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访昊合数据董事长沈昕:大数据能把患者与医疗资源智能对应起来

2016-10-16 彭婷 数据观

大数据能把患者与医疗资源智能对应起来

——访北京昊合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沈昕


医疗是重要的民生领域,与人的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随着大数据与各行各业的深入结合,近年来,医疗大数据也获得了迅猛的发展。


医疗大数据会给我们的医疗现状带来哪些改变,它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近日,记者带着相关问题,采访了北京昊合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沈昕。

— 人物名片

沈昕,北京昊合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产委会健康服务业发展改革联盟副主席。

我们现在提到的看病难,实际是难在因‘不了解’而产生的恐慌与信任缺失,分级诊疗正是致力于缓解这一问题。借助医疗大数据应用工具,可以把健康需求者、患者与医疗资源智能对应,把名医专家的经验和诊疗方法转化成知识库、方法论,支撑需求分层,帮助基层医生实现更合理、更高效的诊疗。


医疗大数据的准入门槛很高


记者:昊合数据从什么时候涉足医疗大数据领域?是基于什么考虑?


沈昕:六七年前,我们从事健康险的专业理赔服务,在实际服务过程中接触了大量与医疗相关的数据,这些数据是与患者密切相关的医疗机构、就诊记录、检查资料、用药记录等。那时,我们就感觉这些数据具有非常强的潜在应用价值,在不久的将来,或许会产生非常重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从外部环境来讲,大数据、健康医疗成为政府、资本、企业关注的热点话题,这更加坚定了创新与转型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信心。随着对业务数据理解的不断深入以及与相关行业的合作和了解,我们更加明确了企业未来3至5年的核心发展方向,那就是医疗大数据。


记者:您认为我国的医疗大数据处于一个什么阶段?


沈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我们现在所讲的医疗大数据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不过要强调一下,“数据”和“有效数据”是有本质区别的,我们这里讨论的是有效数据,即可挖掘关联性的医疗数据。


医疗大数据的准入门槛很高,对专业人员、企业实力、从业资格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整个产业又“长”又“重”,数据的形成有一定的周期性,需要常年的累积,对企业实力和战略决策都带来考验。到目前为止,真正专注数据挖掘的企业还是极其有限的,更多的是在研究层面,其研究成果距离“低成本民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认为我国的医疗大数据产业尚处于一个相对早期的阶段,“大浪淘沙”的过程不可避免。当创新企业与投资方回归理性,前期投入渐显成效,我国的医疗健康大数据将会迎来质的飞跃,正式开启“数据红利”的时代。


互联网化使就医流程变得顺畅


记者:医疗大数据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能否以具体的应用举例说明。


沈昕:昊合数据在国内率先提出“医院数据化管理”这样一个理念,也就是把传统的医院管理从“以人为主体”更多地向“以数据管理为主体”进行倾斜。


从医院端的角度来说,比如“院长驾驶舱”这个服务,通过驾驶舱对院内所有病人的数据进行整理、清洗、可视化、分析,使院长更高效地对院内的人、财、物进行全方位管理,他可以及时了解医院管理的各个角落、各个方面,大大提高院长的工作效率。


从医生的角度,比如说辅助诊疗,我们现在提到的看病难,实际是难在因“不了解”而产生的恐慌与信任缺失,分级诊疗正是致力于缓解这一问题。借助医疗大数据应用工具,把健康需求者和患者与医疗资源智能对应,把名医专家的经验和诊疗方法转化成知识库、方法论,支撑需求分层,帮助基层的医生实现更合理、更高效的诊疗。


从病人的角度,通过互联网化使就医流程变得顺畅。当病人感觉身体不适的时候,可以通过手机APP轻问诊的方式,做一些基本的咨询;咨询结束,如果还需要到医院就诊,可以在手机上自助预约挂号;医院就诊环节可以使用智慧医院的管理软件,如果要进行多个检查,手机会自动导航病人先去人少的地方,合理配置资源,减少排队时间。


这些都是医疗数据比较基础的应用,更深层次的应用是在药品、诊疗、诊断方面,对技术要求非常高。比如基因测序,通过基因的检查比传统检查的准确性更高、效果更好、预测更加准确,这就需要大量的数据模型进行分析和观测。


应以政府为主导加强数据开放


记者:您对医疗大数据的健康发展有什么建议?


沈昕:在政府层面,应指导安全开放数据,优化数据标准建设。目前,我国的数据相对是封闭、闭塞的,要推动医疗大数据的发展,一定要有开放的心态,在政府指导下安全开放数据,引导数据跨行业融合,逐渐形成国家级安全、有效的健康医疗大数据库,让数据产生更大的价值。


此外,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数据的标准不一致,即便把数据凑到一起,还是没办法进行分析。建议以政府为主导,标准先行、企业参与,在实际操作中解决国民最迫切的需求,优化标准建设。


在企业层面,要拥抱机会、调整心态。医疗领域不能过分追求速度,要沉下心来仔细打磨产品,真正把数据分析、应用到合理、精准的角度。目前,医疗大数据到了一个行业细分的阶段,有的专门做数据收集,有的专门做数据硬件,企业要根据自身优势准确定位。


记者:贵州拥有良好的医药资源,近些年来在大数据领域先行先试,对于将两者结合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沈昕:贵州虽处内陆,却是国内大数据产业当之无愧的先行者和开拓者。健康关乎国计民生,数据不受地域限制,把大健康产业和大数据产业作为一个省的发展方向,我觉得是非常有智慧的。有目共睹,这几年贵州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成果斐然: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知名大数据领军企业落户贵州,中高端人才引进政策力度空前。


在大数据产业形成一定优势后,怎样把这个优势和贵州本土医药资源相结合,还可以再做一些探索。比如,通过数据化管理和应用,将贵州的中药、苗药等传统医药资源,从药效、市场宣传、中西医结合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挖掘市场盲点和相对薄弱的环节,把我们传统的资源优势更大范围地传播出去,让更多人受益。


记者 彭婷

注:数据观微信公众号(ID:cbdioreview) ,欲了解更多大数据行业相关资讯,可搜索数据观(中国大数据产业观察网www.cbdio.com)进入查看。

✎招聘

✍岗位需求:

•网站编辑 (2人)

•活动策划 (1人)


✍工作地点:

北京or贵阳

✍联系方式:

1508594768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