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作品·第三弹】是非观里的大众防疫艺术
是非观里的大众防疫艺术
应用心理学19 周昱昊
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曾论述一个至今仍觉不可思议的事实:“影响民众想象力的,并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它们发生和引起注意的方式。”而冥冥之中,时间给予了这句话以实践的考量——恰在春节前后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以其特定的信息传播条件以及存在的社会空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众防疫的姿态,拨动着疫情图下每个观望者的心弦。
置身于全民防疫的潮流中,我们的应对举动似乎表现得理所当然,以因引果,各得其所。但不可否认的是,从不同的时代跨度视之,与旧例相比,21世纪的防疫拥有着独一无二亦不乏共同处的方面。于个人而言,我更愿称其为“大众防疫艺术”。
而此“艺术”,并非刻意柔化疫情之残酷,更是“人定胜之”的坚定人文信念。
01
新媒体:解释水平理论的触发
在信息化时代,移动设备的存在,多重信息平台的并举,让消息可以在短时距里传遍世界各地。与近代相比,新媒体的诞生极大地促进了信息获取的效率,相应地,也引出了解释水平理论(Construal-level theory)更为直观的表现。
自武汉疫情曝光以来,消息迅速通过网络平台传输给大众,而这些信息接收者可分为物理距离远或与疫情相关度低的人群,物理距离近或与疫情相关度高的人群。前者对于疫情的心理距离远,并由此产生了一批“口头言及势态严重,实际照常生活的”的群体,他们以更加抽象的眼光看待疫情,关心总体疫情传播态势以及病毒的总体来龙去脉,却很少直接与疫情防御相关联,即倾向于使用高解释水平;而后者更关注病毒的传播形式以及预防措施,能够积极主动地快速做到防范,即倾向于使用低解释水平。
结果显而易见,尽管有着非凡的信息传播速度,全民防范工作的组织还是迟到了几天。人们在网上议论纷纷,但聚会照常,春节外出不断,人口流动在头几天仍然上升。高解释水平下,抽象的信息难以直接让人们将疫情与当前的生活状态联系起来,直至事态加重。消息发布与口罩断仓之间的距离,便是人们解释水平的高低转变。
同时,高解释水平还容易导致侥幸心理,在概率性的病毒传播过程中,由于难以与实际联系,人们容易认为负性事件的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较小。加之郊区抑或农村地区宣传力度有限,科普知识普及相对较少,加剧了疫情到来前的防范缺失。
02
春节:幸福的破碎,亦是曙光的重聚
在春节这寓意着团聚、希冀的节日,疫情的来袭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是外出的限制,亲友的相隔,病情的威胁——幸福被取而代之。大家抱怨着病毒的爆发为何恰恰处于春节这一特殊时期,负面情绪溢满了言论空间。然则,疫情爆发于春节有着意想不到的积极意义。
人们爆棚的失望,来自于满心的期待,对于亲情友情爱情的期许。疫情对幸福的破坏越大,越激起大众对于正常生活的渴望,而大众的凝聚力则切切实实转变成了对于防疫工作的支持。同时,春节赋予了前往武汉的一线工作者更高的英雄地位,全民防疫精神高涨,无疑推动了社会抵抗疫情的力量,某种程度而言得到了社会各界更广泛的驰援。
尽管相较于平时,春节的人口流动量较大,恶化了病毒的扩散,但防疫的后续工作有了一定保障,类似于公司企业、学校等大型人口聚集处因为春节大大减少,在疫情爆发前期各地区的大部分人口可以保证限制出入。同时,春节期间各业的大部分工作暂停或减缓,将社会经济损失降至较低,人们也有足够的精力来应付这场恶战。
03
罪行指向:矛盾的转移
疫情盛行之初,人们纷纷谴责华南海鲜市场的野生动物交易行为,将矛头指向了人们口中的走私犯,似乎所有的罪恶都在于他们。在新型冠状病毒的确切来源确定前,他们只是负了直接责任,而责任的归根处,在全人类;而走私犯仅仅加剧了这个流程罢了。
人口聚集方式的改变,生态环境的恶化等等,都有可能是病毒变异的原因,抑或某些病毒本有自我变异的倾向。像《解冻》电影中,全球升温导致的南极部分冰层融化,释放远古寄生虫的情节,无不反应了人类活动的某些弊端;而那些跑到南极将寄生虫传播至全世界的人们,只是一个过渡的中介罢了。尽管在大灾难面前转移民众的矛盾点,打击走私行为可以缓解疫情下的焦虑心理,每个人仍要担负起为全人类谋福利的责任,才能不重蹈覆辙。
错往往不在灾难,而在错误地归因灾难。
04
替代品:希望寄托下的是是非非
在一款名为《瘟疫公司》的游戏里,玩家传播病毒的策略中有一则叫做“替代药物渐趋流行”。在疫情当头,替代药物指向了一些对于治疗病情毫无作用的药品,但被群众用以精神替代。在新型冠状病毒达到顶峰前,有着高程度现代医学水平的社会,仍刮起了一股不小的“双黄连口服液”之风,散播着令人哭笑不得的讽刺意义。
在切实有效的治疗药物以及疫苗研发出来之前,替代药物也许一定程度上能缓解群众的焦虑,但相较于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微乎其微的。一旦替代药物被寄以希望,大众对于疫情的关注力度将被分散,导致放松了对病毒的警惕,加剧了无知群众间的传播。疫情期间任何迷信不科学的病情寄托举动都是不合理的,不反对自我暗示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但切忌寄托替代药品,放松了身体健康状态的保持与对病毒的防范。
05
主动与被动:防疫的医学之道
病毒的传播的确是概率性的,但感染却与每个个体的身体免疫系统与防御措施有关。病毒袭来,在有限的认知资源下,人们往往会联想到较为直接的、全民防范效率较高的被动手段:戴口罩、洗手消毒。但在以空气传播为传播方式的病毒面前,这些措施总会有疏漏。透过这些简单的物理隔离,病毒仍具有极大的威慑力。
对于大部分蜗居在家,生活状态渐趋松弛的大众来说,主动防御显得尤为重要。人体本具有天然的免疫系统,在病毒极易入侵的口眼鼻处,会分泌具有抵抗作用的粘膜液,阻挡病毒的进一步深入。而增加水分的摄入,可以促进粘膜液的足量分泌。同时,适当的运动能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提高免疫系统的协调作战能力,以备不测。
人类的负性偏向(negativity bias)与有限的注意资源让主动防范相关内容的提取困难重重,因此关键在于反复的认知。只有将良好的生活习惯印刻在潜意识中,加之以日常化的操练,才能让自己在疫情来临时从容不迫,有效渡难。
艺,精而从心;术,操之愈熟。而防疫,亦是在此。
信念,在每一个春风十里的暖阳里,沐浴在防疫工作者的心头;希冀,总于执手拼搏的寰宇里,悄然绽放。勒庞说“在与理性永恒的冲突中,感情从未失手”,这次,我谨祈愿苍栾,让理智与爱同行,终有一日,让中国为武汉感到骄傲,让世界为中国喝彩。
排版:王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