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你就偏偏喜欢TA?

2015-08-30 精读 精读

【一】


这是为什么?


①为什么孙子一口咬定是奶奶把牛肉偷藏了起来?


近期,人民日报刊登了一条惊醒众人的新闻:


一个奶奶经常带着放学的孙子到学校旁边的一家牛肉面店吃面。每次吃面之前,奶奶总是将自己碗里的牛肉夹到孩子碗里,然后笑呵呵地看着囫囵吞枣地孙子大口大口地吃。


有一天,奶奶前往厨房端面的时候,干脆拿起筷子将自己碗里的所有牛肉都夹到另一个碗里,然后才端着两碗面到孙子面前。


奶奶微笑着让孙子吃,但孙子盯着奶奶的碗,皱了皱眉毛:“奶奶,你今天怎么没将牛肉给我?”


奶奶说,自己的牛肉已经在端来前全部夹给他了,但孙子不相信,大声喊道:“你骗人!你肯定将牛肉偷偷藏起来了!”一边叫嚷一边用筷子往奶奶碗里掏,竟然将全部面条都掏在了桌子上。


②为什么听完小女孩的话,观众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


在美国的一个脱口秀节目中,主持人问一位小女孩:“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小女孩高兴地回答:“我要当飞机驾驶员!”


“可爱的孩子!”主持人鼓励她,然后话锋一转,问了一个刁钻的问题:“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了太平洋上空,飞机上的所有发动机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


小女孩想了想说:“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打开我的降落伞跳出去。”


现场的观众不禁笑了起来,有的人笑小女孩的回答很幼稚,有的人笑这个小女孩有点“坏”。主持人注视着这个孩子,想看看她是不是个小坏蛋。不料,这个孩子竟然哭了起来,于是主持人问她:“你为什么要那样做?”


“因为,我要跳下去拿燃料。”小女孩一边哭一边说。刹那间,所有观众脸上的笑容立刻凝固了。


③为什么苏东坡觉得自己占了佛印和尚的便宜,可妹妹苏小妹却不认同?


宋代著名学者苏东坡和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一天,苏东坡去拜访佛印,与佛印相对而坐。苏东坡对佛印开玩笑说:“我看见你是一堆狗屎”,而佛印则微笑着说:“我看你是一尊金佛。”


苏东坡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很是得意。回家以后,苏东坡得意地向妹妹提起这件事,苏小妹却说:“哥哥你错了”。


请先思考,再看后面分析。








线





【二】


答案在这里


上述现象即为著名的“投射效应”,即:




该效应由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1894年提出。投射使人们倾向于按照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来知觉他人,而不是按照被观察者的真实情况进行知觉。人们在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有一种强烈的倾向,就是假定对方与自己有相同之处,通俗的说就是“以己推人”、“以己之心,度人之腹”。比如心地善良的人总也不相信有人会加害于他;而敏感多疑的人,则往往会认为别人不怀好意。


就如一位心理学大师所说:“人们常常错误地认为,自己的生活周围是透明的玻璃,我们能够看清楚外面的世界。其实,所有人的四周都是一面十分巨大的镜子,镜子反射着自己生命的内在历程、价值观和自我的需要,即我们看见的并非外面的世界,而只是自己。


产生投射效应的原因在于人的主观意识在作祟。一般而言投射效应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a、感情投射,即认为别人的好恶与自己相同,把他人的特性硬纳入自己既定的框框中,进而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加以理解。比如,自己喜欢某一事物,跟他人谈论的话题总是离不开这件事,不管别人是不是感兴趣、能不能听进去;若是得不到别人的共鸣,就认为是别人不给面子,或不理解自己。


b、认知缺乏客观性。比如,有的人对自己喜欢的人或事越来越喜欢,越看优点越多;对自己不喜欢的人或事越来越讨厌,越看缺点越多。因而表现出过分地美化自己喜欢的人或事,以及过分地丑化自己所厌恶的人或事。


当然,由于投射效应的存在,我们常常可以从一个人对别人的看法中推测这个人的真正意图或心理特征。


案例①,孙子之所以不肯相信奶奶的话,是因为他已经习惯了对事物的占有。当他自身不愿与他人分享时,也就断定他人也抱有和他一样的想法。也就是说,在他眼里,他认为周围的人和他一样,都喜欢占有事物。


案例②,对于独自跳伞的小女孩,观众们会认为,从飞机上跳伞下去恐怕很难再上来,而飞机也将很快坠毁。于是观众从自己的经验判断,小女孩会扔下整个飞机的乘客独自跳伞而去,一定是一个自私的人。然而,当他们听到小女孩并没有“跳下去就上不来”,她跳伞的目的是要拯救所有的人时,自我判断的巨大反差使观众感到无地自容,因为他们把一个天使般的小女孩投射成了一个“魔鬼”。


案例③,佛家说:“佛心自现”,也就是说,你看别人是什么,就表示你看自己是什么。因而,苏小妹认为出丑的正是哥哥苏东坡。




【三】


你要这样用


①当你进行人际交往时


我们知道,世界上从来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人与人之间多少都存在差异,不考虑个体差异,胡乱的投射一番,难免会出现错误。正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1964年,刚从海军学院毕业的吉米·卡特,遇到了海军上将里·科弗将军。当将军让他谈谈自己的事情时,卡特为博得将军的喜欢,自豪地提起自己在海军学院的成绩,他说自己在全校820名毕业生中,名列58名。


卡特以为将军知道他的成绩后一定会对他刮目相看,然而没想到的是,将军没有任何反应地问道:“你尽力了吗?为什么不是第一名?”这句话竟让卡特无言以对。


吉米·卡特不是别人,正是美国第39任总统。后来他曾提及,他与将军的这次对话给了他人生很大的启示。其实,在人际交往中,人们总是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他人身上,特别是当自己在某方面试图影响对方的时候,往往为了恭维或者接近对方,向对方施加某种拉近距离的方法,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因此,我们要时刻提防自我心中的投射现象,避免以己之心度人,学会辩证地对待他人,否则将会影响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


如果你的东西丢了,你是否会戴着有色眼镜怀疑身边的人?如果会,你知道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吗?你又该如何破解这种想法呢?请点击阅读微课【寻斧效应】东西不见了,是上星期跟我吵架的TA偷偷拿走了吗?


②当你从事商业活动时


有时,企业在市场拓展时会受这种效应影响而带来损失,因此在产品投入新市场之前,要做相关的本土文化等特征的调查,正确详细地了解和掌握消费者需求。


芭比娃娃在日本刚上市的时候,并没有得到广大消费者的好评。经过调查,商家发现了其中的原因。原来在日本,洋娃娃代表着小女孩长大后的自身形象,但由于芭比娃娃刚上市的时候,眼睛是蓝色的,胸部太大,腿也太长,不符合日本美少女的形象,因此,不受大众的喜爱。


后来商家经过调查和对方商谈,公司将芭比娃娃的蓝色眼睛,改成了符合日本人审美习惯的咖啡色,并修正了芭比娃娃的胸部和腿部。结果在两年内,芭比娃娃卖了约200万件。


芭比娃娃刚上市时,销量不好的主要原因,正是商家的错误“投射”。他们受到自身审美水平的限制,把欧式和美式的形象美错误地投射到日本受众的身上,这必然得不到日本受众的欢迎,更不能影响更多的日本人购买该产品;而修改后的娃娃销量大增,恰好是正确“投射”后彰显出的威力。由此可见,在推广商业活动时,要注意投射效应的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③当你教育小孩时


日常家庭教育中也常常存在“投射效应”现象。比如,家长以前没条件学琴,现在就送孩子去练琴;爸爸是医生,就希望孩子填报医学院读书......然而,一厢情愿的初衷只会拉大你与孩子间的距离,且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只有耐心地征求孩子的意见,尊重其意愿,才能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重视,培养其自主性。


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出生在一个民主家庭,他的妈妈总是非常尊重他的想法。小时候,妈妈喜欢为小富兰克林选择各种服装,但他却并不怎么喜欢。当他大胆说出自己的不满时,妈妈尊重了他的意见,最后一致同意只穿水手服。后来有一次,小富兰克林想剪掉自己的卷发,尽管妈妈非常喜欢儿子的卷发,但是她还是同意了他的请求。妈妈的这种教育方式,从某种程度上,也成就了日后的富兰克林。


这位伟大的妈妈的确值得我们尊敬,她没有强迫孩子听从自己的安排,而是非常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这不仅促进了富兰克林与妈妈之间的和谐关系,也使富兰克林成为一个非常有主见的孩子。



【四】


记住这些话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切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世界是一面镜子,每个人都能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像。


你还知道哪些投射效应相关的故事、案例或者应用情形?你还知道哪些投射效应相关的名人名言?欢迎大家评论。


作者:精读 [Jingdu99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