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未检手记 | 高墙里的“阳光”【829期】

温州检察 2021-04-28

编者按




  

近年来,温州检察机关坚守“教育、感化、挽救”原则,聚焦“奏好主旋律、做好领路人、当好点灯人”,坚持以未成年人保护性司法为路径, 积极探索具有温州特色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


涓涓细流,汇聚成呵护未成年人的海洋。每一份付出,都是一个温暖的故事。直击心灵的瞬间,就是你我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共鸣。为充分展现温州未检人的“暖心”,现推出“未检手记”专栏,在字里行间感悟温州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那一份“真情”。




高墙里的“阳光”


“他从没吃过蛋糕,我想给他留一块。”当我把分好的一块蛋糕递给小庆时,他特意省下一小块留给隔壁监舍的一名同案未成年人。“好吃的能够一起分享,我替他谢谢你啦。”这天是我第一次来看守所为三个关押在这儿的未成年人过生日,氛围格外温馨。“阮晓静检察官、林老师,谢谢你们。”看着这群人流着泪和我们道谢,我倍感欣慰。我更加相信,人唯有感受温暖和良知,才不会冷漠地去伤害社会。


你看过涉罪未成年人的眼睛吗

1


事情还要从一次提审说起。在提审的时候,我习惯于注视犯罪嫌疑人的眼睛,试图从眼睛深处读出他们的内心。记得有一次我在提审时提到一名涉罪未成年的父母时,他的眼神变得异常冷漠,甚至语气也是坚决而肯定:“他们不可能过来看我的。”像他这样的未成年人,这里还有很多。他们因父母的缺位、关爱的缺失,过早地体验到了人情冷暖、苦楚辛酸而自我放逐,在花一样的年纪就被贴上了失败者、犯罪者的标签,只能在冷冷的铁窗内一遍遍独自消化失去自由的不适与焦虑,不知道自己的明天在哪里,也不会期待未来在何方。那一刻,我想,我们应该为高墙内的这份“阴冷”带来些许“阳光”。在高墙内的“管”仅仅只能建立初步的规矩意识,而“教”才是真正能弱化甚至消灭负面因素的方法。触及心灵的方法,从来都是教育、沟通和感化。



万事开头难,

重要的是勇敢踏出那一步

2


回去后,我与部门的同事进行了交流,发现就目前了解到的社会普遍情况,看守所内管教民警开展管教的视角和精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们想到了社工这股专业的力量,我希望能够从第三方的角度传递社会和亲情的温暖,帮助他们消除负面情绪,携带正能量回归家庭、校园和社会。


但项目的开展并非一帆风顺,甚至还可以说有些坎坷。看守所属于羁押嫌犯的维安重地,社工进出事关制度性的突破,虽无明文禁止,但却涉及安全评估问题。我们一次次的进出看守所,与看守所方进行深入的思想动员和沟通,最终消除了他们对信息流动安全、入监授课管理安全等方面的顾虑,达成了共识。我们还多次和市看守所、瑞安市黑眼睛公益发展中心沟通,最终确定了授课人员和授课方式。看着那间特地开辟出的浅绿色教室,和那套桌、椅、投影仪授课设备,一股暖意涌上我的心头。

去年6月24日,看守所“阳光课堂”项目正式启动。我希望能够通过这种社工信箱、小组活动等形式,用我们的关怀和真诚去唤醒他们心底的善良,让他们与外界建立情感沟通,重燃他们对生活、对未来的热情和向往。



功到自然成,

“阴冷监区”变“阳光课堂”

3


今年5月16日,我来看守所定期巡查监室,对涉罪未成年人小曾进行了入所谈话。“你最近待在这里,有什么感想呢?”我问他。“我觉得这里好像没有我想象中的可怕。尤其是在阳光课堂里我学到了怎么交友、怎么认识自己,还和我爸爸通了书信。”“你有什么话想带给你父母的吗?”“我在里面过得挺好的,很想他们,每天都期待能收到他们的信。”现在回想起来,开展阳光课堂的一年多来,效果已经初步显现了,他们能够打开心扉与家庭沟通,也正是我们想看到的。

近日,我又来到看守所的“阳光课堂”看看他们情况,发现一张张熟悉而又“不熟悉”的面孔。他们比以前更开朗、更有生机了。这节课最后一个环节是观看社工回访家长时的录音,每个“学生”都把耳朵凑近了电脑仔细听。“好好改造,我们在家等你。”听着父母的鼓励和期许,其中一位“学生”的眼泪也止不住从眼角流了出来。看着那份被高墙电网割裂的亲情在此刻实现无缝弥合,作为观众的我,也被他们打动了,我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不要辜负家人的期望。”我看着这群“学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明亮和生机,我想,那是他们眼里的光。



(文中出现名字均为化名)


作者系瑞安市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部

员额检察官 阮晓静



【END】



延伸阅读

1、群雄逐鹿,唇枪舌战!2019年温州市检察机关论辩赛火热开赛!【828期】

2、大事记!盘点我们的11月

3、入选全国优秀检察新媒体初评!温州这个作品希望有您的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