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立秋丨将一生献给祖国的核事业——南航核学科创始人陈达院士


“一叶枕蝉鸣,天地藏秋意”

今日2点22分41秒

我们迎来了立秋节气



落叶知秋
微风徐来
秋天是适合思念的季节
七年前的夏秋之交
一位慈祥的长者
带着师生无限的思念
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今天

让我们伴随秋风一起追思
著名核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陈达的学科故事


我校主题教育调研团在施大宁副校长的带领下,来到马兰烈士陵园,祭奠陈达院士逝世七周年,并为全体马兰英烈献花。




顶天立地,献身国防的使命担当


“我学的是核科学,就应该到搞核研究的地方去,边远不边远,无所谓。我完全是国家培养出来的,我不去最艰苦的地方,谁去?”从清华大学毕业后的陈达决心把所学的知识奉献给生他养他的祖国,也从此开启了“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漫漫人生征途。靠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计算功底,青春时期的陈达在环境恶劣的西北戈壁先后完成了原子弹和氢弹的(核爆诊断)分析工作。自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至今,我国进行45次核试验,陈达共参加41次,为我国核试验技术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在军队单位工作期间陈达向朱光亚汇报科研工作进展


2001年5月,陈达从西北核技术研究所调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工作,当时的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正处在发展初期,教职工仅有50多人,办公和实验场地分布在明故宫校区的各个角落,有在6号楼、8号楼的,有在小河边的复合材料教研室、焊接实验室的,还有在城墙边的无人机大厂房里的,学科建设和办学基础都相对薄弱。学院领导班子担心陈达会“嫌弃”,怀着忐忑的心情向陈达汇报家底后,他不但没有因简陋、落后的现状而有一丝抱怨,反而还不断地鼓励大家凝心聚力,集思广益,共同突破困局。



2001年12月21日,一纸通知书,一封庆贺信,一场祝贺会,让南航校园沸腾了,著名的核科学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陈达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这时,许多国内知名大学纷纷向陈达提出优厚的待遇条件,希望他能前去任教,面对着这些唾手可得的丰厚待遇,陈达表现出一贯的冷静,“我经常说做事先做人,你们引进了我,我是不会离开南航的,也不会离开材料学院!”在学院举行的庆祝会上,陈达非常激动地表示,自己一定要在核学科建设方面创出业绩,使南航的研究工作落到实处,为南航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贡献自己的力量。


陈达、学院领导与骨干教师座谈学科和专业建设


来到南航后,陈达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够推动学科更好更快地发展,首先就是需要发展的空间。200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学院得知江宁校区(现将军路校区)西南面还有一块地学校尚未规划,陈达立即和学院党政班子一起去现场进行了实地考察。在实地来回走了许多趟,经过仔细的丈量,并深入分析了与外部环境及南边住宅区的位置关系之后,陈达高兴地说:“如果学校同意的话,这块地用来建设材料学院大楼和辐照中心是完全合适的!”

在随后的半个月中,陈达院士带着老师们一起完成了材料学院大楼和200万居里Co60辐照中心的方案论证工作,建设方案得到了学校通过。学院师生得知学校同意建设材料学院大楼和辐照中心的喜讯后都非常激动,南航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李士嘉主任、李顺林主任、周建初教授等老一辈材料人的梦想终将要实现了!“在大家兴奋、激动的时刻,我们心里都非常清楚,如果不是陈院士,这个梦想的实现可能要延后很多年!”时任学院院长的陶杰说道。


陈达与核技术系教师讨论学科专业建设工作


2005年11月全院正式搬迁到新材料大楼,学院在设系建院二十周年庆典中,筹划了一个盛大的新楼启用仪式。正是由于新建了材料大楼,加之陈达院士和院党政班子积极呼吁,先后争取到校学科建设经费,购置了大量的材料分析、制备仪器和设备。不少退休老师如林祥丰教授、蔡承姀老师当看到新买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时都流下激动的眼泪!也正是由于新建了材料大楼,学院的人才引进工作也开展得卓有成效,先后引进了力虎林、徐重、沈鸿烈等特聘教授在内的50多位教授、副教授和博士,师资队伍数量翻了一番,并迅速成为材料学科发展的一支骨干力量,对学院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谋之深远,亲力亲为的专业建设


来到南航后,陈达就一直在思考发展方向,他认为,“现代医疗水平,不仅显现于传统人体医学的进步,更是医学物理、图像、信息等高端产品等理化知识学科交叉运用的集中反映。”经过多方调研和深思熟虑后,陈达确定了核科学与医学的交叉研究方向。2001年学校正式成立了核医学研究中心。2003年开始招收第一届应用物理学(医学物理方向)本科生;同年,也获批了核技术及应用二级硕士点,次年开始正式招收硕士研究生。

考虑到医学物理涉及到光、声、电、磁、热和核等多门学科,2004年,在陈达院士的倡导下,成立了医学物理系。虽然第一届本科生只有25名,但陈达院士为了这些学子的课程计划、实验安排、未来就业等事务四处奔波,联合国内同行专家先后向教育部以及时任卫生部部长吴仪国务委员上书关于医院设立医学物理师岗位、高校设立医学物理本科专业的建议。



陈达在工作上干劲十足、不知疲倦,让大家都敬佩不已。他一手抓学科发展,一手抓专业建设。2007年,上级部门要求南航、哈工程等部属高校积极为我国蓬勃发展的核能行业培养人才。陈达经过认真调研,审时度势,为核学科搭建平台、开辟新的教学领域,决定保留医学物理作为科研方向,并加强核专业人才培养;同年,核技术本科专业得到了主管部门的批准。南航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医学物理系”,这个工作意义深远。2007年5月核医学物理系更名为核科学与工程系;同年6月核技术及应用学科获批国防特色紧缺学科,核技术专业获批国防特色紧缺专业。

为了解国内核电行业对专业学生的需求,陈达亲自奔赴各地相关单位考察。陶杰还记得,一次陪陈达院士去秦山核电站参观访问交流过程中,当了解到国内第三代核电站的建设发展规划后,院士兴奋地说:“我们每年招两个班的核技术专业是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随后的发展事实也验证了陈达当年的判断。



陈达以其深厚的核物理功底和广阔的学术视野,促进了学院材料学科与核学科的交叉融合。2012年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在已获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基础上,自主设立了“核技术与材料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经过短暂几年的发展和融合,2014年“核能安全与材料工程”获江苏高校重点序列学科建设资助,这对于我校核科学与技术学科来说无疑是一个跨越式的发展,也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科交叉融合成果。

这一时期,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老师们积极推进与核电工程密切关联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承担了数个江苏省重大成果转化项目,在陈达院士的推动下,促成了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一科研团队与中兴能源装备有限公司的深入合作。正是基于与江苏省多家核电企业的合作成果,学院顺利获批了江苏省发改委的核能装备材料工程实验室。2016年,学院一项科研成果“核岛用高性能关键金属构件精密塑性成形技术及装备”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材料学科和核学科的交叉融合分不开的!




甘为人梯,薪火相传的育人情怀


为了促使团队可持续发展,陈达还不断为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引进工作奔走。只要他一得到优秀的候选人简历,就第一时间通知时任院长的陶杰,两人迅速见面、商议引进事宜。由于当时全国核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的学生数量十分有限,加之国内核电人才急需,这些单位所开出的条件十分丰厚,看好的人才一个个中途都被吸引过去了,使得陶杰颇感沮丧。但是,陈达从没有灰心,只是对人才引进工作更加重视了,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下亲力亲为,用他的人格魅力先后成功引进了十余位青年才俊,为我校核学科、核专业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陈院士非常重视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青年教师的发展,由于人才引进工作突出,一大批青年才俊纷纷加入学院,这就给职称评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学院基层评审中,陈达勇挑重担,连续多年担任院职称评审组组长,他审阅材料仔细认真,评审过程公平公正,不偏不倚,带领评审组成员在参评的候选人中遴选出合适的人选推荐到学科组。由于准备充分,工作做得仔细,推荐出去的人选最后通过评选的比例都很高。有一年学院有多位教师晋升了教授,评审会场上,陈达和陶杰高兴地将手紧紧地握在一起,这是一个难忘的时刻!


陈达院士为学生授课

陈达院士手写的备课笔记


陈达积极投身于研究生培养和青年人才培养。2003年起,学院先后开始招收涉核专业的本科生和硕士生,2005年,年近70岁的陈达院士亲自给研究生上专业课《应用中子物理学》,2007年又给本科生开设了专业课《核反应堆物理分析》。 “核反应堆物理师资稀缺,我要亲自来教。老师给学生上课是一件非常重要和严肃的事情。教书育人一定要兢兢业业,每堂课都要讲好,‘差不多,没啥大毛病’可不行。”习惯了带硕士生和博士生,给本科生上课好比手把手教。每次上课,陈达都是认真备课,几本厚厚的备课笔记本写得密密麻麻。在上课时,他总是着正装走上讲台,不坐板凳,不用PPT,在黑板上用粉笔一个一个公式进行推导。他自谦地说:“做科学研究我在行,教书育人是半路出家,讲课艺术我还要提高。”


陈达院士与学生们(二排正中)


陈达始终关注关心关爱着学生成长。2002年学院推荐了一名优秀学生跟他读研。陈达面试之后很满意,提了两个条件,一是要求硕博连读,将来博士毕业之后能留校补充核学科急需的师资;二是南航和南京地区高校都没有核方向培养研究生的课程条件,需要送出去学习课程。于是他就联系了他母校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让这名南航核方向的第一位研究生在清华工程物系完成了研究生阶段的所有课程学习。

十多年间,陈院士一共为南航培养了10余名博士生和20余名硕士生,有7名学生留校任教,为核学科的发展积累了良好的师资基础。




陈达院士的办公室布置很简单,惟有两幅照片,一幅书法横匾,还有一架手风琴,显示出了主人不同凡响的经历。一幅照片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景观照,还有一幅是中国首次氢弹爆炸景观照;横匾上书有“雅气和辉”四个大字和“气清更觉山川近,心远愈知宇宙宽”两行小字,这是他的同事送给他的。而谈起那架有些陈旧的手风琴,陈达笑着说:“我在戈壁滩30年搞核爆诊断实验,在艰难困苦的环境里,我们很乐观,有时还排练文艺节目,这手风琴一直跟随着我。来到南航后,还有学生表演邀请我用手风琴伴奏。”这些都是陈达院士非常珍视的物品。



大山含悲望鹤去,秋风鸣咽颂师恩。2016年7月22日,著名核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陈达同志与世长辞,享年80岁。2018年,学校特别邀请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为陈达院士塑像,他面朝南航热土,注视着一批又一批他深爱的南航学子建功立业。



一位远去的师者

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育人之心

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

也写在了南航的热土上

 

我们为拥有这样一位

科学大家、国防之子、厚德仁师

而感到无限骄傲和无上荣光


南航·立秋印迹

……



未觉三夏尽

时序已新秋

虽然仍暑气蒸腾 热浪不减

但秋的脚步已至门庭

一念秋风起

一念思念长

相信经历了暑季的蛰伏与孕育

我们终将在金秋迎来收获的美好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南航秋日美景

在缅怀追思中铭志前行!


摄影丨石景山




素材来源丨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特别鸣谢丨刘灿铭、陶杰

图片设计丨虞越

值班编辑丨朱璐、于凡

责任编辑丨王伟、陶琨、张瑞瑞、彭丽

审核丨王晖、成杰

求分享

求点赞

求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