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德国坦克简评:重新起步的的战后岁月

2017-03-29 子迟 坦克装甲车辆杂志

节选自 德国坦克的技术特点

原作者 子迟

原文将分多篇推送


前言:

有人说,德国二战期间的坦克技术在整体和部件上体现出了两个极端——在坦克总体设计思想上表现出了难以想象的保守和僵化,却在部件和系统技术开发上体现出了让人瞳目结舌的创新意识,而且这种创新意识甚至已经在技术前瞻性上超越了当时的时代。那么这一论断的客观性究竟如何呢?德国坦克发展的这种“失衡性”是否影响到了冷战中的西德坦克技术走向?这显然是需要我们弄清楚的。


经典的MB837MB870坦克柴油机

在冷战的大背景下,联邦德国于1950年代末全面恢复了其坦克工业,并在动力和火力系统上仍然独领风骚,走在西方乃至全世界的前列。就坦克动力系统而言,德国在冷战期间的代表作无疑是MB837MB870系列坦克柴油机。

MB837系列是德国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的第一代装甲车辆系列发动机。全系列包括V6缸、V8缸、V10缸和V124种基型发动机。以后由于缸径从165mm增加到170mm并采用不同的转速和增压方式共发展了10多种机型,功率范围为2901103千瓦。这些发动机已在约15个国家的20多种装甲车辆上应用,数量已超过14000台。尽管在某些方面没有达到具体要求,如单位体积功率为388千瓦/m3,比重量为3.1kg/千瓦,燃油消耗率为250g/千瓦·h,仅能使用柴油和航空煤油,属于有限多种燃料性能的发动机。但依然满足了时代条件下,最为苛刻的装车要求,且与系列内各发动机之间的通用零部件达85%以上,成为1950-1970年代初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坦克动力。至于BM870系列坦克柴油机,则是在MB837系列基础上联邦德国发展出的第二代坦克柴油机。1960年代初戴姆勒-奔驰(Daimler-Benz)公司设想完成一个单缸排量为3.31L、单缸功率为110.3千瓦(150马力)MB870系列发动机,功率覆盖面为6621324千瓦(9001800马力)。系列包括的发动机有MB873ka(12)MB872Ka(10)MB871Ka(8)MB870Ka(6)等机型。首先设计的是作为主战坦克动力的MB873Ka-500发动机。


1963年,美国和德国准备合作研制主战坦克MBT-70。协议确定美国泰莱达因·大陆汽车(Teledyne continental Motors)公司和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分别研制候选发动机。戴姆勒-奔驰公司研制的MB873Ka-500发动机在缸径、缸心距、气缸排列等方面,基本上保持了上一代MB837系列发动机的总体布置特征。在V型夹角内,装有喷油泵、进气管、气门传动机构。发动机左侧装有水泵、起动电机、机油滤清器和机油散热器。右侧装有发电机、机油泵。通过总体布置使每一部件合理安置,保持发动机外形呈紧凑的矩形。整个动力装置总成在野战条件下更换所需时间仅15min。于1967年通过北约400h耐久试验,当选为MBT-70坦克动力。但至1970年因终止了MBT-70坦克的合作研制协议,两国分道扬镳,各自发展自己的主战坦克及坦克发动机。自1966年开始,MB873Ka-500发动机在试验台上进行了各种类型试验和一系列如倾斜运转试验、高温过热试验、低温起劝试验 和在水中带背压试验等鉴定试验,还进行了多次装车试验,如在恶劣气候条件下的公路和越 野行驶试验、耐尘土、耐热、耐寒试验、1000千米越野行驶试验,车辆连续行驶我里程达165000千米。该机还装在豹2AV坦克上与分别装有AGT-1500燃气轮和AVCR-1360-2柴油机的XM1坦克 进行耐久性对比试验。德国政府批准联邦国防军从19791986年间采购1800辆豹2坦克,MB873Ka-501发动机于1979年列入制式动力。发动机单价为171000马克,占豹2坦克价格的20%左右。尽管1960年代中期设想的MB870系列发动机至今付诸实现的只有MB873Ka-500MB873Ka- 501MB871Ka-501,而且功率指标也未达到每缸110.3千瓦(150马力)的要求。但需要指出的是,MTU公司曾研制了MB873Ka-502发动机,功率达1324千瓦(1800马力),而且已达到可进行生产水平,如果进行横向对比,这足以对MB870系列坦克柴油机的技术水准进行一个基本判断了……

一统天下的RH120

随着豹2坦克在整个欧洲范围内的大扩散,到了1990年代初RH120几近一统江湖,成为了继L7之后北约或者说整个西方世界除英、法之外的标准坦克炮(意大利尽管没有加入豹2俱乐部,但其公羊C1主战坦克在血统上仍然有着浓厚的豹2印鉴,实际上算是意大利山寨的豹2---作为这种说法的一个标志,其安装的44倍径120mm滑膛炮虽然热护套、抽烟装置与RH120稍有区别,但主要技术却还是来源于RH120)。当然,L7 105mm线膛炮的装车量是创记录的19,200门(含M60坦克的M68M1坦克的M68E1),如果只凭上述3300余辆豹2(既便算上意大利人的公羊C1,也不过4000出头),两个数字差得也未免远了些,但如果将美利坚那个庞大的“艾布拉姆斯”家族统计在内,事情也许就不一样了。

1977年,德美两国在签定的正式文件中确认,德美两国的下一代主战坦克至少要在火炮上实现通用,而此时确定的XM1方案也的确是按照能装备120mm以上级别火炮的余度设计的。不过19812月,美国陆军正式开始采购的7058M1装备的却仍然是英制L7A3 105mm线膛炮的美国许可证版本改型---M68E1(与M60坦克的M68基型炮有所不同。M68E1由于改进了摇架结构,并将摇架重量减到115kg,从而减少了在炮塔内所占有的空间。反后坐装置也加以改进,带有液压驻退机和同心式复进机,其液压压力由原14.7MPa(150kgf/cm2)减至12.25MPa(125kgf/cm2)。该炮装有可测量炮管弯曲的炮口校正系统)。而在当时广泛装备120mm125mm炮的同级主战坦克鲜明对比下(包括北约阵营中的挑战者I、豹2以及华约阵营中的T-64T-72T-80),美国陆军的这些M1未免成为了大车装小炮的笑柄。这种尴尬的局面直到1984828日才告结束-----这一天,装有进口德制RH120 120mm滑膛炮的M1A1正式定型,此后又经过历时半年的谈判,美德双方就美方引进RH120的全套技术资料在国内按许可证进行生产的问题最终达成了协议。


19852月,RH120的美国版本XM256120mm滑膛坦克炮设计定型(但在生产工艺上与RH120有很大不同),装M68E1 105mm线膛炮的基本型M1在生产了2374辆后于当月停产,而量产型M1A1的生产线则于同年8月启动,并从19869月开始以每月70辆的速度下线装备部队,至1993年产量达5415辆。此后1993年美军又以M1A1为基础,推出了火控电子系统增强版的M1A2M1A2SEP,但除了少量全新的试生产型车辆外,大部分M1A2/M1A2SEP是由M1A1乃至更早的M1改装而来,这使库存中装备M68 105mm线膛炮的M1系列坦克数量骤减,装M256 120mm滑膛炮的M1A1/A2数量占据了压倒性优势……

复合装甲技术不尽如人意

尽管打造了一个威名显赫的“坦克帝国”,但这样一个“坦克帝国”在技术上却并非没有短板----先进的复合装甲技术便是如此。德国虽然在二战后期进行过以二氧化硅做夹层的复合装甲的研究,然而在冷战中,由于对装甲防护的投入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毕竟机动性和火力才是“自行反坦克炮”的立身根本),德国坦克的复合装甲技术却长期处于第二流的地位。比如,在早期的豹2A1上,正面主装甲只是包裹在外层均质钢装甲内的由多层硬度在250BHN-600BHN的高硬度钢板组成的夹层,这些不同硬度的钢板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期间的缝隙使用耐火橡胶填充,构成混合型间隙装甲结构。按照国内某些科研机构分析的结果,豹2的主装甲夹层是由250BHN430BHN515BHN这三种高硬度钢板叠加组成的,同时从豹2A2开始又在钢板间隙中添加了聚乙烯,并添加锂和硼以增强对核辐射的防护能力。虽然豹2采用的这种高硬度钢板的焊接极为困难,通常使用高压轧制工艺制成很薄的小块状,然后将不同硬度的钢板层叠再用螺栓固定在主装甲中钢制的骨架上。可惜的是,这种自已为是的所谓多层硬度间隔装甲,在以3B32为代表的苏联125mm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威胁下却不堪一击。在1990年代初的一次测试,使用3BM32T72B型坦克分别在在1000/1500/2000米对早期型豹2实车进行了实弹射击测试,在1500米以内发射的15枚炮弹全部正面贯穿了用于实验的豹2A3主装甲,用德国人自己的话说就像打奶油一样,这件事对德国人震撼非常大,最终只得通过从英国购出口版“乔巴姆”装甲技术的方法,对豹2后续型号的装甲进行升级……

结语

    虽然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从二战到冷战,德国坦克在设计上始终没有建立起“正确”的理论模型,这使“坦克帝国”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一个畸形的帝国。然而,令人感慨的是,在部件、子系统和制造工艺上的异常先进性,却又使这个“坦克帝国”的结构性缺陷被掩盖了起来,结果在不同的视角下,人们对这个“坦克帝国”往往作出了大相径庭的评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