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新科学研究范式下的学术期刊出版趋势研究
本文刊载于《科技与出版》2018年第5期P31-36
如果您喜欢,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订购我刊,邮发代号:82-65
摘 要
技术变革、研究范式的转变等深刻影响着学术出版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国际学术出版领域的优秀实践,研究了新科学研究范式下的学术期刊出版的未来趋势。研究表明:开放科学环境下的学术期刊出版呈现出新的转变态势。首先,角色转变。学术期刊将成为科学家、基金项目、出版物等主体的连接中心,更多地引导驱动创新过程。其次,范式转变。用户导向的学术出版渐成趋势,通过交叉链接、富数据、开放共享,提高研究的完整性,延伸学术成果的转化应用,满足学术交流中的多重需求,实现知识的充分交流与共享,借助多样化的媒体资源及运作模式,提升研究成果影响力。第三,理念转变。从封闭系统到开放分享是大势所趋。引用数据共享、开放协作式的同行评议、共享审稿意见等,能够实现学术出版过程更加开放、透明,有望防治学术不端,提高科学交流的效率。
关键词
学术出版;开放科学;eLife;Nature;ScienceOpen
1 引言
学术出版以促进科学交流、推动学术研究进步为旨归;技术变革改变了科学研究的模式,同时也深刻改变着学术出版的产业生态[1]。国际科学技术与医学出版商协会(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ientific,Technical and Medical Publishers,STM)从2013年起每年发布学术出版领域的技术趋势报告,以关键词地图的形式颇具前瞻性地展望了学术出版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STM报告Tech Trends 2020的主题为“The Flood gates of Technology are Open”,指出开放科学、开放数据、可重复性研究等给出版行业带来的变化[2];Tech Trends 2021的主题为“The Contingency of a Pinball Machine”,指出科研诚信、对科研人员的个性化服务、协作、共享等将成为学术出版领域的热点问题[3];Tech Trends 2022的主题为“Entering The AI Era”,强调了开放科学环境下“用户导向的出版(user oriented publishing)”以及深度知识出版(deep publishing knowledge)[4]。
“开放科学”(Open Science,或称Science 2.0)是一个广义概念,用于描述科学进行方式的变化,包括运用技术使研究活动更具协作性和开放性。开放科学包含广泛的主题,如开放获取[5-6]、开放数据[7]、研究计量指标[8]、公众科学和科研诚信[9]。欧盟《“Science 2.0”:Science in Transition》,将开放科学的影响趋势概括为3个方面:研究产出急剧上升、科研人员和科研受众显著增加、数据密集型科学必然兴起[10]。所谓“第四范式的数据密集型科学”对学术出版提出了新的要求,倒逼学术出版技术再造和理念革新。传统学术出版,从出版模式(出版商垄断资源阻碍开放共享)方面,到出版技术(数据与文献内部关联程度低)等方面,都无法适应开放科学背景下科学交流和学术研究学的需求。随着e-Science、第四范式等科学研究范式的发展,科学研究过程更注重科学协作、科研共享、数据重用,更关注科学数据、软件工具、多媒体信息等非文献型数字资源[11]。传统模式的学术出版,出版论文与数据材料相互割裂,较难找出两者之间的联系,很难发现有效数据,并且纸质形式和数字形式均不能独立满足日益增强的学术交流需求。这就与科学交流方式及成果多元化相矛盾[12-13]。“传统论文+增补内容”的增强出版模式也成了新科学范式下学术出版催生的新态势。
此外,移动互联网及“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14],也使得科学交流与学术研究方式也发生着深刻的变革[15-16]。随时随地连接一切的移动互联网理念正塑造着学术交流的新趋势。学术论文与社交网络(如博客)的联系、与其他数据材料(如多媒体)的关联及语义环境(如XML)日趋重要。移动阅读拓展了时间和空间,充分利用碎片时间,科学交流的界限日趋模糊。阅读媒介新兴化,交互式、社会化阅读更加流行[17-18]。数字阅读时代,阅读方式多样化全媒体融合[19];出版产品也不仅仅局限于静态文本,更趋向为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元素综合体[20]。数字化技术使数字化产出形式更加多元,规模也更加庞大。学术期刊与当前的科学创新体系紧密相连。出版受技术革新影响显著,学术出版尤其如此。本文通过分析国际学术出版领域的优秀实践,总结新科学研究范式下的学术期刊出版趋势研究,以期为我国的学术出版提供借鉴参考。
2 国际学术出版典型实践
2.1 eLife:开放科学研究的连接中心
2011年,eLife由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马普学会(the Max Planck Society)和威康信托基金会(Wellcome Trust.)创立。2018年,the Knut and Alice Wallenberg Foundation基金会加入[21]。该刊旨在促进重要科学成果的发表和分享,提高科学论文发表的效率。定位于生物学科领域的高端期刊,自创刊以来为学术出版行业提供了一些创新的服务形态,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
2.1.1 顶尖学者主编、科学家编辑、专业管理团队
eLife主编是Randy Schekman,2013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美国科学院院士。共有41名高级编辑(Senior editors)及分布于各个学科领域的审稿编辑团队(Reviewing Editors)。董事会共8位成员,多来自不同出资方;34人行政团队,主要负责期刊运作、市场营销、网络技术支撑、生产部门、财务部门等,其中包括期刊内容方面的编辑和编辑助理。据其2016年报显示,本年度共出版1082篇论文,同行评议了7091篇,论文从最初提交到最终接收的平均时间为121天[22]。完整的专业团队也保证了该刊审稿出版的高效率。
2.1.2 开放协作式同行评议
eLife对同行评议流程进行了改革,实现了高效精练的目标,摒弃了传统的双盲评审,采用了一种开放协作式的同行评议。eLife同行评议运作的主要特点包括:
(1)开放协作。进入同行评议阶段后,每篇论文将配有专门的评审编辑,编辑主导监督整个评议过程。评审编辑启动一个在线咨询会议,评审专家之间并不匿名,可协作交流对稿件的评审意见,形成最终的综合、明确的修改指导意见,反馈给作者。
(2)透明公开。eLife征得作者同意后,对相关评审意见采用公开化、透明化的管理模式。文章发表后可展示审稿意见和作者回复,并提供评论功能。
(3)共享。eLife和其他期刊建立了共享审稿意见的合作关系,被eLife退稿的稿件,在作者和审稿专家同意时,可将审稿专家信息及意见转投合作刊物[23]。
2.1.3 建立科研社区,支持青年研究者
eLife更重要的目标是扩大研究者分享其成果的选择,并支持更广泛的科研创新[24-25]。
(1)eLife的科研社区包括支持期刊的研究基金,维持期刊运作的编辑和同行评审专家及职业早期咨询小组(Early Career Advisory Group,ECAG)。由于意识到青年研究者面临的压力,eLife以多种方式支持青年科学家及其工作。eLife的ECAG由世界各地的研究生、博士eLife后和初级研究带头人组成,以反映青年科学家的需求和愿望,并帮助开发新的举措以更好地塑造改变学术出版的现状。
(2)eLife对青年研究者的支持。对于文章通过eLjfe同行评审流程的作者,编辑乐于为其提供相应的推荐信,以协助其科研学术事业的发展。
2.1.4 高可读性的交互平台
eLife在软件开发、新产品设计、协作和推广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支持可扩展的开源工具,以实现为科学和科学家提供服务的生态系统。eLife在出版形式方面多有创新,实现了学术出版的多元化。
(1)元数据更翔实规范。相比传统的文献题录信息外,eLife标准化的元数据字段还包括:作者档案除了基础信息,还被要求提供是否利益冲突的条款,作者贡献等;文献档案包含了评审及出版历史;审稿者意见及作者回复,具有DOI可引用;数据集和报告标准,鼓励作者将数据集存储于各自专业领域的公共数据库或通用型数据库内。
(2)动态可扩展。eLife Lens是以类电子书形式展示论文,左侧为正文区域,右侧为引用材料(图片、表格、参考文献等)的显示区域,提供一种新的阅读方式,比传统静态方式阅读体验更好。eLife平台上论文有HTML、PDF、XLM等多种访问方式。其中论文的各个部分被分解标引,从而实现全文的可搜索、可引用。
(3)多方扩大影响。eLife Digest由评审专家与作者合作编纂,提纲挈领地点明文章的创新性和领域内的重大影响性,吸引用户阅读;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公开某些科研出版物的出版,扩大科研学术出版的社会影响力,提供给科研人员通过文字、图片、数字、表格、视频等多维方式展现其科研成果、表达其思维过程的平台,创新了科研协作和交流模式[26]。
2.2 NPG:增强学术出版媒体
自然出版集团(Nature Publishing Group,NPG)是国际著名的科学期刊的出版公司,现已与斯普林格合并。旗下有很多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的期刊,在学术出版方面,其多样化的媒体运作值得称道。
2.2.1 增强型学术出版
增强型学术期刊的构成要素包括原始论文及其关联的附加数据。增强型出版物是连接文献与数据的桥梁和纽带,是有机的复合数字作品,构成对象可独立存在,也可通过多种形式出版[27]。以交叉链接、富数据、开放共享为理念的增强型学术出版,实现了研究数据的完整性,延伸了学术成果的转化与应用,能够满足学术交流中的多重丰富需求,实现知识的充分交流与共享,可以拓展提升研究成果的影响力。
Nature规定作者投稿时需按规范提交增补信息,论文接收后规范的增补材料被上传到网站服务器,可通过引用符号链接扩展数据的增强内容。例如可查看图表,放大浏览、下载高清图表,同时也支持多种格式的视频,并可在线观看或者下载。增补数据一般需要下载后才能查看,格式丰富[28]。
2.2.2 学术出版衍生产品
围绕核心的学术期刊,Nature扩展开发打造了多种知名的期刊衍生产品,形成了特色的学术期刊生态。自然指数(Nature Index)基于文章计量(绝对贡献)、分数式计量(相对贡献)、加权分数式计量3种方式从文献计量学视角评价科研创新能力,已成为衡量国家地区与科研机构科研水平的新颖指标,成为影响广泛的科学评价的新工具[29]。Nature也与NPG的姊妹公司Digital Science积极展开密切合作,Digital Science的产品如:替代计量学(altmetric)、科学图片分享(https://figshare.com)等网站工具都在其学术出版中得到应用。自然前沿(Nature Outlooks)栏目聚焦于自然科学、临床、社会福利等最热门研究领域,一方面报道最新前沿科学进展,发表新闻专业科学记者、行业领先的专家学者对前沿的评论,同时通过专业团队制作视频动画(Video and Animation)、在线研讨课(Webcasts)等多媒体形式扩展推广。另一方面,自然杂志编辑也邀请作者对热点研究领域论文进行访谈,制作广播节目,内容涵盖脑科学、分子、神经、基因等研究领域。Nature借助其丰富的媒体资源及成熟的运作模式,面向公众,充分扩大学术成果的影响。比如论文出版前举行新闻发布会,争取世界各地重要的报纸、杂志、广播电台和电视等新闻媒体最广泛的关注报道[30]。
2.3 ScienceOpen:创新的同行评议
学术出版的同行评议包括公开评审与匿名评审。随着开放获取和开放科学的不断深入发展,开放同行评审也开始进入学术出版领域。ScienceOpen是一个集研究与出版为一体的开放专业的网络平台,采用新兴的公开评审模式,以更好地满足科研人员进行学术交流的需求[31-32]。
2.3.1 出版后评审
传统的同行评审在论文发表之前完成,由于涉及印刷等相关成本,这种模式在印刷出版时代具有意义。目前尽管多数学术期刊都实现了在线出版,但仍采用传统的同行评审。在线出版使得出版后评审(Post-Publication Peer Review,PPPR)比以往更容易。
ScienceOpen的评审意见完全公开,通过给评审意见分配DOI,也使审稿意见能够被认可引用;同时也规定只有发表了5篇以上与ORCID相关联论文的科研人员才能进行评审,发表1篇以上的可以进行评论以防止评审和评论的滥用[33]。
出版后评审指稿件经过编辑审查出版以后才进入透明的同行评审过程,不但评审、评论的内容完全公开,而且身份也是公开的,这使得科研成果的出版过程更加开放、透明和公平。从而避免了存在利益冲突的审稿专家对论文的打压;同时作者可以对审稿意见直接表达看法,不必像传统评议过程那样小心翼翼地措辞回复,从而提高了科学交流的效率;读者了解整个评审过程,还可对赞同的意见推荐,从而为论文评价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来源。
2.3.2 单篇论文评价
ScienceOpen的单篇论文评价体系涉及论文重要性、有效性、完整性、可理解性等4个方面,分为一星(差)到五星(优秀)的评价等级。重要性主要考察论文结果的创新性和重要程度。有效性考虑的因素包括:是否假设明确,论证严格,数据健全,控制良好且具有统计意义,结论是否得到数据的支持等。完整性考察作者是否引用了适当的参考文献;可理解性考察文章能否被容易正确理解。论文平均得分会随着论文一起显示,且动态变化。如果论文得到了2位及以上同行评审意见,且得分不低于3,则将会被推荐到谷歌学术和DOAJ。
3 启示及结论
通过对当前学术出版领域优秀实践的案例分析研究,我们可以洞悉在开放科学环境下学术期刊出版呈现出的一些新的特点。
首先,角色转变。学术期刊将成为连接科学家、基金项目、出版物等创新主体的中心,学术期刊不再仅仅是一个研究成果展示的媒介,更多的将成为研究创新的驱动源泉。学术期刊虽然只是复杂的科研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它们与当前科研创新体系紧密相连。在服务科学研究的理念下,学术期刊出版应致力于消除壁垒,并从渠道到源头积极引导,策划研究选题,主动参与科研过程,引领研究方向,提升科学交流效率。
其次,范式转变。从内容数字化者到数字内容生产者,从“内容为王”到“服务为王”。内容虽必不可少,但信息爆炸、内容过剩更是当前的时代特征。优质内容不是由卖方定义的,而是由买方定义的,是由对读者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定义的,用户导向的学术出版已逐渐成为趋势。处于技术创新前沿的学术期刊出版,需将眼光聚焦于数据,通过研究数据实现作者、内容和读者之间的有效串联,以交叉链接、富数据、开放共享为理念,实现研究的完整性,延伸学术成果的转化应用,满足学术交流中的多重需求,实现知识的充分交流与共享,借助多样化的媒体资源及运作模式,开发期刊衍生产品,逐步构建期刊生态,拓展提升研究成果的影响力。
第三,理念转变。开放分享是大势所趋。封闭系统必将不再适应未来的出版技术发展趋势。通过引用数据共享,打破私人出版商对源数据的垄断,打破个体引用数据库之间的割裂,从而更全面、更有效地进行大数据分析,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当前信息检索、知识发现的效果,同时也有望改善当前基于引文数据的科研评价方法。新科学研究范式的发展,科学研究过程体现出协作共享、数据重用等特征,更强调开放创新导向的开放科学。开放协作式的同行评议,公开化、透明化共享审稿意见,能够实现学术出版过程更加开放、透明和公平,有望防治学术不端,提高科学交流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方卿,王一鸣,李舒格.技术的闸门已开启:2016年海外学术出版技术热点分析[J].科技与出版,2017(2):15-19.
[2] STM Tech Trends Outlook 2020[EB/OL].(2016-04-28)[2018-01-28].https://www.stm-assoc.org/tech-trends-2020/.
[3] STM Tech Trends Outlook 2021[EB/OL].(2017-04-27)[2018-01-28].https://www.stm-assoc.org/standards-technology/tech-trends-2021.
[4] STM Tech Trends Outlook 2022[EB/OL].(2018-04-26)[2018-04-28].https://www.stm-assoc.org/standards-technology/tech-trends-2022.
[5] 张志刚,毛一雷,袁芳.国外学术论文开放存取平台建设分析[J].情报工程,2017,3(6):116-126.
[6] 余文婷,梁少博,吴丹.基于CKAN的社会科学开放数据服务平台构建初探[J].情报工程,2015,1(5):68-76.
[7] 张迎,张志平,梁冰.科学数据管理应用模式的研究[J].情报工程,2017,3(4):71-77.
[8] 闻浩,鲁立.科技期刊论文质量评价方法及相关研究[J].情报工程,2017,3(5):60-67.
[9] STM positionon Open Science[EB/OL].(2016-10-30)[2018-01-28].https://www.stm-assoc.org/2016_10_31_STM_Open_Science_Position.pdf.
[10] Tyfield D.Transition to Science 2.0:“Remoralizing”the Economy of Science[J].Spontaneous Generations A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 Philosophy,2013,7(1):29-48.
[11] 徐丽芳,王钰.开放科学的挑战与因应:2017年海外科技期刊出版动态研究[J].科技与出版,2018(2):13-21.
[12] Bardi A,Manghi P.Enhanced Publications:Data Models and Information Systems[J].Liber Quarterly the Journal of European Research Libraries,2014,23(4):240-273.
[13] Woutersen-Windhouwer S,Brandsma R,Hogenaar A,et al.Enhanced Publications:Linking Publications and Research Data in Digital Repositories[M].Amsterdam: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2009.
[14] 肖会敏,侯宇.互联网+环境下科技信息资源共享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情报工程,2015,1(06):39-42.
[15] 任翔.出版业的下一波颠覆浪潮:2017年欧美数字出版的发展与创新[J].出版广角,2018(2):37-41.
[16] 任翔.学术传播的数据化与智能化:2017年欧美学术出版产业发展评述[J].科技与出版,2018(2):6-12.
[17] 原平方.移动场景下的国际学术期刊出版趋势[J].新闻爱好者,2015(10):51-54.
[18] 徐铭瞳,吴星.国际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创新模式的思考与启示[J].科技与出版,2015(4):83-85.
[19] 崔玉洁,包颖,廖坤.全媒体出版中增强出版的模式研究[J].编辑学报,2018(1):70-73.
[20] 张新玲,谢永生.国外顶级学术期刊《Nature》新媒体应用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17(4):75-76.
[21] elife[EB/OL].(2018-01-01)[2018-04-28].https://elifesciences.org/about.
[22] eLife-annual-report-2016[EB/OL].(2017-01-28)[2018-04-28].https://elifesciences.org/inside-elife/d457b4cd/annual-report-2016-in-review.
[23] 程磊,汪劼,徐晶,等.eLife期刊特点及其学术质量[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03):244-251.
[24] Mark P,Randy S.Prospects for improving research communication and the incentive system in science[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1):3-7.
[25] Schekman R,Watt F M,Weigel D.eLife and early career researchers[J].Elife,2013,2:e01633.
[26] 楼剑锋.知识传播新模式eLife项目研究及启示[J].图书馆学研究,2015(03):51-55.
[27] 李小燕,田欣,郑军卫,等.科技期刊增强出版及实现流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3):259-264.
[28] nature[EB/OL].[2018-01-28].https://www.nature.com/nature/.
[29] 林琳,何书金,朱晓华,等.Nature Index对科技创新评价的意义与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2):191-197.
[30] 周庆辉,殷惠霞,凌昌全.英国Nature杂志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我国科技期刊的启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6):1062-1065.
[31] 陈晓峰,云昭洁.区块链在学术出版领域的创新应用及展望[J].情报工程,2017,3(2):4-12.
[32] 梁洁.ScienceOpen的“互联网+学术出版”模式介绍、分析及启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2):185-192.
[33] scienceopen[EB/OL].[2018-01-28].http://about.scienceopen.com/.
姚长青1) 田瑞强1)2)
1)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100038,北京;2)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430072,武汉
科技与出版
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投稿
请登陆我刊投稿平台http://www.kjycb.com
订阅&合作
订阅杂志:010-62770175转3418
联络合作:010-62770175转3411-3413/3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