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来了!新学期不慌
ewterm
新学期
天地春晖近,日月开新元。为助力学子新学期取得新成效,我们特意邀请了学校长江学者和杰青获得者等学术大咖就如何更好把握大学生活来支招,为大家新学期带来新动能。
01
吴德
奋斗正青春 一起向未来
校长,学校首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从事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方面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研究领域为种猪营养。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项目80余项,横向合作项目100余项;主编和参编“十一五”规划教材及著作6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培养毕业研究生100多名,其中博士20多名,1篇博士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寄语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各位同学又迎来了新的一年、新的一学期。作为学校校长,作为土生土长的“老川农”,非常希望大家能够在“川农大精神”的引领下重塑自我,在川农大校园里不负青春时光,成就家国梦想,迈向美好未来。为此,我有四句话送给大家。
一是要抓紧学,“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开学即遭遇疫情,也许会让部分同学仍旧没有从春节和寒假的气氛中完全脱身出来,但新学期的帷幕已经不容迟疑地在面前拉开。希望大家务必要克服假期综合症,利用好人生中精力最充沛、时间最充裕、选择最自由的美好青春韶华去探索求知。
二是要踏实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人世间最遥远的距离是想到与做到。实践能力是成长的基本,身体力行、脚踏实地,把小事当作大事干,才能发现并解决制约成长的难题,才能真正走上实现梦想的旅途。
三是要力求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不论大家未来从事哪一行,都必须要在大学里有意识地去训练创新思维、锻炼创新能力,力求能够在自己的位置上取得新突破、干出新业绩,如此方能在浩浩荡荡的时代浪潮中行稳致远。所幸,川农大正大力实施“1338行动”,形成了“通识课程+专业教育+实践教育+个性化教育”层层递进的人才培养体系,最大程度为同学们提供创新舞台。
四是要认真活,“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完备的人格与健康的体魄是成长的基础与保障。希望大家能够始终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得失,不要过多计较一时成败。同时,要多到体育场挥洒汗水,少在网络游戏中激战不休,现实世界一定比虚拟空间更值得你去探索。
02
李仕贵
脚踏实地 勤奋好学
水稻研究所所长,学校首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水稻遗传与育种研究和人才培养。针对西南稻区生态环境,开展了重穗型杂交稻核心种质及基因组序列研究,定位克隆了系列控制穗粒结构和灌浆充实等有重要育种价值的新基因,研究完善了水稻轮回群体改良方法,形成了提高重穗型杂交稻亲本选育效率的技术体系。先后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1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四川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发表论文200余篇,SCI收录60余篇。
寄语
春季伊始,希望同学们在新的学期集中精力充实自我,筑牢知识基础。
希望同学们在科研道路上不要有任何畏难情绪,更重要的是要养成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如果实验遇到瓶颈停滞不前,不是放弃而是更多地去查阅文献、多方交流,从而最终靠近和抵达真相。
同学们应该学会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资源,扎扎实实学,勤勤恳恳干,尽可能把每次实验做到发表文章的质量,把每份记录做到追根溯源。不是每个同学都要走科研这条路,同学们要在大学的学习中,不断总结自身的特点,根据特长逐步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或侧重基础研究、或侧重应用研究。不论今后志在何处,都要脚踏实地。
结实饱满的水稻,总是低下高贵的头,相反,稗子的脑袋则无时无刻不在风中飘荡。希望你们要像水稻一样实诚,每一步都走得踏实。
03
陈学伟
春播秋收 不负韶华
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校首位既是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又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首席科学家,长期致力于水稻重大病害抗性机制与应用研究,先后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在Cell,Science,Nature Microbiology,PNAS,Autophagy等主流期刊发表SCI论文76篇,主研选育水稻新品种24个,其中国家级审定品种13个。
寄语
春天到了,希望大家能够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奋斗青春,不负韶华。
回顾自己走过的成长和科研之路,我想向你们分享一些体悟:一是要将国家的需要纳入自己的理想。所谓“国之大者”,要解决格局和高度的问题,积极贯彻国家的政策主张,会让你拥有坚定明确的奋斗方向;二是要在大学这个人生最能够吸收“营养”的阶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自己的智商、情商和逆商,造就自己的知识、见识和胆识;三是了解团队的重要性并且去尝试创建自己的团队,或者主动拥抱团队、加强合作与协作,会让你感受团队的力量、享受合作的益处;四是在科研方面除了坚持求真务实,把握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也很重要,大胆创新、小心求证,还要广泛阅读文献、善于思考问题、把实干与巧干相结合、能不断坚持、能克服困难。
春天是希望,秋天就是收获。希望同学们能够现在就行动起来,等到秋天鲤鱼甩尾,水稻弯腰,收获学业、科研和生活的硕果,实现自己的理想。
04
方正锋
自信、自律、自主 实现最好的自我
食品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长期从事畜产品安全生产与营养健康方面的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和国际国内科研合作项目多项,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霍英东青年教师奖、颐和青年成就奖、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10余项,参编教材和著作4部,荣获社会服务(扶贫)先进个人、研究生就业先进导师等荣誉称号。
寄语
寒假过去,又是一个新学期开始。希望同学们能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自信。每个人求学阶段都有着各自的迷茫,但同学们处在最好的年纪,一切都充满了可能,现在不妨将志向放得更高一些,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梦想树立得更远大一些,不断尝试进取。二是自律。现在的大环境让同学们的时间变得更加机动,在学习生活、体育锻炼和作息时间上的自律是基本要求,自觉而不被动、自律而不散漫,是在科研、学业以及梦想上取得突破的前提。三是自主。大学强调自主性,无论是课本规定动作、学科前沿信息、与国际接轨的拓展,都需要自己把握,尽力做到自主而不依赖、自重而不自大、自信而不自卑,只有主动出击,才有可能实现理想。
最后,青春不容懈怠,时光不堪虚度。希望大家珍惜时间,实现最好的自我。
05
王际睿
密切关注科技前沿 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农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岗学者,主要从事作物种子发育-萌发研究:利用多组学策略鉴定控制作物种子发育的关键调控因子PGS1、PHS-3D等,并揭示温度胁迫影响籽粒颜色、休眠的分子机制;剖析作物品质劣化的因素,并从中国地方小麦、节节麦、野生大麦等资源材料中挖掘关键基因用于抗性育种。在Plant Biotech J, New Phyto, PNAS, Cell等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四川省青年科技奖;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制定地方标准6项、参与作物新品种选育2个。
寄语
一年之计在于春,新学期伊始,相信同学们一定对春天有许多冀望,一定已经树立起了崭新的目标,积蓄起了勃发的斗志。在这翘首以盼生机勃勃的自然界的春天,同学们更要奋发努力,兴致盎然地迈入教育和学习的春天!川农大是你们研究学术,探索真知的沃土,同学们应该在这片土地上尽可能的汲取养料,争取开花结果。
作为农业院校的学生,同学们在大学期间,除了学好本专业知识,还应该多关注了解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领域科技创新等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逐步了解社会,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自己的位置,发现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进行客观评价,增强自身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帮助自己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在实践舞台上实现自己的青春梦想和人生价值。
06
何军
主动学习 培养“三力”
研究生院副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致力于碳水化合物营养与饲料研究,在饲料养分高效利用的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上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霍英东基金等20余个项目,获第十三届四川省青年科技奖,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80余篇,主持/主研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获授权专利13项,技术成果在国内10余家大中型企业推广应用,在行业内产生了较大影响。
寄语
大学生要重视个人规划,在校期间应努力培养三种能力:一是创新能力,在面对从未接触过的新领域、新知识、新问题时,可以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合理安排研究方案,成功解决问题;二是要培养沟通能力,不论你做出了多么优秀的工作,不会表达、不能让更多的人去理解和分享,那就几乎等于做无用功。因此要抓住一切机会锻炼表达能力,积极表达自己对各种事物的看法和意见,并掌握与人交流沟通的艺术;三是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渴望,但成功不是靠等来的,不应该被动地等待别人告诉你应该做什么,而应积极主动去了解我们需要做什么,自己想要做什么。大学相对较自由,时间宽裕,在学习上老师不会过多干预,主要是自学。先给自己设定个目标,合理安排利用好有限的时间,做到分清主次,抓住重点,理解与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不断成长。
07
李伟滔
水稻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长江学者青年学者,霍英东教育基金获得者,荣获“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称号”和“第十四届四川省青年科技奖”等主要从事水稻与稻瘟菌互作机理的研究,为培育高抗水稻品种提供理论基础。在Cell、 New Phytologist等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1项。
寄语
大学是一个具有深厚底蕴的文化平台,是精神、知识交流的重要窗口。对大学生而言,在进入社会的最后一个加油站里,要用好学校资源,养成终身学习习惯,练就扎实本领,才能在进入社会后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首先,希望你们能制定“长”“短”结合的目标,要认真规划,长期目标可以使自己始终保持理性思考,短期目标可以不断增强自我获得感、激发前进的动力。其次,要坚持“专”“泛”相长的学习,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要务,除了学好专业知识外,也要广泛涉猎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让自己始终保持海纳百川的心态和自由开放的思想,为完成目标蓄力。
一切未知皆为好景!新学期伊始,希望同学们能激发青春力量,新起点再出发,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
08
陈舜
让兴趣做你的恒星
动物医学院副院长,长江学者青年学者,长期从事水禽传染病防控的应用基础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中东欧国家联合教育项目、省科技厅优秀青年基金、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国家级与省部级科研项目9项。主研获国家一类、二类新兽药证书各 1 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6 项、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参编国家重点出版物专著《鸭标准化规模养殖图册》和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资助出版《鸭瘟》专著。
寄语
新学期开始,又是一年轮回。我们知道地球的历史是约46亿年,恐龙统治了1亿6千万年,我们中国人说上下五千年,那么人类的历史仅仅不到1万年。从时空的角度,人类如此渺小,但是人类却用如此短暂的时间就改变了已经有46亿年历史的地球,进化出了文明。这是知识的力量,更是因为一个又一个的理论突破和技术革新引领着知识边界的不断拓展和梦想实现。当明白时空,就懂得短暂。同学们,珍惜光阴的转瞬,活在当下,找准目标,去活出精彩。
当然兴趣爱好,一定是驱动你前行的最大动力。它充当着你人生的核动力,熊熊燃烧释放热爱的能量,驱动你追逐和实现“梦想”。其实找到热爱的事,热爱在做的事,这本身就是一种自我实现。不忘初心,便能方得始终。同学们,让兴趣做你的太阳,做你的恒星,它将给你源源不断地释放“能量”,用你的热爱围绕着“恒星”运转起来。
今天的我们是如此幸运地站在知识的殿堂,接受高等教育,学习科技前沿技术,成为或有机会成为改变世界的人。所以同学们,在今天为明天全力以赴吧!
09
贺闽
强魂、育能、团结 方能收获成长果实
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党政办公室副主任,长江学者青年学者。作为陈学伟教授领衔的“水稻病害绿色防控理论与应用研究团队”骨干成员,主要从事水稻稻瘟菌致病机理的解析和绿色防控靶点及药物的开发应用,在Nature Microbiology,Autophagy,植物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作为主研人员获2020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自然科学类一等奖,参与培育水稻国审新品种4个,获得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2项。多篇论文被F1000推荐为新发现。
寄语
春潮涌动,沃野复苏,山河远阔,初心如磐。希望同学们能着眼强魂、育能、团结三个方面,寻求成长的力量。
成长是精神引领的奋斗。在成长追梦途中,难免遭遇坎坷和陷入困境。面对困难,不能抛弃信念,可以从建党精神中仰望信仰的灯塔,从长征精神中汲取奋进的力量,从改革开放精神中收获创新的勇气。立志远大,披荆斩棘,定能让梦想之旅映照奋斗的光辉。
成长是综合素质的提高。投身新时代伟大实践,实现个人的梦想,必须真刀真枪锤炼能力。成长无捷径可走,要从专业水平、实践技能、创新素养、心理素质、读写能力等方面下苦功夫。扎根祖国大地,在教室、实验室、田间地头、操场上挥洒汗水,在风雨中增才干、壮筋骨,才能让梦想之旅插上坚硬的翅膀。
成长是团结互助的进步。任何事业的成功,离不开志同道合之人的精诚合作。从发表论文到培育品种,从培养学生到自我成长,每一次的进步无不凝聚着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以及领导关心支持和合作伙伴的帮助。学会融入团队、与人合作、常怀感恩,不断完善自我,形成合力,更能让梦想之旅绽放人生芳华。
乡村振兴的号角嘹亮,希望同学们培育家国情怀,打造过硬本领,继承和发扬“川农大精神”,让自己的梦想之声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在祖国的广袤大地上共谱华章。
向阳而生,追光不止
诗和远方都是梦想的行囊
愿每个人都能找到最优秀的自己
加油,川农人!
往期推荐
四川全域低风险!活力川农回来啦
图片 | 四川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编辑 | 孟禹辰
责编 | 朱梦佳
点亮“在看”,新学期取得进步!