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以南航丨全方位领跑,这支团队“南航制造”!
“创”以南航
开栏的话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推动建设我校“五十百千人才工程”,加速加力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学校自2021年起建设“百强创新团队”,旨在激发团队承担大项目、构筑大平台、产出大成果的发展潜力,自“百强创新团队”前两批次建设以来,已经涌现出一批代表性成果。今日,南航官微特别推出“‘创’以南航”专栏,展示“百强创新团队”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在高素质人才引育、高水平科学研究、高质量社会服务上做出的突破与创新。
生生不息的创造源于源源不断的创新,未来,专栏将持续深度报道南航在跨越发展中涌现出来的领跑型团队、原创性成果、拔尖型人才……引领更多师生在教学、科研、学习中走在时代前沿、奔赴世界领先,产出更多开创性成果。
在南航,有这样一支团队
初心不改深耕在“为国铸重器”的科研战线
用科研攻关的执着和爱岗敬业的坚守
传递了制造强国的事业理想
三十余载坚守在“为党育英才”的教育一线
用日益精进的教学和倾心倾力的教育
诠释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崇高
他们勇于攻坚,在难题前持续发力
他们敢于争先,在激流处奋勇向前
他们勤于耕耘,在成绩前笃行不怠
他们就是南航百强创新团队——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朱荻领衔的
南航“特种能场制造技术创新团队”
不跟风研究热点
国之所需就是心之所向
“每个人的科研生命是有限的,应当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科研实践中去”,这是团队负责人朱荻院士常对学生嘱咐的一句话,在团队中,几乎所有老师在确定研究方向时,都会经历慎重的考虑与反复的研讨,在科研这条道路上,团队从来不是一味追求发展的速度,而是追求发展的质量。
博士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的杨晓龙,2020年加入团队后,在选定研究方向迷茫时,团队负责人朱荻院士对他进行了悉心指导,“要结合南航特色,瞄准航空航天领域前沿技术,选好契入点,持续深入地开展研究工作”,朱院士的叮嘱他始终记在心里,开始规划自己的研究方向,围绕航空航天迫切需求,开展微纳功能结构设计与特种能场制造技术研究,在Nano Letters、ACS Nano等高水平刊物发表多篇文章,并在2023年破格晋升为教授。
“朱院士有着非常敏锐的洞察力,他指导的研究选题,随着时间的发展,研究的重要性和价值会越来越凸显”,团队的师生们都惊诧于朱院士的高瞻远瞩,但当梳理团队的科研“成绩单”后,可以发现,朱院士精准指导研究方向的背后,是致力于做“顶天立地”的研究,“顶天”就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探索科学前沿,提出新方法,“立地”就是最终制造出机床装备,解决关键零部件的实际制造问题。
针对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的发展需求,团队立足自主创新,围绕高效精密电解加工、高性能电铸、微纳制造等研究方向开展基础理论、创新方法、装备研制及工程应用研究,解决了多种复杂结构核心部件的制造难题。
团队成员参加国际电物理化学加工国际会议
团队始终聚焦有组织的科研,每个人科研的大方向一致、小切口不同,每个人都在朝着同一个方向发力,“互帮互助”已经成为了每个人的习惯,在解决棘手问题时,团队老师们经常会聚在一起讨论,很多创新点就是这么讨论出来的。
一次,团队中的刘嘉在深夜接到朱院士电话,电话那端的朱院士说:“我有个科研想法,和你讨论一下”,聊了十几分钟后,朱院士说“我要登机了”,这时,刘嘉才意识到,朱院士在出差途中都在思考科研的新思路新想法。如今,朱院士每天都还孜孜不倦地指导团队师生、开展项目研究,为了能够追上朱院士的步伐,团队师生只能加速奔跑,而在这个过程中,对于科研的兴趣和热爱也越来越浓。团队中的曲宁松教授坦言,刚工作时,觉得就是“做一份工”,但当看到问题被解决,看到团队的成果运用在国之重器上,成就感倍增,从那刻起,教育、科研工作就不只是“做一份工”,而是一份刻在内心深处的热爱。
因着这一份热爱,团队的老师们汇聚在一起,互相启发、携手前行,瞄准国际前沿发展,着力解决航空航天重大装备关键技术难题,前进的步伐从未停止。
敢走别人没走过的路
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
团队始终在打破思维的围墙,“好发论文、能出成果”从来不是团队科研的导向,“真正去解决一些世界性难题”是团队的共识,而这必须以创新来牵引,这也意味着,团队的老师们需要投注更多的时间、精力才能看见成果。
“读博时,当看到身边的同学论文成果显著,对比下来是有点着急的,感觉自己有点沉不下心来”,王登勇说道,但当他积极调整好心态,正视差距,刻苦钻研时,发现成果与创意不再是需要刻意去追求的目标,而是水到渠成的结果。“坐得住冷板凳”是团队每个人都修炼成功的“技能”。
电化学制造领域发表的CIRP论文
部分授权专利
创新绝非一蹴而就,而是来自于实践和踏实的积累。朱栋到现在仍记得,工作之初,有一次,朱院士和他在做实验时遇到问题,朱院士和他一起讨论实验过程、分析失败原因,一直到深夜,这件事让他印象深刻,这也是朱院士以身示范的一课,教会他“不能当了老师就坐办公室,创新的灵感很多来源于实验室一线”。工作后,无论多忙,朱栋都要抽出时间,指导学生做实验。
团队的研究都具有创新性,没有现成的方法或手段可以借鉴,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只有深入一线,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一起研讨分析,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服务需求。“面向航空航天装备的制造瓶颈,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是团队最朴实的愿望和目标。
近年来,团队以自主创新为牵引,针对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的发展需求,长期致力于特种加工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揭示了多场耦合下电解加工成型规律,建立了脉动态加工技术体系,发明了多通道加工技术、摩擦辅助精密电铸技术、旋印电解加工技术、微尺度切割技术等原创成果,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电化学制造装备,研究成果显著提升了航空航天装备的制造水平,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 项、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奖 1 项及其他省部级奖 5 项。
科研不是一成不变的定律,而是始终要根据形势不断精进的,在团队中,持续关注研究领域的世界科技前沿,是一门必修课,在国家和学校的支持下,团队投入了大量的经费,为师生们的科研提供了先进的设备,瞄准的是在世界科技前沿领跑,“每个阶段都有该去攻克的难题”,团队的前辈们会对年轻人的科研提供动态的指导,永远不禁锢在现有的研究中,永远不止步于现有的科研成就中,也是团队不停奔跑、不断创造,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成果竞相涌现的重要“秘籍”。
厚植优秀的土壤
才能“长”出更多优秀人才
对团队来说,优秀是一个传统。团队在不断壮大,当问到“进入团队的门槛有哪些”时,团队中的老师们都表示,团队在吸纳人才时,没有“一把尺子”来衡量,但是很关注加入的老师是否有一颗质朴的心,对于育人、教学、科研等工作是否有一种纯粹的热爱。
对团队来说,优秀也是一种惯性。“团队奋进的步子会推着人往前走,推一把不够,那就多推几把”,从建立初就在团队中的曲宁松老师笑称,一个项目可能会有几十轮反复的沟通、修改,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在“反复”的过程中,不仅磨炼出了踏实科研的性子,还锻炼出了攻坚克难的技能。
团队厚植的优秀土壤里,培育出了众多优秀的人才,团队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国家高层次特殊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名,国家级青年人才4名,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2名,获得了江苏省青年科技奖、江苏省十大青年科技之星、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青年科技成就奖、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奖、强国科学家提名等荣誉。
“传帮带”是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我们坚持的一些好习惯,都是从前辈们身上学到的”,徐正扬说道,在团队发展过程中,每个人都为他人的进步助力、鼓掌,亮眼的成绩单是大家一起创造的。
经历了“面目全非”的改造
才会“容光焕发”
在特种能场制造技术创新团队,“立德树人”是共识、目标,也是他们孜孜不倦地努力与实践。团队老师一直接力承担着《特种加工》《微机械系统》等机械工程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团队在教学中充分探索师生充分互动的混合教学模式,多名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估中获得优秀。课堂教学是教书育人的第一现场,团队深耕教学工作,近年来主持教育教学改革课题6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朱荻院士领衔的“航空航天先进制造教师团队”入选成为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长期致力于先进制造技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始终服务制造强国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是我国航空航天先进制造领域的引领者、开拓者。
自2021年,团队邀请了中国商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空工业成飞等航空航天领域核心单位总师、技术负责人共同开设了“强国逐梦、大师引航”课程——《航空航天制造》,目前这门课程已持续开展了3年,在学生中广受欢迎。
除了站稳三尺讲台,育人的功夫还体现在日常的一点一滴中。无论多忙,朱院士都会对学生选题、研究方案、申请书撰写等环节都给予悉心的指导,亲自修改和把关,他常说,“发表的文章是每个人的学术名片,要经得起反复推敲。”团队师生养成了严谨务实的作风,每位老师都给予自己的学生悉心全面的指导,真正成为了学生们心中的良师益友。团队的学生常常感叹“经历了‘面目全非’改造后的论文,才会‘容光焕发’”。
朱荻院士指导朱栋博士获2012年第二届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奖银奖,时任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为其颁奖
无数次细心、用心的汇聚,就会看见教育的实效,团队培养的学生中获得全国优博1名,全国优博提名1名,上银优博银奖3名、佳作奖1名,航空学会优博1名,江苏省优博5名以及工信创新奖特等奖、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全国挑战杯一等奖等各类表彰奖励。团队每年为国防单位和教育战线输送十余名高水平青年人才,学生们选择扎根岗位,接续奋斗在祖国的教育、国防事业一线,其中大部分已经成长为中国航发商发、航天科技一院等单位的中坚力量。
在未来的日子里
团队将继续向着国之所需前行
向着创新、前沿努力
不断创造更多研究成果和优秀人才
素材来源丨机电学院、人事处/高级人才办公室、党委宣传部
文字丨彭丽、孙经纬、杨智杰
值班编辑丨唐楚涵
责任编辑丨王伟、彭丽
校对丨张一坤
出品丨晓南晓航工作室
审核丨王晖、成杰
求分享
求点赞
求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