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春夏忧郁症”来袭?6本书籍带你摆脱它

2016-05-05 精读君 精读

↑↑↑点击上方精读,关注我,置顶我


【精读君曰】


春季,虽说是万物复苏、草长莺飞的季节。但在这样的季节里,人的心理容易烦躁空虚,也容易突发各种精神病,一些性格孤僻的人,尤其是中老年人,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往往会产生自杀心理,这是“春天忧郁症”。而在夏天,闷热的天气,总会让人感觉肠胃不好,食欲不振,酷热难耐的时候很容易让人心情不爽,心烦意乱。


忧郁是一种情绪上的“感冒”状态,常来得突然又隐密,令人在不知不觉中就失去了自我。如何快速脱离这种状态?今天,精读君就向各位读友介绍6本专治“春夏忧郁症”的心理学书籍。



《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

豆瓣评分9.0  996人评价

作者简介   


欧文·亚隆教授是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系的终身教授,是当前美国心理治疗领域的大师级人物。除了教学和临床实际外,欧文·亚隆教授还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其作品风格多样,从理论书籍到治疗故事到小说,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他对心理治疗和生活的理解。


内容简介 

 

这本《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为欧文·亚隆教授的最新著作,是他写给新一代治疗师的信。他从自己几十年的临床笔记中选取了85则建议,汇集了临床工作中行之有效的观点和技术,希望能够把自己的经验传递给下一代治疗师。


推荐理由


“理论上的知道和实践上的做到,永远是两件不同的事情。”


“自我探索是持续一生的过程。”

——摘自《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



《一日浮生:十个探问生命意义的故事》

豆瓣评分8.9  42人评价

作者简介 


欧文.亚隆,是美国当代精神医学大师级人物,也是造诣最深的心理治疗思想家。早年师承新佛洛伊德学派大师苏利文,将以人际关系为基础的心理治疗理论发扬光大,成为美国团体治疗的当代权威。他将存在主义心理学融入心理治疗之中。


内容简介  


新作《一日浮生》宛如一册小品,呈现出十多段治疗关系中的吉光片羽;在面对死亡的主旋律之下,更触及老化、疾病、亲密关系、自我追寻等人生课题。行文中有年迈者的和煦目光、有大师级心理医师的透彻见解,也有身为凡人的情绪波动。


推荐理由


“虽然死亡可以从肉体上摧毁我们,但关于死亡的观念却能够拯救我们。”


“你不能直视骄阳,也不能直视死亡。”

——欧文·亚隆



《解忧杂货店》


豆瓣评分8.6  105173人评价


作者简介 


东野圭吾,日本著名推理小说作家。1999年,《秘密》获第52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2005年出版的《嫌疑人X的献身》史无前例地同时获得第134届直木奖、第6届本格推理小说大奖,以及年度三大推理小说排行榜第1名;东野圭吾从而达成了日本推理小说史上罕见的“三冠王”。2008年,《流星之绊》获第43届新风奖;2012年,《解忧杂货店》获第7届中央公论文艺奖。


内容简介  


现代人内心流失的东西,这家杂货店能帮你找回——僻静的街道旁有一家杂货店,只要写下烦恼投进卷帘门的投信口,第二天就会在店后的牛奶箱里得到回答。


因男友身患绝症,年轻女孩静子在爱情与梦想间徘徊;克郎为了音乐梦想离家漂泊,却在现实中寸步难行;少年浩介面临家庭巨变,挣扎在亲情与未来的迷茫中……


他们将困惑写成信投进杂货店,随即奇妙的事情竟不断发生。生命中的一次偶然交会,将如何演绎出截然不同的人生?


推荐理由


“如今回顾写作过程,我发现自己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人究竟应该怎么做?我希望读者能在掩卷时喃喃自语:我从未读过这样的小说。”

——东野圭吾



《路西法效应》


豆瓣评分8.6  4137人评价

作者简介  


菲利普·津巴多,编创了美国公共电视台的获奖节目《探索心理学》,并在片中担任主持人。由于津巴多教授四十多年来在心理学研究和教学领域的杰出贡献,美国心理学会特向他颁发了希尔加德普通心理学终身成就奖。


内容简介  


一批彼此并不相识的年轻人——身心健康、情绪稳定的大学生,走进了“斯坦福监狱”。他们并没有犯罪,只是受募到“监狱”——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精心布置的地下室,接受一项试验。大学生们被随机地分为“狱卒”和“犯人”,然后开始了为期两周的试验。然而,试验仅仅进行了一周,原本单纯的大学生,已变成了残暴的狱卒和崩溃的犯人,试验不得不终止了。


受试者强烈感受到角色规范的影响,使作者得以深度剖析复杂的人性,透析“情境力量”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并分析造成监狱虐囚和种族屠杀的情境影响。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社会角色剧本的规范与约束,会不会使我们像上帝最钟爱的天使路西法那样不知不觉中对他人做出难以置信的事,从而堕落成为魔鬼?我们如何抗拒情境影响力?作为心理学教授的作者也对此进行了研究,并做出了极有说服力的分析。


推荐理由


“比起《魔戒》中神秘的金色指环诱惑,渴望被社会群体接受的诱惑力量更为强大。这股渴望被接受的力量会让一些人几乎愿意做任何事,只求被接纳,而为了避免被群体拒绝,甚至会做出更极端的行为。人确实是社会性动物,通常我们的社会联结都对我们有好处,而且能帮助我们达成独自—人办不到的重要目标。然而有时候,我们也会遇到该服从群体的规则时,却伤害了社会整体利益的情形。因此重要的是要能够判断什么时候该服从,什么时候该拒绝。我们每个人终究都只活在自己的心灵中,活在孤独之中,所以必须乐意并且也随时准备好主张自己的独立性,而不应担忧被社会拒绝。”

——摘自《路西法效应》



《乌合之众》

豆瓣评分8.4  4504人评价

作者简介

  

古斯塔夫·勒庞,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群体心理学创始人,有着“群体社会的马基雅维利”之称。他自1894年始,著有《法国大革命和革命心理学》、《战争心理学》等多部著作。


内容简介

  

本书是解析群体心理的经典名著。作者层层分析,逐步推进,明确指出个人一旦融入群体,他的个性便会被湮没,群体的思想便会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而与此同时,群体的行为也会表现出排斥异议,极端化、情绪化及低智商化等特点,进而对社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推荐理由


“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我们以为自己是理性的,我们以为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是有其道理的。但事实上,我们的绝大多数日常行为,都是一些我们自己根本无法了解的隐蔽动机的结果。”

——摘自《乌合之众》



《思考,快与慢》


豆瓣评分8.3  4552人评价

作者简介  


丹尼尔•卡尼曼是位格外令人兴致盎然的思想家。作为一名心理学家,他因其与阿莫斯•特沃斯基在决策制定上的研究而荣获了2002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卡尼曼会带领我们体验一次思维的终极之旅。本书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讲述的是通过双系统进行判断与做出决策的基本原理。第二部分对判断启发法的研究作了更新,还探索了一个难题,即为什么很难具备统计型思维。第三部分描述了我们大脑有说不清楚的局限:我们对自己认为熟知的事物确信不疑。第四部分的重点是在决策制定的性质和经济因素为理性的前提下讨论经济的原则。最后的章节是按倒叙来探索本书所述的三个区别的:经验自我和记忆自我的区别,古典经济学和和行为经济学(从心理学借鉴而来)的区别,以及自主的系统1和需费脑力的系统2的区别。


推荐理由


“丹尼尔•卡尼曼是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也必然是现今在世的最重要的心理学家。他在揭示人类思维的显著特征方面很有天赋,多数研究成果成为了经典的教材和引用频率很高的至理名言。他的研究打开了社会心理学、认知科学、对理性与幸福的研究,以及他和他的合作者阿莫斯•特沃斯基共同推动的行为经济学的新局面。《思考,快与慢》的问世是个重磅事件。”

——史蒂文•平克


固然有:“一年之际在于春”,但也不可让自己过度疲劳。你的学习、工作是很重要,但没有健康的身体和心态,你是无法感受它们的美妙的。因此感到累时,就暂且搁置这些事情,看看书,听听音乐,散散步,和朋友话话家常。让自己,也帮他人,摆脱“春夏忧郁症”。

我猜,你会想阅读:

为什么你需要看书单?(附28个书单)

怎样快速拓展知识面?(附40本好书导读)

如何达到从学到用的5个阶段?(附145篇微课)

↓↓↓点击阅读原文上京东,马上带走这些好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