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把摄像机装在头上,生活了35年

2015-12-08 精读君 精读

每日微课,关键概念、效应、定律和法则

思维技能、学科通识,你的云知识库

↑↑↑ 点上面蓝字精读,免费订阅


【一】


今天,精读君要介绍这样一个人:


他从80 年代开始用一个头戴式摄像机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35年来,摄像机在他醒着的时候一直开着,记录下每天发生的事情。他的装置也在不断更新,见下图。




他就是——Steve Mann,目前是多伦多大学的教授。Mann是疯狂的、也是极具想象力的,他一生都在于可穿戴设备打交道,被称为“可穿戴设备之父”。


从上图展示的Mann 多年来的探索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设备经过多年的实验和反复改进,变得越来越轻巧。Steve Mann设计制造出的可穿戴智能眼镜,比Google早13年,而且还比Google Glass强大得多。




由于Mann 一直穿戴类似的智能眼镜设备,这个眼镜甚至被永久性地固定在他的头骨上,成为人体的一部分,除非使用特殊的工具,无法取下。因此,为避免引起误会和麻烦,他会随身携带医师等专业人士所出具的证明文件。


人们都说他是个“疯子”,但事实上,他的行为其实只是一种比较极端的“化自我”。



【二】


量化自我(Quantified Self,QS),也可称作“Self-tracking”(自我跟踪), "Auto-analytics"(自我分析)等。是指:




量化自我这个名词,最早是由连线杂志主编凯文•凯利沃尔夫在2007年提出。五年后,成千上万的自我量化运动的坚实拥护者开始在美国范围内组织聚会。


微软研究院的戈登•贝尔,就是模范的“量化自我”实践者。


从2000年开始的6年里,贝尔在一项大型实验中,记录下自己工作的方方面面。贝尔脖子上戴着一个特制的微型摄像机,它能注意到附近人的身体热量,并且每60秒拍摄他们一次


贝尔记录并储存自己在电脑上的每次敲打、每封邮件、每个访问过的网站、电脑上的每个窗口,以及它们打开的时间。他还记录了自己的许多对话,过去说过的话与别人产生分歧时,可以倒带查看。


到今天,全世界有150个量化自我团体,超过3万名成员


最外圈的参与者,有将血糖数据从血糖控制器传送到智能手表上的糖尿病人,或是通过测量来控制每天摄入的黄油量的人。


而其他的参与者,有人追踪自己喝咖啡的量、警觉程度、每天做多少个俯卧撑等,甚至还有人在追踪自己指甲的生长情况。可以说,任何可以追踪的事物,都有某个地方的人在进行追踪。



【三】


目前,“量化自我”的数据主要是个人的身体状态数据,常见的包括心跳、体温、血压、心理状态、每天吃的食物、睡眠品质和时间等。


大多数人还是每年去医院检查一次身体的某些健康指标。但是试想一下,假如你可以通过“量化自我”的方式,每天测量并记录自己的心率、血压、睡眠模式、心电图等,你就会得到每项指标的上万个数据点。


几年后,你就能精准地了解什么是自己的常态。这样,当你感到不舒服时,这个常态就会很有价值。而这个身体记录数据库,又可以用来打造个人治疗方案和个性化医疗。


例如,家里的一台智能的个性化医疗机,能够完全按照你当前的身体状况把药物进行混合。如果早上的治疗减缓了症状,系统还会调整晚上的剂量。


这几乎就等于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专属医生。


复旦大学刘振声指出:


量化自我的社会影响是多方面的。仅在医疗与健康领域,就可看到量化自我,作为一种自我认识的社会性运动,完全改变了个体医疗健康服务的模式。


当然,除了在监控身体数据方面的作用外,量化自我还有很多好处,例如:


①它能提供包括你遇见的人、和他人的对话、去过的地方、参与过的事件在内的互动记忆。你可以搜索、获取或是分享这些记忆;


②它能提供包括所有你生产的东西、写下的文字或说过的话在内的完整存档。深层次的分析能够帮助你提升效率和创造力;


③它能提供一种组织、构造以及解读你自身生活的方式等。



【四】


正如上文所述,量化自我能带来许多好的影响,尤其是医疗健康和健身领域。但量化自我还面临着众多现实问题。


如前文中的Steve Mann,他为了量化自我,将摄像机随身戴着脸上,这在大多数人眼里都是极其怪异的。不仅是他,就连谷歌眼镜也没有摆脱怪异之名。




拥有谷歌眼镜的人不喜欢自己戴眼镜的样子,也不喜欢和朋友在一起时用眼镜记录,甚至连解释自己为什么不记录都感到不适,于是他们很快就把眼镜丢在一旁。


除此之外,量化自我还存在诸如成本高、个人隐私的泄露、信息不对称等多方面的问题。那么,这是否意味着“量化自我”注定只能在小范围内流行呢?我们先来看下面这个例子。


20世纪90年代,当最早的一批人开始使用手提电话时,刺耳的电话铃声着实可怕。在火车上、浴室中或电影院里,手提电话发出高分的刺耳声响;通话时,人们扯着嗓子,说话声与铃声一样大。


如果让当时的人设想人人都拥有手机的未来生活,恐怕他们脑中只会浮现一个永不消停的喧闹世界。但是,如今所有人都拥有手机,但我们并不觉得怪异,也不会觉得世界过于喧闹。即使是去看电影时,即使周围人人都有手机,也不会听到铃声。


亦或者,就像如今的各种计步软件,这些软件帮我们计量每日所走的步数。但是你能想象自行计数1万步并在表格里记录吗?微信运动,除了帮你计算步数还有什么作用?请点击阅读微课你,每天,能走,10000步吗?


量化自我的提出者凯文•凯利也指出,我们会发展出类似的社会习俗以及技术解决方案,让人们接受量化自我。


举个例子,若有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解读衬衫上的相机里的照片,而使用者只要用简单的语言询问相机,它就能找到多年前你参加聚会时认识的某个人。这样的技术是否让你心动不已呢?


凯文•凯利指出,很多现在看来很奇特的要求在10年后,将会是很平常的机械命令,就像如今司空见惯的谷歌搜索在20年前看来也很神奇。



【五】


其实,“量化自我”早已开始进入我们的生活。根据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如今每十个人当中就有 7 个人按时记录自己的身体数据。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可供用户选择和使用的量化自我的硬件产品越来越多。在市场上,目前已经出现了许多的可穿戴式设备,如手表、手环、项链、体重秤等。与此同时,也涌现出了大量的、各式各样的量化自我的软件,如各类健身APP、打卡学习APP等。




此外,当今世界几十亿的人群,每天通过手机产生的地理位置、视频、照片、声音等信息,其实也都算是量化世界中的一部分。



你认为“量化自我”会发展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运动吗?你怎么看待“量化自我”的利与弊?如果可能,你希望进行何种方式的“量化自我”呢?欢迎评论。


作者:精读君(微信/QQ公众号:精读


转载授权及商务合作请联系jingdujun@qq.com。


如果您觉得阅读“精读微课”有收获,请支持我们,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行打赏,谢谢您的鼓励!



你写我送


读微课,写百字评论,就有机会免费获赠精读微信公众号免费派发的新书。第八期活动已结束,以下8位读友将各获赠一本大前研一所著的电子书籍《低智商社会》。近日精读君正在为获赠读友发送电子新书,请获赠读友及时在精读文章末尾评论处留言告您的微信号,届时即可登录微信读书APP查收书籍。


获赠读友微信号:


上善、若水 勿忘我 雷罗岚 ✨ 明明如月

黄立青 吴彦锋 matrix the crowd


第九期活动奖品,是10本《麦肯锡思维》。第八期活动的玩法与上期相同,满足以下两个条件者,将有机会获得小编送出的奖品(本期奖品为电子书籍,获赠读友届时可登陆微信读书APP查收书籍):


①从本篇起,您需连续对7篇微课发表您的观点、评论(21天养成一个习惯,我们从“7天”开始);


②您的每条评论均被小编选上,并发布。


为什么要写评论?点击查看你总要写点什么




作者洛威茨为麦肯锡全球资深合伙人,二十余年间从麦肯锡普通员工,成为麦肯锡不可或缺的核心人物。本书将详细讲解麦肯锡在长期为客户解决商业问题过程中,总结出的高效思考方法,如MECE分析法、30秒电梯法则等。麦肯锡人通过这些独特的思考方法,在复杂而重大的问题面前心怀信念、勇于挑战,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商业难题。读完这本书,你会深入了解麦肯锡人的思考方法,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使自己更高效地达到目标,更快速地走向成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