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文俊:为中国数学争口气 | 鉴史知来专栏

献礼建党100周年 浙大发布 2022-06-10

献礼建党100周年系列

鉴史知来专栏





开栏寄语

在百年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建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本期,浙大发布“鉴史知来”专栏--“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浙大人”系列,将和你共同走进吴文俊的科研报国之旅,感悟他的锐意创新。


初心人物


“怎样进行工作,才能对得起古代的前辈,建立起我们新时代的新数学,并在不远的将来,使东方的数学超过西方的数学,不断地出题目给西方做,我想,这是值得我们大家思考和需要努力的方面。”

这是光明日报上刊登的一篇文章《东方数学的使命》,文章虽不长却将东西方数学之异同、古今数学之比较讲得通俗易懂,让人豁然开朗,使命感油然而生,确实,建立东方数学的新天地需要你我共同的努力。

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浙江大学校友吴文俊

纵观吴文俊的近百岁人生,就是为中国数学争口气的一生,他把个人的发展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数学领域锐意创新,堪称科研报国的典范。


★ 被动学数学的数学家 ★

吴文俊是中国数学界的泰山北斗、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得主,开创了近代数学史上第一个由中国人原创的研究领域……

然而这样一位蜚声中外的数学大师,小时候最喜欢的却不是数学,而是物理。

1919年吴文俊出生于上海。虽然小时候他的数学成绩一直很好,但他对数学并无偏爱,最有兴趣的是物理,他坦言,“我学数学是被动的”。原来,高中时,一次物理考试题很难,吴文俊却成绩出色。毕业时校方讨论保送,物理老师以其独特的目光推荐他学数学,因为物理考得好的原因在于数学,而攻读数学才能使他的才能得到更好更多的发挥。就这样,吴文俊被保送到了交通大学数学系。

毕业后,因为战乱等原因,吴文俊辗转于多地教学,其中就有浙江大学渊源之一的之江大学,这也是吴文俊第一次在大学任职。

遇到数学大师陈省身,是吴文俊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正是在陈省身的指引下,吴文俊开始了拓扑学研究,并到数学水平全世界一流的法国留学。很快这个年轻人开始崭露头角。他引进的示性类和示嵌类被称为“吴示性类”和“吴示嵌类”,他导出的示性类之间的关系式被称为“吴公式”,是上世纪50年代前后拓扑学的重大突破之一,成为影响深远的经典性成果。

1956年,37岁的吴文俊因其在拓扑学上的杰出成就,与著名科学家华罗庚、钱学森一起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二年,他便当选当时最年轻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立志要让中国数学复兴★

上世纪70年代,已经功成名就的吴文俊突然转向,选择从零开始攀越学术生涯的第二座高峰——数学机械化。

当时,在计算机工厂劳动的吴文俊切身感受到了计算机的巨大威力,敏锐地觉察到计算机作为新的工具必将大范围地介入到数学研究中来。已年近六十的吴文俊决定从头学习计算机语言。他亲自在袖珍计算器和台式计算机上编制计算程序,尝尽了在微机上操作的甘苦。在利用HP—1000计算机进行研究的那段时间内,吴文俊的工作日程每天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一大早他就到机房外等候开门,进入机房之后便八九个小时不间断工作;下午5点钟左右,他步行回家吃饭,并利用这个时间抓紧整理分析计算结果;到傍晚7点钟左右,他又到机房工作。有时候他甚至午夜之后才回家休息,清晨又回到机房。

数学机械化是个全新的概念,不少人提出了质疑甚至反对。吴文俊自己想得很清楚:“那个时候我已经研究了一段时间的中国古代数学,得到一种启示:不必照西方的道路走,而是走另外一条道路。”

后来,吴文俊提出用计算机证明几何定理的方式,实现了将繁琐的数学运算证明交由计算机完成的目标。这是近代数学史上第一个由中国人原创的研究领域,被命名为“吴方法”,之后被应用于多个高技术领域,解决了曲面拼接、计算机视觉等核心问题,对人工智能科学研究与发展影响深远,并使得中国在自动推理和数学机械化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2002年吴文俊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中国数学史国际研讨会上作报告,用英语介绍中国数学史并回答听众提问

“吴方法”是创新,也是传承——吴文俊正是在汲取中国古代数学精髓的基础上开创了这一领域。吴文俊认为,中国古代数学不同于西方传统公理化数学,它是构造性的、算法性的,因而是最符合数学机械化的。他用算法的观点对中国古算作了正本清源的分析,不仅开辟了中国数学史研究的新思路与新方法,也与机械化数学的开创密切相关。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理事长张平文院士说:“吴先生用科学的方法和创造性的见解,指出中国数学的发展途径和独特的思想体系,从根本上肯定了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

★终身治学影响后人★

2017年5月,吴文俊逝世。两年后的2019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吴文俊被授予了“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

留学时谢绝法国师友的挽留毅然回国、60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逝世前两个月还给人写信说自己要“鞠躬尽瘁,死而‘不已’”……胸怀一颗“赤子之心”,吴文俊不在意外界的纷扰,专注于自己的研究领域。

“不管谁提出来好的问题,我们都应想办法对其有所贡献,但是不能止步于此。我们应该出题目给人家做,这个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吴文俊之所以能在数学研究中取得一系列杰出成就,正是因为他始终保持着这样的创新激情。他曾经这样写道: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

吴文俊在办公室中阅读书籍吴文俊的学生们回忆,吴先生的纯粹体现在他“以事业为乐趣”的治学态度上,更体现在他的治学态度对下一辈产生的示范效应中。吴文俊的家陈旧简朴,从没见过任何奖杯奖状被摆放出来,书卷倒是放满了几个房间。他不肯从数百万的巨额奖金中拿出一部分改善生活条件,却用来开展自主选题的研究,支持优秀项目。他常说:“不为获奖而工作,应为工作而获奖。”

虽然在之江大学教书的时间不长,但吴文俊将浙大数学系首位系主任钱宝宗先生的《中国数学史》视为其数学史工作的启蒙之作。今天,无论是在浙大数学学院院史的章节中,还是在学院教授的纪念长文中,吴文俊院士的事迹在学院师生的记忆中始终熠熠生辉。新时代的浙大数学人,在字纸间努力学习吴文俊院士在艰苦条件下刻苦钻研的自强不息精神、在不同研究领域勇于创新的求是求真精神及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并举的研究风格,为推进学科发展和国家建设而不懈奋斗。吴文俊开创的事业也正如那颗“吴文俊星”一样闪耀在天际,照亮着今天的数学前行之路。


参考文献:

[1]新华社2017年5月11日《文华逾九章 俊杰胜十书——送别数学大师吴文俊》(作者:董瑞丰 [2]姜辰蓉邓华宁)

[3]人民日报2017年5月8日《数学家吴文俊逝世 数学人生=爱创新+不盲从+淡名利》(作者:吴月辉)

[4]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15《吴文俊:科研报国创新为先》(作者:齐芳)

[5]中国科学报2019年5月20日《吴文俊:数学界的“老顽童”》(作者:韩扬眉)



文字记者:吴雅兰

图片来源:网络图片

本文编辑:冯潇然

责任编辑:杨金 | 周伊晨

热门内容

👇👇👇

重温习近平同志关心浙江大学发展 | 那些坦诚相待的话语

浙大与渥太华大学团队合作揭示抑郁症患者脑中的“钝感世界”

浙江大学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学习会

可以报名啦!信息社会世界峰会论坛“电子商务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网络研讨会

新冠疫苗接种你要知道的!

仲逵讲坛揭牌并举行首场学术报告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