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区的红码、黄码和绿码
人性周报 · 社会杂谈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周健野谈
红码的房屋就是完全损毁,彻底不能住人,需要等待排险人员来“强拆”,绝对禁止人员进入。
这个女人现在住在集中安置点,她告诉我,她家的房子是红码,什么都没有了,都被埋了。
也有人觉得集中安置点离家太远了,领了帐篷,搭在家附近住起来,这样照顾农田和自己做饭吃方便些。
他们说,农民要种田,在安置点一天没事干,难受。
这个世界上有不少这样的穷人,一辈子都勤劳努力,不但住在土坯房里,而且还被地震弄垮了,我只能说,上天真的不公。
黄码的房屋是遭到损坏,需要进一步鉴定或修复以后才能住人。
这个大爷家里的房子是黄码,他已经73岁了,白天依然守在自己家门口。他说,地震的时候,他往院子里跑,对面的土房子塌了,他不知道往哪里跑,只能站在原地不动了。
设身处地地想一想,生命中的弱者,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除了等待,其实什么都做不了。
绿码的房屋就是完好无损,可以居住的房屋。这些家庭的人,生活基本不受地震的影响。
这位大妈的房子是绿码,地震时她正在屋子里做饭,差点昏倒了。老爷子说他在田里干活,一地震他就往家跑,他牵挂在家里的老婆婆。
患难之中见真情,老爷子的言语中没有爱,但是他的行为和表情,处处透露出来的都是爱。
我对地震灾区给房屋贴红码、黄码和绿码很赞同,这样的工作北京感恩公益基金会在2012年北京“7.21暴雨灾害”救灾中就干过。
我们第一时间,带着北京建筑设计院的设计师和构造师去张坊镇的南北岱村,把村里能住人和不能住人的房屋挑出来,写在房子的墙上。
这在当时帐篷紧张的情况下,迅速鉴别出“绿码”房屋,起到了缓解救灾帐篷需求的作用,同时,也为救灾节约了帐篷,节省了资金。
今天,看到这样的方法被政府采用,大规模地用在灾区,心里非常高兴。用这样的方式推动公共政策的变化,也许就是我们做公益的价值之一吧。
欢迎视频号,关注、点赞、转发!视频更精彩!
联系入群 | 加微信:wenqin052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