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抬头不见低头见,你对TA还爱不爱?

2015-10-05 精读 精读

【一】


令人痴迷的“都教授”,如今你还爱不爱?


小伙伴们还记得去年红遍整个中国的“都教授”吗?韩剧《来自星星的你》播出后,外星人碰到女神经的虐心之恋几近让全民中毒。


紧随其后,“都教授”金秀贤先后在中国拿到约35个代言,代言内容涵盖了饮料、巧克力、服装、鞋子、蛋糕、矿泉水、数码产品等各个品牌。当你拨弄遥控器,一轮又一轮地在电视上看到“都教授”;当你钻入地铁,灯箱广告、立柱、贩水机、玻璃防护门……广告牌上无一例外地印着“都教授”的笑脸;或是当你路过沿街的书报亭,“都教授”的写真集出了一本又一本,甚至他代言的护肤品大海报还不停地在你眼前闪闪发亮,此时你还是一如既往地喜爱着他,还是渐渐对他有了厌倦感呢?




事实上,不少网友表示,在“枪林弹雨”下,他们已经无法像从前一样喜爱“都教授”了。网友甚至还打趣地总结了“都教授”代言广告的三宗罪:笑容弧度的完全一致,发型的一成不变,手握道具的统一姿势。




【二】


为何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喜爱都教授了?


人们之所以会对国民男神逐渐失去关注度,主要源于一个非常普遍的心理学现象——“审美疲劳”:




从神经生理学的原理来看,当人们感觉某一物体时,大脑中的某一细胞簇就会立即兴奋起来,仿佛要出任这一物体的“代表”。但当某一物体的作用长期存在时,记录这物体的那条神经链就出现疲劳,这样,相应神经联系键的“疲劳” 就导致了人们对某一现象、物体、人和自己配偶情感态度的周期性厌腻。


作为一个人来说,心理上的好奇感是心理认知和感知的原动力,如果一件事务或者行为长期的出现在眼前,那么就可以说这个事务或者行为已经在心理上失去了好奇感,那么你的潜意识就会让你的头脑转而去发现可以重新唤起好奇感的事物或者行为这时,所谓的审美疲劳出现了。就像我们吃甘蔗的时候,开始嚼的时候水分很多、很甜,可越嚼味道越淡,嚼到没味的时候,我们自然就要将它“一吐为快”了。


在现代人“快餐式”的生活方式下,人们常常会有类似的体验:


好莱坞超级英雄大片的千篇一律让人“审美疲劳”;


书店里的不同书名却内容相似的书让人“审美疲劳”;


每天穿同样款式、同样颜色的衣服让人“审美疲劳”;


天天重复同样的生活让人“审美疲劳”


......





【三】


中国好声音,为何越战越激烈?


心理学告诉我们,什么东西都该有个“度”。换句话说,为了避免他人出现审美疲劳,我们要勇于创新。


经历三季,“中国好声音”节目已经为观众所熟悉。节目刚推出时,观众感觉饶有新意和刺激。但到了今天,曾经的“新意”早已成为过去。为了再度吸引关注度,节目组只有大胆地尝试创新。最新第四季《中国好声音》在延续前三季节目模式的基础上,就设置了更有看点、悬念更大的赛制。前不久,周董与那英战队的PK可谓精彩万分。




该赛制将两位导师的四强学员分成两组进行对决。对决的两个组的每个学员两两对决,最后由51位音乐媒体投票决定谁去谁留。可以说,节目改制后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导师很有可能无法保住学员杀入最后的决赛。为了避免这样的结果,导师就会更加用心地选择学员并悉心教导。那么对观众而言,节目对战的激烈程度自然愈演愈烈。


事实上,无论做人还是做事,只有依靠智慧不断创新,才不至于让你陷于别人所诟病的“审美疲劳”当中。



【四】


你的眼睛,是否蒙蔽了你的心?


从某个角度来说,如果你时常感到审美疲劳,那么你的生活一定索然无味。学会放宽自己的视野,努力让每天的生命与众不同,你也就渐渐远离了“审美疲劳”。


有一匹马和一头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每天晚上它们都要互相交流。马每天载着主人在外面跑,总能见到新鲜事情,它告诉驴:“我希望主人把我带到更远的地方去看看那里的世界!”驴在家里拉磨,每天总是埋怨:“今天主人又把我的眼睛蒙住了,我什么也看不见,真郁闷!”所以,更多的时候是马在讲他的见闻。


春天到了,主人带着马去南方游玩,马见到了青山绿水和繁华城市,它的眼界大开,想法也不一样了。几个月后,马载着主人回到家里,看见驴依然在那里拉磨。


马向驴谈起了自己的经历,驴听得目瞪口呆,它没有想到外面的世界这么精彩,惊叹道:“你有那么多的收获,我想都不敢想。”马说:“其实你也走了很多路,问题在于你是将眼睛蒙住,围着磨盘转,所以始终走不出狭隘的天地。自然也就难摆脱无聊的生活了。”


想要避免对生活的“审美疲劳”,你需要不断开阔自己的眼界,增加自己的见识,像马一样,经常到外面去看看。而如果你只是将自己局限于一个狭小的领域,就永远无法登高望远,最终只能埋没在日复一日的疲惫生活中。


一年复一年,你打算什么时候从重复中惊醒?你多久才可以等到一个“完美的时机”呢?请点击阅读微课为什么你总是过不上你想要的生活呢?



【五】


你选择执着于过去,还是存活在当下?


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自我实现者的一个特点是没有“审美疲劳”。究其原因,是由于自我实现者能够全神贯注于当下,不拿过去的事物和当前的事物做比较,于是每一时刻的体验都是全然的、新鲜的,审美疲劳也就无从产生。


从前有一天,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对御厨们送来奇珍异味毫无兴趣。此时,他就想起了以往在逃亡路上喝过的粥,那味道至今让他流连忘返。于是,刘邦命属下找来当时做粥的老妪,让她用同样的方法再做一碗同样的粥。


但是,当刘邦拿到这碗粥,只喝了一口就再也喝不下去了。他急忙问老妪为何会这样。

  

老妪淡然地说:“这两碗粥是一模一样的,都是用小麦的颗粒做的粥。只是境遇不同,以前大王你在逃亡路上,性命堪忧,加上饥肠辘辘,自然吃什么都会觉得好吃。而现在,你吃遍了天下珍馐再喝这碗粥自然就不再觉得好。”

  

由此可见,当我们有了比较心,那么一旦遭遇极好的事物并产生过极大的快乐,我们就会对其他事物失去兴趣。所以关键不是刘邦吃尽天下珍馐,而是因为他有比较心,总拿过去的事物和眼前的事物做比较,渴望能在眼前的事物上复制过去的快乐,这就阻碍了他与当下的事物建立好的联系。因而,活在当下,让每一天都真实地度过,你也就能逐渐摆脱“审美疲劳”的困境。

  

作者:精读(微信/QQ公众号:精读




在【精读知识库】里能搜出什么?

回复关键词:梦想、爱情、迷茫、随机……

试试看,一秒看结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