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别策划|打造高质量的专业阅读空间, 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顾晓华 陈奎莲 科技与出版
2024-08-24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作者单位

顾晓华  陈奎莲

地质出版社,100083,北京



开放科学 OSID

长按识别二维码

听作者讲述文章写作背景

还可以关注作者的学术圈喔



为便于阅读,《科技与出版》制作了文章的思维导图

点击看大图



以下进入文章全文阅读 



摘 要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文化小康”“精神小康”是未来一个时期内重要的奋斗目标。打造高质量的专业阅读空间,是全民阅读工作进入新时代和新阶段的创新要求。图书出版企业要不断开拓思路,瞄准特色定位,创新运营模式。首先,提供优质、专业、全面的阅读内容,打造特色内容资源的策划、生产和营销体系;其次,联合专业出版机构研发数字出版产品和文创产品;最后,加大创新力度,促进业态形态的多元化,建立以读者为中心的阅读体验,打造集专业阅读、休闲娱乐与文化服务功能于一体的高质量的专业阅读空间,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关键词  阅读空间;自然资源;全面小康;全民阅读;公共文化服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020年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以文化繁荣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提供精神力量,“文化小康”“精神小康”是未来一个时期内我们重要的奋斗目标。


“全民阅读”自20世纪80年代起便占据了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从2014年开始连续七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且伴随着《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等一系列相关指导文件和法律政策的出台,在全国各地得到广泛推广。其中,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诸多城市,以“打造城市特色阅读空间”为重要着力点,提升本地全民阅读文化氛围,营造优质阅读环境,在功能划分、运营模式、阅读体验等方面创新思路和举措,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


以北京市为例,“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自2014年首次提出“阅读空间”的概念以来,北京市阅读空间遍布首都各个街道、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先后涌现出如“砖读空间”“甲骨文·悦读空间”“模范书局”等颇具新颖性、特色性的阅读空间,为全国其他城市建设本地文化阅读空间、推进全民阅读工作以及补充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等,探索了新路径,树立了新标杆。


在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文化企事业单位要“奋力补齐文化短板”,持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重点促进文创融合发展模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参与度,既要“送”文化、也要“种”文化、更要“兴”文化。图书出版企业要积极“推动建立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阅读条件”[1],不断开拓思路,瞄准特色定位,创新运营模式,发挥丰富的图书资源和专业的知识服务产品体系的优势,为读者建立集休闲、娱乐与文化功能于一体的阅读空间。




01

“阅读空间”的概念与功能



虽然对于“阅读空间”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概念界定,但根据研究学者们的一般说法,阅读空间通常是指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或个人,在一定空间范围或区域内向公众提供公共阅读、艺术赏析等文化服务以及开展阅读推广、学术/艺术交流、教育培训等文化活动的新型场所[2]。阅读空间的主要功能已不再局限于传统书店和公共图书馆所具备的售书、阅书功能,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较大范围的拓展,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功能。


1.1  公共阅读与书籍交易


作为“公共文化建设与商品文化经济双重作用下的产物”,阅读空间基本兼具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3]。阅读空间继承了公共图书馆和传统书店的基本社会功能,为公众提供专门的文化阅读服务和书籍交易的实际场所。


阅读空间通常会具有比较清晰的特色定位,能够提供较为专业和优质的阅读内容,这有别于公共图书馆对于丰富藏书和广泛类目的追求。例如,由中国大地出版社、地质出版社联合打造的“大地书院”,其设计建造工作以自然资源类的文化产品为重点,在架图书也基本遵循这一特色法则,以地质科学专业领域为主要选择;“砖读空间”坐落于北京万松老人塔下的小院内,充斥着浓浓的“北京味儿”,这里的近万册图书都跟北京有关,有北京的党政史料、农工商史料,历朝历代北京地方志,以及北京地区的考古、民俗专著和京味文学小说[4]


1.2  举办阅读推广等文化活动


阅读空间作为新型文化活动场所,一般都有专门的功能区划分,因其装修设计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非公开的环境便于小规模的群体传播与交流、目标消费者画像与活动参与人群基本吻合等优势,因此成为现阶段举办小型文化活动的首选场地,能够为读者享受文化服务提供优越的环境。


一方面,阅读空间可以切实推进城市的全民阅读工作,为阅读推广活动提供专门场地,如图书签售会、读者见面会、作家研讨会、主题图书展览会等,尤其是疫情背景下比较时兴的图书网络直播活动。通过专业、深度的文化活动吸引潜在读者群,创新阅读推广路径,从“思想”到“行动”逐步完成深化阅读意识、引导阅读行为的转变。另一方面,阅读空间还是文化培训、会议承办、学术沙龙等活动举办的热门场所,活动主办方针对活动的参与人所处的专业圈层、地理地域甚至年龄,以及活动主题、活动形式等方面的因素,选择特色与之相契合的阅读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得益彰。


1.3  文创产品展销


在文化小康的建设过程中,政府尤为重视与鼓励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强调“充分运用创意和科技手段,推动文化资源与现代生产生活相融合,既传播文化,又发展产业、增加效益,实现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的有机统一”[5]


对于与文化创意产业紧密相关的阅读领域来说,设计制作文创产品已经成为其稳定增长的利润来源。根据相关产业报告显示,实体书店纷纷开始寻求图书销售结合其他高附加值产品(如文创产品)的复合零售业态,“仅销售图书的实体书店只占所有调查样本的1.61%”[6]。而具体在阅读空间中,展览和售卖符合空间主题的文创产品是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结合点,这些产品通常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富有创意和文化内涵,还兼具实用价值,在同类产品市场中也因其设计精致、情怀独特而呈现出较为强劲的竞争力。从产品角度看,阅读空间的文创产品不局限于书签、笔记本、字帖、信纸、笔搁、墨水等文具类产品,还有明信片、冰箱贴、日历、帆布包、创意玩具等周边产品,甚至将产品延伸至集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于一体的生活家居各领域;从目标消费者角度看,由于阅读空间的消费者几乎有类似的生活态度和文化认同,经过用户画像等数据分析,阅读空间开发的文创产品也会在设计理念、目标等方面满足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因此,一定程度上可以确保文创产品营销的稳定性。例如,大地书院每年有数十万的收入来自于水晶、珠宝、玉石、矿石标本、矿物日历等衍生品的销售,且出售的文创产品均有品质认证和鉴定证书,以确保其公信力和美誉度。


1.4  娱乐休闲生活服务


与咖啡厅、娱乐场所相比,阅读空间因其文化氛围、装修审美以及功能分区设计,与年轻消费群体在“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层面的价值取向形成共鸣,因此,正在逐步取代前者成为公众进行社会交往和互动的新场所。除了以上提及的3种社会功能之外,阅读空间还提供娱乐休闲生活服务,如举办茶艺、插花、绘画、陶艺、亲子手工等活动,为都市中忙碌的人群提供闲暇时刻的兴趣体验。除此之外,目前大部分阅读空间均能够提供咖啡、三明治等基本简餐,因此读者在这独特的空间里进行文化消费,也将成为一种“独具美学思考的现代生活方式”[7]。源自我国台湾的著名阅读空间——诚品书店,其店中书籍的销售额仅占全部营业额的30%,其余主要依靠自身长期累积的品牌效应,吸引其他商家入驻,通过经营创意商品展销、餐饮等多元业态,实现自我造血功能的不断完善[8]




02

阅读空间的基本运营模式



在阅读空间的建设、运营和管理等具体过程中,政府机构、民营企业、公共图书馆等参与主体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功能不同,我们可以将阅读空间分为以下4种运营模式,在不同时期分别推动了全民阅读的整体进程和书香社会的建设工作。


2.1  政府统包统揽——“公办公营”模式


“公办公营”模式是指完全由政府统包统揽,政府负责阅读空间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全过程。该种运营模式下打造的阅读空间,除能够为公众提供最基本的图书阅读和借还服务之外,也陆续提供休闲娱乐、文化沙龙、文创产品销售等文化阅读服务活动。


“公办公营”模式是文化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初期承担了极其重要的社会功能。“宏观调控旨在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现,是一种重要的资源配置方式。”[9]依靠宏观调控的政策力量,逐步推进全民阅读社会氛围的塑造,搭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服务设施基础,扎实做好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工作。但是,也正是囿于在政府统一调控的运营模式,这种阅读空间的日常运营工作会欠缺一定的灵活性和创新性,无论在阅读内容、阅读服务以及衍生的其他文化消费需求方面,对于社会公众都无法作出快速响应和多元化的满足。这也是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等“公办公营”模式下的阅读空间正在积极改进和完善的动力所在、压力所在。


2.2  政府搭台,社会力量唱戏——“公办民营”模式


“公办民营”模式通常是指在政府的主导下,广泛联结文化企业等社会力量,有序参与阅读空间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一般来说,该模式主要通过政府采购的渠道,利用招投标等方式达成协作,如北京砖读空间、北京坊Page One24小时书店[10]等均是这种运营模式的产物。


在“公办民营”模式下,政府机构会提供免费的场所、基础运营设施,并会给予运营方一定的图书购置费用和管理运营经费补贴,除此之外,还会主导成立由公共图书馆、出版机构、文化名家、居民代表等社会力量共同组成的运营管理委员会协助管理。鉴于阅读空间所具有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重属性,在该模式下,要谨防其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的“变味”,杜绝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将社会效益置于首位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繁荣使命。因此,在“公办民营”模式下的阅读空间日常运营过程中,政府需要不断加强对运营方的考核和评估。


2.3  借助社会资源,搭载公共阅读服务——“民办公助”模式


“民办公助”模式是指由社会组织、出版机构、企业单位甚至个人提供专门的场地和空间,并亲自参与运营和维护过程,政府文化部门等以提供财政补贴、购置图书资源和基础设备资源的形式予以帮助,协作建设阅读空间[11],主要合作主体通常是公共图书馆和社会力量。


“民办公助”模式和“公办民营”模式相得益彰,是现阶段大多数城市深化全民阅读工作、创新全民阅读活动形式和成果的主要选择。例如,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委员会推动公共图书馆与社会力量合作,公共图书馆提供图书配送、阅读推广活动导入等资源支持,帮助社会力量在现有的场所区域中打造“书香银行、书香剧场、书香酒店、书香医院”等特色阅读空间,如北京繁星戏剧村的戏外书吧、皮影文化酒店、朝阳城市书屋·东区儿童医院馆等,都是典型的“民办公助”运营模式成果。“民营公助”模式通过政策鼓励社会机构承担一定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目前来看,仍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行业标准,规范运行管理机制,健全文化服务流程,以此确保阅读空间的公共服务特性和公益事业属性。


2.4  社会力量完全主导——“民营民办”模式


和以上3种运营模式不同,“民营民办”模式下的阅读空间,其设计、运营和管理环节完全由私营企业或个人主导,通常是由传统民营书店转型发展而来,如言又几、西西弗、诚品等连锁品牌书店。


由于“民营民办”模式下的阅读空间是自负盈亏,因此相比于其他模式的阅读空间,通常在平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客流量、消费行为、消费偏好、营业时间、区域选择等因素,会基于一定的社会调研、数据分析、竞品考察等进行前期筹备,在经营期间也会通过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开发多元经营业态和多重文化服务活动、深入图书生产环节推出定制图书等手段[12],不断强化阅读空间的人文情怀和主题态度,以此稳定客源和营业收入。“民营民办”模式下的阅读空间具有客源数量丰富且相对稳定、品牌效应较为显著等优势,在提升全民阅读水平、引导公众“多读书、读好书”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整体来看,我国阅读空间目前已经实现了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型升级,主要表现在以下3 个方面:一是由“公办公营”模式转型为“公办民营”“民营公助”“民营民办”等模式;二是由传统的以图书为中心转向以读者为中心,其实质是产品导向型阅读向用户导向型阅读的转型;三是以阅读为全部服务内容,转向以提供阅读服务为主,同时提供文化艺术活动、文创产品、休闲娱乐等衍生服务。




03

打造高质量的专业阅读空间,助推全民阅读深入开展



3.1  专业阅读空间推动全民阅读深入开展


和传统的图书馆、书店不同,绝大多数的阅读空间都有特定的主题和定位,如医学、戏剧、美食、儿童、地质、海洋等专业偏向,其提供的图书、文创产品、文化艺术活动,甚至简餐的搭配和设计等,也会随之有所侧重。例如,岳麓书社基于自身丰富的古籍和文史哲专业资源,投资建立了以“古籍类图书”供应为主的麓之风书店,满足读者对“冷门”图书的阅读需求[13];青岛出版集团创办国内第一家美食特色书店——BC MIX美食书店,该阅读空间遍布了以饮食文化为主题的图书,并提供“手作美食”烹饪体验活动、创意厨具、社交沙龙等产品和服务,深受社会公众的喜爱。


专业阅读空间通常是由专业的出版发行企业为主导力量打造的,主要基于以下3种必然性:一是其与生俱来的“宣传思想文化前沿阵地”的发展使命,满足特定专业群体的阅读需求;二是作为图书生产的上游环节,拥有不可比拟的内容、作者、文化产品的海量专业资源;三是政府对于出版机构一直以来所强调的“两个效益”的管理准则和考核要求[13]


打造专业阅读空间,对于现阶段推动全民阅读活动持续深入开展,实现全民阅读常态化和长效化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阅读空间自身具有的专业定位能够实现对读者圈层的细分,可以提升专业读者和合作单位的忠诚度,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阅读空间通过主打某一专业领域的阅读服务,促进文化服务的专业深度和厚度,有利于塑造其品牌形象,提升社会公众对其品牌价值和文化情怀的普遍认同感。


3.2  如何建构高质量的阅读空间——以“大地书院”为例


打造高质量的专业阅读空间,是全民阅读工作进入新时代和新阶段的创新要求,是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深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也是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逐步构建多领域、多层次、多方式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途径。


因此,如何建构高质量的专业阅读空间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目前,部分出版发行企业已经率先做出了尝试。在自然资源文化阅读空间的探索与实践方面,中国大地出版社、地质出版社坚持以“知识化、IP化、平台化、产业化”为发展战略,以“图书阅读+数字阅读、大众阅读服务+专业知识服务、线下实体空间+线上知识阅读平台”为发展主线,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阅读空间转型升级道路。


3.2.1  以高质量阅读推进出版营销一体化建设


高质量的专业阅读空间要想保持自身对消费者长久、稳定的吸引力,最为关键的是提供优质、专业、全面甚至不可替代的阅读内容资源,通过对特定主题、作者、图书、科学数据等资源的不断挖掘和推广,打造出一套特色内容资源的策划、生产和营销体系。


阅读空间虽然已经发展出许多业务形态,但是其基本功能依然是阅读服务,因此图书类资源是其核心构成要素。一般而言,专业阅读空间要想实现长效运营,通常需要具备数量充足、定位精确、上新及时、主题鲜明、研究专业的内容资源(如图书、期刊、绘本、传记、志书等)作为重要支撑,以此来吸引和留存客群,培养特定圈层读者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拓宽除课堂之外的专业教育渠道和平台,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路径和方向。


大地书院便是依托中国大地出版社、地质出版社经年积蓄的自然资源优势而建立起来的专业阅读空间,典藏地质专业图书1200多种,是自然资源地质矿产较为全面的资料库。大地书院不仅有相关从业人员需要的自然资源勘探类和自然科学研究类图书,如《中国地理地图集》《中国地球化学系列图》《徐霞客研究》等,还提供自然资源科普读物,如《大自然科学绘本——垃圾的魔法系列》《解密生命起源青少年科普图书》《走,观星去》《会飞的恐龙》等少儿科普读物。大地书院作为出版社对外展示的窗口和文化服务的平台,深受社会公众的喜爱。


3.2.2  以线上线下融合赋能全民阅读工程


根据第45次CNNIC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4.5%[14]。与此同时,区块链、5G、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等技术创新不断推进,推动文化娱乐、生活服务、医疗健康、移动通信等产业应用持续深化。“科技的发展对新闻出版业转型升级的赋能比例、赋能程度越来越高”,[15]其中阅读行业也正在逐步由单一的图书阅读开始转向为图书阅读、数字阅读、数字视听、沉浸式体验等多形态并存、全方位观感的专业知识服务体系。


因此,在此现实趋势下,高质量的专业阅读空间打造需及时搭乘这股创新发展的“东风”。在线下业务基础之上,联合专业出版机构研发专业数字阅读资源和文创产品。在“十二五”期间,出版企业勇于创新,积极尝试,先后推出了一批代表性强、示范性效应突出的融合型产品[16],如地质出版社投资拍摄的4D科普电影《会飞的恐龙》,普及恐龙的一支向鸟类演变的进化过程,从视听味触嗅领域切实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


中国大地出版社、地质出版社积极打造自然资源文化阅读空间,除了积极部署建设“大地书院”实体空间、服务周边社区居民阅读之外,还基于全国自然资源系统的关系网络,创新开展了其他线下专业阅读服务,在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辽宁、重庆等省市县自然资源厅局开设了1000多家“自然资源图书角”,定期、实时、全方位地为自然资源从业者提供国土、地质等自然资源方面的阅读服务。此外,中国大地出版社、地质出版社还顺应时代转型发展要求,以数字阅读创新文化服务形式,开发了以“自然资源知识服务大数据平台、自然资源数字图书馆、自然资源AR知识资源库、VR知识资源库”为主体的数字产品,面向全国地质院校、自然资源厅(局)等机构客户和个人用户,提供近万种数字图书、数百万条科学数据的专业知识服务。在线上大众阅读服务方面,中国大地出版社、地质出版社将“矿物IP”“古生物IP”等科普丛书开发成集数字阅读、听书音频、动漫视频、特色智媒于一体的复合式数字产品,利用线上新媒体平台开展科普讲座,疫情期间共举办20余场科普讲座,截至2020年6月,浏览量达200多万人次。


3.2.3  以多元化业务助推读者阅读体验中心构建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需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调动一切可用资源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17]因此,建设高质量的专业阅读空间,需要进一步加大阅读产品、文化活动、阅读环境、服务体验的创新力度,促进业态形态的多元化和科学性。


第一,保障阅读内容的供给充足、门类丰富、专业又不乏趣味,是专业阅读空间的生存根基。专业阅读空间可以通过对读者的年龄、专业、职业、消费行为等信息进行用户画像分析,有针对性地调整图书类型和运营策略。第二,开发更多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兼具的主题文创产品,是专业阅读空间的发展引擎。文创产品既能巩固专业阅读空间的品牌形象,又能促进文化消费,增加经济收益。第三,举办高水平、高品质、高格调的阅读推广和文化交流活动,是专业阅读空间的品牌价值。如每月固定时间举办专业学者的公益沙龙,保持常态化和长期性,形成长效活动机制。疫情期间,大地书院联合中国出版协会、快手、抖音等多家单位,连续开展了十几场线上直播售书和阅读分享活动,实现了较好的营销效果,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益。第四,通过专业空间设计对功能区进行合理划分,满足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18],是阅读空间的战略支撑。具体来说,专业阅读空间要分别设置阅读区、交流区、餐饮区、活动区等,并提供咖啡、三明治等基本简餐,配套更符合人体工学的桌椅设施和契合主题特色的室内装饰,建立以读者为中心的阅读体验空间。


中国大地出版社、地质出版社积极开拓线下多元阅读服务,主要依托于大地书院这一实体空间,围绕自然资源主题,致力于将其建设成为专业文化体验中心,从“经营图书”向“经营读者”转变,以单一售书的纯消费空间向迎合读者文化口味和多元需求的综合文化体验空间转变,实现多元化经营。大地书院除提供大量的自然资源专业图书供消费者阅读、购买之外,还开辟了地质主题生活馆,经营玉石珠宝首饰、茶叶等文化产品,并设立“多功能活动区”,满足相关专业的主题会议论坛、课程培训、读书会、主题讲座、学术沙龙等需求,先后承办国土资源部第47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周示范活动之一——“创新国土资源科普产品和服务研讨会”、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温家宝地质笔记》学习座谈会、中国出版协会主办的“书香中国 全面小康”——2020年度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等特色文化活动。




04

结 论



打造高质量的专业阅读空间,是全民阅读工作进入新时代和新阶段的创新要求。在专业阅读空间的具体建设过程中,首先要提供优质、专业、全面的阅读内容,打造特色内容资源的策划、生产和营销体系;其次要联合专业出版机构研发数字出版产品和文创产品;最后要加大创新力度,促进业态多元化,建立以读者为中心的阅读体验空间。


打造高质量的专业阅读空间,为读者提供优质的阅读环境和个性化的阅读服务,能够激发其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增强文化创新与创造能力;从行业发展角度看,打造高质量的专业阅读空间,有助于建设良性阅读产业生态,为推动出版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抓手;而从更宏观的社会建设角度看,打造高质量的专业阅读空间,对于现阶段推动全民阅读活动持续深入开展,实现全民阅读常态化和长效化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助力“全民阅读”向“全民悦读”转变,加速以“文化小康”促进“全面小康”的整体进程。







参 考 文 献

(上滑查看)

[1]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开展2018年全民阅读工作的通知[EB/OL].(2018-03-01)[2020-05-18].http://www.nrta.gov.cn/art/2018/3/1/art_113_34975.html.

[2] 杨松.城市阅读空间概念、发展定位和运行机制研究[J].全国商情,2016(32):72-74.

[3] 李建霞,文卫华.我国阅读空间的兴起与发展趋势探析[J].出版广角,2019(8):19-21.

[4] 崔巍.砖读空间:在古迹中读取老北京记忆[EB/OL].(2018-04-25)[2020-05-18].http://culture.people.com.cn/n1/2018/0425/c1013-29948720.html.

[5] 文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EB/OL].(2016-05-11)[2020-05-18].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6/c_1118875319.htm.

[6] AI财经社.连锁书店扩张迅猛,但62家店只有一家纯卖书[EB/OL].(2019-01-09)[2020-05-15].http://tech.ifeng.com/a/20190109/45284905_0.shtml.

[7] 刘颖,潘启雯.北京新型阅读空间考察报告[J].新阅读,2019(4):19-21.

[8] 廖姗姗.基于“诚品模式”的内地实体书店新业态研究:以转型后的合肥科教书店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25(1):150-152.

[9] 张新新.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深度融合,推进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2019年度数字出版盘点[J].科技与出版,2020(3):13-27.

[10] 程训敏.城市阅读空间建设中的实体书店参与:基于北京PageOne书店的案例分析[J].图书馆界,2019 (6):35-38.

[11] 黄佩芳.我国城市阅读空间建设特点与模式选择[J].图书馆,2019(3):90-94.

[12] 程训敏,谢雨.城市阅读空间建设探析:以合肥市为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9(2):95-99.

[13] 张宏.出版社参与城市阅读空间建设的研究[J].出版广角,2019(8):22-24.

[1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2018-04-28)[2020-05-18]. http://www.cac.gov.cn/2020-04/27/c_1589535470378587.htm.

[15] 张新新.人工智能引领新闻出版转型升级:2018年数字出版盘点[J].科技与出版,2019(2):44-54.

[16] 张新新.出版业融合发展的趋势与对策建议[J].中国编辑,2016(5):66-70.

[17] 费高云.从机制、供给、服务入手:通过创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N].人民日报,2016-01-21(007).

[18] 朱静雯,王佳敏.实体书店转型之光,照亮全民阅读道路[J].出版广角,2019(6):14-17.



《科技与出版》2020年第7期P14-21

如果您喜欢,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订购我刊,邮发代号:82-655



科技与出版

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刊核心期刊

投稿

请登录我刊投稿平台http://www.kjycb.com

订阅&合作

订阅杂志:(010)83470506

联络合作:(010)83470490

                  (010)83470491

                  (010)83470492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科技与出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