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努力优化学科生态、构筑学科优势、打破学科壁垒、强化学科会聚,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优化学科生态,提升跨学科融合保障能力。一是落实学科交叉发展理念。自2017年起将“交叉驱动”作为学校学科建设的指导方针之一,重点支持交叉学科发展。面向2035年制定学校交叉学科板块中长期发展规划,依托教育部学科交叉中心试点制定学科交叉会聚的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二是破解学科交叉体制难题。将深化学科交叉体制机制改革作为学校年度重点改革任务,出台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共享的指导意见、教师校内兼聘暂行办法、交叉学科学位评定委员会工作规程等文件,着力解决教师跨学科跨院系合作、交叉研究学术评价与成果共享机制等制约学科交叉发展的关键问题,为巩固拓展改革成果提供制度保障。三是营造学科交叉合作氛围。建立跨学科学术交流品牌,围绕“新物质创制”“生态文明与环境科技创新”“脑科学与认知”等学科交叉领域组织20期“校长学术沙龙”品牌活动。在人才队伍选拔上注重青年人才的跨学科视野,通过在“青年学术骨干实践锻炼计划”设立学科交叉专项岗位,为更多学者提供形式丰富的跨学科合作交流平台。构筑学科优势,提升交叉类学科发展水平。一是前瞻谋划学科交叉方向。紧盯全球学科发展动向,连续三年发布《重大领域交叉前沿方向》报告,分析人形机器人、未来农业、人工合成生物等15个交叉领域的发展态势与竞争格局,凝练形成110个交叉前沿方向。在医学影像、医疗大数据标准化技术体系、脑机接口等生命健康关键领域积极开展医工信交叉融合,形成多学科深入交流的学术共同体,推动交叉类学科发展。二是系统实施学科交叉专项。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设置学科会聚研究计划,聚焦农业设计育种、数字社科、超重力场等11个领域探索多学科会聚方案,集中打造学科资源、人才队伍、战略平台、科研项目、研究生培养等要素联动的创新载体。三是积极解答学科交叉议题。将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行动转化为粮食安全、健康生活、现代能源发展等议题解决上,围绕“联合国2030议程中的大学担当”主办全球大学校长线上论坛,发布《全球大学校长关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联合倡议》。举办两届可持续发展全球暑期学校,以多学科交叉协同方式落实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加快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打破学科壁垒,提升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一是围绕学生跨学科培养完善卓越教育体系。根据交叉培养需求,优化课程设计,为人文社科类学生增设“科技创新”“生命探索”等课程,为理工农医类学生增设“中华传统”“世界文明”等课程。设立人工智能、海洋技术与工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等一批交叉学科,面向“数智创新与管理”等领域设立交叉类工程博士专项班。推出“AI for Education”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成体系建设“AI+X”学科交叉人才培养项目和课程教材群,打造人工智能赋能的全新教育生态。二是围绕学生贯通式成长提供多元学习方案。在“强基计划”等培养项目和基础交叉研究院等平台中推行本硕博贯通长周期培养模式,为学生制定个性化培养计划与科研训练计划,通过学科交叉保证人才培养各阶段有机衔接。建设旨在培养博士研究生的7个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卓越中心,配备跨学科的博士生导师团队,开展具有交叉特色的创新研究与复合型人才培养,截至2023年底共培养多学科交叉博士生306人。三是围绕学生个性化学习强化交叉研究训练。推进科教融汇育人,依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引导学生以多学科交叉研究方式申报和开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竺可桢学院为本科生提供以交叉创新为主导的进阶式科研训练计划,不断提高多学科交叉研究实效。强化学科会聚,提升有组织科研创新成效。一是以多学科交叉升级科研组织模式。基于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等集聚优质科技创新要素,瞄准多相物质、前沿微纳设计与制造等构建多学科共享的公共技术平台。围绕数字金融、未来食品、未来健康等国家急需领域,积极推进大生命、大信息、大物质等学科群交叉融合,实体化建设上海高等研究院、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和高能级平台。二是以多学科交叉优化团队组建形式。以“科技创新团队+交叉研究中心+核心学科”为支点组建跨学科、跨团队“科研联盟”,联盟成员牵头承担校内90%以上的国家重大专项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打造“大数据+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团队,聚焦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神经与行为等领域探索文科创新发展。三是以多学科交叉变革科技创新范式。在智能化科研中倡导“AI for Science”,以人工智能驱动多学科交叉研究,开发“研在浙大”等数字化科研平台,联合企业共建启真算力中心,落实人工智能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任务。面向未来科技制高点进行整体性布局,建设量子精密测量研究院等机构,积极运用不同学科的新方法、新技术、新手段,着力解决科学仪器自研自制等复杂领域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