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怕什么来什么?只学2招,就能走出死循环

2015-10-29 精读 精读

每日微课,关键概念、效应、定律和法则

思维技能、学科通识,你的云知识库

↑↑↑ 点上面蓝字精读,免费订阅


【一】


他如何创造出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社区?


10月24日,Facebook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走进清华大学的经管课堂,与同学们分享了三个小故事:使命、用心、向前看。扎克伯格全程用中文演讲,现场惊喜连连!而其中关于用心的故事,也让小编备受启发。扎克伯格说:“如果你有了使命,你不需要有完整的计划,往前走吧!你只要更多用心。”




演讲中,他提到自己的经历,还在哈佛读书的时候,他就和朋友推出了Facebook的第一个版本,当时,他根本没想到自己会建立这个连接世界的产品。因为自己只是一个大学生,没有计划,没有资源,创造出一个拥有十几亿用户的互联网社区更是难上加难。对于这样的产品,应该是由微软或谷歌这样有几千工程师和上亿用户的大公司来完成开发。


可谁也没想到,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社区最后竟由他们创造出来。然而,扎克伯格所说的用心,并非随口说说那么简单,在产品开发的每一步,都有人泼冷水,说这个想法不会成功,或是在坚持的过程中遭遇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顶着重重的压力,他们不知道最终的结果会怎样,但却始终相信,社交媒体和连接世界在这个时代很重要,他们只想一心帮助人们,连接人们


秉承着这样的信念,扎克伯格等人最终打造出一个拥有15亿用户的Facebook。“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是他在演讲中对这个故事的结语。为什么他们能够排除外界干扰,一心执着于Facebook的开发?小编认为,还是因为用心,帮助他们克服了瓦伦达心态


了解了瓦伦达心态,你就知道,用心其实没那么容易。



【二】


什么是瓦伦达心态?


介绍这个定义前,先来做一个调查:



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钢索表演艺术家,以精彩而稳健的高超演技闻名,并且从未出过事故。但在一次重大表演中,却不幸失足身亡了。他的妻子事后回忆说 ,他在失事的前一天反复说:明天的表演太重要了,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只是想着走好钢丝这件事本身,不去管事件可能带来的一切。


但在那次重大演出上场前,瓦伦达知道全场都是美国的知名人物,这一次的成功不仅将奠定自己在演技界的地位,还会给演技团带来前所未有的支持和利益。因而他从前一天开始就一直在仔细琢磨,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都想了无数次。由于他太想成功,太患得患失,因此在表演的过程中就因为过于注重走钢索之外的事情而失败了。




心理学家把这种为达目的总是患得患失的心态命名为“瓦伦达心态”,也即瓦伦达效应


08年北京奥运会上,作为东道主的所有中国人都希望中国可以夺得首枚金牌。而这枚首金牌也将在女子10米气步枪中诞生,所以,作为2004年雅典奥运会10米气步枪冠军得主和世界纪录保持者的杜丽,可谓承载着十几亿中国人的愿望与梦想,心中的压力可想而知。


然而,经过预赛和决赛的十几轮较量,杜丽却在不堪重负的情况下发挥失常,不仅没能摘下奥运会首金,而且无缘奖牌。她流着泪对媒体坦诚道:“压力太大,比赛感觉有些紧张,而且对手的发挥确实不错。”


赛后,国家射击队的主教练王义夫说,杜丽的失常可以理解,首金的帽子太大了,谁戴上都会觉得晃荡。他相信杜丽有这个项目上的夺金实力,但作为心理因素至关重要的射击比赛而言,心中的压力会让比赛的变数加大,结果很难预料


不光是比赛,生活和工作中也不乏这样的案例。比如,高考前夕,你是否曾因为过于担忧自己在考场上会碰到很多不会的题目,从而陷入混沌状态,发挥失常,最后导致高考失利?再比如,今年8月份北京世界田径锦标赛上就出现了这么一幕:


在引人关注的男子200米决赛中,牙买加闪电博尔特夺冠后,正光脚披着国旗在跑道上兴致勃勃地庆祝,不料,跟在他后面拍摄的中国摄像师,却因为自己的平衡车不小心轧到旁边的滑轨而突然失控,最后连人带车把博尔特撞倒在地,好在两人并无大碍,博尔特也大度幽默地化解了尴尬。




事后,这名摄像师在一段采访中说道:当时跟在博尔特身后拍摄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小心,千万别把博尔特撞坏了!结果却因为没注意脚下的滑轨,而使平衡车的左轮压在了滑轨上,最后失去平衡撞到了博尔特。


你也常常因为太想成功而发挥失常吗?或许是陷入了瓦伦达心态的死循环。那么,为什么我们会产生瓦伦达心态?



【三】


瓦伦达心态产生的原因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人类大脑里产生的图像会如同真实的情况那样,发挥刺激神经系统的作用。比如当一个高尔夫球手击球前一再告诫自己“不要把球打进水里”时,他的大脑就会出现“球掉进水里”的情景,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球就真的打进了水里。


这项研究也从另一个方面证实了瓦伦达心态。它所带来的启示就是,过分地看重结果,往往就会忽视过程而导致不幸的局面。大考时总是考不出真实水平,拿不到理想分数的学生,也是因为把分数和名次看得太重,导致考试过程中满脑子都是“不能失败”的声音,从而无法专心做题,最后发挥失常。


此外,备受瓦伦达心态困扰的人,也暴露了其心理素质的缺陷。因为心理素质好的人,凡事都能放平心态,即便是乘坐飞船上太空,对他们来说也如行立坐卧般稀松平常。比如中国第一代宇航员杨利伟,曾经就因为心理素质极好而从容化解了“空难”:


1992年杨利伟还是飞行员的时候,一次,由他驾驶的飞机在飞行中出了故障,在空中5次熄火,可他却凭借丰富的飞行经验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硬是把飞机拉高500米,最后化险为夷。


就连2003年“神五”升空的时候,杨利伟的心跳也依然是每分钟76次,没有丝毫的紧张。而据相关资料介绍,国外航天员在火箭发射的瞬间心跳都达到了每分钟140次


可见,提升心理素质,也是克服瓦伦达心态的关键之一。



【四】


2招教你克服瓦伦达心态


生活中,很多人在面对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时,总是因为太在乎事情的结果和别人的闲言碎语而忽略了事情本身,最终难逃失败的局面。事实上,只要专注当下,不去想事情可能会给自己或他人带去怎样的影响,好的结果就孕育在你全神贯注的过程中。法拉第说过一句话:“拼命去换取成功,但不希望一定会成功,结果往往会成功,这就是成功的奥秘。”


扎克伯格等人刚刚开始开发Facebook的时候,就有人对他们说:“Facebook只是给学生用的,所以它永远不会是重要的”,可是他们并未受影响,继续用心开发,把Facebook开放,做到给所有人使用。后来,又有人说:“社交媒体永远不会赚钱”,但他们仍然专注于此,一心只想把平台做好,直到最后成立了移动为中心的公司,并建立了一个强大的业务。


克服瓦伦达心态,你需要把专注发挥到极致,下面就来看看具体的招数:


①做些放松训练


如果你常因外界压力的影响而导致精神极度紧绷,从而无法获得专注,可以试试下面的放松训练:


舒适地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然后向身体的各部位传递休息的信息。先从脚开始,让脚部肌肉绷紧,然后松驰,同时暗示它休息,随后命令脚脖子、小腿、膝盖、大腿,一直到躯干部休息,之后,再从脚到躯干,然后从左右手放松到躯干。最后,再从躯干开始到颈部、到头部、脸部全部放松。


这种放松训练的技术,需要反复练习才能较好地掌握,而一旦掌握了这种技术,你就能在短短的几分钟内,达到轻松、平静的状态。身心平静,自然就能心无杂念、专心致力于眼前的事了。


此外,冥想也是帮助放松的好方法。冥想时,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当你开始分散注意力的时候再次呼吸,就能达到放松的效果。有一项研究表明,只要花3小时进行冥想练习,就能有效提升注意力以及自制力。




②说出或写出你的担忧


记日记,或与朋友倾诉,也是缓解压力,排除杂念的一种方法,至少可以消除你的孤独和无助感。美国的医学专家曾经对一些患有风湿性关节炎和气喘的人进行分组,一组人用敷衍塞责的方式记录他们每天所做的事。另外一组则被要求每天认真写日记,包括他们的恐惧和疼痛。结果发现,后一组人很少因为自己的疾病而感到担忧和焦虑


有关提高专注力的更多内容,请点击阅读微课为什么每隔几分钟,你就要看看手机?你该怎样做,才能成为最好?


克服瓦伦达心态,你还有别的高招儿吗?欢迎评论


作者:精读(微信/QQ公众号:精读




如果您觉得阅读精读微课有收获,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