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什么叫有创意?怎样快快升创意力?

2015-06-28 精读 精读


【一】


什么叫有创意?


举例来说,如果你问一个天才“13的一半是多少?” ,他会想出很多的不同答案:


6.5

1&3

11&2(罗马数字XIII拆分为XI和II)

8(XIII从中间切一半便是VIII)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想到最直接的6.5,因为这正是所谓的标准答案。但有创意的人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还会去探索其他各种不同的可能。


除了数学问题,生活中,只要善于探索其他不同可能,也处处充满创意。比如在设计自行车锁的过程中,除了在后轮安锁,还可以像下图这样,设计出一个无锁胜有锁的自行车:按下按钮,将车座放倒,卡住车后轮,设定密码后即可将车锁定。





【二】


创意的基础是什么?


一般来说,我们的思考方式是“重制的”,也就是会从过去的经验找类似的情况。


比如上面的问题,我们往往会找一个曾经有用或者学到的答案。回想以前学校课堂上,老师告诉我们13的一半是6.5,我们就觉得这是一个绝对正确的答案。由于这样“基于过去”的法则很合理,我们对这些结论的正确性往往越来越自信,导致很多人不再会去思考其他的可能性。


相反,创意人士的思考方式是“生产性”的。当面对问题时,他们会想:“我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方法看这件事?又有几种方法解决这件事?”而不是“以前有谁教过我什么?”在他们想出的好几种不同反应方式中,就往往会出现不寻常且独特的想法。


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怎样去“生产性”地思考呢?


例如,我们可以将自己调到“女高中生模式”,去市中心走上一圈,就会发现很多从未意识到的新东西。转换一下心理模式或角色模式,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己看待事物的角度也随之一新了。



【三】


为什么创意力越来越重要?


据统计,全世界创意产业每天创造的产值高达220亿美元,并正以5%的速度递增。美国、英国等创意产业发达国家递增速度已经达到10%以上。创意产业的迅速崛起,标志着创意经济时代的到来。


精读曾经做过一个调查: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白的人气最高,且遥遥领先,甚至比其他角色加起来的总人气还高。为什么我们都这么爱大白呢?


因为大白这样的创意产品大多是以消费者的体验为基础,通过文化的力量,满足消费者的精神享受和审美快感。迪士尼动画及时抓住了创意经济时代的这一要领,利用创意为产品或服务提供了实用价值之外的文化附加值,最终提升了产品的经济价值。


事实上,不仅是大白这类的创意文化产品,例如供不应求的“褚橙”、“悦活果汁”的热销、卷土重来的“回忆回力”等等都需要发挥创意力。


生活、工作无处不创意,只会循规蹈矩的人,竞争力将会越来越弱。



【四】


为什么有知识才有高级想象力?


伯克利的心理学教授艾莉森•高谱尼在《宝宝也是哲学家——幼儿学习与思考的惊奇发现》一书中,介绍了现代认知科学对人类想象力的研究成果:想象力来源于知识


要想拍摄出一个像《超能陆战队》这样的科幻电影,打造出大白的形象,你需要了解制造大白的材料——聚氯乙烯塑料,是一种高聚物材料。在设置电影主角小宏为大白制造装甲的情节时,你要明白,碳纤维是可以用于3D打印的材料。而这些想象力的发挥都离不开知识的储备。


也就是说,想象力需要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它需要我们步步为营精心计算,而不是靠天马行空胡思乱想。虽然“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但并不代表想象力和知识是天敌。书中的知识我们要灵活记忆,灵活运用。



【五】


为什么知识也会限制想象力?


爱因斯坦在世时,人们很是好奇,有人出题考他:“您记得声音的速度是多少吗?”爱因斯坦却回答说:“不知道,我必须查一下书本资料才能回答,因为我从不去记资料上能查到的东西。”


在他看来,解决问题依靠的是大脑的思维能力,而不是照搬书本,想象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必得勤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因此而成为科学家”。


读书最大的益处在于激发想象力和灵感,而不是看谁记住的知识多。如果动画设计师无法突破先前对机器人固有的刻板印象,比如一身钢铁铠甲、冰冷、动作僵硬的形象,就不会出现广受世人喜爱的大白——一个有爱的充气机器人。



【六】


为什么三上、三中会催生创意?


以下几点是人们在经验中总结的,适宜催生创意的环境:


三上:马背上、马桶上、枕头上。


三中:指的是散步中、泡澡中、乘车中。


观察上面几个环境,它们的共通之处就是“放松”、“在做某事的同时构思创意”和“节奏”。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并不能让创意“顺产”下来。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情况:


讨论会总是争论不休,且一直在原地打转,看不到结论;面对难缠的会议,总是一不小心就走神了。在这时,插入点休息时间,开窗换换屋内空气,或是去喝杯咖啡,歇一口气,结果好创意就不期而至了。


事实上,创意靠的不仅仅是大脑,而是全身心共同努力的结果。长期坐在椅子上纹丝不动,大脑和手都在工作,却还是想不出好的创意,这很有可能是环境不好造成的。


总是想不到好点子,你有必要想一想,如何去创造能够催生创意的好环境。



【七】


如何走出好创意?


平时走路时,你是否注意过自己的速度呢?其实步行速度也是有讲究的。有的速度很容易催生灵感,有的速度却会将灵感拒之门外。


有种叫“多巴胺”的脑内激素。科学研究结果显示,当人进行某种行为时,多巴胺会起作用;同时,多巴胺还负责让某些行为成为习惯。


如果能有效地刺激多巴胺的分泌,它就能持续分泌,刺激大脑。例如很多哲学家都喜欢散步,其实这也是因为多巴胺的分泌使思考成为习惯的结果。


还有一种脑内激素,叫做“血清素”。血清素能让人镇静下来,帮人消除压力。散步会让人觉得精神为之一振,其实就是血清素在其作用。


《“走起来!”工作术》这本书中,作者建议大家以一秒钟走两步的速度,步行五分钟以上。这是因为大脑中缝核是按每秒两次的速度分泌血清素的,每秒两步的速度可以与中缝核引起“共振”,从而促进血清素的分泌。


这样看来,为了构思出好的创意,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下自己的步行速度了。



【八】


什么是培养创意的7个策略?


在了解了有利于激发创意的环境后,我们还需要了解具体的创意策略。


有位专门研究“发明性思考”的大师Michalko提出了7种“天才”常用的创意策略,我们可以用“周太太有一只猫,它的左眼看不见”的这个练习,来解释这7个策略:


策略一:从不同的角度看这个问题


“我是一只左眼看不见的猫,我的主人是周太太。”(从猫的角度)


策略二:可视化你的思考


把周太大与猫的关系画出来,然后看你可以从画面中看出什么——“周太太总是要从猫的右边喂它的猫,因为它的左眼看不见。”


策略三:把想法实作出来(在过程中找到启发)


把周太太与猫用黏土做出来,看看你又能得到什么——“周太太坐在椅子上,他的猫要用右侧身体才能跳上周太太的腿,因为它的左眼看不见”


策略四:把东西组合在一起


“周太太的朋友都不喜欢去她家玩,因为他们都害怕那只独眼的猫。”


策略五:强迫一些不曾发生的关系


“周太太有次带她的猫去亲戚家玩,发现亲戚家的狗也只有右眼看得见,就像她的猫一样。”


策略六:逆向思考


“要是周太太的猫两眼都看得见,那周太太就不用这么辛苦照顾它了。”


策略七:抽象化思考


“世人面对政治时,往往就像莉萨的猫一样,总是一只眼看见,一只眼看不见。”



【九】


什么是奥斯本的创意9问法?


除了培养创造性思维的7个天才创意策略,我们还必须了解被誉为“创意教父”的亚历克斯•奥斯本,他提出了一套奥斯本检核表法,检核表中有9个问题,帮助我们从9个不同的角度思考,强迫人们突破旧的思维框架,开拓创新思路。这里我们以手电筒为例,看看奥斯本检核表的9个问题,是如何帮助我们一步步打开手电筒的创新思路的。


问题序号

检核项目

引出的发明

1

能否他用

其他用途:信号灯、装饰灯

2

能否借用

增加功能:加大反光罩,增加灯泡亮度

3

能否改变

改一改:改灯罩、改小电珠和用彩色电珠等

4

能否扩大

延长使用寿命:使用节电、降压开关

5

能否缩小

缩小体积:1号电池→2号电池→5号电池→7号电池→8号电池→钮扣电池

6

能否替代

代用:用发光两极管代小电珠

7

能否调整

换型号:两节电池直排、横排、改变式样

8

能否颠倒

反过来想:不用干电池的手电筒,用磁电机发电

9

能否组合

与其他组合:带手电收音机、带手电的钟等


通过这样的9问,你是不是也有一种思路一下子被打开的感觉呢?


作者:精读 [Jingdu99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