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浙江日报头版连续聚焦浙大科研

随时更新的 浙大发布 2021-04-21

近日,浙大多项科技成果受到媒体关注,智能化纺织品,靠雨水冲刷就能发电;利用数字化技术,3D打印复制云冈石窟……同时,位于杭州市萧山区的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开工开园的准备工作目前正在紧张有序推进,浙大微纳电子学院已整体迁入中心。本月三登《浙江日报》头版,汇聚目光具体都有哪些新进展,媒体“传送门”来啦!

浙大专家研制智能化农用纺织品

神奇的大棚,给点雨水就发电


《浙江日报》6月4日 头版版面截图

梅雨时节的绵绵雨水,可能成为智慧农业源源不绝的电能来源——记者3日从浙江大学获悉,该校科研人员研发出一种智能化纺织品,可让农业大棚变成雨中的发电机。

  南方地区多雨,农业生产中广泛利用大棚。因田间地头往往难以铺设管线,电池的续航能力有限且存在污染环境的风险,大量靠雨水发电的农业大棚有望有效解决智慧农业设备供电难题。

  浙大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研究员平建峰介绍,这种新型“大棚布”是用依附着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纱线织成的,利用雨水冲刷时的电子转移与流动产生电流,从而不断输出电能

  摩擦纳米发电机是一项利用无处不在的摩擦现象产生能源的前沿技术。在编织雨中发电的大棚布时,科研人员在纱线表面覆盖了两层特殊材料——导电的碳化钛纳米材料和不导电的高分子聚合物,两种材料的共同作用实现了雨水能量的收集。平建峰说,这两种材料在新增发电功能的同时,保持原有的保温、遮阳等功能,且易于规模化制备。

  实验数据显示,在9.5牛顿的连续力作用下,3厘米长的这种特制纱线就能产生7.7伏的电压。

  科研人员表示,未来通过连接储能设备,这类智能化改造的农用纺织品可以为物联网感知器件持续输送电能,让农业信息“无源感知”成为现实。


浙大专家运用数字化技术保护文化遗产

云冈石窟“飞来”江南


《浙江日报》6月12日 头版版面截图

跨越1500余公里,山西大同云冈石窟“走进”浙江大学——浙大与云冈石窟研究院合作的全球首例可移动3D打印复制洞窟,日前在浙大艺术与考古博物馆落成记者11日走进浙大艺博馆三号展厅,即置身于等比例高保真复原的云冈石窟第12窟复制窟中——复制窟由110块3D打印的“积木块”分6层组装而成。第12窟开凿于5世纪,前殿后室,进深14米、宽11米、高9米,四壁布满层层叠叠的飞天伎乐,共雕刻14种50多件乐器,是当时中西各民族乐舞艺术大融合的真实写照。有关专家表示,云冈第12窟的高保真复原标志着我国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及传承利用中实现了多方面的技术突破,开创了中国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及传承利用新的里程碑。云冈第12窟的惊艳再造,有赖于现代数字技术和文物考古的充分融合。2016年起,浙大和云冈石窟研究院对第12窟进行三维激光扫描,并拍摄了5.5万余张照片。团队采用由浙大自主开发的构建文物三维模型解决方案,结合摄影测量计算和人工交互三维处理,建立了第12窟的高保真彩色三维模型,留下了文物高精度三维数字化档案。“这是让云冈石窟‘活起来’‘走出去’的基础。”浙大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李志荣说。眼看、手摸复制窟的廊柱壁面,其色彩和质感都极富原真的历史感,参观者仿佛走进了久经沧桑的石窟。云冈石窟研究院数字化室主任宁波介绍,该院美术工作团队耗时8个月,依照古法用矿物颜料为表面积900多平方米的复制窟上色。专家们根据文物的材料、质感、颜色,确定了上色方案。经过“赋色”,数字模型才能实现“原真”。组装复制窟的“积木块”总重约2吨,8辆标准集装箱车就可装下,拉运自如,仅用一周即可组装完成布展。云冈石窟“行走世界”成为可能。

浙大杭州科创中心打造浙江创新发展新引擎

“微纳世界”动能澎湃


《浙江日报》6月17日 头版版面截图

 一个崭新的高能级创新引擎正在钱塘江南岸崛起——位于杭州市萧山区的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下称“浙大杭州科创中心”),开工开园的准备工作目前正在紧张有序推进。浙大杭州科创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心启动区块先期重点谋划建设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生物与分子智造两大平台,并已遴选出若干有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项目;浙大微纳电子学院已整体迁入中心。

  浙大杭州科创中心是浙大和杭州市全面深化市校战略合作共建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聚焦物质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的汇聚融通,将有力支撑我省打造“互联网+”、生命健康和新材料科创高地。杭州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建设浙大杭州科创中心是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创新强省主战场和杭州“数字经济第一城”建设的重大突破。

  微米,是一米的百万分之一;纳米,则是一米的十亿分之一。“聚焦‘微纳尺度’,是浙大杭州科创中心的‘硬核’。”浙大杭州科创中心相关负责人说,无论是研制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层硬件,还是合成新型生物原料,或是开发新材料,要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都需要深入探究极端尺度下的微观世界。

  围绕“微纳尺度”这一鲜明特色,浙大杭州科创中心致力于在交叉领域前沿研究、发展颠覆性技术、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上实现重大突破。

  中科院院士、浙大杭州科创中心首席科学家杨德仁牵头打造浙大杭州科创中心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平台。据了解,这种新一代半导体材料相比现有的硅材料展现出更多优异的特性。“这个平台‘一条龙’打通宽禁带半导体创新相关的材料、器件、封装等多环节。既探索新发现,也开发新技术,我们的工作将同时处在科技和产业的前沿。”杨德仁说。

  浙大杭州科创中心另一个谋划建设的平台——生物与分子智造平台将建设高通量自动化科学装置,推动数据驱动的物质智造研究新范式。“生物医药、高附加值复杂分子、人造食品……这些高端产品都可利用自动化科学装置和机器学习在高维度复杂系统中快速寻找最优解。”平台首席科学家、浙大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杨立荣说,“我们将由此实现生物基化学品、能源、材料、药物等的可持续绿色生物制造和精准设计、合成,还有望带来癌症、免疫性疾病和突发性重大疾病的治疗突破。”

  浙大微纳电子学院在该校微电子学院基础上升级建设而成,重点培养集成电路产业的创新型、工程型、复合型、领军型人才。整体迁入浙大杭州科创中心后,将融合前端人才培养和后端产业化实验,让实验室与产业在同一个园区无缝对接。

  “浙大杭州科创中心既是一个新型大学校区,又是开放科技园区,同时还是科技创新的‘特区’。” 浙大杭州科创中心相关负责人说,“我们要发挥新型研发机构的优势,吸引一批科学家,聚焦一批创业家,撬动一批投资家,打造高层次人才的‘蓄水池’和‘立交桥’,建设创新人才集聚的最优生态社区。”

  杭州市相关负责人表示,杭州将把支持服务浙大杭州科创中心建设作为推进市校战略合作的有力抓手,在配套建设、人才服务、成果转化等各个方面提供最优服务、落实最强保障,合力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高端科创平台。




内容来源:浙江日报

制图:尺泽

本文编辑:盛豪 尺泽

责任编辑:杨金 | 周伊晨

热门内容

👇👇👇

浙大学者研发超薄功能器件大面积、可编程转印技术
讲座一览|生态文明和生态产品价值、数字经济内涵、数字劳工……
浙江大学举行2020届毕业生党员教育大会
“浙江大学服务杭州市企业行动”暨市校战略合作“专家进高企”活动启动仪式举行
省卫健委省疾控中心来校调研
人民日报聚焦浙大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及传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