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了!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浙大入选6个
近日,教育部发布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名单。其中,浙江大学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汉语言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等6个基地全部入选。
求
是
科
学
班
浙江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是由各基础学科院系依托竺可桢学院开设的“求是科学班”教学改革项目。
竺可桢学院是浙江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试验田,也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
作为国家双一流高校中率先以建设“荣誉学院“的实践来回应“钱学森之问”的典型代表,竺可桢学院求是科学班始于2009年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以“培养未来的顶尖科学家、世界一流的学科引领者”为目标,选拔对基础学科有浓厚学习兴趣、具有较强培养潜力并有志于深入探究的优秀学生进行特别培养。
历经十年探索实践,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求是科学班的专业范围在原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的基础上增加了汉语言文学、心理学、地质学和基础医学等。
作为改革创新的实践平台,形成了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的教育特色,构建了多层次、个性化、高质量的拔尖人才培养教育教学体系,厚植了未来科学领军人才的成长沃土,引领了拔尖人才培养的模式和路径创新。
0
1
以交叉复合为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竺院作为浙江大学深化开展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平台,汇集了各个不同专业方向的拔尖学生,凭借着在拔尖学生的培养方面的丰富经验,同时获益于竺院相对独立的组织构架,以及特色鲜明的文化氛围,构建了一套高效稳定的运行模式,通过与各个专业院系密切运作,采用矩阵式管理,双院并行,协同育人,充分发挥、发展、成长自我。
0
2
以多维滚动为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方式
在选拔优秀学生方面,竺院立足天赋特长,推行多维滚动遴选制度。浙江大学“拔尖计划”的优秀学生选拔机会按时间轴先后共有三次:高考前的冬令营选拔,关注天赋特长提前锁定优质生源;高考后的竺考新生选拔,多维度全面考察学生;入学一年后的二次选拔,分流滚动机制确保生源长效优质。
0
3
以全面指导为特色的拔尖人才培养导师制度
浙江大学拔尖计划就是要培养拥有独特人格魅力和深远影响力的真正的“学术大师”,因此竺院在培养的全过程环节都高度重视并配置不同功能的“导师”,实现拔尖学生培养的全员全程导师制。各求是科学班纷纷通过各项举措吸引和支持高层次教师参与求是科学班的教学管理及相应课程改革工作。
拔
尖
计
划
竺可桢学院通过这种“教学理念+政策制度+管理模式+培养环节”的全方位改革探索,找到了一种适合浙江大学“拔尖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全人教育理念和协同育人观念深入人心。
据统计,求是科学班已毕业学生总深造比例为91.6%,境外深造率为60.3%,境外深造中进入世界TOP20高校的比例为50.5%。“求是”校训在课程建设、课题研究、学科竞赛和学术交流等各个培养环节中得以彰显,示范效应和溢出效应明显。
“拔尖计划”走过的这十年,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创新,离不开授课老师的辛勤耕耘,也离不开管理团队的付出。为表彰十年来“拔尖计划”组织实施过程中做出贡献的专家、管理人员和教师,持续提升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于2019年开展“拔尖计划实施十年荣誉奖项评审工作,我校共获突出贡献奖一项、优秀管理奖一项、优秀导师奖五项、典型案例奖一项。
在这方人才生长的沃土当中,竺院的培养模式助力了一大批优秀的学子。
■2010级求是数学班
王六权:“祖国,我回来了!”
从混合班选拔至2010级求是科学班(数学)的王六权是浙江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首个博士毕业生,目前在武汉大学任特聘副研究员,已正式发表14篇SCI论文,还有2篇论文被国际顶级杂志Advance Math录用。
本科阶段得益于竺可桢学院和求是数学班丰富的国际化培养资源,他参加了各种交流项目,曾得到美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George Andrews教授的亲自指导,经过不懈努力与教授合作的论文获宾州州立大学最佳研究奖,并早早确定了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2014年9月-2017年7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以优异成果提前2年毕业,在南洋理工大学做了半年博士后研究后毅然选择回国,现在武汉大学任特聘副研究员。
■2011级求是物理班
宋超 :留下来,冲击世界前沿
“我的导师对我说,‘你留下来,我们在这里可以做出世界一流的成果’。确实,现在我们做到了。”大四时,宋超放弃保研准备出国,但当时他正做毕业设计实验,希望利用几何量子相位开发一种新型多量子比特逻辑门。这让他又放弃了出国,留校做了一年科研助理。
2016年,宋超通过考研再次进入浙大攻读博士学位。以第一作者在Science,ScienceAdvances,NatureCommunications,PhysicalReview Letters等著名期刊上发表多篇高质量论文,并2次荣获浙江大学竺可桢奖学金。目前博士毕业,以特聘研究员身份留在校从事量子计算方面的科研工作。
再
次
起
航
作为“拔尖计划1.0”的延伸,浙江大学在教育部确定的17个基础学科范围内,申报的6个学科作为基地全部入选。与“拔尖计划1.0”相比,保留之前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共5个基础学科“求是科学班”,并对其进行优化升级。新增拔尖2.0班的相关专业按类设置,包括:地科、海洋、基础医学、心理学、经济学、基础人文六个大类(学院),基本涵盖拔尖计划2.0的所有基础学科。
浙江大学将继续依托竺可桢学院荣誉教育平台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方案,具体包括:提升目标定位,对标教育部文件的目标要求,制定浙大拔尖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拔尖标准,实施动态分流机制;构建课程标准,完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凝练教学成果;全程国际化,高端引领,学研融合、全员覆盖国际化培养体系;深化全程导师制,根据学科特点选择不同形式的导师制,依托学校、院系、院友等资源,邀请全球大师、顶尖高校教授、杰出院友加入导师工作,建设高层次国际导师库;实施学园2.0计划,建设新型学习生活共同体。
附录
2019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名单(因长图剪切不全,原名单请见评论链接)
一个小彩蛋
纳新啦
浙江大学新闻平台,第一时间发布浙江大学最权威、最新鲜的新闻消息,浙江大学官网求是新闻资讯移动窗口,权威平台等待你的加入!
热门内容
👇👇👇
新华社聚焦 | 中国留学生的特殊开学季:无法赴美?国内交换!
浙大物理学专业连获三项国家级“认证”浙江大学举行“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专家评议会浙江大学微纳电子学院搬迁入驻仪式暨20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举行新生指北丨给萌新的生活秘籍浙江大学与绍兴市上虞区达成战略合作校党委书记任少波看望教学一线教师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