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思源人物志 | 陈宏老师:教师要做好“引路人”

青行工作室 青春SUIBE 2019-11-09

他是上经贸大经济学教授

是学子心中不灭灯火

经济学教会我们分析世界万象

而他则是我们的引路人

数十年光阴飞逝

他的兢兢业业之下到底藏着怎样的华美诗篇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上经贸大陈宏老师的传奇世界

一睹老师的别样人生


陈老师在办公室


刚到采访地点,陈宏老师已经在办公室静静地等候记者到来。略带调侃的问候、亲切和蔼的交流使得大家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不少——仿佛坐在你面前的只是一位爱唠家常的长辈我们的采访在这样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了。


 1 



大师的养成


熟悉陈宏老师的同学一定对他的“宏观经济学”课程印象深刻,也一定很好奇他当初是如何进入经济这个领域,并发展到如今这个地位的。笔者带着好奇和敬仰,向陈宏老师提出了这个问题。意外的是,陈老师与经济学的结缘并没有什么天花乱坠的故事,完全是一个误打误撞的结果——就像我们大多数同学一样,机缘巧合进入了商科领域。


陈老师于上海之巅


老师微眯眼睛似乎是在暗暗回忆,他说,自己在大学期间其实是专修的数学,在数学抽象而精确的世界里遨游、与数字打交道的快乐,他无比享受。他甚至幻想着,一个数学爱好者若是拥有足够财富并且生活无忧,便可以研究一辈子数学,那将是一个非常完美的人生。可惜世事弄人,社会浮躁的气氛不允许他一辈子钻研数学,于是他参加了律师资格考试(也就是现在的司法考试)当了律师,辗转数年又做了经济学老师。这段前后十多年的时光是陈老师人生的转折点,亦是迷茫期的过渡。

 

“迷茫是每个人必经的阶段。”他这样形容迷茫期。在笔者看来,迷茫就像生命里无数其他的片段,经历时痛苦,回望去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这就是人生。” 陈宏老师的青年时期,始终在思考,一直在“路上”。90年代,同龄人之间讨论“本科文凭能不能混一辈子”,得出“不能”的结论,立马在职读了硕士;过了几年,意识到硕士文凭也不够用了,就去考了博士。“说来很巧,当时中国人民大学正好开了国民经济学这个专业的研究生班,就去读了。”他与经济学的故事便开始了。

 

陈宏老师与经济学的渊源,也来自于“大学老师”这份职业。“既然是大学老师,就应该哪门课都有能力上,因为你有学习能力。”原本教法学的他,被安排教授了“财政学”、“货币银行学”这些课程,自己也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一个个惊喜。

 

“虽然是误打误撞学了这个,但经济学的魅力我还是很喜欢。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过’经济学帝国主义’,就是说可以用经济学解释生活中很多事物和现象,这让人有满足感和快乐感,经济学的逻辑和解释能力我很喜欢。”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陈老师一边在校教书,一边兼职做律师。他当了九年兼职律师,末尾的四年时间在律师与教师中纠结。他说:“本来想辞了老师一心做律师。一开始律师业务很不好,没有人找你,后来慢慢好起来,反而开始纠结了。一个人不可能同时把两件以上事情做好,冲突越来越多,开始纠结该放弃哪个,最后还是当了老师。”最终他正式辞去律师工作,一心一意教书育人。

 

“选择成为一名老师其实是我这一生做得比较正确的决定,这个社会有什么是比学生更可爱的呢?”他笑着说。纵使自己年华老去,可一代代的莘莘学子依旧枝繁叶茂、欣欣向荣。所谓桃李满天下的快乐,只有真正成为一名教师才能深切体会。


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年会上


除了教师这份职业,陈宏老师同时也担任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秘书长。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为国家宏观经济学的教育事业出谋划策,二者相辅相成,尤其对我校国民经济学硕士点的发展和专业建设起到了重大影响。作为该硕士项目的负责人,陈老师深切体会到了教育学会带来的资源便利。“现在做秘书长了,对别的学校的专业建设情况了解起来很方便,也能够了解到全国的情况。”

 

聊起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一个细节令笔者十分感动。在陈宏老师看来,担任秘书长对宣传上经贸大具有非常好的作用。

 

“2016年我在广州年会上当选秘书长,关注度立马不一样了。名牌上写着’陈宏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对学校有宣传作用。我们有个几百人的群,每个人的昵称都是名字加学校,我的就是’陈宏-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不管到哪里都要带着名字过去。我去第一财经做节目,第一句话就是’大家好,欢迎收看xx节目。我是陈宏,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教授。’很多人只打学校简称,我要打全称,因为很多人会把我们的校名和别的学校搞错。我们的影响力不够,要通过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树立形象。


第一财经嘉宾主持


 2 



为人师者,教书更要育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陈宏老师看来,一门课讲得精不精彩,老师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老师作为引路人,首先要做的就是吸引同学的兴趣。“一堂课到底能不能讲好,关键就在于你的故事够不够味道,能不能真正吸引同学们的注意。”

 

他回忆起三十多岁时教书的情景。那时候他还在教法学,需要很多案例进行补充。为了让案例更生动,他每天晚上躺在床上都还在想,怎样才能用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方法向大家传授书本的内容。这个十年如一日的习惯,让现在的他可以轻轻松松信手拈来。“孩子说,我老了,变啰嗦了。”他笑着打趣道。

 

如今的“宏观经济学”课堂上,同学们依旧能看到那个讲故事“很在行”的陈老师。因为他眼中的教学,是观察生活观察社会,进而与课本知识相结合。用生活现象解释理论,同时用理论指引我们的行为,学生才会听得有意思。“任何一篇实证分析文章,无非就是算术加故事两部分。讲故事,永远都是最难的。


九寨沟-与会旅学院副院长刘少湃的合影


作为“引路人”,陈宏老师认为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贵人指点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这直接关系到路径的选择。他拿自己举例,当初是误打误撞学了经济,边做律师边教书,外人看来是“全面发展”,自己其实还是很迷茫。正是由于自己当初缺乏正确的引导,陈老师才希望同学们能够得到好的指引和帮助。

 

正是由于这样一种匠心精神,陈宏老师在2015年被选为“我最喜爱的好老师”,全校仅三名教师当选。这是一个由全校本科生参与的评比活动,从推荐候选人到学生在校园网自由投票,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

 

谈及大学教育,他回忆起自己大学时的情形:“当代大学教育与我们最大的不同在于,我们当时几乎没有选择,而你们现在则面临无数种选择,无数种诱惑。我们那时候大学生都是所谓的天之骄子,包分配。那时候刚恢复高考,大学录取率低,大学生很吃香,可还是会迷茫。

 

讲到当代学生一心想学热门专业,夸张点说就是“向钱看”的现象,陈老师用调侃的语气说:“这也是对的啊,追求财富这是没错的,但就像宏观经济学第一章所说的那样,GDP不是万能的,但没有GDP是万万不行的,钱也是这个道理。

 

对一个人来说,把财富当作一生的追求目标是万万不能的,因为财富对人生来讲是必须的但不是充分的。在人生的道路上,你需要做的不是一味追求财富的大小,而是专注,专注于一个专业的发展、专注于一种专业的学习,十几年后你就是这个领域的权威,财富自然会相伴而来。他十分欣赏“大国工匠”这个词,举了一个螺丝钉的例子:“如果你是做螺丝钉的,那么不管是拐弯的螺丝,特别强度的螺丝,或者特别轻的,特别耐高温或者特别耐寒冷的等等,你都要能做出来,要能够’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几十年上百年,这就是匠心精神,这就叫’专一’——我经常建议学生,求学阶段追求复合型知识,职业规划和发展一定要’专一’。”


九寨沟-与工商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刘素贞的合影


社会惯性敦促我们挣钱养家、买房买车,大环境下的我们该如何自处呢?当笔者提到复旦大学“自由而无用的灵魂”这种校园文化时,陈宏老师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复旦的学生确实很自由,他们可以随意转专业,没有太多的限制。他还讲到一个本校毕业复旦读研的学生,仅仅因为读研期间听了几次关于宗教的讲座,便对宗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申请了哈佛大学宗教学专业。旁人看来不可思议,但是她找到了自我,并不断探索着。她是在拥抱生活

 

毕淑敏曾说:“爱所有的无用之物,你会发现人生还可以是一片极乐净土。”愿共勉。


 3 



诗酒趁年华,大学到底如何度过?

陈宏老师认为,学生是“以分数论英雄的”,不管做什么(出国、推免、就业……)首先看的就是分数,因此不能荒废学业。除此之外,他希望同学们多阅读、多思考。

 

多看书,这是我唯一想对同学们提的建议。不要都是阅读电子书籍。”正如许多人所说,生活需要仪式感。当你静静倚坐在长凳之上,午后阳光挥洒,翻开书籍,那种感觉是电子阅读所不能享有和媲美的。“我不推荐书,这是没用的,你们只需要看自己喜欢的书籍就好。能达到废寝忘食就是最高境界。”多读多看,从书里品味他人的人生,这将让你挣脱现实的重重束缚,跨越时空对话有趣的灵魂。“读书给了你想象的空间,这和看视频是不一样的。你读了一本关于律师雄辩的书,也许会幻想自己成为律师。读足球明星的辉煌,便幻想自己成为足球明星。读到思想感情有共鸣的书,很容易便热泪盈眶。”

 

对于性情浮躁,看不进书的同学,陈老师建议大家读小说。“每一部小说都写了一群人的命运,甚至几代人的命运,它一定是某一个特定时空的社会画卷,这有利于你理解人、理解爱情、理解世界。”

 

不同于职业生涯的“专一性”,陈宏老师认为,大学时代应多做尝试,多发展兴趣。大学是一片广博的天地,在这里你可以尝试各种各样的爱好,然后遇见更美好的自己。他还建议同学们趁着年轻谈恋爱,做年轻人该做的事情

 

所谓“诗酒趁年华”,大抵就是如此吧。


研究生毕业典礼


 4 



快问快答

——如何看待这次的中美贸易战


对于这次的中美贸易战,陈宏老师发表了以下两个观点:

 

1. 不支持使用“贸易战”这个词

“我希望不要使用’贸易战’这个词,因为它只是一个很平常的贸易摩擦。我们最好能够克服悲情主义和受害者心理,觉得美国人要害自己。其实这就和做生意一样,生意做完美国人觉得自己吃亏了,就和你发生点摩擦,所以不宜用’战’。”

 

2. 树立规则意识

“不论是中国企业还是个人都应该树立’规则意识’,用经营的话说就叫合规经营。美国对我们高新技术压制的典型就是中兴事件,罚款了9.8亿美元。很多人讨论中兴到底有没有违规,我认为它一定违规了。因为很多报道都说它是主动将罚款交给美国商务部的,当时美国告中兴,法院立了案,但是中兴没有应诉。给你争辩的机会你不要,反而这么主动地认缴罚款,这不就是默认了么。

所以,不管是国内经营还是国际经营,规则意识一定要强。现在金融界有一个共识我觉得很好,就是先看合不合规再看挣不挣钱。合规是基础。”




采访在轻松的氛围中结束了。笔者眼中的陈宏老师,亲切热情,睿智风趣。不知道喜爱陈宏老师的你们,读完是否意犹未尽呢?“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祝愿陈宏老师桃李满天下!


【人物征集令】

这个校园是否有让你崇拜的人物

我们让ta走近你

只需

在后台回复

留下ta的名字和事迹

亦可附上想要了解的内容哦~

 

【小编有话说】

目前小编已经收到很多推荐啦

他们正在小本本上排队哦

大家记得时刻关注青春SUIBE校园动态

说不准哪天你的ta就上榜咯~

 

【下期预告】

无运动,不青春

夏日的荷尔蒙

阳光下的白衬衫

一切都刚刚好

下周日,趁着运动会气氛依旧

射箭大佬与你不见不散哦~

采访 | 艾丽菲拉

文编 | 陈昕昀 朱怡君

版编 | 张熠天

责编 | 陈昕昀





近期精彩回顾

小蘑菇 | 想在校园里听喜欢的歌?戳这里~

调研 | 真相只有一个:不运动就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