接受自己:


①主动对“贪婪”进行深入分析,找出自身这一行为的缘由;


②当了解该行为的缘由后,问问自己:“如果要创造自我价值,那么,我需要改变自己的相应行为吗?”这一步骤可以让你清楚地观察并同时感受自己的感觉,但无论感觉如何,都不要对自己加以评论和谴责。


③当自身出现过分贪婪的行为时,开始观察自己,同时倾听自己的思想,询问自己的内心。这个步骤可以让你有意识地揭示一切和你贪婪有关的东西,从而更加认识和理解自己。


④在上述过程中,如果你想要改变自己的举止行为,请允许自己做出改变。


当你逐一完成了以上步骤,你就会发现,你了解自己的贪婪,但它再也支配不了你了。即使偶尔你还会有贪婪的行为,不过你会对它加以感受,同时会理性地控制它。



【步骤三】


找回最初的目标并努力实现


当你完成了认识自己、接受自己这两个步骤,那么,你就可以朝着你人生最初的目标前行并努力将其实现。


①“我能行”,为自己点燃动力


Y男孩,在大学整整四年里没有谈过一次恋爱,没有参加过一次学生会班级的干部竞选活动。究其原因,是由于他的自卑心理总在他想法付诸行动之前告诉他:“你不行。”于是,Y男孩越来越害怕,越来越自卑,也失去了越多原本属于他的美好事物。


后来,因为事业上的波折,Y男孩决定办培训班维持生计。他穿着破衣裳,拎着浆糊桶,在他执教过的学校里贴起了小广告。他内心依旧恐惧,害怕被人看到他现在落魄的模样,毕竟学校里都是他的学生。


突然,一个学生朝他走来,并主动提出帮忙,还热心地说:“老师,我帮你贴,也帮你看着,不让别人把它盖上。”这件事彻底改变了Y男孩对自己的想法,让他认识到原先的想法只是他的一厢情愿罢了,他从此也不再自卑。


故事说到这里,想必你也猜到了故事的主角就是俞敏洪。后来,俞敏洪用他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一个自卑的人,会害怕失败,害怕别人的眼光,从而致使你徘徊不前,就连一个本该属于你的机会,也抓不到。


告诉自己“我能行”,为实现自己的梦想点燃动力。你有这样的自信吗?一起听听杨培安的《我相信》。



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

我相信青春没有地平线,

在日落的海边,在热闹的大街,

都是我心中最美的乐园。


我相信自由自在,我相信希望,

我相信伸手就能碰到天,

有你在我身边,让生活更新鲜,

每一刻都精彩万分,I do believe。


②做一个对自己有点要求的人


F大哥年近35,平日里的他都是西装革履,白衬衣永远都跟刚从商店里买的似的。


有一次,F大哥和他的同事凌晨5点才写完方案回家睡觉。第二天一早,当大伙在客户公司集合,一个个都还是端着咖啡睡眼朦胧的样子时,F大哥却又是西装革履,雪白的衬衫,两只眼睛闪闪发光,一副精神抖擞的模样。


同事纷纷望着他:“你不困吗?”F大哥一脸正经地说:“我们的目标是要拿下这个项目,可如果连起码的精神面貌都没有,客户怎么会交给我们做呢?所以我回家熨烫了一下衬衣,收拾整洁后,就过来了。”


果然,客户正是看中,F是个对自我有要求的人,才最终把项目交给了他。


一个人对自己没要求,就没有资格对这个世界有什么要求。生活里也并没有什么大事,但对每件小事有点要求,就塑造成了一个最好的样子。做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人,用行动为自己的梦想添砖加瓦。



【链接阅读】


请点击以下超链接,拓展阅读:


为什么你总是过不上你想要的生活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