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金钱真的很重要吗?真的!

2016-10-13 林真理子 精读

【精读君曰】


本文作者曾经是个没钱、没男友、没身材、没美貌,投简历到四十家公司,全都没被录取的胖妹。那种受人看轻的“耻辱感”,激发了她的野心,通过不懈的努力,她终于成为日本名副其实的畅销书女王。


在这本书里,林真理子通过自己和身边人的成功与失败的经历,用犀利的语言、细腻的描写,给所有逃避现实,躲在自己筑起的安乐窝里,享受小确幸的年轻女性一个忠告:


没有野心,你将一事无成,至少你无法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金钱真的很重要吗?真的!


本文已获授权转载,来源中信出版集团(ID:citicpub)


底层的舒适感,会温柔地杀死你


现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野心也不会饿死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即使没有钱,仍然可以很好地度过这一生。


我们有服装大卖场,便利店里卖的有15元一份的便当。你如果只想过最低限度的生活,这个社会还是能满足你的。


如今的年轻人,他们对于具体描绘自己的未来蓝图极度缺乏想象力。他们看不到时间的流逝,认为自己永远处于20多岁。既不去谋固定职业,也不结婚,完全不去想象四五十岁之后的情形。


他们认为一辈子穿着大卖场里的平价衣服、吃着便利店的便当就足够了。



▲很多人都甘于过着所谓的“普通的生活”


的确,年轻的时候穿着绚丽多彩的卫衣,全身上下都是平价衣服也挺不错的。每每看到十几岁、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能把平价衣服都搭配得很出彩,我甚至会自豪地想:啊,原来有越来越多的孩子能把平价的衣服穿得很时髦呢。


然而,等到了四五十岁,肌肤松弛,头发稀少,全身上下无一处能对抗得了重力的时候,再没有比每天一身平价衣服打扮更悲惨的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如果身上没有一个地方穿戴的是质感高级的衣物,只会徒增人到中年、人到老年的悲哀


上了年纪还穿便宜货的人,自然而然会散发出凄惨的负面气场。现在有太多年轻人根本无法想象自己有可能会变成模样寒酸的中老年人。年轻时和父母同住,受他们的照顾,当然没问题。可不能完全考虑不到父母总有一天也要靠养老金度日,总有一天也会去世。


你能想象自己到了50 岁依然在小酒馆打工——前提还得是运气好有人雇用——整日被二十几岁的店长任意使唤的生活吗?


分级的世界,不纵容得过且过


虽然人不容易饿死,但贫富差距却在不断增大。社会上仍然存在着明显的阶层,不管是来自经济、教育,还是衣食住行。


分级制度在飞机的座席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当然,我年轻的时候也只知道经济舱,只从经济舱的入口登过机。有时经济舱的座位比较靠前,只有从隔帘的缝隙里才能略略窥见商务舱的情形。


不过我开始乘坐商务舱以后,因为要从飞机的前方入口登机,所以只有穿过前面的头等舱才能抵达商务舱的位置。这么一来我就见识到了原来还有这样一个更高级的世界。于是,我开始期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坐坐头等舱。


一辈子只乘坐经济舱的人绝对没机会见识到头等舱的座位,但只要乘坐一次商务舱,哪怕不情愿也会亲眼看到头等舱的世界。   




人的生活方式也是一样,不努力追求更高的目标,就无法见识更广阔的世界。


我31岁那年获得直木奖(编者注:直木奖由文艺春秋的创办人菊池宽为纪念友人直木三十五,每年颁发两次,得奖对象以大众作品的中坚作家为主)之后,生平第一次乘坐了头等舱。由于实在是太舒适了,我暗下决心:今后哪怕是自掏腰包也要乘坐头等舱,这就是我的生活态度!


年轻时把今后一定要坐头等舱的决心当作一种野心,并非什么坏事。或许有人认为这是爱慕虚荣的表现,但年轻的时候虚荣一点儿、逞强一点儿,于自身成长都是不可或缺的吧


金钱很重要,人生的选项越多越好


过去,我母亲经常说:“ 贫穷会让人消极,这太可悲了。”事实不正是如此吗?我指的并不是用于奢侈浪费的金钱。就算没必要住高级酒店,但是当你想去某一个国家,即使路途遥远,也要亲眼见识一下某件国宝的时候,金钱就是必不可少的。


比如说,当你决定亲自踏上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去感受一次的时候,或者到阿姆斯特丹的美术馆里亲眼欣赏维米尔的画作的时候,希望去屋久岛参拜绳文杉的时候,能不能立即行动就取决于你有没有钱和时间,而这一问题又关系到你的生活方式。



▲没有为梦想“买单”的金钱,有些梦想只能是“鬼话”


归根结底,金钱还是很重要的。我认为,人生的选项越多越好。总有一些这样的言论,比如:人生不应该被金钱左右了、金钱实际上没有任何价值,等等。然而从来也没有一个人发掘出了真正意义上足以取代金钱的东西。德国剧作家科策布有一句名言:“不以贫穷为耻。”所有人都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却没有任何人从内心认同这句话。当心身边那些声称金钱罪大恶极的人,他们多半是在自我催眠。


那些拥有野心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呢?答案是他们始终铭记自己被赋予的时间是有限的。


二十几岁的拼搏结果会反映到三十几岁的人生,三十几岁的努力和四十几岁时的充实感是成正比的。40岁之后,只知道羡慕别人,觉得像自己这样的人就只能打打零工……这种自暴自弃的想法是错误的。



职场女性,如何从兔子到老虎?



话说回来,如何才能获得想要的生活?对于大部分女性来说,除了嫁入豪门,最可能实现的方式当然是努力工作——很难想象自己的人生要靠别人赚来的钱度过——用自己赚来的钱买自己想要的东西,是一种很理所当然的需求。


因此,趁早明白自己想成为什么人,怀着这份野心去努力才是再好不过的。年轻时随波逐流、漠然度过的人,到了中年幡然悔悟,想要突然找到一份能赚钱的工作,其可能性不能说是零,但也是极低的。


我们来看看在普通企业就职的女性,应该如何拥有野心。我建议,她们要对所承担的工作和部下负责,或者能以最短时间实现自己的工作目标。当然还必须依靠自身的努力,虽然女性在工作过程中或许依旧很难获得中肯的评价。



▲从“兔子”变成“老虎”的进阶之路


女性在进入公司后的几年时间里,必须要被人当作“兔子”来喜爱。因为一开始就以“老虎”的形象出现的话,只会惹人厌恶,人们会评价说:“那家伙搞什么嘛,真是目中无人。”


最开始应该作为小兔子请人指导工作,建立好人脉。但是不能永远扮演“兔子”的角色,那会导致终生只能处于“被使唤”的地位,因此总有一天要变成老虎。然而,女性一下子从兔子转变为老虎的话,受到惊吓的男性们会进行全面反击。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化身为虎的时机。一半维持兔子的状态一半逐渐变身为虎,留出一个缓冲阶段最好。


 男人对于能力眼看要大于自己的女性定然会迎头痛击。他们嫉妒起别人来那是一点都不含糊,简直可怕。我当广告文案撰写人的时候,也有过刚变身成老虎就遭到痛击的体验。


我觉得化身为虎的最好时机是30 岁左右,如果长年累月地扮演兔子就会沾染兔子的习气,没准儿想变也变不成老虎了,因此要格外注意这一点。最好在扮演兔子的期间里,私下找个具有受虐气质的男人,事先偷偷地反复练习成为老虎的感觉。


人如果不是有意识地积极向上,凭借机缘巧合是无法度过更充实的是人生的。哪怕一点点,试着朝向高于自身能力的目标去努力,你会发现可选之路增多了,人生也更为广阔了。



以上内容摘自《只差一个野心》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150导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