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青报头版刊登!看川农人这个暑假都在干什么?

枣子团队 四川农业大学 2022-04-27


8月12日,中国青年报头版以《高校师生将书桌搬到田间地头》为题报道了全国各地高校师生在田间地头助力农业生产的繁忙景象。我校动物科技学院的副教授杨明显及六名学生的团队事迹也在其中。




杨明显教授常常把暑假用来出差,自7月13放假以来,他已经去过五个县(市)进行技术指导。7月,在红旗村,杨明显注意到,一些蜂农不懂得要根据不同蜜源的盛花期来调解蜜蜂的群势(蜂群强弱程度),导致蜂蜜产量不高在给蜂农做技术指导时,杨明显特别点出这个要害,一些蜂农恍然大悟。


养蜂虽然是较为小众的产业,但是这几年随着脱贫攻坚的推进,蜜蜂养殖在各地越来越普遍,对养蜂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杨明显常常接到来自各地的电话邀请,蜂农、各地农业科技部门的专家、农村基层干部……他们在遇到技术问题的时候,就会向这位蜜蜂研究专家求助,杨教授也都耐心解答。


不光是杨明显,同事们的暑假也不轻松。杨明显说,研究养兔、养牛、养猪的同事们也常常接到各地的技术求助,他们都会尽己所能去帮助农民和养殖户,履行一名大学教师、一名科技工作者的职责。


《中国青年报》的此次报道,既是对我校师生长期扎根山间田野,以先进农业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显著成效的充分肯定,也是学校115年来始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兴农报国使命,坚持在实践中培育新时代三农英才的有力体现。




# 川农人的暑期实践 #
滴滴,暑假过去了一半啦。据枣子了解,同学们在假期里可没闲着,支教、调研、志愿劳动......炎炎夏日,也阻挡不了川农师生的步伐!这不,枣子收集了部分师生的暑期实践,一起来看看吧。


 



传承百年薪火,助力乡村振兴


背上皮尺、年轮分析仪、测高器等工具,四川农大林学院定向班大三学生兰见小兵一大早就跟随凉山州普格县林草局工作人员,到县里的尖尖山上调查森林生长情况。


尽管山路崎岖,只能在没有路的山中步行,但兰见小兵很开心,“既能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又能回到家乡在实践中锻炼。”


与兰见小兵一样,今年暑假四川农大林学院定向班共102名同学回到当地林业局顶岗实习或参加实践项目。这群承蒙党恩的学子,在感受家乡巨变中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信念。







这是一群特殊的大学生。
“高考成绩下来,本以为上不了重点大学,没想到老师告诉我可以走免费定向培养计划专项,我才终于考上了四川农业大学。”定向班学生阿力史子说道。
免费定向培养计划专项是四川省委、省政府为原深度贫困县培养一支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本土人才队伍的一项重要举措。
从2018年开始,四川省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上岗方式,每年为全省45个原深度贫困县培养1000名紧缺专业大学本科生。招生录取后,由定向培养院校、定向培养学生、县级行业主管部门、县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签订四方协议。定向生毕业之后,须定向上岗不少于6年。
2018年以来,四川农大林学院已招收定向班共3个年级4个班102名学生,其中生源地三州学生96名。来自6个民族,其中藏族45名,彝族33名。
如何培养好这群特殊的学生,我校高度重视。学校党委书记庄天慧多次来到定向班,与学生们亲切交流,并对学院及相关单位提出了“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教育与服务相结合,政治上关心、思想上关怀、学业上关注、生活上关爱”的工作要求。林学院党政工教团通力配合,着力构建“思想素质、专业能力、职业技能”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切实提升定向班人才培养质量。


定向班学生与“花椒采摘能手”合影
“今天是收获满满的一天,又用到学过的专业知识地理信息系统(GIS)了。”正在泸定县林草局实习的定向班学生葛琰在日记中写道,“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一门大学问,需要边看边用,才能合二为一,下学期回学校要对GIS进行巩固学习。”
暑期回到家乡的林业部门顶岗实习是定向班学生每年夏天的“重头戏”。在学院领导的专程护送下,定向班学生提前进入工作岗位,了解当地发展所需,把学习与实际需求紧密结合,也进一步促进学生回学校学习的积极性。
除了顶岗实习,定向班学生们还可以加入在当地有科研项目的专家教授团队,用更扎实的专业技能服务地方。“我从大一开始就加入了林学院叶萌教授的盐源县花椒栽培技术团队”,定向班学生沈豪说,“通过学习花椒管护和花椒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栽培管理方法,让我对家乡花椒产业的发展更有信心。”


林草行业骨干为定向班学生授课
“你们生在最好的时代、生在国家最强大的时代,是阿坝州的中坚力量、林草系统的骨干人才,要多思考怎样利用好阿坝的林草资源、如何打造全域旅游,要在学成之后扎根家乡、建设家乡。”在阿坝州林草局会议室,局党委委员、机关党委书记龙宝为定向班阿坝州籍全体学生讲授了题为《汲取精神养分 补足精神之钙》的微党课,希望学子们接过接力棒,为早日实现“一州两区三家园”的战略目标添砖加瓦。
邀请行业骨干作报告,让定向班学生更加直观了解林业工作做什么、林业工作需要学习和掌握技能有哪些,为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指明了道路。近年来,省林草局规划改革发展处处长张革成、省林草局森林资源管理处副处长王毅、凉山州德昌县林草局副局长祝永亮等曾从不同专业层面为学子们指点迷津。






参观家乡红色文化遗址,坚定初心信念
“来到大学,我们不像是离开了家,倒像是时刻依偎在母亲的臂弯之中。这一份份浓浓的关爱,更加激发了我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定向班学生阿牛小英表示,要扎实学习技术本领,学成之后扎根家乡、建设家乡、回报家乡,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聚焦社会热点,服务民生福祉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是今年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青年大学生立足实际,坚持边学习、边实践、边落实,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实际效果,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助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近日来,草业科技学院“福袋子”团队以彰显党支部特色,展现川农大青年党员向上向善向好的精神风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决心为主题,在成都温江公平派出所、重庆梁平七星镇、内江市椑木镇等地留下了志愿实践服务的足迹。


团队紧密结合工作岗位和乡村实际,紧扣群众期待、聚焦群众诉求,协助民警以及乡镇、村委会基层工作人员深入社区、街道等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地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件看似不严重的‘小问题’,有时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群众的生活。这次为群众排忧解难的亲身体验,让我真切体会到基层工作人员的辛劳与不易,对基层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知。”赴温江公平派出所小分队的何洁同学如是说。



重温革命事迹,领悟红色精神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炎炎夏日,阻挡不了川农学子继续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步伐。


烈士陵园所长为星图·红色远征队员讲述红色故事
“星图·红色远征”团队共35名成员前往雅安市雨城区烈士陵园、雅安市博物馆进行红色精神学习活动。队员们通过走访烈士陵园、雅安市博物馆等地学习中国工农红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及各族人民在西康进行革命斗争的故事,了解解放西康的历史环境及剿匪路线。

同时通过参观雅安市博物馆,结合雅安发展至今的文化历史以及突出历史事件,了解雅安今天的主要经济方向,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活动后期,团队成员各自在家乡红色地点进行学习与参观,并每日学习强国打卡,坚持党史学习。



奉献青春热情,促进全民发展


“身体力行奉献青春热情,脚下留青支教花开别样红。”前往大山深处支教,或许无法在短短十几天让孩子们的学识有多大程度的提升,但更多是希望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一颗希望的种子,一颗希望走出大山,看一看外面的世界的种子。


东谷镇镇长及乡镇干部慰问团队成员


“幡飞希望”团队深入甘孜州东谷镇永西村进行支教活动,课程门类齐全,涵盖辅导语数英三大主修科目以及音乐、太极拳等多项兴趣科目,其中《探访京都——我眼中的紫禁城》,《又见鸿门宴》等课程,以猜谜语,你画我猜等有趣的形式让同学们切身感受到历史的温度,国家的广袤。支教活动开展过半,“幡飞希望”累计帮助当地学生近30人,独特教学方式获得学生与家长的一致好评及信任,同时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形式帮助近10户家庭了解学生升学政策等问题。






支教过程中可爱的小朋友们
“辛苦你们舟车劳累到达我们这里来帮助我们,有什么需求就及时向我们提出,我们会尽力提供帮助的。”团队获得当地镇长李洪毅、副镇长龙热、乡镇干部及村党支部书记、主任等10余人关切慰问,表示将在后续全力支持该团队活动的进展。

开展党史学习助力乡村振兴探寻文化遗产......暑期实践多种多样川农学子身体力行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结合实践 团队凝结个人社会实践活动川农人一直在路上更多精彩 我们一起期待



往期推荐
开学时间定了!新生收藏第二弹!三校区全地图+川农衣食住行全攻略神仙打架!川农学子向奥运健儿致敬


图片 | 顾忆 四川农业大学

文字 | 杜旖晨 刘柏廷 四川农业大学 中国青年报

编辑 | 杜旖晨 刘柏廷 詹心怡

责编 | 谢洋



“一键三连”,get假期正确打开方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