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小就把书读腻味了,中国人哪里还有创造力

周健 周健野谈 2020-02-07


很久不写推文了,因为后台消息收到的都是这些... ....



貌似有专人在伺候我,把几年前的文章都翻出来处理了。

所以,评论我就不写了,每天早上起来听一曲韩宝仪唱的:


“多少人为了生活 历尽了悲欢离合;

多少人为了生活,流尽血泪 心酸像谁诉

啊~~~

有谁能够了解作舞女的悲哀

还能流着眼泪也要对人笑嘻嘻”


然后复活一点鲜血走出家门。



晚上回家看一句论语,按照自己的理解乱七八糟写一堆文字。这个事情干了已经有几个月了,今天开始陆续整理一些出来,和大家分享。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一说起中国人的创造力,很多人拿四大发明来垫背。仔细想一想,说这话的人都挺不要脸的。沈括老师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四大发明”之末印刷术已经快一千年了。


一千年过去了,还好意思拿出来说,说这些人不要脸一点都不过分。


一个人的创造力来自他好奇心与观察力,现代教育需要交给孩子的不是知识而是驾驭自己好奇心和观察力的方法,简而言之就是“自学的能力与热情”。


没完没了复习同样的知识、做同样的测试题,很容易让人产生对学校的厌倦,这大概也是中国人不爱读书的原因之一吧。


生物学家坎德尔做过一个“习惯化”试验,雄鼠遇到雌鼠的时候,最初的1-2小时内可以交配6-7次,在以后更长的时间,雄鼠对雌鼠就不再有交配的冲动。如果这时,雄鼠再遇到一只新的雌鼠,他的交配活动又会活跃起来。


坎德尔说:雄鼠交配冲动倦怠,不是体力不支,而是“习惯化”所致。


最近几十年的教育,最大的特色是什么?是“补课”、“复习”。学校和家长关于“补课”、“复习”的理由大多来自孔夫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在孔子讲的“学而时习之”并非很多人说的复习,而是实习是不断地把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之中。


为什么很多大家都喜欢玩游戏?


因为学到的游戏规则马上可以在实践中运用,马上可以当老师来判断正确与错误,这就是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真正价值。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一人能在生活中、实践中经常用到它所学的知识,这样才会让知识变得真实和有用。经过这样训练的孩子,长大以后对事物的洞察力才会比普通人敏锐。也只有这样,孩子才会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微软大中国区前总裁吴士宏说:自己这辈子读了所有需要的书,没有读自己不需要的书。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天才都是如此,他们虽然没有上完大学,但他们读了自己工作中需要的所有知识。


比如,乔布斯、比尔盖茨等等。




TEDx演讲 | 自由是点燃希望的灵


点击原文链接,也可支持“点亮乡村,光明万家”公益行动




推荐阅读:

1、你该知道的, 骄奢淫逸的意外收获

2、回家没有一盏灯,他说,走了一辈子黑夜路

3、税务机关对范冰冰“只罚不抓”的秘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