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微信号 qdjiaoyuyuer 功能介绍 青岛新闻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这里有最全面的教育快讯,最有趣的亲子体验。敬请关注! 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在上幼儿园时,学拼音、学英语、学数学、学诗歌、学朗诵、学绘画、学舞蹈……三四岁就被迫放弃了玩具、游戏,拿起了艰深难懂的课本。 德国幼儿园学什么?对于一个德国孩子而言,他们要在幼儿园度过将近4000个小时。4000个小时中,孩子们参观警察局,学习如何报警,如何处理遇到坏人的情形,了解警察的职能;孩子们参观邮局,看一封信如何从家里到达邮局,又被投递出去的;参观市政府,认识市长。 他们去自由市场,拿着钱,学习买东西,区别自由市场跟商店的不同;他们去花圃,参观花圃的种植,学习分辨花草植物;他们去看马戏、儿童歌剧和魔术;他们参观图书馆,学会借书、还书;他们去坐有轨电车,学会记住回家的路线;他们每周都跟老师去超市买东西,学习付钱,选择货物。 樱桃收获的时节,孩子们跟老师去采摘樱桃;南瓜收获的时节,孩子们跟老师一起做南瓜汤;圣诞节,这是最激动的日子,他们焦急地等待圣诞老人的来临以及那份神秘礼物;圣马丁节,他们跟老师一起糊纸灯,游街来纪念这位骑士圣人…… 3年4000个小时过去了,德国的孩子学会了修理玩具、管理时间、约会、制订计划、搭配衣服、收纳东西、找警察...... 为什么8200万的德国人分享了世界上一半的诺贝尔奖?答案竟然是——不要过早过度开发儿童智力。 德国政府介入幼教,禁止对孩子过早开发智力,避免将孩子大脑变成硬盘,留给孩子更多的想象空间,孩子在小学前“唯一任务”就是快乐成长。 原以为在德国只有幼儿园的孩子不允许学习专业知识,后来才发现上小学的孩子也不能学习额外的课程,即使这个孩子的智商超过同龄人。 来自科隆的桑德拉写到: “今年我儿子7岁,我向学校老师提出,能否额外教他一些东西,因为他5-6岁的时候就自己在家学会了基本的阅读、书写和简单的数学计算。老师告诉我:您应该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保持同步。一个星期后我再次去见老师,出示了孩子高智商的证书,希望得到她的理解和支持,但老师用一种奇怪的眼光看着我。他解释说,孩子智力被过度开发并不是好事情,必须给孩子的大脑留下想象空间。” 尽管如此,我对德国禁止学前教育的做法还是不太理解。为此我请教了德国的教育人士,他们让我找《基本法》来看看。翻开联邦德国《基本法》,我大吃一惊。其中第七条第六款明确规定,禁止设立先修学校(Vorschule)。 教育专家告诉我,德国孩子在小学前“唯一的任务”就是快乐成长。孩子的天性是玩耍,要做符合孩子天性的事情。如果非要在上学前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话,那“教育”的重点只有三个方面: 2.孩子的动手能力。在幼儿园期间孩子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手工制作,让他们从小就主动做具体的事情。 3.保护孩子的情感胚胎,培养情商,培养领导力。 原以为只有德国才有如此奇怪,后来查了一下欧洲其他国家的情况才发现,他们对待小孩子的做法大同小异。与欧洲相反,中国的孩子在幼儿园已经把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基本学完了。看起来,欧洲的孩子在起跑线上已经输给了中国孩子,但欧洲人普遍认为,孩子有自身的成长规律,他们在相应的阶段要做相应的事情。表面上看中国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很扎实,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已遭破坏,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动接受知识而疏于主动思考的习惯。 德国幼儿教育强调什么? 一是事实与环境教育。这是一种唤起幼儿环境保护初步意识的教育。通过观察周围环境,访问不同的机构,增强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兴趣,直观体验自然过程。这是促进儿童成为环境保护主人的前提条件,比如让幼儿认识能量与水的意义,避免制造多余垃圾的意义,或让孩子们直接参与分拣垃圾等。 二是实际生活与家政教育。通过设计有意义的情境,给孩子以体会,形成集体生活中必备的技能。如穿衣,熟悉使用各种玩具,认识每年的重要事件,掌握家务劳动技能(整理房间、洗衣做饭等),熟悉交通规则,学习一些仪器使用(收录机、煎烤箱),对紧急情况作出反应。给孩子机会,进行模拟练习。 经过漫长的探索和改进,德国提出千万不要把幼儿园变成学校的理念。如何好好运用孩子们的4000个小时,是幼儿园面临的一个问题,孩子们要快乐地成长,要学会游戏,学会和小伙伴相处,要做的事情也很多,他们把教育融合在玩耍中。在德国,很少有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因为在幼儿园里,轻松自在又有很多小朋友,为什么不去呢? ▼ 【推荐阅读】 在中国,每天有2000万中学生在“假装”勤奋!句句惊心 成绩和座位到底有没有关系?听听老师怎么说 青岛再添44个名师工作室 看看有你老师没 失败家长的12个坏习惯!快来自查一下! 赞赏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