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敢下决心,每周读一本书吗?

2016-01-16 精读君 精读

【一】


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据说,曾经有一张须发皆白、戴着眼镜的老人的照片在网络上流传甚广:




文字说明:


“我得了黑色素瘤,三期,未来五年只有48%的机会活下来。但幸好我有速读技术文献的能力,所以我就跑到杜克大学图书馆,读了800篇关于黑色素瘤的论文,医生是没有时间读这些东西的。我在里面发现了一个非常鼓舞人心的研究成果,用氯喹,同时分离掉某种氨基酸,几乎能够完全消解小白鼠体内肿瘤。”


虽然我们无法得知老人是否病愈,但从他的表述中可以得到这样的答案:读书能救命!


培根在《论读书》中说: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习惯阅读的人,可以从食谱论及管理学,八卦周刊讲到社会趋势,甚至地上的一块砖,都能让他们对建筑知识侃侃而谈。这就是所谓的:读书足以傅彩,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


无论被置于何种孤单的境地,阅读的人都不会丧失最后一个交谈伙伴——自己。读着书中文字,自己与自己交谈,哪怕正在做的这件事,在别人看来是什么也没做成的事,也足以抵抗漫长的寂寞。这大抵就是培根“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的意思吧!


有人说,会阅读的人,就像懂美学的牛顿,懂人类学的梵谷,懂孙子兵法的甘地。血液里充满知识,仿佛站在巨人的肩牓上,不畏世事。正契合了培根那句“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培根还说过: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可以说,90%的问题都可以用阅读来协助解决。


当读的书多了,你还会发现看问题、看事情的另一个角度,获得不受他人思想控制的自由,也懂得了坚定又温柔地同这个世界和谐相处。




【二】


一起读一个月后,四成人放弃。


为了让读友养成阅读的习惯2015年12月10日,精读建立了第一个思享者微信群,并通过开展“送书做笔记”的“一起读”活动,为热爱阅读的读友们提供了一个阅读交流的平台,互相学习,一起成长。具体活动内容,请点击阅读我知道,你知道


活动的首要目标是帮助读友养成每周阅读一本书并做笔记的习惯,次要目标则是通过一起读,了解其他读友的视角,来反省自身阅读、思考的缺陷,并获得启发。


为了克服读友的惰性,精读君设立了严格的活动规则:每周读一本书并在精读读友会部落提交一篇阅读心得,阅读心得作为读友的阅读打卡记录,累计3次未打卡者,将被精读君请出群。下面就是最近几期“一起读”活动的阅读书目:



阅读只是一个获取知识的过程,要把读到的内容真正内化成为自己的东西,还需要通过整合和写作来实现。可以说,写作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人能力的高低。为什么这么说?请点击阅读微课你总要写点什么


所以,“一起读”活动除了领书阅读,还要求读友定期输出,通过在精读读友会部落发表阅读心得的方式将读到的知识内化为智慧。


到目前为止,坚持每周写心得的读友大约有左右,放弃的四成人中,大部分由精读君请出群,小部分则默默退出了群,虽然报名参加时大家总是热情满满。



【三】


为什么坚持这么难?


秋叶老师总结出了三个主要原因:


①缺乏真正想做的目标


我们能够坚持的前提是为自己找到一个坚持的理由,即目标。如果你缺乏目标,也就失去了坚持的理由。我们该如何正确为自己设立目标?请点击阅读微课不会设目标,你就已是那50%的loser


②未形成固定的时间节奏感


在有规律的生活里,人们容易有相对固定的受控时间去完成自己既定的目标。比如,学生时代,我们能够按时上课、按时自习。但工作后,生活多了许多可能性,人们慢慢失去了过去养成的节奏感,总是被不同的事物推动而去行动。最后,我们便在刷朋友圈微博的碎片化事务中渐渐失去专注力,从而无法做到坚持。


如何才能持续专注?请点击阅读微课为什么每隔几分钟,你就要看看手机?


性格中隐藏着好逸恶劳的成分


你或许听过一个实验:


研究人员找来一些四岁大的幼童,让他们待在一个房间里,并告诉他们:“我给你一颗棉花糖,然后给你15分钟。如果我回来的时候这颗棉花糖还在这儿,你会再得到一颗,这样你就会有两颗。”


研究人员离开房间后,实验人员开始计时观察。结果发现,只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忍住了不吃棉花糖。这些习惯推迟满足感的孩子,有着较强的自律能力,也被证明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加成功。


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而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相反,如果性格中隐藏着好逸恶劳的成分,就很难做到坚持。如何变得更自律?请点击阅读微课冲动与诱惑前,如何做一个自律的人?


那么问题来了,每周阅读一本书,怎样才更容易坚持下去呢?



【四】


一个加强版的阅读管理试验。


专注、自律乃坚持阅读的内因驱动力量,而改变内因往往在短时间内难以实现,因此,为了帮助读友克服惰性、增强行动力,精读君推出了一个“阅读保险”实验,旨在通过外因驱动来帮助读友养成定期打卡阅读的习惯。


实验阶段,精读君计划招募100名实验者,报名参加的读友须每人支付300元,并在一年内完成50本书的阅读量。半年内坚持读完25本书的读友,精读君将预先返还150元;一年内坚持读完50本书的读友,精读君将全额返还300元。


具体返还的金额将根据读友的阅读达标情况,按比例返还(假设完成阅读的书本数量为X,则返还的金额为X/50*300)。


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累计三周未打卡的读友,将被要求终止该项实验,同时精读君根据其参与实验以来所完成的书籍阅读数量,返还对应金额。


具体活动流程


①精读君新建一个微信群,邀请有意向参与活动的读友加群,读友预先支付300元;


②读友每周自选书籍阅读(精读君会推荐100本备选书单),并将读书笔记提交于精读读友会部落,作为每周阅读的打卡记录;


付费,只是一个外因推动力,更主要的目标还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读友养成“每周阅读一本好书,写一篇笔记”的良好习惯,请大家仔细阅读活动规则,慎重考虑是否参与。


报名方式


读友可通过在文末“写留言”,或加精读君微信2589830948的方式,留下微信号,并表明“申请加入阅读保险实验”。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从此前举办的“一起读”活动情况来看,一个月之后放弃的读友高达四成,因此,有意参加阅读保险实验的读友请慎重考虑。


你敢下决心参加这个挑战吗?如果想好了,精读君欢迎你的加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