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川农登上人民日报头版!

权威发布 四川农业大学 2022-04-23

4月3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高校农专家 春耕进田头》为题,报道了全国各地高校农业专家指导春耕生产,助力脱贫攻坚的繁忙景象。我校农学院王小春教授、管理学院陈文宽教授的事迹也在其中。



据《人民日报》报道,王小春教授在疫情期间也时刻关心农作物长势,不仅通过线上给予农户指导,办好健康证后更是立刻出发,一口气跑了5个乡镇,挨家挨户上门服务,讲授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陈文宽教授第一时间组织校内专家学者,共同完成《新冠肺炎疫情对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影响及对策建议研究》,为农业生产经营出谋划策。


《人民日报》的此次报道,既是对学校不忘“兴中华之农事”初心,积极发挥科技、人才优势,组织号召校内专家以多种形式支援春耕生产,助力农民增收,力求疫情防控和助力春耕两不误相关工作的肯定,也是宣传战线坚决贯彻落实学校《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师生的规定》,始终将笔尖镜头对准师生,讲好川农故事,积极对接媒体,加大外宣力度,不断增强宣传工作时度效的充分体现。




川农学子也积极响应号召。

不负好春光,

在做好个人疫情防护的同时,

也志愿参与到家乡的春耕备耕工作中去。

努力提高知农爱农的意识,

提升强农兴农本领。





郭冲



2月下旬,南方早稻产区抓好育秧移栽。农民开始选择高产优质早稻品种,备足种子,适时浸种泡田,抢晴播种育秧。烟草研一的学生郭冲就在自家秧田里学习锄草整田,并亲身实践,为育秧工作做足充分准备。


“有一个感触就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小时候也干过不少农活,很辛苦,后面读高中大学了就干的很少了。平时在学校也学农,但这些辛苦跟基层农民的辛苦相比,算不得什么。希望有更多大学生能真正的深入基层,体会农民生活的艰辛。另一方面,就是关于疫情抗战,在家就是规规矩矩待家里,响应国家,村镇上的号召,有时也为村里防止疫情扩散所进行的封村活动提供一些微弱的支持。”






彭媛媛



春耕到,农时紧。受疫情影响,今年春季农业生产面临着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科学选种、病虫防治、配方施肥等诸多挑战。


资环1701的彭媛媛随着乡里组织的志愿者们一起,走进田野帮助独居的老人们栽种秧苗。“村里有些家里的青壮年由于疫情原因没办法回乡,我们就志愿去帮他们去栽种秧苗和修整土地。”彭媛媛感叹:“上学期刚学习了一些作物学相关知识,没想到这么快就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她在助力春耕的同时,也带去了防疫的相关资料,为独居老人们送去关怀和温暖。





李珍珍



南方玉米能种两季,西南山地因地理差异大、小气候多样等原因,玉米播种时间差异很大,就长江流域来说,此时正是玉米播种的黄金时期,农学院研二学生李珍珍在参与了自家的玉米播种工作。


“此次疫情的突袭,让全国人民都困在家里,工厂停工,市场歇业,学校停学……然而春耕到来,作为农院人,在防控疫情的同时也应该积极加入家里的春耕劳作,减少老人的负担,做到正真的学以致用。无论是玉米播种,栽红薯还是育秧,整个参与过程都是开心又幸福的,希望将自己所学的东西利用起来,体现自己的价值!特别喜欢课题组的团队文化:脚踩泥土,心满阳光!勤力稼穑,梦铸稻香!愿我们的梦在这个时代里虽夹杂苦涩,但依旧醇香!”





黄雪媛



春天的脚步悄然走近,在这片广阔的中国土地上,在这个特殊时期,还有着众多脚踏实地、为祖国的美好明天而默默“耕耘”的劳动者,他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推动春耕的进行。“我是一名社区志愿者,量体温控制出入,实时做好疫情监测……”“我在村里的调查员,排查外籍人员,为大家普及新冠常识……”“我是小区运输员,派送蔬菜水果,做好消毒零接触……”


动医党支部的黄雪媛有感说道:“每每想到前线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伟大,农民伯伯田间锄地的劳累,作为志愿者的我心中便涌上一股暖流,我一定会认真负责,担好这一份责任,努力为春耕备耕做好后方工作。”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在每一位“春耕者”的努力下,必会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谱写新时代的绚丽篇章。






张阳



村里的年轻人都离开农村外出打工,很多老人们在坡地上耕耘着。为了生存,也为了少让土地荒芜,留守老人们纷纷下地耕种,重庆市奉节县农学院研二学生张阳在帮助村里的留守老人除草。


“作为农科学子一员,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吧。从劳动中我知道了什么是累,什么是珍惜,知道了什么是忍耐,什么是坚持,也懂得了劳动的艰辛和快乐。有亲戚觉得我学农就是种地的,看不起农业类专业。起初我也自我怀疑过,但是通过学习实践,现在的我就觉得‘我是农民的儿子,我自豪’。因为农业是衣食之源,生命之本;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国人的生存与发展都是离不开农业的。土地里学问很大,我现在也只是学了一些皮毛。虽然这次疫情我们不能回到学校,但是觉得这也正是我们实践所学知识的机会。”






陈艳琦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也很关注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坚决遏制病虫害扩散蔓延。农艺与种业的学生陈艳琦在田间地头学习小麦病虫害治理措施,并亲自实践喷施治理红蜘蛛的农药。


“我觉得我们农学,尤其是农艺与种业的学生,应该学以致用,做一些能力范围之内的事儿,将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技能应用到实践中。在家里帮着父母管理小麦,既为家乡建设出了一份力,还可以呼吸新鲜空气,缓解一直憋在家里的郁闷,一举两得。”






王安东



动医本科生党支部王安东就是众多“春耕者”中的一员,他热情参与到种植果树苗、修剪枝丫、山鸡养殖中,为家乡的新兴的旅游业建设出一份力。


在介绍自己的春耕经历时,王安东说道:“种橘子树、给樱桃修枝、浇灌猕猴桃这些貌似简单的农事也存在许多技巧,春耕日趋现代化,我们身为农业院校大学生更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因地制宜寻方法,壮大农产品行业来实现脱贫,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陈昊楠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的学生陈昊楠在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马岭镇高店村帮助四户农户进行水稻育秧工作,指导农户并且按照农村农业部规定使用药剂量为70%的吡蚜酮进行拌种防治飞虱,搞技术指导服务。


“因为自己就是学植保的,然后我们这些地方飞虱也多,问了种植户的防治方法然后自己查了些资料,就想着先拌种预防一下。主要是现在都是减药减肥嘛,然后就让这几户人按登记的用量使用,看能不能和以前防治使用的化学药剂量能不能减少。”






钱虹宇



农业是乡村振兴之命脉,在抗疫的同时,应不忘兴农强农初心,践行兴农强农使命,将所学的专业实践的成果化为雨露注入肥沃的田野中,推动春耕事业进行。


19级土壤学系研究生钱虹宇结合自身专业特长,主动在家乡童寺镇栗寨村深入田间地头,调试设备,深度参与、扎实帮扶当地春耕生产。“由于疫情影响导致人手不足,钱虹宇同学积极参与农耕,大大地解决了农户面临的难题。”栗寨村党总支部书记肖小军说。






李正平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胡市镇高粱高产示范区内,农技人员组织开展实地指导,帮助农民解决春耕生产实际困难。农学院研二学生李正平深入田间地头,向示范区工作人员学习高粱高产技术。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农业生产在面临春耕物资到位难、备耕劳动力不足、农机操作手到位不齐等一系列问题,眼下春耕备耕到了关键阶段,农时不等人,农技人员深入一线,为农资供应保障、农机调配等出谋划策,指导种植户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条件下积极开展春耕生产,同时对备耕、育苗等各环节技术要点进行田间讲解,就今年农业生产进行周密规划,并对农业新技术新规范进行示范推广,得到农户的高度认可。


“让我进一步提升对农技推广的认识:农业技术不只是理论,农业实践还需在田间地头,搞农业还需情怀,热爱它,才能更了解它,将理论运用到实践,指导农业生产,提升农业专技自我素养,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三农。”






杜佩珊



受疫情影响,动检本科生党支部的杜佩珊家乡种植的耙耙柑面临着果熟难销的问题,农户们看着已经成熟的果子只能干着急,当地政府听说了农户们遇到的难题以后,当即联系水果经销商打通销售绿色通道。于是杜佩珊积极申请并得到村委会批准后成为采果队一员,每天的任务是采摘耙耙柑并装箱,再由政府派专人来收取,在保证人员流通量小的情况下,完美的解决了柑子的销售问题。


杜佩珊激动地分享道:“疫情也难挡丰收的喜悦,这不得不夸赞政府的政策发布的高效,不误农时不误春,在抗击疫情的同时,保证产业的顺利开展,为战‘疫’贡献力量。”




“战疫情,保春耕”,

川农还有许许多多师生投入了春播春种,

在这戒严时期,

川农的师生们

在帮助农户进行春耕春种的过程中,

也把理论转变成实践,

真正的做到了学以致用,

将青春活力与家国情怀付诸行动!




往期推荐
@全体海外校友,川农始终和你在一起!校园摄影师捕捉的最美春天,请查收高考延期一个月,秋季开学相应顺延


来源|人民日报 农学院 

动物医学院 资源学院

编辑|王宇航 况雨潇 郭东雪 潘哲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